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假太监-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在勉强抑制,但语气中的激动却是无法掩饰的。
叶珣点点头,道:“调集军队肯定是来不及了,而且若本公没猜错的话,凤阳指挥使麾下的军队中,一定有白莲教内应,依钱先生之见,本公该如何处置此事?”
消息是从王一鸣那里传出来的,先不说是真是假,起码对此次淮安民变,王一鸣是知情,甚至有可能也参与了的。
王一鸣是一省布政使,官位仅在总督和巡抚之下,他没理由加入白莲教,虽然不排除他被暗中控制的可能,但叶珣宁愿相信在江南还隐藏着另一股反抗他的势力,而这伙人很有可能来自官方。
钱谦益知道叶珣这是在考他,沉吟片刻,道:“是晚生忽略了,公公您看这样行不,公公马上派人大张旗鼓地赶赴凤阳,警告当地驻军严密戒备,现在敌暗我明,对公公的举动也一定会暗中监视的,如果让敌人知道您已经识破他们的阴谋,想来他们就不敢轻易动手了”
还别说,这也是个办法,不过他都能想到的,叶珣又岂会想不到?
点点头道:“主意不错,可以试试,另外本公还有一事相托,不知钱先生可否答应?”
能让叶珣相求,钱谦益一时间有点受宠若惊,忙道:“公公尽管吩咐,晚生一定全力以赴”
这家伙年纪比叶珣大多了,一口一个晚生的,把叶珣听的都直起鸡皮疙瘩。
“是这样,本公到江南以后,很多人对本公的做法都不是很理解,钱先生能否发动一下士林,对本公的做法给一些中肯的评价,同时也要让江南更多的人知道本公这些利国利民之举”
说到这,叶珣笑了一下,才继续道:“从前有人污蔑钱先生参与的科举舞弊,这件事本公是根本不信的,回头本公就上奏朝廷,为钱先生伸冤”
钱谦益都快哭了,辛苦一场,要的不就是叶珣这句话吗!
当即向叶珣深施一礼,道:“公公天恩,晚生铭记在心,为公公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叶珣笑了,不管暗中的敌人是谁,不就是想通过皇陵被破坏一事,给他头上抹黑吗!他就用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反击。
江南军方从来都不是叶珣的势力范围,而凤阳那边又有重兵把守,所以想要在凤阳那边搞事,肯定会有军中人做内应。
想到这点,叶珣就知道,不论他做什么,恐怕都阻止不了有人破坏皇陵一事。
既然阻止不了,那就任由发生好了,正好可以看看都有谁会因为这件事跳出来。
实力面前,任何阴谋都是苍白的,跟老子玩阴谋诡计,你也得有那实力才行。
钱谦益是有文化的读书人,起码在表面上是不屑与商人为伍的,同时还想尽快完成叶珣交代的任务,所以直接就告辞离开了。
钱谦益离开后,叶珣叫进侍卫,命其传令给项彪,密切关注凤阳方面的动静。
田尔耕已经传令金陵那边的锦衣卫帮忙调查,暂时还无需西厂的人出面。
重新返回大堂,里面的场景却不由让叶珣一愣。
只见所有盐商们正排着队在沈长山面前登记着什么,满心疑惑下迈步走过去。
沈长山瞥见叶珣过来,忙放下手中笔笑着站起来道:“公公恕罪,在没征得公公同意的情况下,在下就擅自将公公建船厂需要银两的事告诉了大家,建造船厂乃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家为公公的义举所感,纷纷慷慨解囊,要为公公的义举尽一份绵薄之力,目前已经募集了八十余万两,公公请过目”
居然还有这种事?
叶珣下意识地接过登记簿,却没有看上面的数目,随手丢在桌上后,抱拳先是冲沈长山施了一礼,然后转向下面的盐商们。
“诸位的好意,叶某心领了,只是这钱本公不能要,不然别人还以为本公是在借机敛财呢!”
听了叶珣的话,沈长山不由一愣,心说你找这帮家伙来喝酒,不就是因为这事吗?怎么又不要了?哦!是看钱少吧!
沈长山这次真的冤枉叶珣了,叶珣不是不想要钱,而是再玩以退为进的把戏,假装谦让一下。
只听叶珣继续道:“诸位都是我大明子民,你们的银子也都是辛苦打拼而来,虽然朝廷缺钱,但本公又怎能把主意打到你们头上?所以诸位的好意,本公只能心领了”
叶珣的表演十分到位,此刻的他,就仿佛一个正义与廉政的化身,浑身都散发着圣洁的光芒。
盐商们都愣住了,这是那个传说中贪得无厌的大太监吗?所有人的眼睛都不由自主地望向沈长山。
沈长山干咳一声,道:“公公虽有爱护之心,但我等略有身家之人,也要为朝廷献一分薄力,为公公分忧,刚刚只顾着帮各位登记,还没来得及写我的捐赠数目,这样,本人认捐纹银一百万两!”
沈长山的话音刚落,所有人也都反应过来,敢情这死太监不是不要钱,是在嫌钱少啊!想明白这点,立刻就有人高喊起来:“刚刚写错了,我捐二十万两!”
