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抄家灭门果然是帝王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不知道怎的,陆皇帝径直想到了和氲搅撕笃鹆鞔囊痪浠埃昂蜕鸬梗吻斐员ァ!倍说拿淮怼�
他并非没有抄过家,梁山军能发达就是有抄家吃大户的一份力,只是先前都是一州一县的来的,冲击力自然没现下这般强,到手横财也远没现下多。原因前头说了,陆皇帝对士绅大户的态度是“治病救人”——腐坏的部分就是要割掉么,而摩尼教却是在斩草除根。二者态度的不同就使得收益也大有不同。
何况中国现下对外贸易政策更是开放,沿海州县都有好处,闽地、粤东沿海城市的店铺价格自然也随之增益不少。官府处理店铺房产即使有所折扣,这般也能弥补了一部分来。想象看,只福州、泉州就能兑掉多少银子?
且陆皇帝早前都是在追求现钱,粮食布帛也行,手中的店铺房产是减价大甩卖,只因政权扩张初期,资金财物上的消耗死在太多太多了。但现在他财政充裕,便可以从容变现,慢慢收割。如此这收益便就是更大了。
“不错,李卿,这些日子辛苦了。”陆皇帝对扑天雕很满意,这厮不愧是能从绿林豪杰转为豪强地主的人,负责钱财粮秣转运,很是适合。尽管眼下朝廷不差钱,然而收到如此一份大礼,陆谦的心情自然也高兴起来。
“陛下谬赞了。此功多在扈中丞,臣只是做了份内之事。”李应连忙自谦道。他是扈成历任后才继任的转运使,闽地粤东一事早在他接手转运司之前扈成就已经在做。甚至可以说,最困难的部分都已经完成了,李应纯属捡了个功劳。可以说是占了扈成的大便宜了。
虽然他半途接手,要将店铺变现之事毫无波折的进行下去,也是要废极大精力去熟悉和运作的,但李应必须谦虚不是?人扈成可是皇帝的便宜舅哥之一。
将手中的卷宗放下,陆谦问道:“据说南面的三藩都花了大价钱趁机收揽店铺?”
“回陛下,确有此事。那三位国公手中且都握着大量现钱,拿出一部分来收购店铺,只说是买卖。”那广州、福州、泉州等地的商铺,买下后都不需去经营,放个三五年,投资就打滚儿样的赚回来了。
李应虽然没去过东南,但他到过登州、胶州,两地的店铺房产较之过去,可不就是在打滚儿么。
社会大变革中的中国,发财的门路是多不胜数。如果手中有资本,干什么都能打滚儿样的赚回来。对于三藩,他只能说,方腊三个做了一笔好买卖。
陆谦却觉得有点头疼,他潜意识里就觉得这是三藩在埋子。可惜,这事儿很难抓到把柄。而且江山变革,地方次序刚从混乱中规整起来,三藩要想埋下暗子,那都不知道已经悄悄埋了多少了。
“琉球移民与高丽移民的运船可都联系了?”陆皇帝转眼又问了一个与之全然不搭的事儿,但这事儿还就属于转运司管辖。
第七百四十一章 幸福指数爆表的和谐封建社会
(全本小说网,HTTPS://。)
高丽移民,即使冀北、齐鲁和中原的移民。(全本小说网,https://。)
想要统治一块新的领土,向彼处迁移本族百姓,那是最能治本的法子。争取将土著变成少数,不论是用什么法子,那时候外来者的统治便固若金汤了。
就好比英伦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还有后世的南美和大洋洲。
陆皇帝对高丽的解决办法也是移民,一边将北地的贫苦百姓送去高丽,后者北半岛不说,南半岛还是有不少肥沃之地的。
而二三百万高丽人经过了彼此的厮杀,以及逃亡——跑来中国,还有人力商行如此的祸害,如今具体剩下多少人,那还真的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半岛人口还远未到饱和态势。
陆谦已经扫平了吞并半岛的障碍,现下要彻底的将这片土地纳入治下,大批的向朝鲜移民,那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半岛上也会有不少人被迁移到大陆来啊。
就像南越的大户世家一样,南越北上,高丽就是南下。
偌大的中国要容纳下这两个国家中乐意听陆皇帝话的世家大族,那也是小菜一碟。
而对于琉球的移民,那就是纯属的对外迁移了。湾湾的土地有多么肥沃,这里就不需要多说了。一座琉球岛,横竖也能为江南减少百十万平民吧?
