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高丽国建商市?”吴延恩有些将信将疑的看着武好古,“东门,您可是大宋的官人啊,高丽国的事情,怕是管不了吧?
而且在高丽国,商人是没有地位的,真正的四民之末啊!”
高丽国的经济基础也和辽国、日本国类似,都是庄园经济——现在高丽王国内掌权的并不是后来只会读书考试的朝鲜两班,而是跟随王建开创国家的高丽勋贵的后裔,虽然也学大宋搞了科举,但他们的科举是庄园贵族在玩儿。(全本小说网,HTTPS://。)所以历史上高丽王国和辽国、女真的几场战争表现还算可以,比宋朝强多了,比后来的朝鲜王国也强多了。
不过在庄园经济占主导的高丽国内,商人的地位却比在宋朝更为底下,只比贱民强一些。
“有办法的,”武好古一笑,“本官自有办法让那些高丽人就范。”
“有甚办法?”
武好古轻轻哼了一声:“自然是高丽…女真之战了!听海先生忘了这事儿了?”
“这……”吴延恩一挥手,对伺候在内客堂里面的女使说,“都退下吧。”
几个女使闻言退去,厅堂里面就只剩下了武好古、潘巧莲、奥娘子奥丽加和听海先生吴延恩四个人。
“东门,”吴延恩皱着眉头,“现在章相公请郡了……这事儿会不会起变化?”
“不会。”武好古摇摇头,“章相公下去了,可当今官家也是圣君啊!
而且,如今我们手里可不止高丽一条线。”
什么意思?
吴延恩有些不明白的看着武好古。
“女真人那边,其实也有我们的路子。”武好古笑道,“这个买卖是两头做的!你家和高丽人做,我们和女真人做。”
“女真人?”吴延恩吸了口气儿,“朝廷和他们有联系?”
“没有。”武好古道,“可是我们和渤海人已经搭上线了……渤海女真,可是一家子啊!听海先生,你可明白本官的意思?”
果然是奸商第一人啊!吴延恩心说:老夫行商一生可是光明磊落,都是待人以诚,以德服人的……这武好古怎么也是东坡先生的弟子,还妄称大儒,怎么就恁般奸诈呢?以后和他做生意的时候一定得小心了。
“东门的意思是让高丽人亏得血本无归?”吴延恩思索着问。
“血本无归恐怕也不可能吧?”武好古苦苦一笑,“高丽国的兵马应该不是很弱吧?”
吴延恩摇摇头,笑着道:“东门还是不知道高丽的内情啊。其实高丽国兵马是很弱的,高丽国的兵制类似于我国唐初之时,是寓兵于农的。不过高丽立国二百年,土地不断兼并,早就尽归世家大族所有了,寻常百姓都是租地的客户,无力承担兵役。”
“可是高丽的世家大族还能战吧?”武好古现在对古代的兵制已经非常了解了。“只要他们还能战,高丽国朝廷又能得到一些钱,战争就能维持下去。”
其实古代兵制和近现代也差不多,大体上就是花钱买来的雇佣兵和封建义务兵两大类。封建义务兵的基础是庄园制、分封制或均田制,总之和田土挂钩;雇佣兵则必须建立在工商业发达和中央政府能捞钱的基础上。
北宋基本没有庄园制了,所以搞封建义务兵是不可能的,雇佣兵是必然的选择。
而高丽国因为没有发达的工商业可以赚钱,所以就必须建立类似府兵制的征兵体系了。
不过府兵制也有一个大坑,就是军官得由贵族庄园来提供。而且庄园贵族(世家、门阀、勋贵)必须和府兵农户保持比较紧密的联系,才能在战时有效动员和指挥。
可是均田由于种种原因,总是会被破坏。而庄园贵族和府兵农户的紧密关系总是会让帝王睡不安稳……所以大唐、高丽还有大辽南面系统的府兵(乡兵)体系,最后都难免崩解。
但是高丽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庄园制,所以府兵和均田败坏的同时,贵族庄园必然扩大,也就形成了类似东晋的局面,世家大族掌握着一定的武力。国家在危机之时,可以把这部分力量动员出来保卫国家。
另外,高丽国本身的经济虽然不发达,但是架不住身边有大宋这个阔佬,卖力多挖点人参,多灭绝几只老虎,还是可以在短期内套到不少现金去雇兵的。虽然靠灭绝野生老虎和挖人参是打不了持久战的,但是短期爆发一下没多大问题。
毕竟庄园制下出来的军官武士还是比开封府的将门资本家、将门艺术家要强不少的。只要核心没有完全朽坏,加上充足的炮灰就能和女真、契丹开战了,就是最后打了败仗,也能给对手造成不少损失。
“听海先生,”武好古顿了顿,又道,“不如我们联手做个局,让高丽人和女真人打个十年八年的……只要逼得高丽国王倾家荡产,你们吴家就有拿下一个吴家港的可能了。而云台学宫也能借机在高丽国插上一脚,到时候学宫和吴家港互相配合,高丽的海州吴家可就能大兴了。”
吴延恩有点动心了,“学宫要如何插手高丽?又要如何助高丽吴家大兴?”
