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十七年秋-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南之地,屡次反复,这次江西轻易被王彦拿下,就是因为江南的文人,始终不服从我大清的统治,发动叛乱,牵制了江南援救赣地的计划。摄政王说的不错,对于那些心怀反复的汉人,就该彻底清洗。”多铎点头附和道。
多尔衮扫视了一眼众人,又看向济尔哈朗,“郑亲王以为如何?如果没有意见,本王就发布旨意,准备颁布施行了。”
八旗入关以来,战死、病死之人,已经达到五万人以上,就十八万的总兵力而言,损失已经接近三成,这就代表着满洲实力的下降。
多尔衮的策略,无疑是应对这种变化的最佳方案,济尔哈朗思考一阵,没发现什么漏洞,于是也点了点头。
“那就按本王的意思办了~”
多尔衮说完,遂即转身离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暂时结束。
此后到年关的这段时间之内,清廷上下处于一个异常繁忙的状态,满洲大批不到十六的男子,也被补入旗丁,使满八旗重归六万之数。
蒙、汉八旗,则按照规定,由编制内的男丁补入,家中绝丁或者男丁岁数实在太小,腾出来的名额,则从绿营中挑选,使得大批绿营将领成功抬旗,一跃成为了统治阶级。
满清八旗重回十八万之数,但战力自然远不能与入关时相比了,不过即便如此,满清的实力依然远胜南明。
自入关以来,满清接受北方顺军降兵十余万,之后攻灭弘光朝廷,获得江北四镇、武昌左镇之兵近五十万,此后浙东、福建又收降了近十万。
虽说清军在湖广和江西吃了败仗,损失了十多万兵马,但就总兵力而言,清廷依然有十八万八旗,五十余万绿营兵,相比之下,就算王彦完成扩军之后,整个南明包括鲁桂二藩,郑成功,陈子龙,也只有三十万人左右。
在天下大势上,清廷依然占据绝对的优势。
多尔衮的政令颁布已有一个月的时间,北京城的治安越发严密起来,一队队士兵在大街小巷巡逻,街面上不时有军士冲入民宅之中,将大堆的书记搬出来,直接在大街上烧掉,宅子的主人,亦被士卒拖走。
刚下早朝,学士詹霸坐在轿子里从街上通过,心里一紧,暗暗提醒自己要小心了。
这时他的轿子旁边,又有一座轿子追了上来,轿中之人,掀起窗帘,便露头唤道:“詹学士,去我府中喝上一杯,可好?”
詹霸闻声,也挑起窗帘,视之乃吏部左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陈名夏,心里一动,遂即笑道:“陈大人相请,自然愿往。”
陈名夏见詹霸答应,于是放下帘子,让轿夫上前,两个轿子一前一后的便往陈名夏府中而去。
(感谢滋野三郎末裔打赏一万书币,晋升为本书第一位堂主,最近几天作者会努力保持三更,感谢支持。感谢虾米007,小书虫cc粉,花满楼666,滋野三郎末裔的月票,感谢悦冻窝芯的打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01章 陈名夏
陈名夏此人,乃崇祯十六年葵未科探花,科举的成绩甩落榜的王彦几条大街,是当时的名人。
古代科举能中前三的人,今后都是有机会入阁拜相的存在,都是富贵命,但陈名夏的经历却有些坎坷。
他崇祯十六年廷试第三名,官居翰林修撰,兼户兵二科都给事中,崇祯十七年大明京师就被李闯攻破,他上吊自杀未果,被人举荐加入大顺政权,入翰林院。
不久之后,清兵入关,陈名夏匆匆南下,结果南面的弘光朝廷,又在大兴顺案,他探花的名头太大,被列在从贼案的前列,只能就地降了清廷,
这时两个轿子,一前一后,到了陈名夏的府邸,门口的下人,立刻迎上来道:“大人回来了,夫人已经备好了酒菜,正等着大人哩~”陈名夏摆摆手,“告诉夫人,让她们自己吃,你去再去准备一份好酒好菜,送到书房来。”
“是,老爷放心,小的这就去办。”
陈名夏遂即对已经下了轿子的詹霸做了个请的手势,笑道:“詹学士,请随我来。”两人来到书房,靠窗坐下,下人又端上来一些茶点,两人寒暄两句,陈名夏扫视了空荡的书架一眼,约带深意的说道:“我这书房,原本收藏了不少典籍,其中不乏真贵的宋版孤本,现在却空空如也起来。”
詹霸明白他的意思,但他却不敢表明立场,只得附和道:“我家中藏书,也交上去了一大半,剩下的也不知道有没有违禁的地方,还要再审视一番。”
陈名夏见詹霸漏出惋惜之色,不禁靠过来,压低声音说道:“詹学士对朝廷的此条法令,也存在微词吧!”