“我捐十万两!”。。。明朝假太监
zj190128g
第438章 幕后黑手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人配合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托,只是今天叶珣确实没想到沈长山会如此配合,一个假意的做作,让他想要募集的银两,顿时就翻了三倍。(全本小说网,https://。)
叶珣心中欣慰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这帮盐大爷,是真他娘的有钱啊!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得到捐助后,叶珣当即拿着那本捐助名册告诉盐商们,今后不论是在江南还是辽东,亦或是大海上,朝廷都将优先照顾这些曾经为朝廷建设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商人们,每家都会发一面锦旗,以示表彰。
可以说这次晚宴是非常成功的,不但叶珣弄得沟满壕平,盐商们也从叶珣这里得到了想要的承诺。
或许有人会怀疑叶珣是在借机敛财,但用不了多久,叶珣就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对待那些帮助过他的自己人,叶珣绝对是说话算话的。
盐商们都走了,沈长山却被叶珣留了下来。
“沈兄,这次的事真要多谢你了”
没有过多的矫形,叶珣是真心感谢沈长山的这次义举,不是叶珣真的有多缺钱,而是建造海军和船厂,都是非常烧钱的,现在开海通商所带来的利润还不明显,朝廷又四处用钱,所以叶珣必须要施展一切手段弄钱,名声不好就不好吧,反正那玩意也不能当饭吃。
“呵呵!公公严重了,因为在下也经营海运,所以知道这种生意前期投入是很大的,在下也只是做了该做的,而且以在下对公公的了解,公公也不会让在下白辛苦一场,您说是吧!哈哈。。。”
“哈哈。。。叶某就喜欢跟沈兄这样直来直去的人打交道,感谢的话不说了,有件事还想跟沈兄打听一下,据我所知,金陵就有一个造船厂,那里现在还能造出千料以上的大船吗?”
历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时所乘大船,就是在金陵造船厂打造的,后世还有龙江宝船厂遗址的旅游景点。
沈长山摇摇头,道:“那里现在也造船,但按朝廷规定,是不准许造千料以上大船的,更别说海船了”
叶珣记得郑和留下的航海图和一些造船图纸,后来都被弘治朝的兵部尚书刘大夏一把火烧了。
幸好那老家伙没赶上叶珣穿越的时候,不然非得被叶珣捏死不可,那有这么祸害人的?
时过境迁,现在叶珣就是有再大的火气也没地方发啊!
金陵的龙江宝船厂势必要扩大规模,只是要等叶珣去金陵之后再说了。
现在不论是明里暗里,叶珣都在高薪聘请造船技师,只是叶珣一个半路出家的,终归不如沈长山这样根深蒂固的老牌海商,所以很多事还得沈家帮忙。
同沈长山一边说,一边走下楼,却见小箩正抱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娃在吃饭。
小箩已经给女娃洗过脸换了衣服,女娃的脸上虽然仍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但灵动的大眼睛却十分招人喜爱。
叶珣平时太过繁忙,所以大多数时候,小箩只能一个人待在帐中或是马车上,即便她自己不说,叶珣也是能理解那种无聊滋味的,现在小箩救下一个小女娃,正好,也算是给她找点事做了。
沈长山告辞离开,小箩有些紧张地刚想解释,却被叶珣笑着打断了。
“什么都不用说,你喜欢就好”
叶珣的话音刚落,门外就急匆匆跑进一个侍卫来。
“启禀公公,凤阳皇陵发生叛乱,一群卫所官兵,突然倒戈袭击守卫皇陵的官兵,官兵没有防备下被打得措手不及,目前皇陵已经失守,守军现正与叛军激战,请公公速做定夺”
叶珣皱了皱眉头,从钱谦益送来消息,到凤阳真的发生叛乱,这才多大一会功夫,显然在钱谦益得到消息之前,那边就已经做好发动的准备了。
正常情况下,凤阳皇陵发生叛乱,不管是谁在这里当官,不管是因为什么,这口天大的黑锅都是跑不了的,最终的结局很可能就是祸灭九族。
只可惜这种情况是绝不可能发生在叶珣身上的,不过必要的姿态还是要做一下的。
“传令,原本明天前来议事的各级将领,必须在明晚前抵达凤阳,否则军法从事”
“传命给凤阳总兵、知府,全力剿灭叛军,绝不可让叛军逃脱,本公随后就到”
倒霉的人肯定会有,但绝不会是他叶珣。
今天天色已晚,命令传达出去就行,没必要连夜赶路。
发布完命令后,叶珣就带着小箩和那个小女娃返回府衙的临时住所。
在马车上叶珣听小箩称呼女娃的名字,不由一愣,想要细问,只是三岁的小女孩,能知道自己叫什么已经很不错了,那能说太多?
