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高顺-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本小说网,。)
八月初,高顺到达涿县。
向富和褚燕热情接待高顺一行人。
向富和褚燕的家人分别居住在太守府和都尉府,张飞已成婚,妻子居住在张飞家的老宅子里。
褚燕提出到边郡锻炼,现在每日训练官兵,没有实战,他们终归是一群新兵,必须让他们见见血。
高顺感觉现在还不是时候,还需耐心等待。
在太守府,高顺第一次见到向富的妻子,长的很漂亮,高顺暗松一口气;向富的儿子已满百日,高顺为其送上一份厚礼。
八月上旬,高顺一行人到达中山国。
甄豫已返回他家的老宅,所有的店铺也归还给他了,只是土地没有归还,被建设成几处庄园,甄豫对此并未在意。
甄家也算是高顺势力的重要成员,现在不仅是中山国的棉布代理,还承担着高顺势力在冀州的粮食贸易。
好在有当初打下的基础好,每个郡都有高顺的庄园,重要的县里也有意一座小庄园,通过这些庄园,能比较容易的执行高顺的命令;再加上甄家的渠道,冀州的粮食价格被执行的非常到位。
冀州盛产粮食,高顺此举,获得了冀州大小地主家族的欢迎,多多少少的缓解了他们对高顺的抵制态度,这算是意外所得吧。
还有一件意外之事,甄豫汇报说河间国有一小将,名叫高览,以勇武闻名乡里。
高顺心中大喜,高览能列入河北四庭柱,肯定不凡,准备忙完后亲自前去招揽。
从中山国离开后高顺前往常山国灵寿县,早就约定与秦关秘密会见一次;给他们留下了两千匹上等马、大量的武器铠甲和粮食,以及数百位文武官员,并收走了秦关掠夺来的金钱珠宝等贵重物资。
当初,在常山国真定县建立了一座大的庄园,现在高顺便在庄园中歇息,准备转道巨鹿郡。
庄园的主事向高顺汇报,让他寻访的赵云已有消息,不过现在赵云学艺未归,家中只有兄长与妹妹。
高顺心有失落,本来还想着去招募赵云,事有不顺,便让管事此后多加照料赵云的家人。
到达巨鹿城,居住在醉仙阁,随后高顺拜访太守郭勋。
高顺与郭家有很深的渊源,不仅赵雄娶了郭家的嫡长女,连郭缊都担任了高顺的别驾,分支的郭典曾受高顺的馈赠之恩,他本人受到高顺的举荐之恩。
对于高顺主动来访,郭勋非常高兴。
待进入内堂,双方叙旧完毕;高顺为其演示泡茶和品茶;郭勋早就听说过新茶,这是第一次见,非常感谢高顺赠送的厚礼。
本来郭勋要大摆筵席,被高顺阻止了;他擅离辖区,非常低调,不愿意张扬而多生事端。
郭勋理解他的难处,只好作罢。
第二天,高顺只带了李强和十位中级武将前往沮授的住地,广平国。
房良被封为广平侯以后,便以广平县为食邑地,改为广平国。
沮家是广平国的大家族,虽惨遭黄巾破坏,不过底蕴犹在。他家并不在县城居住,而是自有庄园、城堡,聚宗族成员一起居住。由于人员众多,城堡外已形成集镇规模。
李强向前递上拜帖和礼单,高顺在门外等候。
不一会,沮授带领家人到大门口迎接。
沮授早就接到田丰送来的信件,知道高顺会来访,早就做了准备;现在他非常羡慕田丰,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战绩;更推崇高顺,能坦荡的放权给田丰和程立。
“拜见君侯!”
高顺忙向前拉起沮授道:“先生何必多礼?快快请起!”
“君侯,礼不可废!”