詹霸对于清廷和明朝都没感情,只是因为被王彦拉下水,才成了南明在清廷内部的奸细,他在为南明获取情报之时,考虑不是消息是对南明是否有用,而是首先考虑他自身是否安全。
眼下陈名夏对清廷最近的策略,明显十分不满,但他依然没有表态,只是模凌两可的无奈一笑,但他的表情落在陈名夏眼中,自然就解读成了,詹霸是站在他一边。
这时下人们进来,为他们摆上了酒菜,陈名夏给詹霸斟满一杯酒,低声道:“眼下的时局,朝廷推行这样的策略,实在是不智之举。”
詹霸微微喝了一小口,“陈大人有什么见解?”“天下之事,犹如高手对弈,我大清以站八分之势,然不到最后落子之时,谁也无法断定胜局。下棋有全招,有急招,慢招,还有昏招,高手根据棋局变化落子,视轻重缓急而救之。今岁王士衡兴楚粤之众,复楚赣之地,上据汉、沔,下撼江宁,其势以成,非轻易能败也。此时,朝廷当外用强兵,不使南明有所喘息,内修政理以安民心,此急缓二招也,然朝廷大兴文字狱,使士绅离心,就是昏招了。”
詹霸眉头一皱,他以为陈名夏对清廷有所不满,心里正考虑是否拉拢,听了他的话语,才知道这厮只是对清廷的政策不满,他不由得庆幸自己没有过早表态。
“陈大人之言,乃谋国之言也!只是法令是摄政王推行,恐怕不会轻易改变。”
陈名言见詹霸认同他的话语,心里有些高兴,加之喝了一杯,酒意上头,遂即又干一杯,“其实在陈某看来,大清要平定天下不难,明朝已经积重难返,就算王士衡再能打,只要不革除弊端,最后肯定还是要灭亡。如果朝廷能依我二事,天下立就平矣!”詹霸眉头一挑,“陈大人何策?”
陈名夏站起身来,伸出两指,“效法北魏孝文帝,只须不剃头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矣!”
詹霸脸上严肃起来,问道:“陈大人,今日请我喝酒,就是为了此事么?”
陈名夏点点头,从新坐下,注视着詹霸道:“陈某与上书摄政王,想联络一些朝臣一起上书,詹学士备受摄政王信任,亦当知陈某所言之策,实有利于大清也!不知詹学士是否愿意与陈某一起上书。”
以詹霸对满洲的了解,陈名夏的建议,十之八九不会被多尔衮采纳,但他即没拒绝,也没有答应,而是犹豫道:“此事重大,还请让詹某考虑一日。”当下两人又喝了片刻,詹霸便告辞离开~在北京城南市里,有一家专卖纸品的店铺,是一名南方商人所开,除了宣纸之外,还有江南的毛笔,福建的砚台,以及书画出售。
店主是一名江淮人,约二十六七岁,他原本的名字极少人知晓,周围之人只知道他的化名赵士杰,待人彬彬有礼,乐于助人,大家都不叫他掌柜,而是叫赵秀才。
这家铺店的另一个背景,其实是天地会在北京的情报点,赵士杰当然也有另一个身份,他的真实身份是天地会黑水堂堂主,负责收集北京的情报,他的真实姓名则是王续,乃王士琇、王绩的同宗兄弟。
此事在店铺之后,王续正与一名老者交谈,当夜王续就出现在了詹霸府中,两人在一间密室内对坐交谈。
“陈名夏此人的策略,对于清廷而言,却实十分有用,不过以清廷的本性,多尔衮却不会采纳。”王续听完沉声道:“不过陈名夏此人也不能留!”
