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延庆却是被俘之人,可人家在最后时刻没有选择抵抗,更是早早的写下了一封家书,一封给儿子刘光国的家书。同时他的一个儿子刘光远也跟着谍报司的人直接从大理去了川蜀……
所以,此时此刻刘延庆亦是过的很自由很滋润的。
后者一身淡紫色袍服,身上已经没有了当年沙场上养出的威严和戾气,就如一平常的民间地主员外。体格倒还健壮,却半点让人感觉不到威武。
若说种师道即便是重病在身,那也是虎死不倒架,刘延庆那就已经是一个废人,对于他们这一层次的人言废物。种师道脸上露出哀伤,刘延庆完全没了斗志,这可是赵宋最大的悲哀啊。
堂堂太尉高官,就好比后世的国防部长,如此位高权重的人物对于自己效忠的政权,却全然没有一丝信心,亦半点不愿为之奋斗效死,不是因为他对赵宋全无一丝感情,而是早早认定赵宋必败,这种人在种师道眼中跟废了有何两样?
这是一个真真实实的叛徒。他甚至痛快的放下了杀子之痛,而给长子写去了家书。那是狗屁的家书,劝降书还差不多。
中国千古历史上,郑成功那般人物且是极少的。不是谁都能为了忠义而跟父亲翻脸的。何况刘光国那小子本就滑头……
种师道与刘延庆两人都是修炼千年的狐狸,谁也甭想忽悠谁。种师道眼睛里的悲伤让刘延庆颇是难堪亦是伤感,但大哥别说二哥。你种师道若真的对大宋忠心耿耿,何以在最后时候把种彦崇留在身边?看人家徐徽言。
讲真的,刘延庆最初是看不起徐徽言的。虽然那厮武艺高强,但一个出身西军将门,一个生在江南鱼米之乡,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关系。后者跟着李珙崭露头角的时候,大宋军界且还是西军的天下,如何会有徐徽言的露头之日?
而待到天地变色时候,在徐徽言成为南宋小朝廷的支柱时候,刘延庆彼时已经退出了政治舞台。那时候的徐徽言在他心中也仍是不堪造化的武夫罢了。
可万万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人徐徽言能干出‘大逆不道’的事来。直直打崩了耿南仲,以武力手段撷取了政治权利,这勇气真的超乎了刘延庆的想象。
刘延庆那时又小看了徐徽言,认为徐徽言这般做只是为了让自己卖出一个好价钱,他不抵抗住齐军的攻势,怎能让陆齐认识到他的价值呢?
就像水浒原著里吴用对宋江说的那样:哥哥你休执迷,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弟兄们发怒,朝廷忒不将人为念。如今闲话都打叠起,兄长且传将令,马军拴束马匹,步军安排军器,水军整顿船只。早晚必有大军前来征讨,一两阵杀得他人亡马倒,片甲不回,梦着也怕,那时却再商量。
在刘延庆看来,徐徽言那时候就是为了显露自己的肌肉,如此才能把自己卖出一个更好的价钱。
可惜,他又错了。他真的是小觑了人徐徽言。徐徽言是条真汉子!
看似‘大逆不道’,实则赤胆忠诚。
在现下的刘延庆看来,徐徽言之所以‘大逆不道’,那的的确确就是为了更好的备战。耿南仲这等文人墨客如何懂得战争?争权夺利倒是一把好手,战争交给他来主导,那是扯淡。
可这是赵宋的传统,刘延庆对这条规矩也看不入眼,但他没胆去反抗。徐徽言却敢了。
刘延庆真不把徐徽言当乱臣贼子。若是真乱臣贼子,徐徽言早就投降陆齐了,何以在战争打到那个份上了,且还要死守贵州城。刘延庆现在实是佩服徐徽言。
可徐徽言是徐徽言,他却从不觉得自己比种师道来的差。大家都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
梧州城内的这一幕是刘锜所不知道的。
现下的刘锜,唯一的念想就是带走更多的军兵。仙人关要破了!