那闽地不是以地少人多而‘闻名’么,正好迁移到湾湾去。
故而陆皇帝觉得眼下的中国,只要点开了‘移民南洋’的天赋,那剩下的都不需要他去怎么做引导,中国本身就是世界第一。
连续的厮杀后,整个中原方才多少人?有了高丽和琉球做垃圾场,将处在‘幸福生活水准线’以下的百姓通通移民,那中原简直能轻装上阵,创建幸福指数爆表的和谐封建社会。
然大批的移民必须要涉及到无数的运船,李应接任转运使以来,除了花大把精力在闽地和粤东事上,余下的就是组织运船。
这不仅需要李应拥有强大的组织能力,还需要他精通数学和统计学。也亏得这几年里,转运司在扈成的领导下已经历练出了一支打得起硬仗的队伍来,不然,李应始初来乍到,便是有天大的能耐也要吃瘪。
扑天雕早把一个个数字紧急在心里,那本来只是移民琉球岛的,是高丽横插了一刀,突如其来的变故就给转运使本就繁重的增添了新的麻烦。可李应咬紧牙关,再难也给挺住,他不想灰溜溜的回到军中去。
该是时运不济,横竖李应的军旅生涯并不愉快。现在好不容易皇帝顾惜他资格老,军旅不顺,让他才接班飞天虎,来充作这转运使,可以说是改换门庭,弃武从文了。更重要的是,转运使的份量和地位比之他在军中的地位也高出太多了,李应是失了心窍了才会觉得辛苦,而想着重回军中。
但是筹集海船容易,要筹集到足够多的移民却难。
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但这句话放在最下层的贫民身上,再掺和上乡土观念,那些赤贫的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怕就不会去想别的才有路——移民——吧?
何况在现如今的中国,只单纯的想要混一口饭吃的,还是很容易的。朝廷一年到头都有修不完的工程,要混口吃的很简单。
现如今的中国没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羊吃人圈地运动’。
土地是中国老百姓的命根子,刚刚凭着租赁将土地拿到手中的百姓们,可不愿意再折腾。那土地可是最能束缚老百姓的“生产资料”。
没有一场羊吃人圈地运动把这个“盘子”砸烂,只凭自愿的话,狗年马月才能凑够人去填满南洋啊?
当然,中国虽然有土地兼并,但其实质上与‘羊吃人’是有着巨大差异的。
那经济上的破产至少能让百姓移民的主动倾向更大更旺盛一些。虽然一路上也是会哭哭啼啼,如此却总好过官府公差拿鞭子抽着,刀枪吓唬着,一路哭爹喊娘,跟上刑场一样的“移民”好吧?
可叫无数百姓于经济上破产,在如今的环境下,这本身就不可能给办到。
万幸这第一批的人数并不多,李应还有时间来想法解决这个难题。
扑天雕躬身退下,陆皇帝在宣德阁又待了小半个时辰后,拔腿回去了后宫。
自从打崩了阿骨打的主力之后,陆谦心里一直隐隐存在的一股急迫感就没有了。之前他可是在跟女真抢时间,看谁先做好了北上/南下的准备,以便抢得先手。
然就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与女真人的厮杀会这般顺利。燕云一战,女真人就是昨日之黄花也。
现如今,他完全可以暂缓马蹄,从容收拾内外,以尽可能的争取利益最大化。再也不用担忧被人南北夹击了。
现在的他已经成功的操起了屠刀,成为了屠夫。而南宋与蜀宋,党项、天祚帝和女真人,就只是他眼中的猪牛羊,随时都可以宰杀。而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将自己逼得那么急呢?