“学宫插足高丽得等待时机。”武好古笑着,“高丽…女真之战如果旷日持久,必然造成大族拥强兵威胁高丽朝廷。到时候高丽朝廷就需要君臣纲常,大义名分了。
而我云台学宫里,就有高丽国君所需要的纲常和名分,可以帮助高丽国建书院,兴儒学,行重文轻武的安定之法。这高丽兴儒的领袖,自然是吴家子弟来担当的。
而这书院,其实也是可以变成庄园的!”
“书院变成庄园?”
“是啊,书院在大宋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在高丽,在日本,却可以变成拥有领地封户的庄园。”
这其实是理所当然的!庄园制在高丽和日本是基础嘛,不管是贵族庄园还是寺庙,都拥有封户,而要控制封户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武装。拥有了一定的武装和封户,自然就是封建割据力量了。
而云台学宫下面的书院要想在高丽、日本立足,自然也得拥有土地、封户和武装。要不然就该给寺庙里的和尚兵还有神社里面神兵吊打了……
“真的能成功吗?”
吴延恩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他家虽然是海上的豪强,但毕竟是商人的根底——在东亚这里,第一个以商人为主的政权,就是还在草创中的界河商市。所以吴老爷子难免有点儿心虚。
“怎么不能成功?”武好古一笑,“我们两方联手,钱有的是!名分也不缺,云台学宫可是要传播儒学于四海的;刀把子更不是问题,你家在海上有战船队,我们通过渤海人还可以向女真人提供支持,总能让高丽人就范的。况且,你家已经有人在高丽朝廷担任高官了,路子也不缺啊。
有钱,有人,有名分,有路子,还有武力!这事儿再不能成功也是天数了!听海先生,干不干?”
“可是朝廷那边……”吴延恩还是有点顾虑。
大宋朝廷是什么意思?
“朝廷当然支持,”武好古笑着,“朝廷想着让高丽称臣总有百年了!如今可是圣君当国,最喜欢万国来朝的!”
要哄日本的白河法皇向赵佶称臣是不可能的,不过让高丽国称臣还是有可能的。
武好古早就盘算好了,先让高丽人去和女真人咬上一场,让他们知道一下女真人的厉害,顺便把云台学宫和海州吴家的钉子打进去。等到护步达岗之战后,就能哄高丽国向大宋称臣,并且一起和辽国结盟反对女真了。
“好!”吴延恩思考了片刻,“东门,你想把那个船政学堂开在哪儿?”
“自是开在郁州岛上。”武好古说,“海州这边有的是老船头和造船都料匠,开在这边才方便啊。”
其实武好古还打算在界河商市开办船政学堂分校的,不过那是将来的事情。眼下,能在海州开出一个总校就不容易了。
“开几门课?”吴延恩又问。
武好古说:“大体上分两路,一路教船匠,一路教船头。船匠这一路开绘图、算学、木工、都料、船模等科目。
船头一路则开操船、水战、武艺、外国风物、地理等科目。
不但要在课堂上教,还要有入船场、船队实践的安排。基本上三年学制,两年在课堂上学,还有一年去船场和船队学。
另外,船政学堂的老师也不是全要你们吴家出的。阿拉丁商会给了两个白番水军头,摩尼教选人七家中有不少船匠,平江纪家也可以出人。总之就是要集合各家之长,把船政之事变成一门真正的学问。”
“东门所思,还真是周全啊!”吴延恩微微点头。
其实吴家自己也有培养船匠和船头的办法,不是学堂,而是学徒,讲究的是口口相授,不留文字。也就是说,那是手艺,不是学问,容易中断传承,而且很难做到集众家之长进行研究开发。
第442章 李纲同学
(全本小说网,HTTPS://。)
和吴延恩畅谈了一番开办船政学堂的畅想之后,武好古就借口要陪潘巧莲去天涯镇访客,推掉了吴家的宴席。(全本小说网,https://。)离开吴家大宅之后,武好古带着潘巧莲和奥丽加直奔米友仁居住的宅院而去了。米友仁在朐山县城外的田庄宅子,可是不小。占地大约数十亩,是三进九出的格局。
这宅子并不是米友仁到海州做官后购置的,北宋的地方官在任内是不许在任官地方购置产业的。这处宅邸是米友仁妻子王氏的陪嫁,那王氏武好古也认得,是王诜的一个侄女,家里面也是将门资本家。在端王选妃的时候,武好古和米友仁一起去给她画了像。谁知道竟让米友仁和人家王家小娘子看对了眼,在米友仁高中进士后,便风风光光把王小娘子娶过了门,海州的宅院正是王小娘子的陪嫁之一。
武好古和潘巧莲、奥丽加在米友仁的宅院外下马,正要把马拴好,却见米友仁陪着一个二十岁不到的青年从里面走出来,两人看上去是谈笑风生。
“咦,老师,十八姐,你们怎地来了?”
