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江山-第6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样,让他们吐出一部分钱财了事。
“留下他们,也不意味着他们今后就可以肆无忌惮。只要日后犯了事儿,照样要依法受惩。”陈鸣很难想相信这些人会在日后老老实实。横贯了的人,会一夜之间就变成顺民吗?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所以目光不妨放长远了看。
这样做虽然看似没有清算贪官污吏,豪强恶绅更容易赢得老百姓的支持,但总体上能赢得上层阶层的支持,让陈汉的统治在当地更容易建立。而人均授田五亩也能安抚下底层阶级,这就好比一个好处费,让后者内心里再大的怒气也无法发泄倾吐,至少不会对着陈汉发泄倾吐。
等到日后陈汉统治下,再律法公正,政治清廉,那之前时候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们只会把满腔的恨意倾泻到过去的权贵和统治者身上,对于现在的统治反而会生出一股热烈的拥护。
陈鸣是这么想的。
柳德昭等人在明白了陈皇帝的意思后,倒也认同了他这个想法。
“皇帝怕是不愿意再多事了。”
柳德昭回到内阁办公室后,召集了几个人进行了商议。虽然战争是需要大都督府去调度的,可战后就需要内阁政府来料理局势了。
陈鸣已经准备用兵,而依照西山军和南阮的实力,面对着国防军的全面进攻,怕是半个月都很难支撑得到。
所以,内阁也必须立刻就做好准备。这事儿他们被皇帝打了个措手不及。
柳德昭情绪冷静了下来后,细细的思索着这件事,觉得皇帝依旧有是优待安南的那些土著了。但他并不觉得这是皇帝对安南有什么好感,而是觉得皇帝不愿意再多事了。
法国的大革命风暴已经初步成型,可是它的威力还没有完全的爆发出来,历史上,路易十六夫妇在大革命三年后才被砍头。
而现在才是第二年,或者说才刚刚满一年。可是它的影响力首先施展的目标不是在英国、普鲁士、荷兰等邻近国家,而是体现在了瑞典身上。
古斯塔夫三世已经有意同俄罗斯停战议和了,因为他的目标已经转向了南方,他的‘恩人’路易十六夫妇被一群叛乱者给控制了人身自由,还失去了自己上帝赋予的权利,这让古斯塔夫三世不能忍受。
甚至为了争取国内更多地支持,他都有意同国内备受他打压的贵族缓和关系了。
在过去的承天十六年八、九个月的时光中,欧洲大陆发生了很多的事儿。
除掉法国愈演愈烈的大革命外,就是瑞典与俄罗斯的再度大战。
亲自来到前线指挥部队的古斯塔夫三世虽然遭遇了芬兰贵族官员发动的叛乱,以及芬兰士兵的不听指挥等事情——当时的芬兰大部地区属于瑞典,俄罗斯占据了一小部分,丹麦为了声援盟友俄罗斯,也向瑞典宣战,但瑞丹战争在不列颠和普鲁士的调解下终结了。
古斯塔夫最终在西历1790年5月9日的斯温斯克松德战役击败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取得瑞典海军史上最大的胜利。俄罗斯在这战中失去7000个士兵和三分之一舰队【五十三艘大小战船】。
当带来驻欧办的最新情报的船只抵到南京的时候,驻欧办还只知道瑞典和俄罗斯在进行和平磋商,两者很有可能在下半年签署和平停战协议。
当初俄军大反攻,在第一次斯文斯克松德海战中重创瑞典舰队的时候,叶卡捷琳娜曾经说瑞典国王必须“证明自己的悔意”,无条件赦免所有的芬兰叛臣,并同意在国会保证下恪守和平,她才会“饶恕”他这场“恶心的侵略”;但眼下显而易见,瑞典不需要如此这样的求和了。相反,处境越发艰难的俄罗斯还需要反过来央求瑞典尽早的结束战争。
这个消息让陈鸣很生气。这个古斯塔夫三世就是个棒槌!