詹霸明白王续的意思,陈名夏看的十分透彻,而且很有才能,搞不好今后又是个洪承畴一般的人物,多尔衮现在不用,万一将来启用,对南明绝对没有好处。
虽然陈名夏的策略对汉族有益,但战争和政治从来都是最狠最残酷的东西。
“士杰的意思是,唆使陈名夏上书,借着清廷之手除掉他。”
王续重哼了一声,“不错,不仅是他,还要借着清廷大兴文字狱的机会,唆使更多的大臣一起上书,让清廷杀掉这批官员。这样不仅可以使清廷丧失人心,还可除掉一批能干的官员,剩下的便多是贪生怕死的奴才。”
(感谢秦松旺、萧筱暗的月票,感谢乐坏了一群傻瓜的打赏。求大家订阅,求月票,下章12点。)???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02章 引而不发
腊月的北京城,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给大地披上一层雪袄,宫殿和地面都是一层雪白,詹霸从宫里出来,踩着积雪到了宫门口,陈名夏早以在此等候。
北地的寒冷,让官员的胡须和眉毛上都结了一层冰霜,看上去一个个都成了半百的老者。
“詹学士,昨天陈某说的事情,可曾考虑好了。”陈名夏靠过来,哈着白气说道。
詹霸跺了跺脚,把雪地踩的吱吱作响,“我考虑好了,陈大人的策略确实有利于大清迅速统一天下,詹某愿意上书!”
陈名夏大喜,“有詹学士的支持,陈某的把握又大了一分,既然如此,那陈某在去联络其他大人,新年之前,联名上书!”
说完陈名夏微微拱手,便转身向轿子走去,然而詹霸却一把将他拉住,低声道:“陈大人还以为是前朝么?联名上书不是让摄政王觉得陈大人结党吗?”
联名上书,开什么玩笑,以清廷的刻薄寡恩,这批上书的人,十有八九会被杀掉,詹霸怎么可能署名。
陈名夏闻言,身子一颤,明朝时文臣的地位没有宋时高,但朝廷大臣言论还算自由,万历年间,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写《酒色财气四箴疏》,将万历骂得体无完肤,皇帝气的不行,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但如果他在“主子英明,奴才该死”的清朝,肯定立马就得被弄死。
清廷对汉臣有诸多监视,陈名夏不禁面带忧色道:“那如何是好?”
“自然是分开写,各自奏本,如此总比联名上奏要强。”
陈名夏点点头,“那好,我这就让人去通知其他几位大臣,后天开始,各自上本。”
清廷入关之初,施行过一次小范围的剃发令,结果引起了京畿地区的激烈反弹,眼看战不住脚跟,便立刻宣布取消,并且保证今后不再剃发,遵从民愿,不再颁布强制剃发的法令,结果等其站稳脚跟,立马变卦,总体而言,满清就是个毫无信义可言的政权。
几日后,在多尔衮的桌案上,陆陆续续来了三十多本奏章,多尔衮看了一眼,便脸色阴冷的丢在一旁。
这日詹霸正好帮着多尔衮处理政务,多尔衮看了他一眼,说道:“近日来有大臣陆续上书,请求废除文字狱,更有人放狂言,只需不剃发,复衣冠就能平定天下,詹卿怎么看这些人的狂言?”
詹霸闻语,立即从办公的桌案前起身,急步来到中间行满礼跪下,“摄政王,奴才以为这些人都心怀二志,该杀!”