高顺无奈,只好任其行礼。
随后大家进入庄园,到客厅落座。客厅装饰的非常古朴典雅。
沮授的弟弟沮宗在迎接完高顺后便退下。
高顺查看其属性,文才武略皆不突出,乃普通人。
李强带人在厅外守候。
客厅内只留下高顺和沮授两人。
高顺端详着沮授。
沮授只好先发言问道:“君侯对天下有何看法?”
高顺感觉文人真是矫情,程立当初也问过类似的问题,不过他没有把不满表露在脸上,而是诚恳的回答道:“危矣!天下大乱将至,军阀四起,逐鹿中原,混战不休,民生凋零,土地荒芜,百姓易子而食,将十不存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哈哈,君侯杞人忧天尔!”沮授并不信高顺的话,动乱会有,却不会如此残酷。
高顺没有理会沮授的态度,而是继续反问道:“是时,四方蛮夷俱起,趁我中原赢弱,铁骑杀入塞内,驰骋劫掠,请问谁人能挡?”
沮授神情一滞,高顺说的不无道理。大汉在强盛之时可抵御异族于塞外,现在大汉衰弱,异族崛起,鲜卑纵横北疆,羌人动乱于凉州,若不是冠军侯的突然崛起,幽、并两州不会如此稳定,甚至连冀州也难逃厄难。
若是将来大乱到来,则中原混战不休,实力衰退,更不是蛮夷铁骑的对手,如何防范他们的入侵?
“敢问君侯之志?”
对于这样的智者,高顺不能隐瞒,且不知其态度,更不敢说大话,徒留笑柄,便说道:“顺起于草莽,知百姓之苦,无奈能力所限,只能外御蛮夷,内抚百姓,尽人臣之力。”
高顺的话比较符合沮授的预期,现在的高顺,绝不会把他真实的想法透露,能做到外御蛮夷,内抚百姓,已是非常难得;将来天下大乱,高顺携重兵挺进中原,敢问何人能阻挡这些经过异族锤炼的精兵强将?
现在沮授对高顺唯一不满的是他对士族的态度,若是高顺继续选择与士族对抗,无论他实力有多强大,终究不是士族的对手,即便将来统一中原,也无法正常统治,甚至会为中原带来更多的战乱和灾难。
于是问道:“君侯对士族是何态度?将来如何处置?”
高顺知道,这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便说道:“士族肩负文化传承的重任,乃官员的主要来源者,无奈近来堕落者有之,自私自利者有之,古风不再,我等必须去其糟粕,坚守立场,弘扬美德,引导风尚。”
高顺不会将所有的士族都得罪或者灭除,这样的话会增加他统一中原的难度,且他还要扶持众多士族,与现有的士族对抗。
沮授没有怀疑高顺的话,今年高顺主动提高粮食价格,缓解与士族地主之间的矛盾,便推测高顺不会选择与所有的士族为敌;且高顺说的不假,现在的很多士族已堕落,必须将道德败坏之人清除掉,否则,天下混乱不会得到扼制,只会越来越严重;若是如此的话,投奔高顺不是坏事。
此时,沮授已有投效的念头,只是现在幽州东部有程立,北部有田丰,不知道高顺会怎么利用他,便问道:“若授投效君侯,不知君侯如何安置?”
高顺感觉这是沮授为谋取利益,想起田丰此前的建议,便说道:“北疆乌桓大部已被收编,仅剩下辽东郡一部,已不足为虑;中部鲜卑要么被灭,要么臣服;东部鲜卑已被驱离到更北的苦寒之地;西部鲜卑部落众多,矛盾丛生,相互攻伐不断,我等只需逐渐蚕食其地盘,便能将他们逐出塞外;现在只有凉州羌人、氏人等继续为患,朝廷派出大军,花费甚巨,且劳而无功,收效甚微;顺与广年侯情同手足,而朝廷早晚会派广年侯挺近凉州,平定动乱;顺欲让先生辅佐广年侯,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高顺与广年侯和广平侯的关系,沮授早已了解,高顺能如此坦荡,让他甚慰;若是前去辅佐广年侯,负责凉州战场,与羌人和氏人作战,将会有更广阔的舞台,会取得远比程立和田丰更大的战功;他内心更感激高顺的坦荡和对他无私的信任。
沮授非常心动,不过他装作平静的问道:“以君侯看来,广年侯何时能挺进凉州?”