亏得他这些年对瑞典一直优待有加,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竟然这么做。
驻欧办虽然不清楚瑞典与俄罗斯之前的停战协议会在什么时候的签署,但他们能够肯定的是,瑞典自身就有签署停战协议的想法。古斯塔夫三世这个家伙,脑子里不知道怎么就搭错了一根弦,比约翰牛还照的就准备筹组反法革命联盟了。
这家伙要是现在就站在陈鸣的跟前,他会立刻命人将之拖下去打上一百大板,让他的头脑好好地清醒清醒。
而除了欧洲的变故外,那就是国内的事情了——六个藩王在今年离京就国。
他们所携带的人口、物质,所引带起的这股海运大潮,将会一直持续到承天十八年。
十六、十七、十八,掐头去尾,算是两个完整的年头,这样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运送过去。此潮流必然会引发北美新一轮的移民潮,同时也会引发沿海的各大造船厂新一轮的造船高峰。
最后就是对俄战争了。
如今两边的战线就僵持在了乌拉尔河到乌拉尔山东侧一线。
鲁缅采夫在那次倒下之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整个东线俄军一败涂地,不仅是在西西伯利亚,连乌拉尔河流域,他们也近乎崩溃。
在整个乌拉尔河,他们只有古里耶夫和奥伦堡两座要塞还能坚持着。而之前俄国人为了防备准噶尔骑兵,特意修筑的俄罗斯版长城——奥伦堡防线要塞,,绵延过千公里。此刻也被国防军的骑兵部队和哈萨克、蒙古骑兵给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
可以说,俄军只在南线的对奥斯曼战争中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和优势,在东西两线全都遭受了沉重打击。这个时候正是反俄联盟趁胜追击夺取最终胜利的好时候,古斯塔夫这个大笨蛋。
陈鸣想起来就恨得他牙根痒痒啊。
现在奥斯曼帝国已经正式向中国发出了求援,希望中国能够派出一支部队进入到里海西岸,分减他们的压力。
那位置最好就在阿斯塔拉罕的南部,阿塞拜疆的北部。
可以说,经过的两年的奋战,奥斯曼帝国还是在战场上落入了下风。一个俄罗斯就很强大了,再加上一个奥地利,奥斯曼帝国落入下风的局势并不出乎陈汉的预料。
出乎陈鸣预料的是,奥斯曼人竟然邀请国防军进入里海的西海岸。
如今的陈皇帝有着那么多的大事要操心,对比起来,小小的安南南部算的了什么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七十七章 陈皇帝出的难题
陈鸣很正式的准备对奥斯曼援军的。
虽然现在的陈汉不可能常年在里海的西部沿海保持着一支成规模的队伍,但接着伊斯坦布尔开口的机会,南京完全就可顺势从里海西岸弄走一块飞地。
更主要的是,陈汉可以就此在天方世界打响自己的名头。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第六次俄土战争进行到现在,奥斯曼人虽然落入了下风,可是在伊斯坦布尔,在整个奥斯曼帝国,乃至整个天方世界,还流传着一种很普遍的说法,让数以千万的天方人深信不疑。
——中国人和瑞典人的胜利是建立在奥斯曼帝国的奋战基础之上的。正是整个奥斯曼帝国的英勇战斗,才让中国人和瑞典人得到以多击寡的良好优势。
俄罗斯人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了奥斯曼,包括奥地利王国。奥斯曼帝国虽然屈居于下风,但它的军队抗击了两个欧洲强国的主力。