多尔衮眼睛一眯,然后突然沉声道:“詹卿之言,正是本王之意也。天下太不太平,与剃不剃头有何干系,明朝不剃头,不是也亡了吗?治天下,唯有法度森严,使民畏法,再以强兵震慑宵小,才能鼎定天下。这些人妄议朝政,口出狂言,意图扰乱朝局,实在罪不可赦。”
詹霸遂即附和道:“摄政王英明,那些上本之人,居然妄议朝廷法令,实在胆大包天。”
“哼,我大清入关以来,对朝臣屡施恩德,朝中居然还有人念着前朝,真是狼心狗肺,让本王失望至极,那陈名夏更是枉费本王对他的信任,居然想变清为明,以计策来疲弱我大清,真是岂有此理!”
詹霸眼珠一转,这时突然拜道:“摄政王,奴才有一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有什么,你直接说。”多尔衮现在的心情比较糟糕,冷着脸道。
“摄政王,奴才观我大清入关以来,先后招降了大批的前朝官员,这些人之中,许多人都是迫于形势,才投降大清,心中始终对明朝怀有感情。这样的人,如果隐藏在大清内部,为明朝窃取消息,或者临阵倒戈,对于大清而言,都是天大的隐患。”詹霸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望风而降这种事情,明朝有,大清朝也有,这次王彦复赣的战役之中,从九江到赣南,几乎就没打过仗,沿途的清廷官员几乎全部投降。
多尔衮不禁坐直了身子,认真道:“詹卿说的有理,这些心怀二志的官员,对于大清的统治,危害实在太大,所以本王要控制思想,查抄禁书,但他们大多隐藏的太深,根本无法发现。陈名夏这样被受重用之人,既然也想要恢复明朝衣冠,着实让本王后背一凉。”
满清以小临大,心中其实极其自卑,特别害怕手下之人背叛,多尔衮也不例外。
詹霸继续跪着道:“摄政王,奴才刚才一番思索,忽然想出一条策略,或许可以为摄政王分忧,分便出那些心怀二志之人。”
多尔衮闻语,来了兴趣,“什么计策,快说来听听!”
“回禀摄政王,眼下不是有大臣上书反对文字狱吗?奴才以为,摄政王大可下一道旨意,让朝臣就大清入关三年来,所施行的策略,经营地方的成效和朝廷的国策进行点评,给予朝廷意见。那些心怀异心之人,必然趁机抨击朝政,攻击大清国策。这时摄政王只需要将他们一一记下,然后便可一网成擒也!”
多尔衮听完,眼前一亮,对詹霸大肆赞赏。
次日,清廷颁发谕旨,“大清皇父摄政王谕旨,今朝廷推行文字狱,朝野反响颇大,诸多臣公以为不可。常言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今晓谕满朝臣公,就文字狱,及大清入关三载,各项政策之得失,畅所欲言,以便朝廷更改。”
谕旨一发顿时激起千层之浪,詹霸携带十万两白银,在北京运作将近两载,也拉拢了一些文臣,他回到府中,立马派人去通告那些暗中投明的大臣,不要参与其中。
另一边,陈名夏见了谕旨,心里却十分高兴,暗赞多尔衮圣明,他以为是他的谏言起了作用,于是干劲更加充足。
第二天,多尔衮又收到了几十本折子,内容比较温和,大都是提提意见,可事情发展到几天之后,态势开始改变,一些人果然开始抨击朝廷的策略,多尔衮见此,心中一阵冷笑,继续引而不发。
这时大臣们却越写越奔放,越骂越激烈,他们仿佛回到了明朝之时,从最初温和的建议,到抨击朝政,最后到将清廷的国策批的体无完肤,说得一无是处。
(感谢香港娱乐的月票。求大家支持,新过来的朋友,请首选qq阅读,其次。谢谢大家。)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03章 陈名夏案
满清的大臣以为遇见了不世出的圣主,这种广开言路,敢于面对自身失误的明主,历史上可不多见,大臣纷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