不止是仙人关要破了,汉中东面的饶凤关更已经破了。
驻守那里的是知兴元府李夔。金枪将本也没打算对饶凤关死拼硬打,那样会损失忒大,但运气来了,神仙且也挡不住。
齐军大举攻蜀,宋军中不少将领早胆颤心寒。李夔麾下就有一军将暗降了徐宁,放开营垒,引徐宁军自蝉溪岭绕出关后,夜袭宋军后部,占领山寨,尔后乘高下瞰饶凤关,以一部精兵攻宋军背后。宋军腹背受敌,是被迫败退,都统田晟收余部退守云亭山,李夔在败军中被流矢射中,引败兵逃回兴元府。
那奋战在仙人关的姚友仲与刘锜,是不败亦败也。
况乎姚刘二人也挨得艰难,仙人关虽然地势险要,但总要与齐军见仗。这山岭之险与大川之险是不同的,后者隔着人力无法逾越的阻碍,前者却横竖能撘上手。
而宋军就是扛不住齐军的攻杀,纵然他们占据着地势,但在火炮和震天雷的襄助下,齐军的死伤虽然不小,却只能一步步逼的宋军不停后撤。便是没有饶凤关之失利,驻守仙人关的宋军也会hold不住的。
看那历史上吴玠的仙人关大捷!
那宋军在进攻的攻击下是能站住脚的,金军的石砲、云梯等器物,并不能对宋军产生压制性力量。甚至吴麟、杨政、王喜、王武等将,还能率军于金军两阵之间往复冲杀。这才是吴玠打下仙人关大捷的根本原因。
那时候的宋军能抗住金兵的猛攻,是因为以富平之战后的残存西军为根本组建的赵宋川蜀守军,只说在战力上是不弱于金兵的,更具有地理优势,故而人数虽少,却能借着地势,以弱胜强。
但现在的宋军却径直丧失了自己最根本的力量,本身战力就不如齐军,再有士气和武器上的劣势,最终的胜负如何,不言而喻。
但即便是这个时候,刘锜与姚友仲兀自没有投降陆齐的念头,半点也无。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他很快的就接到了一个恶讯——饶凤关失守也。刘锜直若当头挨了一棒,整个人都要不好。而更可怕的是,他与姚友仲且还没抽出兵力回援汉中,后方就接踵传来噩耗,剑州刘光国举军而降陆齐。
剑州,即是因剑门关而得名也。
而剑门关对川蜀的重要性就无需多言了。那里是成都在北方部下的第二道关卡,兴元府【汉中】失守之后,剑门关便是守住川蜀的最后屏障。
至于姚平仲引兵所负责的进驻绵州,且就是最后的拼杀了。
绵州北境虽也地势高险,群峰叠嶂,却再无剑门关之险,若是那剑门且都丢了,绵州之战便也就是最后的挣扎了。
而至于为甚把姚平仲这个昔日里西军中的‘小太尉’丢在绵州,那当然是大艺术家的注意了。对于姚友仲来,这位小太尉显然不得大艺术家的青睐。
剑州之变是成都君臣所料想不到的,消息传来,不止让兴元府前线的各路兵马懵逼,就是姚平仲也觉得不可置信。刘光国是刘延庆之长子也,其与陆齐有杀弟血仇,这般都能投降么?
也是趁着如此机会。川中的谍报司迅速发动,一张张没头帖子一夜之间贴满了数十州县,也就是这个时候蜀地的百姓士绅们,乃至是中下层官员,方才知道了南宋的覆亡。
无独有偶。且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赵佶忽的昏厥了去,接着便似元气大伤,卧倒病榻且连处理政务都没有了精气神。锦官城内大小官员是全都慌了神,乱了心。
接着毫不出乎意料,赵佶病危的消息次日里就传遍了全城……
赵不试又能如何?
