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6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前面的四排,同他们相隔五十步,第二阵线也是如此排列,他们之后则是第三条这样的阵线。

    除了士卒之外,明军还将车辆横在阵前,在阵线上布置鹿角拒马等障碍,火炮则置于障碍之后,摆停待发。

    明军应对从容,这主要是因为明军在谋划北守南攻时,对于如何应对孟乔芳的攻击,已经做了规划。

    战场位于平原上,地形并不复杂,明军出营之后,在营外事先摆好了阵型,然后保持着大概的阵型,向前挺进,所以抵达战场后,只需要简单的准备,大阵就迅速列成。

    远处,孟乔芳骑在马上,用千里镜查看明军阵线,见骑兵出击逼停了明军,但是明军迅速成阵,骑兵想要趁着明军立足未稳,冲垮明军,也不太可能。

    他拿着千里镜,迅速扫视了整个明军阵线,又看见前阵三千多明军,脱离大阵的掩护,继续向新丰镇挺进,他顿时放下千里镜,喝令道:“传令马军,向西迂回,攻击明军侧翼,再令同州镇蒲城营、澄城营前出,一左一右,夹击前出的明军,不能让他们进入新丰镇。”

    金军骑兵出阵后,逐渐提起了速度,疾驰向前,准备冲散明军。

    他们首先遇见前突的山字营,三千明军立时在旷野上,结成一个方阵,长枪斜刺出来,金军骑兵看着明晃晃的长矛,并不敢撞击方阵。

    能冲阵的骑兵,大多是重骑兵,而且也需要专门的训练,否则人愿意撞,马也不想送死。

    况且就算是重骑,也不能瞎撞,否则就算穿成铁罐头,也容易被长矛捅死。

    金军骑兵疾驰而来,在靠近方阵时,战马自主的分成左右,向两边绕开,战马上的骑兵从方阵两旁绕过,骑兵顿时弓箭、火铳齐发,方阵内的士卒,立时连连倒地。

    不过也就是在同一时间,方阵的前面、左面和右面同时开火,火器三面齐发,铳焰连连闪烁,金军顿时纷纷落马。

    明军阵内,铜炮打出的铁砂,将金骑扫倒一片,吓得后面的金将骑兵,赶紧绕开。

    明军重视火炮,每个局也就是一百多人,便配一门小炮,有的是三斤炮,有的是六斤炮,作为步军的火力支援。

    骑兵绕开明军的方阵,出现在明军大阵前,他们见明军列成阵线,前面拒马,长矛已然就绪,但是未得命令,他们只能向前猛冲。

    “轰轰轰!”明军阵线上,火炮顿时齐发,前冲的金骑顿时人昂马翻。

    就在这时,金军中军一阵号角声响起,硬着头皮前冲的骑兵,顿时松了口气,纷纷拔动马缰,在距离明军阵线一里半处,转向西面疾驰而去。

    张名振马上就明白了孟乔芳的意图,西面的杜府沟已经落入金军之手,那里明军没有支撑。

    明军阵列成线,正面火力强大,侧面却相对单薄,孟乔芳显然是想从西面突破,绕道侧面和背后进行攻击。

    如果金军骑兵绕到明军后面,对明军发动攻击,那明军将会很危险,而一旦让金军攻破明军防线,恐怕李过还未击败吴三桂,明军就差不多要败了。

    张名振作为一员老将,从征的时间不比孟乔芳短,经历的战事也不比孟乔芳少。在四镇俱降,明朝以无精兵的情况下,他能靠着一群新募之兵,在江南苦苦支撑,自然是有本事的。

    这时他见金军骑兵向西而去,连眼皮都没动一下,直接下令道:“传令秦锋,堵住西面的缺口!”

    中军一声令下,正面龟缩回来的两千骑兵中,已经成了三十岁中年人的秦锋,立时将战刀一把,高声喝令道:“忠武镇,洗刷耻辱的时候到了!”

