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写给员工的危险书:员工危机-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谈的不是瞬间的热情(这种偶尔的热情每个人都体验过),而是可以驱动一个人取得不凡成就的持久热情。相比那些被薪水所驱动的人而言,为满足“自我实现”这一人类最高需求而奋斗的人只占少数,所以说,持久的热情在一般人当中就像钻石般少有,然而,在筑梦者和成功者当中,这种热情就像空气般普遍。
即使你还没有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你也不要麻痹自己——告诉自己工作就是为了赚钱。不要对自己说:“既然老板给的少,我就少干,没必要费心地去完成每一个任务。”或者安慰自己:“算了,我技不如人,能拿到这些薪水也知足了。”而应该牢记,金钱只不过是许多种报酬中的一种,你所追求的是自我提高,所以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消极的思想会让你看不到自己的潜力,会让你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会使你主动放弃很多宝贵的机会,使你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永远无法达到自我实现。
努力工作,还能让你时时警醒到危机的存在。通过提高危机意识,可以让你规避风险,把握住更多的机遇。
比尔·盖茨们为什么没有在功成名就时就退休?因为他们看到了这样的事实:危机和竞争的残酷随时随地都存在,并让自己时时刻刻感受到威胁。强烈的危机意识,让他们不敢轻言退休。
在美国硅谷这个世界上智慧的大脑最密集的地方,每年都会有几百家新公司成立,但人们慢慢地发现这里的公司的总量正持续减少,因为每年破产倒闭的公司更多。美国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教授曾做过这样的统计:1520年前成立的组织,现在仍然存在的,全世界只有85个,其中有70个是学校,另外15个是宗教组织。
。 想看书来
比尔·盖茨为什么不退休(3)
在美国街头,你随便问一位美国人:“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是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会说:“生存竞争。”这是他们的肺腑之言。
作为美国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比尔·盖茨有不少关于危机的著名论断,例如“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正是在这句名言的激励下,微软人怀着巨大的危机感,不断积极进取,短短20年就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软件企业。如今,微软的操作系统占有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绝对的垄断者。
日本一家著名的家电企业曾经放言:只要韩国家电市场一对外放开,用不了半年时间,韩国家电企业将全部倒闭。由于意识到竞争的压力,韩国家电企业纷纷走上了改革创新之路,淘汰落后的观念和产品。若干年后,他们不但没有倒闭,还在国际市场上对日本家电企业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回到比尔·盖茨身上,也是如此。强大的微软并不是没有强大的威胁。搜索巨头Google正在全力进军网络办公领域,其捆绑应用的Google Apps功能日趋完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接受,这将对微软的Office产品形成真正的威胁。
在全球IT市场,英特尔和微软一向被视为亲密无间的朋友。但现在,英特尔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了微软的绊脚石。有分析师称,英特尔在下列五个领域对微软构成了威胁:Windows Server威胁、服务器应用威胁、桌面威胁、移动设备威胁、微软自身实力下滑。
在硅谷,还会时不时地冒出很多新生公司,从各个细分业务上挑战微软。
面对如此危机,比尔·盖茨是很难退休的,他只会比以前是加卖力地工作,继续维护和发展其软件业老大的地位。
比尔·盖茨都时刻面对着危机,总是能居安思危。我们呢?
总统也有下台的一天(1)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自转公转;在职场,没有人不可替代,上了轨道的企业,离开了谁都照样正常运营。当今社会,“皇帝轮流坐”的现象更加普遍,总统即使连任,也总有下台的一天。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位时是何等风光,现在,他已经“下岗”了。
在职场中,无论我们身处何等位置,都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既不过于看高自己,也不对自己妄自菲薄。
先看一个身边的真实故事。
有位朋友,他很能干,名叫梁剑锋,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老梁。老梁已经在某国有企业干了十年,是整个机电系统闻名的销售经理。他头脑活络,路子又广,在该企业里,他的位置可谓举足轻重,至少很多人这么认为。
以前,他接到总经理的电话,一定会“闻声而起”,以最快速度赶往总部。而现在,他可以一边和朋友们搓麻,一边和总经理聊天:“王总啊,我现在很忙,正在和客户谈话。”
该国企在改制的时候,老梁原本有望再进一步,晋升为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但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依然原地踏步,继续当他的销售经理。那个“肥缺”让公司汽配门市的一个主任“一步登天”吃到了,并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老梁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懑,到处说自己不想干了。董事长找他谈话,让他安心工作,董事会会考虑对他的安排。但好几天过去了,董事会还没有带来任何好消息,他原有的许多权益反倒被取消了。
一怒之下,他真的辞职不干了。他原本以为公司里再也挑不出一个比他更合适做销售经理的人了,而现实却是,在他提出辞职的时候,董事长并没有多大的惊讶,只是要他仔细考虑一下,他说已经考虑好了。董事长答应下午给他答复,但过了两个小时,董事长打电话给他说:“去办理离职手续吧。”
老梁就这样离开了公司。他想看到公司产品销售不出去的笑话,但事实又一次回击了他,公司产品仍然源源不断地销往外地。他离去之后,公司运转一切正常。他企图拉拢那些商人朋友,却没有一个人理睬他。他也许还不明白,那些商人朋友本质上是商人,是做生意的,生意最终还是以利润作为目标。破坏谁也不能破坏赚钱的机会啊!