米友仁看到武好古,显得格外热情,快步就从门阶上迎下来。
只是他一下来,却把那青年撂在一边。
不过那青年并未生气,脸上带着一抹温和的笑容,令人倍感亲切。
只是那抹笑容中,武好古却看出一些孤傲清高。拥有这种气质的青年,多半是个进士文官的二代,十有七八还是个大才子——武好古可是在潘楼街卖过书画的,各种才子见得多了。
“元晖,这位郎君是何人啊?”武好古看着那位风度翩翩的青年发问。
“啊,那是大宗正丞李斯和家的郎君李伯纪。”
说罢,他扭头对正从那台阶上下来的青年道:“伯纪,这位就是家师崇道先生,也是东坡先生新收的弟子。”
李斯和?李伯纪?武好古想了想,没有什么印象。古人都喜欢用什么“字”啊,“号”啊的,不熟悉的人根本不知道在说谁?
“李纲见过崇道先生。”
武好古正糊涂的时候,那青年终于拱了拱手,自报姓名了。
李刚?呃,不对,他应该是大名鼎鼎的李纲!就是那位“坑”了宋徽宗、宋钦宗两大家子人都抗金名将了。呃,这么说也不是完全冤枉李纲,因为没有他在靖康元年正月金兵第一次南渡黄河时坚决主张抵抗,甚至不惜煽动护驾逃跑的禁军,宋钦宗早就带着宗室亲贵逃出开封府躲去襄阳府了。
虽然开封府多半会早几个月陷落,但是却不会有后来的“二帝北狩”了。
“原来是李伯纪,久仰,久仰。”
武好古可不敢在未来的宰相面前充大儒,也连忙拱手还礼,然后笑着问:“伯纪兄来海州也是为了听家师东坡先生讲课吗?”
米友仁插话说:“有话也莫在大门口谈啊,伯纪兄,不如就在我家用个便饭吧。”
李纲笑着,“那就叨扰了。”
米友仁做了个肃客的手势,然后领着武好古、潘巧莲、李纲一块儿往宅子里面走去,奥丽加则在米府大门口的耳房里面候着。
四人在米府的中堂坐下,有女使奉上茶点。米友仁这才说:“伯纪兄是心怀天下的大才,所以不急着科举,而是云游四方以求学问。听闻东坡先生在云台办学授课,就慕名而来,想向东坡先生请教学问。”
米友仁并没有说要拜入苏门,只是请教学问。因为李纲他爹李夔是个知兵的进士,曾经跟随鄜延经略安抚使吕惠卿多年,立了不少战功。在党派上无疑属于新党阵营的人物,在吕惠卿的关照下,他的官运也非常不错。
因此作为李夔的儿子,李纲即便再仰慕苏东坡的学问,也不好公然拜入门下。要不然就让他的父亲李夔难做人了。
武好古喝了一口水,面带微笑:“是这样,东坡先生在云台办学乃是官家的意思,日前已经复了龙图阁学士,授了朝散大夫,现在就等提举云台学宫的差遣下来了。
而这所云台学宫,并不是为科举而立的,所传的学问,一是实用之学;二可以传播于海外的儒家经义道理。”
李纲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科举对他而言难度并不是很大。之所以这一科没有去应,是因为他父亲李夔认为儿子的学问都在应举上,便是中了也做不好官——对于高中倒数第一名进士的武忠义而言,高中就是成功!而对李纲这样前程似锦的“进士二代”而言,进士不过是块敲门砖,荐跻两府才是目标。
而要荐跻两府,光靠锦绣文章是不够的,必须有经世致用的学问,否则做个翰林学士也就到头了。
可经世致用的本事上哪儿去学呢?大宋朝的书院到处都是,不过大部分都是为了应试而开办的,瞄准的都是科举考试。即便有几家是做学问的,也都是以求大道为目标,涉及的实学并不太多。
至于国子监管辖的国子学、太学和武学,虽然早在王安石当政的时代就想用它们来培养合格的官僚,但是搞了那么多年,还是个科举培训班。
而想学实学,整个大宋最好的去处,大约就是琼林苑里面专门给没卵子的宦官读书的地方了——虽然北宋文武官员的实干才能比之汉唐明显不足,但是北宋宦官的素质和操守倒还是不错的……
李纲当然不能去琼林苑读书了,所以对云台学宫就有了兴趣。而且据武好古所说,云台学宫将是官办的学校,还是官家亲自交代的,那么就是超越党派的存在,就和太学、武学和国子学一样了。
“伯纪兄想要入学,可以参加考试。”武好古轻轻抚掌,对李纲道,“云台学宫目前虽是草创,但是招生还是要讲求公正的,通过考试才能入学。
考试分两科,一是儒家五经,有经义和论,同科举差不多;二是才艺杂学,可以自报一门,伯纪兄有家传的兵学,应该可以顺利通过考试的。
另外,我们对入学云台的生员还有年龄和国别上的要求。年龄超过30岁者是不收的,不是我大宋臣民,也会有所限制。”
李纲皱了下眉,“年龄超过30岁就不收了?这恐怕有违圣人的有教无类吧?”
真是多事儿!武好古看了眼年纪比自己好小几岁的李纲,笑着解释道:“伯纪兄有所不知,官家设立云台学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海外传播儒家的道统……海上风波险恶,非是年轻力壮者不可。若是30多岁入学,学成后起码是三十四五的年纪,便是身体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