高顺心想,刘宏在位,肯定不会派周飞进入凉州,只会用周飞来牵制他,等天下大乱,凉州又是董卓的后花园,不过刘宏却下旨让周飞收复北地郡和安定郡,从侧方支持凉州战局,于是说道:“凉州地域辽阔,要想平定羌人绝非一日之功,可先组建军队,训练兵马,择机收复北地郡和安定郡,随后修筑驰道,稳定地方,逐郡推进,三到五年,甚至需要更长时间,方可平定整个凉州;最忌急功冒进,将会导致前功尽弃,若稳打稳扎,将会胜券在握。”
沮授并没有认为高顺在忽悠他,因为高顺便是采取此种办法对待异族,先是稳定代郡和上谷郡,随后收编乌桓邑落,随后收复定襄郡,然后打击中部鲜卑,再后收复云中郡,稳打稳扎,损失最小;高顺要求凉州采取此种方案,在他看来非常可行,否则道路不畅,辎重运输困难,新收复的地盘便不稳定,收复更多的地盘又有何益?
高顺的规划令他非常心动,他要建功立业,心意已决,沮授起身对高顺拜曰:“授拜见主公!”
高顺大喜,忙拉起沮授笑道:“哈哈,顺得先生,如鱼得水!”
“谢主公不弃!”
。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6章高顺遇刺
(全本小说网,。)
沮授很满意高顺的安排,非常愿意去周飞处任职,随后,两人交换了一下意见。
高顺的意见是一切异族皆不可信任,必须严厉打击,要么消灭,要么汉化为民,对匈奴人也不能例外;当前,以练兵为主,明年可全面对匈奴右贤王部动手了,等待合适机会,再全面灭亡南匈奴。
沮授根据高顺的意见,提出加强西河郡的军事力量的建议,可选派合适之人担任西河郡都尉或者直接替换西河郡太守;高顺感觉这个建议不错,此前,他和周飞都忽视了这个细节,小看了匈奴左贤王部,有些大意了。
于是采纳沮授的建议,立即给程立写信,调其手下调程志黄巾降将程志远担任西河郡都尉。此举也是有意提拔黄巾降将,为将来招安各地黄巾军做榜样。
不过为保持低调,西河郡太守暂且不换,让其继续留任,若是其不配合,再派人替换,全面接管西河郡事务,沮授同意逐渐接管的意见。
至于收复北地郡和安定郡的事情,要等消灭匈奴右贤王部后视局势而定。
沮授感觉他对具体情况还不明了,坦言要先熟悉情况。
高顺现在没有办法查看下属对他的忠诚度,不过,他敢确信,像沮授这样的智者,值得信赖。便给周飞写信一封,并留下一屯高级骑兵做沮授的临时护卫,让他们护送沮授前往河东郡,担任周飞的军师,负责管理河东郡、上郡以及西河郡和使匈奴中郎将所辖的全部军队,包括军队的招募、训练、基层军官的任免,驻地的调整,辎重的调拨,军功的记录、认定和奖惩,以及军事行动中的战术安排等。
至于薪俸,与程立和田丰低一样,皆为两千石。
沮授看了高顺所写的信,内心非常激动,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高顺对他的信任。
为了平衡,高顺准备回到桃园堡后,派遣四屯陷阵营士兵担任沮授的护卫,要绝对保证沮授的人身安全,关键时刻,也可作为一支奇兵使用。
他的空间内现在有八屯陷阵营官兵,派给沮授四屯,还有四屯多备用。
当天,高顺返回巨鹿城,准备前往河间国招募高览,随后返回桃园堡。
从上年度开始,袁家就计划对高顺等人的进行刺杀,无奈武官皆武艺高强,作为重要文官的程立和田丰皆有实力强大的陷阵营护卫,让他们难以得手。
越是这种情况,他们越不想对郡县官员下手,怕打草惊蛇;最后,袁家将目标对准了高顺,只有刺杀高顺,才能起到瓦解高顺势力的目的,否则,费劲心思暗杀其手下的郡县官员,根本撼动不了高顺的实力,付出与收获不对等。
