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之崛起1646-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琳渼长叹了口气,这些部队本身战斗意志就比较差,再加上武器简陋,打金声桓这样的汉八旗都费劲,对上建虏主力部队只怕极难取胜。
不过他对此已有规划,明军最急需的武器就是中、重型鸟铳。明军普遍装备的三钱鸟铳火力弱,破甲能力很成问题,而且数量太少。
若能补充大量六钱至十钱的鸟铳,使明军鸟铳装备率提高到四成,再辅以大量长矛类武器,在面对清军时方有一战之力。
眼下铁场里闲置的六钱铳管就有三千根以上,可以调拨给赣州军器局,让他们组装成鸟铳。制铳最难也是最费时的便是铳管,只要铳管制好,熟练的工匠半天时间便能组装出一支鸟铳来。
另外火器工坊里现有铳管镗床十余台,朱琳渼计划用这些镗床再制一批仿制西班牙重型火枪的鸟铳。
西班牙重型火枪虽然射速慢,操作麻烦,但对付建虏双甲重骑兵极为有效。要知道,这种火枪在欧洲是用来对付三毫米厚的板甲的。朱琳渼估算这枪在九十步的距离便能射穿双层棉甲。
如果能有效破解建虏双甲重骑兵猪突的杀手锏,对于打击敌军士气,同时提振明军士气,都将有极为显著的效果。
其实在万历末年,广东军器局便已经仿制过重型火枪,名为斑鸠铳。但一如既往地没受到重视,在生产了百余支之后便石沉大海。
朱琳渼再次叹气摇头,大明就是浪费了大量类似的机遇,最终积重难返,才让后金捡了便宜。
他上次缴获了柯永盛的西班牙火枪之后,便照着绘制过图纸。他将图纸交给宋应星,让他带几名工匠进行仿制。
除了火铳之外,手雷也是一种能立刻见效的武器。朱琳渼以前还曾考虑过为龙卫军装备手雷。但这个时代的手雷得用引火绳点燃导火索,而龙卫军使用燧发铳,需要排成密集阵型,随身携带火绳将会引起很多麻烦,所以最终只能放弃。
但对于使用鸟铳的明军主力来说火绳却是必需品。其实大明早就制造过手雷,只是由于工艺简陋,威力很一般,多数时候是用做惊吓战马的。
苏记铁场的铁匠之中就有人制作过震天雷——就是明代的手雷。
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两名铁匠相互配合,便将一枚震天雷的外壳制了出来。其实就是一颗掏空的铁球,里面装上火药,再加根导火索就算完成。
但朱琳渼要的并不是这东西,他吩咐工匠将震天雷的外壳铸得再厚些,另外还要在上面铸出数道纵横的凹槽。
这就非常像后世的手雷了。由于古代铸造工艺不够细致,导致震天雷的外壳厚薄差异很大,所以在爆炸的时候往往的薄的地方破开,并不能产生太多的碎片。
但在外壳上刻凹槽之后,刻画的位置就必定是最薄的,手雷会沿着这些纵横槽炸成几十块,使杀伤力大为提高。
又经过一天的尝试,一枚四斤来重,表面带有四横七纵二十八道凹槽的震天雷终于被制了出来。
眼下铁匠们暂时没有旁的任务,朱琳渼便让他们大量生产这种新型的震天雷。
次日,赣州军器局的工匠们都到了。绝大部分是炮匠,还有一些制铳工匠。
此时苏记铁场的制炮工坊里已云集了近四百名炮匠,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半个月后,六磅炮和九磅炮的泥范已经完成了烧制。
徐尔路自从上次见识了朱琳渼铁范铸炮的奇迹之后,就一直想要亲自实践一次,眼下的好机会他怎能放过。
朱琳渼当然乐得轻松,徐尔路的能力他也是极为信任的。
他看着徐尔路熟练地指挥工匠们浇铸铁范,待铁范冷却、刷隔层、箍紧。直到浇铸完成,他才又重新接手。
刚浇铸出来的铁炮在朱琳渼的吩咐之下被架在一个耐火砖砌成的煅烧炉里,下面用炭火加热,另有人不断转动支架使炮身受热均匀。
经过大半天的煅烧,冷却退火之后,铸铁炮已基本完成了碳元素的重新排列,变为坚韧耐用的灰口铁。
工匠又对新铸的六磅铁炮进行了后期加工,最后交给安东尼拖去铁场后面的河滩上试炮。
朱琳渼对这门炮还是很有信心的,加上实在太累,便未去观看试炮过程。果然,下午时分,安东尼完成了测试,回来向他汇报——火炮没有任何问题,承受住了十余次双倍装药射击,没有出现炸膛。
而且虽然这门铸铁炮的炮管比青铜炮要厚一些,但由于铁的密度比铜小,所以整炮的重量并没有什么增加。
不过铸铁炮这造价比起昂贵的青铜炮来,便宜了八成还多!