这时,他恍然大悟:公司并不是少了自己就不行啊!虽然他后悔不迭,但为时已晚。
要知道,任何一家企业,要维持其正常运转的并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企业相当于是一台构造复杂的机器,需要许多部件配合。你做出了一些成绩,不能当做是你一个人的功劳,你只是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诚然,对于一台机器而言,每个部件似乎都不可缺少,但不要忘了,寻找一个零件让机器重新运转起来,那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身处职场,当你自以为是的时候,你应该冷静仔细地想一想,你到底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这个岗位是否缺你不可,你还有多少能耐,公司是否真的委屈了你。因此,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要以“出走”相要挟,那样最终被戏弄的还是你自己。你以为你是谁?学会看轻自己吧,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须知,离开了谁地球都照样转!
在职场中,如何看轻自己与怎样看重自己,是一门必须掌握的学问。
曾有一阵子,某公司里的同事们都喜欢用“土豆”来称呼对方。为什么呢?事出有因。
那天,员工小李要休假,却被老板婉言拒绝:“公司现在正需要你这样的人,可以稍晚一点再休吗?”一种被重用的良好感觉开始蔓延,小李决定推迟休假。
当大伙得知他推迟的原因时,不禁哄堂大笑——真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因为每一个人的休假计划都差点儿断送在这句话上。有人跳出来揭穿谜底:“你以为你是谁?你不过是个小土豆而已。在你上面有部门经理,有分管业务的副总,有中国区的总经理、亚太区的总裁;再上面还有欧美总部的海外部的总裁、总公司CEO、董事会。你简直比一只蚂蚁还渺小,比一个最难看的小土豆还要平庸。为了这样的理由推迟假期,值得吗?”
总统也有下台的一天(2)
事实上也是。小土豆一走,马上会有另外的小土豆滚过来填补空缺。马照跑,舞照跳,公司机器照样不停地转,不停地赚。
可喜的是,小土豆的位置很多,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小土豆有的是机会变成大土豆,青春尚在,来日方长。
相比之下,大土豆们的前景就不那么乐观了。上台容易下台难,坐过高职位的人再回头做低位置,业务上肯定没问题,但心理上就难说了,一定不平衡。能屈能伸者,本来就不多。
曾经有位旧同事“一不小心”做了某美国公司的驻华首代,享受了一年25万的年薪后“光荣退役”,原因是公司倒闭了。尽管身为失业人士,但他却一直对部门经理的职位冷眼相看,对20万以下的年薪更是漠不关心。结果在家里坐吃山空两年之久,积蓄所剩无几。但他还死撑着,因为他说“宁可不工作,也不能跌了身价”。
是饿死,还是降低点儿身价,缩成小土豆呢?这个问题不会比回答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死亡”容易多少。还是那句话,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无论你身处公司的哪一个位置,你都是一只“土豆”,差别只是——你是“大土豆”还是“小土豆”。
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就必须记住一句名言:没有人不可替代。理解了这句话,你的职业生涯就会越来越美好,事业也会越来越辉煌。据说,说出“没有人不可替代”这句至理名言的最有影响力的人是马哈蒂尔。
马哈蒂尔是马来西亚的前总理,崇拜他的马来西亚人尊称其为“现代马来西亚之父”。在他的领导下,马来西亚,一个人口不到3000万的小国,在过去的20年里,发出了令世界不可小视的声音;马来西亚从一个只能出口锡和橡胶的小国,变成了朝气蓬勃的有经济影响力的国家。
马哈蒂尔在马来西亚国泰民安的大好形势下,于2003年6月份主动辞去马来人政党巫统主席职务,10月31日正式辞去总理职务。这在马来西亚国内引起了极大震动,国会议员和国内舆论极力挽留,但马哈蒂尔去意已定。当一位记者问他是否会在最后时刻改变退休的决定时,他坚定地回答:“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我已经决定离开,而且我将会离开。一切不会因为一个人的退位而停顿下来。”
马哈蒂尔退出政坛之前对记者的这番话,很值得我们思考。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企业的成败,人特别是领导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正如马哈蒂尔所说的那样,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一切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停下来。
吴士宏,中国国内职业经理人的代表人物,在只有一张自考英语大专文凭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医院的护士,一步步走到了国际计算机行业的老大IBM公司中国经销渠道总经理的位置,甚为企业界人士所仰慕,被称为“打工皇后”。