而去年接近一年的时间高顺都没有出桃园堡,一直保持低调的生活,越是这样,袁家越是认为高顺可怕,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深沉的心机,袁家的后辈皆非其对手,务必早点除去。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袁家做了严密的安排,周密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并州、幽州和冀州的各郡县都安排了密探,他们或以难民的身份出现,或以商人、工匠等的身份出现,让人难以察觉;甚至有人混进了官府系统,成为各郡县的官吏;有人进入军队,担任了初级军官。
袁家一半的黑暗力量调去执行该任务,并把大本营设在冀州河间国,这里邻近幽州,却不在幽州的管辖范围内,不容易暴露。
他们认为,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只要除去高顺,对他们袁家都极为合算。
从高顺踏出桃园堡的时候,他已在袁家的秘密监视之下了。
开始的几个月,高顺行程很快,马不停蹄的从云中郡到定襄郡,然后又过代郡、上谷郡到右北平郡;高顺的速度之快,让执行任务的人根本来不及调动太多的力量而无法进行刺杀。
高顺身边随时有上百强壮的护卫,刺客人数少了,不仅刺杀不成,反而还会引起高顺的警觉,增加此后刺杀的难度,所以他们务必做到一击毙命。
高顺秘密到达冀州,让他们喜出望外,冀州可是他们安排的大本营,比较容易调动大量的死士、杀手。
当然了,高顺到达灵寿县与秦关接触的事情,也没有瞒过袁家密探的眼睛,这让袁家更是心惊,看来高顺的力量并没有表面上的这些,暗中隐藏的力量更不可小觑,这更坚定了他们除去高顺的决心。
当高顺从巨鹿郡前往河间国的时候,身边只剩下李强和一屯高级骑兵做护卫;另外一屯高级骑兵派给沮授做临时护卫,那二十名文武中级官员,作为沮授的初期班底,将跟随沮授一起去上任。
护卫数量减少,刺杀的难度大大降低。
对这千载难逢的良机,袁家岂能错过?
从巨鹿城东门出城,高顺等人奔东北方向的安平国。
从高顺的行动路线,袁家便判断出了其目的地为河间国,决定把行动地点设在乐城县。
让他们失望的是高顺并没有进入乐城县,而是直接渡过滹沱河北上,进入一处庞大的庄园。
滹沱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宽广,最宽可达十几里,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年际变化很大,夏季由暴雨酿成的洪水,流量最大,陡涨陡落,易成洪涝灾害。
滹沱河北,地势低洼,土地肥沃,而人口却少,基本无人敢在此地生活,这导致当地土地便宜,类似白送的价格;高顺派人在那里购买了大量便宜的土地,投入巨资,深挖沟渠,广筑堤坝,减少了洪涝给当地带来的灾害,逐渐建成了片片肥沃的良田,接纳了大量的流民。
在每个庄园,都有文武两位官员负责,文官管理招纳流民与基础建设和生产事务;五官负责防御和训练民兵等任务,这些民兵,一边务农,一边训练,并承担一定时间的兵役,将来可以招募入军;强大的军事力量,使得袁家不敢直接进攻庄园。
袁家的计划落空,不过心中却暗喜,连夜召集人员,准备在明日高顺的必经之地设伏。
在高顺自己的庄园外被袭击,这可怪不得别人;且高顺的庄园之外,河渠、芦苇密布,非常适合隐匿,事成之后方便迅速撤离。
袁家安排的主事,亲自策划、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