他不是神仙,心中很清楚,赵宋完了。不是完于大艺术家的病重,那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亡于剑门关的丢失。现在的宋军根本没力量去立刻收入剑门重地。而兴元府战场,齐军已经彻底占据了优势。如此环境下,他便是有万丈豪情,也难以力挽狂澜。
“大宋完了?”李师师人且有点恍惚。她从出生到现在,二十多年岁月,人生刚步入最灿烂多姿的时候,竟然就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落幕,而且她本身又在这当中扮演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角色。
“是啊。大宋完了。”坐在她对面的正是燕青。当剑州传出剧变的消息后,他就知道赵宋要完了。他在大艺术家身上的后手,只是最后的一根稻草。
“李大家真就不去益都了?”燕青看着李师师的目光全是可惜。这些年相处,让他清晰的认识到了李师师的不凡,或者说是见识到了青楼女子的另一面。那就是应了陆皇帝的那句话,名女支不止长的漂亮,也不止是一名好演员,更是一个精通察言观色,懂得男人心思的女人。
谍报司需要这样的人才。可惜啊,这位真志不在此。
“小女子幼年沦落风尘,彼时身不由己,只得随波逐流。现如今好容易重回自由之身,且不愿再与官场沾染分毫。小乙哥就休要再打小女子的注意了。”李师师轻声笑着,多年相处,二人不可能产生感情,处内燕小乙是天上的绿头龟,但二人真的就是相知相交的朋友。
“小乙哥聪明才智不逊于人,背后更有卢许二人作为依靠,此番跳出匣笼,来日必鹏程万里,前程不可限量。小女子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日后遇到麻烦事,许还要寻到你门前相求援手,到时小乙哥千万别忘了老朋友。”
燕青就要离开锦官城了,这里已经不需要他再坐镇,反而是此刻一片混乱的川蜀地方,才是他一展身手的利好之处。
“李大家如此说就见外了。你我相交多年,可谓是战友之情,小乙岂是薄情寡义之人?请——”这话说的就仿佛是一队男女情偶一样。
燕青脸上却全是郑重之色,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统天下,江山浑一
(全本小说网,HTTPS://。)
洪武三年八月二十日,这本来是非常平淡的一天,可是整个京城的官员却知道今天很特殊。全本小说网;HTTPS://。.COm;因为岭南都护府报捷的奏疏已经送到了益都,徐徽言这个甚有争议的人物,终于摆到大家的面前,要议上一议了。
还有川蜀的战报和一应情报,乃至是王庆、钟相二人的奏折,也是今日要议的事儿。
中秋佳节刚过,益都城内还仍残留着欢庆的气息,好消息便接二连三的送到,一时间吾皇顺天应时,天佑大齐的呼声连绵不绝。
就是这几天里,没人知道一场暗地里的交锋已经结束了。
闻焕章很无奈啊。明明已经暗示了他们,却偏偏不听话,现在好了,全交代了。几个官职不高却能在报纸上插上手的官员全都挪位置了,几家报社也被勒令停刊。别看这点动作很不起眼,几个官职都没有一个上五品的,可它对宋儒的影响却是有着颠覆性的。
当然了,闻焕章心底里更是庆幸,庆幸自己没疏忽大意,庆幸自己的次子终于长大了。
世人皆知道谍报司的威名,相比来安保司则就逊色了一筹,可现在安保司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们竟然把宋儒一脉盯得半寸不离,什么打算盘算全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这可怕了。
须知道就是闻焕章都认为这是‘突发事件’。是那些脑子生锈的家伙们猛然间生出的念头!
他可是陆齐朝堂的次辅,什么事能瞒得住他?