    语毕,他便一马当先,领着从临潼逃脱的两千龙骑,驱赶着拖着火炮的战马,立刻就向西疾驰而去。

    两军的阵线西起杜府沟,东到零口镇,杜府沟西面有条沟,零口镇东面有条河,战场刚好夹在着一沟一河之间。

    秦锋领着两千龙骑,很快就疾驰到了西面,在明军阵线西侧,水沟与明军阵线之间,迅速翻身下马,士卒飞快的结成阵型,火炮被推上前来,严阵以待。

    不一会儿,万马奔腾,金军骑兵便出现在了眼前······

    (感谢天堂守门员o地狱看门狗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79章 迂回

    龙骑兵本质上是骑马的步军,要是骑战,必然不是金骑的对手,他们的优势在于机动能力,速度快,能快速移动,并占据有利的地形结阵。

    这时两千名龙骑来到西面,二十门三斤、六斤炮列被放在阵列后面的一个高地上,黑洞洞的炮口高昂着,弹药已经填充完毕,手持火把的炮手,盯着迎面而来的金骑,随时准备点火轰击。

    忠勇镇作为明军最为精锐的人马,这次算是丢了个大脸,一镇三万弟兄,兴冲冲的争了个先锋的位子,想要再立一件大功,好好再漏一把脸,坐稳王牌和第一强镇的位子,不想明金之战这么大的事情,忠勇镇却成了看客,被金军围在了城中,使得逃出来的人也深感耻辱。

    明军的阵线拉得很长,防御面很广,西面的杜府沟失守后,张名振在此已经多布置了一个营,但主要是为了增加,西面阵线的厚度,同金军步军对抗,在水沟与明阵之间,还是有半里左右的空隙。

    这个空隙不算宽,如果步军想从此通过,容易遭受明军的侧射火力压制,步军也有时间做出应对,但是骑兵疾驰而过,那就不一样了。

    在火炮放在后面的高地后,龙骑兵的士卒,便开始在坡下列阵,奇怪的是明军的第一条阵线,并不是排成一条直线,而是三个司的是士卒,列成三个方阵,每个方阵之间间隔五十步,品字形排列,然后剩下的一千人,才在三个方阵后摆出一条横阵。

    第二条阵线很讲究,他与品字阵的下面两阵离得很近,离上面一个阵较远,三个方阵和第二条阵线州间的间隙,正好组成了一个“凸”行的陷阱,等金骑钻进来。

    横阵的前面,是一排手持一丈长矛的长矛手,他们理所当然的蹲在前面,斜刺长矛。明军近些年的衣甲越发轻便,王彦的亲卫铁人军,也都放弃了厚重的铠甲,但是这些长矛手,却还是穿着重甲。再他们后面,就是三排火铳手,然后第二条阵线同样如此。

    几乎就在明军列好阵形的瞬间,金军骑兵绕过明军的阵线后,也到了西面。

    为首的骑兵将领是一员满将济度,在骑兵方面,除了吴三桂的铁骑之外,其他的骑兵,多半还是又蒙满两族的将领训练和指挥。

    济度是济尔哈朗的次子,能力比较突出,他也有个汉名,叫赵度,其实包括豪格在内,金国的许多宗室都改了汉姓,只是不常用。

    这时济度领着万余金军绕道了西面,震天的蹄声响彻战场,地面在万蹄践踏下阵阵颤抖。

    在金军骑兵绕过来时,西面占据杜府沟的金军,已经向明阵杀来。金军骑兵从这股杀来的步军后面绕过,走的是杜府沟北面,然后从西面突然转向南面,意图杀明军一个错手不及。

    不过虽然有西面金军步军的攻击挡住了明军的视线,但是张名振早有判断,金军前锋绕道杜府沟西面,沿着水沟向南,想要贴着水沟穿插过去,冲到明军后面时,远处已经有一支明军结阵以待。

    明军在前结成三个方块阵,就是戚继光镇守蓟辽与北虏征战时,编练的一种阵型,同西方的空心阵差不多。明军对此又进行了一些改进,专门用来应对骑兵的冲击。如果没有骑兵的话,那明军现在基本都是更为简单的横阵对推。