“如是!莫非这小丫头就是以后的柳如是?呵呵!钱谦益那家伙刚刚滚蛋,如是这小丫头却出现在自己身边,莫非这也是天意?”。。。
夜色越来越深,不过扬州城的灯火却并未见少多少,很多地方依旧是歌舞升平,人来人往,按照后世的话说,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扬州码头上停泊着一排官船,船只不是很大,都是扬州巡检司的巡哨船,叶珣的手下就是被这些船运过江的。
不知是淮安民变的关系,还是凤阳突发兵变,巡检司的这些官船,今天也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主舰上更是戒备森严,甲板上都是四下巡视的巡检司官兵。
船舱中,几个将领模样的精壮汉子分立两旁,中间却坐着一个带着面纱的锦袍人。
“尊者,消息都已经传出去了,阉贼真的会上当吗?”
能被人如此称呼的,除了徐鸿儒,还能有那个?这家伙让叶珣都不得不佩服,不但是打不死的小强,而且神出鬼没,发动了这么多力量,竟然连影子都没抓到,真的是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其实这事细想一下似乎也不难理解,因为叶珣得罪的人实在太多,尤其是大明的富人和官员阶层,几乎就没有不恨叶珣的,在这些人明里暗里的保护下,徐鸿儒才能一次次化险为夷。
就像这次,如果不是有人配合徐鸿儒,他怎可能在江南闹出这么大动静来?
而这些人之所以保护和配合徐鸿儒,就是因为他有干掉叶珣的实力。
说白了,也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明朝假太监
zj190128g
第439章 登门拜访
冥冥之中,很多事情都是早已注定的。/全本小说网/https://。/
巡检司的异常举动,并没有报到叶珣这里,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淮安和凤阳接连出事,各营提高警惕是再正常不过的。
如果按照徐鸿儒的设想,叶珣在接到凤阳出事的消息后,应该第一时间赶赴凤阳,这样他的人就可以趁夜在叶珣过江的时候动手了。
只可惜徐鸿儒还是太高估叶珣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了,一直等到子时,叶珣都没有要出动的意思。
徐鸿儒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明日大军云集,叶珣即便要过江,怕也不会坐他们的船了。
事实上徐鸿儒还有第二套方案,就是趁着叶珣身边兵马不多,调集教中高手,一举将叶珣干掉。
但这么做的风险实在太大,且不说叶珣的武功无人能敌,就是叶珣身边那些侍卫的火枪,也不是他手下这些所谓高手能挡住的。
徐鸿儒是个做事果决的人,打定主意后,立刻命手下散去,巡检司恢复原样。
在得知叶珣下江南之后,徐鸿儒已经设计了好几套刺杀方案,也就是所说的一计不成,还有下一计。
徐鸿儒的功课做的也很到位,但他毕竟不是神,思路也根本跟不上叶珣的节奏。
第二天一早,叶珣就轻车简从地来到码头,而这个时候徐鸿儒带领的白莲教精锐却早已撤走,巡检司普通士兵中虽然也有白莲教徒,也知道他们的目标是谁,但在没有头领的情况下,却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清晨的江面上还有一层淡淡的雾气没有散尽,到了码头后,叶珣也并没有急于过江,而是看着江水发起呆来。
淮安民变是为了掩盖凤阳兵变,那么凤阳兵变之后,还会不会有别的事情发生?
很显然,这一切事情都是冲着叶珣来的,如果开始的时候叶珣去了淮安,紧接着再折返凤阳,就等于是在被人牵着鼻子走,
只可惜,叶珣从不按套路出牌,这样也势必打乱对方的部署。
如果一场小小的兵变就要总督四省军务的大太监出马,那这个总督四省军务的名头,是不是也太不值钱了?
想到这,叶珣的嘴角闪过一丝冷笑。
“来人!传令路椿,即刻平定淮安民变,限一日内解决,否则提头来见”
“传令凤阳总兵、知府,一日内平定不了叛乱,本公就请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再令各指挥使、总兵,仍按之前的命令,今晚前必须到达扬州知府衙门报到,不到者军法从事”
这是叶珣第三次改换召集南京各军将领的地点了,怨言和不满肯定是会有的,但那又能怎么样?江南新军第一营已经成军,接下来所有军队都必须接受改制,而这样一来,势必会触及很多将领的利益,所以别说是得罪人了,恐怕不杀几个都不行。
淮安那边已经有安排,就凤阳兵变来说,不可能所有军队都参与进去,如果非要等叶珣去平叛,只能说凤阳总兵和知府没有出力,如果真是那样,叶珣也不介意用这哥俩的脑袋祭旗。
叶珣身边跟有书记官,记下叶珣的命令后,飞快地传达下去,随即数名传令信使,跨上战马四散而去。
现在才早上,距离召集将领们的时间还有一整天,叶珣要做的事情太多,是不会把这一天时间浪费掉的,他要去找人。。。
叶珣对高邮的印象是源自鹿鼎记中韦小宝的一句话,其实他不知道,在明洪武皇帝的时候,那里就已经由防御所升级为高邮卫,高邮也不是县,而是高邮州。
幸好距离不算远,不然叶珣怕是当天都赶不回来。
听程啸天提过这个人后,叶珣就派人将田家的具体位置调查清楚,所以到了之后,也没走冤枉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对田家最好的诠释。
没有高墙深院,没有亭台楼阁,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一小块菜地后面,是一正两厢三间房,院子中鸡鸣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