在无数人把奥斯曼帝国的定位从吊打整个欧洲,落入到媲美单一的欧洲强国这一档次后,这次战争里头,奥斯曼人的表现还是挺出色的。
这种言论捧了奥斯曼帝国,也贬低了瑞典和中国。
陈鸣虽然知道这‘流言’是基于事实的,现实情况也就是如此模样,但他心里还是很生气。
有种自己被人看扁了的感觉。挺恼羞的,却又知道这火气根本就无从发出。
而现在奥斯曼人挺不住了,不仅是向中国开始寻求金钱和军资支援,还希望中国能派出队伍进到里海的西岸。甚至他们都可以出动部队先为国防军在某险要地段修筑一个坚固的驻地。
陈鸣立刻就决定了,他要派出最精锐的兵力进驻里海的西海岸。让整个天方世界都好好看清楚国防军的战斗力,那不是他们的所谓新军可以比的。
里海的北部湖岸低平,具有大量被乌拉河、捷列克河,特别是窝瓦河冲刷下来的冲积物质,这些河流的三角洲得到广泛开发。中部西岸多丘陵。大高加索山脉的山麓看似切近,但却被狭窄的海滨平原将其与海岸分隔开来。
后世的阿塞拜疆,现在分裂成了好多个小国,其中最大的巴库汗国虽然跟俄罗斯常年有战火燃起,可巴库汗国的宗主国却不是奥斯曼人,而是波斯人。
这个时候,奥斯曼也好,陈汉也好,都不愿意再把‘中立势力’推到俄国的怀抱里,所以这个确切的落脚点就只能是厉害西海岸的西北部。
在中部丘陵地区之北,在阿斯特拉罕之南。
而这就要注意到阿斯特拉罕的俄军了。
这座伏尔加河三角洲上的城市,是伏尔加河流经的最后一个大城市。东南距里海约100公里。建于十三世纪,历史很久远。
西历的1558年,伊万四世的军队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阿斯特拉罕,将其纳入到莫斯科公国的版图。不久后,沙皇下令将城市搬迁到下游的对岸,为得是更便于对不断前来烦扰的邻国进行防御。在1582年到1589年间,在新址上建起了伏尔加下游首座用白石砌城的克里姆林宫。在古罗斯【俄罗斯的前身】,带卫兵哨所的高城墙要塞都称为克里姆林宫。从那个时候其,阿斯特拉罕就成了俄罗斯南方的前哨站。而现在二百年过去了,那里不仅有一座更加坚固的要塞,还有着千千万万的俄罗斯人和哥萨克在生活着。
陈汉如果能在阿斯特拉罕边上楔下一颗钉子,那对俄罗斯在高加索一线的军事行动,不能说有绝对重大的影响,却也绝对会效果亮眼。
皇帝动动嘴,小人跑断腿。
陈鸣已经下定了注意,大都督府自然要遵命办事,参谋部于是就迎来了这么大难题。
里海作为一个‘湖泊’来说面积非常广大,可同样的,它的水文特征也非常复杂。
这儿的海流主要为气旋性环流,各个海域又可形成若干局部性环流。
北里海,伏尔加河径流入海后分成两支:主要的一支沿西岸向南流;另一支沿北岸向东流,在东北部形成一个小型的反气旋型环流。流速随风而异,一般为10~15厘米/秒,有强劲偏北风时,西部流速达30~40厘米/秒,最大可达100厘米/秒。
中里海被一个大型的气旋型环流所控制。
南里海的西北和东南部,各有一个气旋型环流。因而,使里海西部形成一支自北向南的沿岸流,平均流速为25~35厘米/秒,而东部则出现自南向北的沿岸流。平均流速约为10~15厘米/秒。
海流在与强风相合之处可以加速,海面上往往是波涛汹涌。在阿普歇伦半岛附近,风暴掀起的最大波浪高过9米。
如此的水文情况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也不复杂。
因为里海的南岸有一部分被波斯王国所控制,陈汉如果要过兵去里海的西海岸,除非大军一路打到阿斯塔拉罕,否则就只能用船只运输。
不过,俄国人早在六七十年前,彼得一世时期,就已经开始在里海建立起了一支小型舰队。
虽然这支舰队从建立到如今,六七十年的时间中根本就没有派上过用场,但好歹它也是一支专业的小舰队不是?