这都是从江南返回的路上始才想明白的。可即便是如此,那已经提上了议程的行动也不会给取消的。就好比对女真的放血战略,对契丹的步步紧逼战略。这也是他上半年时显的忙碌的主要缘故。
陆皇帝一边打天祚,一边削女真,还要着手解决南宋,以及欺负一下蜀宋,震慑南洋,还要照顾忽的加进来的高丽,及其他方方面面,这不忙碌才有的怪。
但一些筹划已经准备完全,蓄势待发,那就只能照着原先的打算来。
但稍后时候,也就是下半年里他就能放慢节奏了。陆皇帝直接叫停了一些筹划。
对于天祚和阿骨打,他完全可以一边把天祚帝当成南越的李仁宗第二,盼着天祚帝能尽可能的招引来草原上的力量,来与齐军厮杀。一边按照原计划不停的放女真人的血,打掉阿骨打的有生力量。
这叫先难后易,把大草原上的反汉势力都给打的,那以后才更容易统治草原。
他最大的儿子现下也才四周岁不到,国本且未稳固,急什么急?
陆谦有的是时间把‘天下诸侯’一一削平,没必要急着赶着,累得自己气喘吁吁的不是?
就像那南宋,他就是再放三五年去,耿南仲还能翻了天不曾?徐徽言的作用远没有被发挥出来,甚至可以说都给浪费了。因为一切在陆皇帝去岁提兵收复燕云的大功之下,都显得‘平淡泛味’。
小小的南宋,其中的争斗在现下这番情况下,总给人一种蜗角之争的感觉。那先前的冲击感就大大的减弱了。但那盘棋陆谦还打算下下去,不然岂不是白费了之前的功夫了?
那耿南仲大权在握,谋徐徽言不成后,已经光明正大的发出了诏文,将广南西路那十万大山里的生番熟番头领,一个个都封做了土司。而后者多是目光短浅之辈,才多长的时间,就已经有多家土司借机与赵宋官府摩擦生事了。地方官府有着上头的政令则是纷纷选择退避三舍,如此更涨了土司的士气。
如今这些土司权是站在耿南仲这边的,因为陆皇帝已经公开斥责南宋此举了,叫‘皇权’在南宋小朝廷中的话语权变重了一些,也给了耿南仲‘削藩’的胆量。
耿南仲正在筹谋把刘正彦、苗傅手里的兵权夺了,然后徐徽言就是那最后的绊脚石。这个策略不能说是荒诞,以南宋的态势,此刻不收权,不整合兵势,那来日无多也。但耿南仲这般做却必定会激化矛盾。
陆谦就觉得再酝酿上三俩月,横竖他已经改了主意,不打算早早解决南宋了。那有的是时间给他们去酝酿发酵。一旦爆发,徐徽言就肯定能给南宋狠狠一击的。
陆皇帝就准备把南宋事宜放缓,对女真按原计划不变,对契丹迅速铲除的盘算却也是要缓上一缓。
这也是陆皇帝自持是兵多将广,不把此时的草原力量放在眼中。天祚帝引导草原骑兵来与中原争锋,他却还乐得看到如此。
他不怕让天祚帝起死回生,就像他从来不将大艺术家放在眼中一样。因为天祚帝身边有郭药师,那就像大艺术家身边有李师师和燕青一样。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的小命都被陆皇帝掌控着。
郭药师此番回归草原,可谓是深受天祚帝君臣信赖。且因为其部多是步军,故而被天祚帝大半留在了临潢府里。那耶律延禧的小命可不就握在陆谦手里的么。
方金芝看着神态有些慵懒的陆皇帝,眼睛里若有所悟。怕是今后陆皇帝会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呆在后宫里了。
她从来不对前朝事宜插话,但陆皇帝也从来不隔断她与方毫的联系。那后者就是方腊留在益都的人质,也是眼线。
相比之前总是一副猛虎下山,吃不饱肚子模样的陆皇帝,现在的他就是一饱餐一顿后的雄狮,懒懒的躺在阳光下晒暖。
晚上,床榻上一番酣畅淋漓的爱的鼓掌后,陆谦抱着懒洋洋的方金芝,提点她告知一声方腊,南下的时间就是明年了。因为不久后齐军水师的影响力就会笼罩着整个南洋,方腊不趁热打铁更待何时啊?