    这时渡齐领着骑兵来到西面,他已经看见阻挡的明阵,不过受到视线阻碍,只能看见前面三个方阵,并没有看到位于第二线的横阵。

    黑压压的金军骑兵疾驰而来,渡齐在骑兵的簇拥下奔驰在前,大地在万蹄的践踏下发出阵阵颤抖,金军的铁蹄践踏大地,如滔天巨浪,迎头打来。

    渡齐看见三个方阵间的间隙,只要冲过去,绕道明阵背后,就是毫无防备的火铳手,那时将是一场屠杀,明阵必然迅速奔溃。

    “杀!冲过去!”渡齐把刀一挥,左右的战马齐齐涌动,无数马头向赛跑一样争先恐后,金军挥舞着战刀,发出一阵阵怪叫,纷纷催马疾冲。

    “轰轰轰!”几声火炮轰响,明阵后面的高地上,二十门野战小炮,连续怒吼,黑色的弹丸呼啸而出,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跃过明阵的头顶,砸向金骑。

    冲在最前面的骑兵,在炮声和马蹄的轰鸣声中,战马猛然栽倒,甩掉骑兵,重重的砸在地上,骑士翻滚,战马嘶鸣。济度只听见左右响起一阵惨嘶,但声音很快就被甩在身后,他与万骑一起奔驰,这点炮击休想阻挡他们。

    自从川蜀之战后,他已经多年为曾上战场,同明朝为了扩军不得不启用大批的唐派、鲁派的将领,让这些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人,有了一次重新回到主流舞台的机会。金国方面为了扩军备战,在政治斗争中失利的不少满将,也被从新启用,帮助金军训练军队,统领人马作战。

    身处万骑之中,济度心中满是豪情,回想老祖宗当年的雄风,只觉他已经无人能挡。

    明军近些年,就是火器厉害,也就这么点能耐,除了这些火炮和火铳,他们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金军骑兵在炮火中奔驰,纷纷拿出火铳和骑弓等兵器,有的则提着马槊,压低了身子前冲。很快,金军骑兵就奔驰到了距离方阵一百五十步外。

    金军并不打算去冲撞方阵外斜刺的长矛,渡齐有意的避开方阵的正面,蹄声隆隆,飞速拉近着两军的距离。

    “火铳!放!”最前的方阵中,军官的呼喝声此起彼伏。

    听到命令,火铳手们平举燧发铳,也不瞄准抬起来就是一**射,弹丸齐发,硝烟弥漫,方阵前的金骑落马者比比皆是。这使得冲来的金兵,纷纷从正面分开,变成两股,绕过方阵的正面。

    “再放!”明军将官再次大喊。

    这一次,不只是第一个方阵的正面开火,而变成了第一个方阵的正面,加上左右两面,再加上后面两个方阵的正面,总共五面的明军齐齐放铳。

    一轮射完,铳手们动作整齐划一,退后清膛,然后装填弹药,在用木杆捣实。不得不说忠勇镇确实是明军最为精锐和训练有素的大军之一,这不是说他们阵形摆的好,衣甲多漂亮,主要是看他们这些基本的战术动作。

    金军骑兵在被轰击时,也发铳、射箭还击,明军也不断的死亡,但是面对千军万马蜂拥而来,却能做到不慌、不乱,各忠值守,不受敌人的干扰,打出一排排的火铳,足可以称为精锐之师。

    这时整个战场已在双方的交火中,充满了白色的硝烟,双方的视线都模糊起来,不时有战马撞上明军方阵,顿时就被捅穿,但也有骑兵将明军长矛撞断,将明军阵形撞得凹陷。

    金骑骑兵为了避免直接撞上长矛,战马和骑兵都本能的顺着方阵间的空隙奔驰。渡济骑着战马,在弥漫的硝烟中前进,他避开了明军阵前斜刺的长矛,片刻后终于冲出弥漫着白烟的地带,眼前忽然一亮,以为冲出了明军的阻拦,心中顿时一喜。

    可是他一抬头,脸上却不禁一阵愕然,一队明军以横阵挡在他们的面前。

    阵中秦锋将刀一指,便大声喝道:“放!”