后世的里海舰队打个‘暴兰’都能成为记载军史的‘辉煌成果’,实在是无所事事的太久了。
以至于这支舰队在后世的中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这支俄罗斯的第五大舰队——还被媒体说成是养在鱼缸里的舰队。
现在这支舰队的规模很小,连后世一百四十八艘大小军舰的零头都不到,总共才二十来艘小帆船,吨位最大的一艘战船好像才是一艘都挂不上六级的风帆战舰,吨位三百出头的单桅纵帆军舰。装备有14门火炮,成员百十个。
而其他的军舰吨位就更少了,就像一个个炮艇一样,都能比肩我大清的外海战船了。
少的四五门炮,多的小十门炮。
成员数量很少,战船老旧,下水最晚的一艘船也过十个年头了。
阿斯特拉罕造船厂的工匠们都被调走了很多,剩下的人手做一做渔船还行,想要制造军舰,那是想都不要想。
但阿斯特拉罕的这支小舰队对于国防军的计划还是有着很大的威胁。可要怎么才能剪除这支小型军舰呢?
陈鸣交代了任务下去,他就只等候着结论好了。
上位者就是如此,做事儿不需要亲力亲为,否则社会上人的地位还分什么上下尊卑呢?
当然了,陈鸣在提出了要求之时,他自己也确实想过解决办法。可是恕他的脑容量有限,是真的是想不出来啊。
这差事就交给了参谋部了。
这事儿对于奥斯曼和国防军来说都是一个难题,虽然这个时代里海的东岸还没有沙漠化、荒漠化,沿海的地方还到处是绿油油的草地。可是国防军哪来的船啊?
日后要维持一支军队在里海的西海岸长久的坚持下来,那也需要一支可以往来于两岸的舰队存在,这都从哪里来啊?
陈鸣不去想,转动脑筋的就只能是参谋部了。
且不提受到这个任务后的参谋部有多么头疼,只说陈鸣在送走了六个小弟之后,就惊奇的发现,自己这辈子的老爹陈惠的精神头似乎一下子萎了下来。
这个老爹对自己的小儿子感情还真深。
陈鸣自个有些讪讪的摸了摸鼻子。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进入了承天十六年的初冬。
谢日尔·阿利耶夫活动了一下自己的双肩,冰冷的寒风正从他身上披着的破烂毡毯缝隙里不断地向里钻。阿利耶夫已经可以看到中国人那高大的城堡要塞了。阿利耶夫心中都很有些复杂的滋味——他们一度曾将自己的目标定到这儿,饮马巴尔喀什湖。后来他们在中国人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但不少人还是存在着一个念头——要想尽办法的打回来。可现在他们总算是回来了,但却是以俘虏的身份……
这些俄军战俘没被允许入城——事实上就连大部分的国防军和附庸骑兵也都在要塞外扎营。整座碎叶城外围的某一侧几乎都被各军营帐所占据,看起来仿佛是在遭受到围攻似的。
陈鸣亲自给这座巴尔喀什湖西岸的城市命名为碎叶城,虽然他很清楚盛唐时候的碎叶城并不在这儿。
就连很多老百姓都知道,如今的‘碎叶城’不是诗仙李太白出生的那座碎叶城。于是这座要塞城市在中国就有了一个新的称呼:碎叶新城。
在要塞的另外一边也有大量营地,却都是破破烂烂的窝棚——那边是哈萨克和蒙古人的聚居区。长久持续的战争让越来越多的哈萨克人和蒙古人汇聚到了碎叶城边上。不仅因为这儿安定平稳,也因为这儿有着更多挣到钱的机会。
本来像这种‘战争移民’区域历来总是最混乱,最肮脏不堪的地方,但在此地却恰恰相反——不管是哈萨克人,还是蒙古人,亦或是安集延人,所有人的持续或许不用打散打乱,可他们的住处——敖包/窝棚/蒙古包,一应棚户都得严格按照指定位置搭建,每隔一段距离就有统一的取水点、防火点,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