但是要去趁热打铁,方腊向手下的士兵告知即将要做的。只是一干领头羊看得到利益倒也不是不可,却太过浪费了。群众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升官发财,不要叫手底下的兄弟们寒了心,这才是齐军也好,明军也好,是天下所有当兵的都在追求的一点,而好的上位者就应该在这一点上尽可能的满足他们!
毕竟他陆谦也好,方腊也好,又不是千千万万个将士们的亲娘老子,凭甚让人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为你卖命啊?
为了大齐江山的千秋万代,为了千古仁君陆皇帝?还是为了公平正义方圣公,为了造反真经?
别开玩笑了。那造反真经也是要均富贵等贵贱的。大家都是有所求有所急的。
千万别那套话当真,不然血淋淋的现实肯定会糊你一脸!
第七百四十二章 御前司火枪营
(全本小说网,HTTPS://。)
陆皇帝摁下了暂停键,进入到六月时候,军务政务果然轻松了下来。(全本小说网,https://。)以至于他都有时间来关注淄水赛场的发展,还有贾拉事宜的进展。
那前者已经变成了个聚宝盆,周边空着的店铺店面全部高价租售了出去。内帑里回收了一大笔钱财,虽然还没有完全回本,却也收回了七七八八。那资本收益可谓是完美!不知情的人都会把那里当做一个繁荣至极的城镇,每日里吸引着大量的钱财流入其中。
同时间马会的名头也彻底响亮了来,不只是益都,整个北地的商贾都眼巴巴的看着它。为了拿到一个入会名额,一个个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些人还有时间,因为马会的扩招会员,定在了每年的八月十五公布。
贾拉的串联也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人还真有几分外财,一边扯着虎皮狐假虎威的拉拢人,一边找枪手在报纸上煽风点火。这才多长时间,海贸的超高收益和海上运输的超高风险,就已经成为百姓们热谈的话题之一。
政事上,高丽跪服。那李资谦、金富轼、李茂生等三大阀的当家人,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大齐朝廷的栋梁之臣了。“三大阀竟如此乖觉?”这是没人想得到的。却是生生营造出了一股浩荡不可阻挡的大势。
当然,半岛上自不可能所有人面对着陆皇帝的诏书,全都乖乖的俯首听命。陆皇帝可是要断他们的根基,让大量两班贵族迁移到大陆去,就是那仁州李氏、庆州金氏与罗州李氏当中都有不少人要跳反。
只是三大家族还是聪明人居多,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当陆皇帝伸手插进高丽后,高丽的大势就已经不在高丽了。
更休说陆皇帝也没亏待他们。那些愿意从高丽迁移到大陆的两班贵族,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一些没落的两班贵族更是可以留在半岛,还能被新生的官府收用。
一切的原因都在于半岛的‘驯服’,与两次主动进攻大陆的南越相比,如今的高丽棒子都是可爱的。
而半岛上的局势也大致有了轮廓,仁州李氏、庆州金氏与罗州李氏三大家联手的份量已可占据主导,更不要说还有部分高丽王室的力量前来归附,加上赵彦手中掌握的海东总管府的力量。
半岛上的厮杀虽还在继续,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而花荣、史文恭对天祚帝的反击也进行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