    整条横阵上,一声鼓响,第一排铳手顿时齐齐放铳,“砰砰砰”的铳声连成一片,最先冲出烟雾的金军骑兵,脸上顿时一阵惊愕,想要调转马头,却被不断涌进来的骑兵堵住了去路。

    “呯呯呯!”几乎就在同时,第一个方阵的后面,后面两个方阵夹住金骑的一面,也同时发铳,金骑在四面火铳的绞杀下,顿时如同打枣子一样纷纷坠马。

    (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80章 南线

    南线,骊山脚下,吴三桂领着六万人马在此布阵。

    在北线交战时,南线金军的攻击也同时展开,吴三桂领着浩浩荡荡的吴军,满山遍野的从山林地带走了出来。三万马军从山林后绕出,在骊山背面的旷野上成阵。

    在原来的计划中,吴军的三万步军,是防守的一方,不过现在局势变化,他们也成了主攻的主力之一。

    这时六万马步人马背着骊山列阵,在始皇帝安歇之地,将展开一场生死对决。

    骊山脚下旌旗猎猎,旗幡翻飞,长枪在清晨的阳光照射下,闪烁着一片银光,分外耀眼。

    金军三万步军列在阵中间,骑兵庇护两翼,车辚辚马萧萧,大阵一片肃杀。

    金边龙纹大纛旗下,吴三桂一身重甲,骑在战马上,手里拿着心爱的葡萄牙单筒望远镜,正注视着北面出现的一长条红线。

    “王爷,来了!”身边的部将何承志忽然指着一员插着背旗,疾驰过来的信使说道。

    吴三桂闻语看去,不多时,那信使已经奔至身前,战马还未停稳,便跳下来,单膝下跪,急声禀报道:“启禀大王,陛下有令,明贼主力已经开始进攻我军正面,陛下下令,让王爷立刻进攻,不要给贼军逃走的机会。”

    吴三桂神情冷峻,挥手道:“信使可告知陛下,本王今日定破王贼,以报川东之仇。”

    信使郑重抱拳,然后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当年川东一战,吴三桂差点就交代在茫茫山林中,他数万儿郎被王彦杀得损失殆尽,差点就没机会翻身。

    幸亏豪格与多尔衮翻脸,他从中渔利,才重新壮大起来。

    如今这事已经过去多年,他的实力也慢慢恢复,但对于川东之战,吴三桂始终耿耿于怀,他很恨王彦。

    至今他的儿子吴应麟,兄弟吴三枚还在王彦手中。

    前些年,明军曾对他进行招降,唆使他攻击豪格,然后明朝愿意封他为凉王,他本来打算虚与蛇委,把他儿子捞出来,不想他那傻儿子却写信骂了他一顿,说要与他一刀两断。

    听说王彦特意找了老师,教授他儿子经传,吴三桂知道必然是王彦做了什么手脚,让他们父子决裂,便更加恨极了王彦。

    信使一走,吴三桂看了看身后列阵的大军,又看见远处的慢慢靠近的红色,当即下令道:“传令大军,迎击上去,击溃明军!”

    他一声令下,阵中军旗舞动,快马四出,在方阵的间隙内,扬起一团团的黄尘。片刻后,六万金军便开始缓慢的向前挺进。

    吴三桂的战术比较简单,接近明军防线后,步军前突,打乱明军阵线,然后骑兵寻机会突入明阵,从而打败明军。

    这与以前骑兵袭扰,然后冲击,步军看戏,正好反了过来。

    恒罗斯城一战,给了吴军很多启示,他们结合与罗刹人交战的经验,重点分析了明军近些年的战阵变化,发现原来复杂的阵形,逐渐简单化。

    明军现在的阵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线铺开的线列横阵,一种是龟缩的方阵。

    这两个阵形互有优点和缺点,步兵对阵时,横阵能发挥出最大的火力优势,所以横阵要胜过方阵,而遇上骑兵,横阵则太过单薄,像根面条一样,所以他又比不上方阵。

    这两种阵形,一克步,一克骑,各有优缺,相互间也能转换,基本已经满足了大军作战的绝大多数的要求。

    吴三桂骑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