陆谦也从没有去瞒他。因为陆谦始终认为闻焕章是个聪明人,若是不聪明的,当初就可以从新回老家了。而既然闻焕章选择了依旧留在陆齐,他就是一个聪明人。
是聪明人便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对外说。
哪里想得到这整个事情竟然全都落在皇帝的眼睛里。得知宋儒一党里那几个人物被‘调职’,几家报社被停刊的下场后,一瞬间里闻焕章噤若寒蝉。真很是有点明代国子监祭酒宋讷看到自己的生气图时候的惊恐感。
老朱当初设立锦衣卫,国子监祭酒宋讷有天去上朝,朱元璋莫名其妙的来了句问为何你昨天晚上不开心啊,让宋讷吓一跳,朱元璋接着拿出画来,给宋讷看,这幅画就是宋讷昨晚生气的表情。宋讷那一瞬间的感觉肯定是超级可怕的,昨天晚上他是在自己家里生气的,锦衣卫一直监视他不说还把他生气的样子给画下来。
当时没有照相机,你一个人在家里准备干点什么,然后离你不远的地方有人不止是监视着你,还有人再给你画画。想想都有些让人害怕呀。
现如今,闻焕章心中虽然许是没有宋讷那么强烈的惊悸感,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整个过程开始的无声无息,消散的也人鬼不知,除了少数当事人察觉得到,外人谁又会知道呢?
朝堂上恐是没人会想到安保司会隐藏的这般深。
太阳升起,陆齐的官员都知道事情要来了,伴随着钟鼓齐鸣,益都城内的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全部都向着一个地方聚集,那就是紫禁城的奉天殿。
这是因为陆谦叫了大朝会。
也是现下的紫禁城太小了,否则,真正的大朝就是那五品官员也是会算上的,现在就暂且到四品止。
没有人交头接耳,一个个目光平直,挺胸抬头。
在诸多文武官员看来,今日的大朝会就是一场皇帝老子夸功的大秀。
随着静鞭三响,在内侍耳熟的呐喊声中,陆皇帝缓步的走进了奉天殿。
皇帝升座,群臣拜见。口中喊着:“吾皇万岁。”
乐和就是那殿头官,没有了赵宋一朝惯例的: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乐和先是出班奏说今日大朝所述事宜,这些事情议下后,才会进入有事进奏这一程序里,若是无人出列,便就真的可就此退朝回家了。
轻轻的抬起手,陆皇帝面容严肃的道:“首辅何在。”
宗泽出列告道:“臣宗泽见过陛下。”
“今桂西已被讨平,有功将士封赏,及收降之文武官员,将士军兵,内阁可有妥善处置?南宋既灭,岭南都护府亦即将告毕,粤东桂西两省省文武官员,及各地方州府官员,可都有定夺?”
这些事儿自然早有定夺,从省级高官到州府正堂官,从省府所辖各官署长官到岭南各港口船舶司之长官,那就没有遗漏的。
南宋被俘和归附之君臣,也全都有安排。赵桓一家自然送入益都‘颐养天年’,其他人物,今后的命运或是被拘禁在‘家’中到死亡,或是被安排到礼部和文武各学院。
武略院不会是陆齐唯一的军校,国子监也不可能是陆齐唯一的大学。但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陆谦也需要慢慢积攒家底,才好兴办起真正的文武高校。
宗泽不紧不慢的一一道来,底下的群臣则脸色多是平静。这没有疆土新辟,那都是一次吃蛋糕的机会,只可惜陆皇帝的掌控力太强大,先一口咬下了个大的,余下的才是他们的份儿。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同乡、同年、亲戚朋友,等等缘故,交错交杂,总是会编织出一张张覆盖各方面的大网来。
陆皇帝也不去管他们。大山头下小山头,或者说是山头林立,很正常么。
那些内阁大佬们,每个人都有拉起一个山头的本钱,更何况还有水泊梁山的那些老人。
而接下徐徽言的安置问题,那就更是小菜一碟了。先入武略院进修两年,而后再议。
现下这个时候,徐徽言需要低调。
陆皇帝自然可以筹功,都能给他封爵,但如此做只能把人推到风头浪尖上,殊为不智。
故而,他啊,且还是先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