她在IBM公司工作13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然后曾作过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后加盟TCL任常务董事、副总裁兼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同样有所作为,后因其不拘小节和张扬的个性与TCL谨小慎微的企业文化并不相融,最后悄然离去。我们承认吴士宏的能力,但是我们也同样看到,无论是蓝色巨人IBM,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微软,还是国内家电业的佼佼者TCL,都没有因吴士宏的离开而黯然失色,仍在以良好的业绩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风采。这同样证明了马哈蒂尔的名言: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一切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而停顿下来。美国的通用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公司,工厂遍布全球,前CEO杰克·韦尔奇在离任之前,也曾被认为是不可替代的。董事会在2001年9月9日选出了他的接班人杰弗·伊梅尔特,现在通用的业绩同样证明了“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这个道理。
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无论其职位和能力高低,都是企业的代表。在企业的对外交往中,代表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使者。是企业搭起了这样一个平台,大家才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员工在企业中找到并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企业的发展中实现并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个人来讲,能力和才华只有通过在企业中工作才能得以体现;对于企业来讲,要重视人才,企业才能得到大的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总统也有下台的一天(3)
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个人技能,而85%取决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个人技能的关系就像机遇与才华的关系,如果没有机遇,即便有再高的才华也无从展示,就像一粒饱满的种子如果落到沙漠里面,就永远也不会发芽。但是如果遇到肥沃的土壤,就会很快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机遇和环境,是环境养育的结果,无论其能力有多高,贡献有多大,都不能凌驾于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之上。杰克·韦尔奇就曾多次明确表示:“即使工作成绩出色,但如果不认同公司的价值观,那么这样的人公司也不会要。”企业决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原因而停止前进的脚步,相反,我们应该反省自身,磨练自己,战胜自我,谦虚谨慎,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
没有人不可替代,地球离开了谁都照样转动,我们必须学会看轻自己,同时在恰当的时候看重自己,职场之路才会越走越宽敞。
为何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1)
职场中,有些员工谈技术一套套,论专业极具水平,学历够高,见识不少,而且大多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但是经年的职业生涯却并没有使他们进入高级白领的行列,在公司位置与整个人生的金字塔结构中,他们仍处在底层,不仅与富裕生活无缘,还常常面临裁员下岗的危险。问题出在了哪里呢?
为什么我们身边会有这么多“有才华的穷人”呢?其实,他们最初与成功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甚至他们的条件比后者还要优越。然而,后者通过敬业和勤奋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但前者却依然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最终成为了失业大军中的一员。
如果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在失业大军里常常能发现一些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曾经有过渊博的知识和很辉煌的职业经历。与他们交谈,我们也会发现他们拥有不凡的见识和雄辩的口才。然而,就在他们已经走到了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死胡同时,他们还是不会对比尔·盖茨、戴尔们有半点佩服之词,更不会给沃伦·巴菲特、拉里·埃利森们送去一些尊敬。对那些成功者,他们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他们只不过比我运气更好罢了!”似乎比尔·盖茨、戴尔们所拥有的数百亿身家全是运气的产物,巴菲特、埃利森们的成功都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自己的困境却是上天分配不公的错误结果。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取得的成就会远远不如那些能力明显比自己差的人?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职业精神。如果别人比你多了一分职业精神,那么他就很有可能超过你,即使智力和其他条件都不如你。
为什么“才华”这种“先进的生产力”,在很多人身上竟没能创造出相应的财富与成就呢?原因是,他们没能很好地处理自己面临的“生产关系”,他们对任何工作和创造都缺乏一种必不可少的职业精神。要知道,工作中不投入全部心思,事业成功就无从谈起,因为工作态度比才华更重要!
职业精神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干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