有了一次成功铸造的经验,徐尔路开始逐渐接手整个铸炮过程。气候仅用了四五天工夫,龙卫军所需的8门六磅炮和4门九磅炮便全部铸造成功。
倒是安东尼那边被繁重的试炮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后面还有7门炮在等着他测试。
第116章 细作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徐尔路带人忙着铸炮的同时,朱琳渼从鲁宁那里拿到了第一支线膛燧发铳。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四条优雅的螺旋线从铳口一直盘旋至铳管底部,刻槽光滑平整,让朱琳渼简直无法相信这是工匠们用手工刻出来的。
他立刻让人取来一袋刚制好的米尼弹,带人前往铁场外的荒滩上试铳。
依旧是先固定在木架上试射了十多次,线膛铳表现得非常可靠。
朱琳渼又亲自拿起新铳,装了弹药,将枪托抵在肩上,闭起左眼瞄向远处的木靶。
当木靶上的红心出现在准星和照门之间,他果断地扣下了扳机。随着一声巨响,百余步外那个一尺来宽的木靶瞬间被打出一个碗口大的破洞。
他又接连打了好几发。和以前的滑膛铳铅弹乱飞的情况完全不同,线膛铳简直是指哪儿打哪儿,已隐约有了点后世步枪的感觉。
鲁宁也试着放了几铳,显然极为惊讶,“这铳虽看来和普通燧发铳毫无区别,但准头甚高,射得也极远,简直是脱胎换骨一般!”
朱琳渼点头,“这铳和燧发铳已完全不同,当换个名字以示区别。”他想了一下,“就叫做‘二型猎兵铳’吧。”
时值隆武二年,取名为“二型”,这样命名方便好记,也有些纪念意义。
“这铳管加工得非常好,”他拍了拍鲁宁的肩膀道,“就按照这个标准,全速拉制膛线!”
“小人遵命。”
一直到二十多天之后,体积最大的二十四磅炮的泥范才终于完成了干燥、烧制工作。
随后徐尔路又带人用泥范浇铸出内外两层共十节的铁范。
六尺高的铁范重达四千多斤,百余名工匠一同努力,足耗费了半天时间才将这些沉重的模具固定好。
浇铸的过程倒是比较顺利,近一段时间工匠们浇铸了大量铁炮,手底下已颇为熟练。很快,一门二十四磅炮的内层已浇铸完成。
待铸件冷却后,按既定工序送去煅烧。而另一边的铁范已经开始了下次浇铸的准备。
次日,炮身内层煅烧完毕,朱琳渼让工匠在炮口处锯开一层表皮。果然直至铸件中心位置都已烧成了灰口铁。
随后便要进行外层浇铸。实际上这就相当于用内层炮身作为铁范的一部分,在外面套一圈外范。最后将铁水浇入内层炮身和外范之间,同普通的铁范浇铸过程完全相同。
一旁宋应星却有些担心道:“殿下,这浇铸的铁汁会不会将内层炮身烧融?”
朱琳渼摇头道:“内层炮身经过煅烧,所含的碳被大量氧化,含碳量已变得很低。宋先生可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含碳越低的铁熔点越高。”
碳钢知识宋应星已背得烂熟,经朱琳渼这么一说,他立刻反应过来,“新浇入的是生铁,也就是高碳铁,的确无法融化内层的低碳铁。”
另一边,一百三四十名工匠正分工合作,将铁液浇入外层铁范之中。随着铁范被逐渐灌满,这门接近五千斤重的巨炮已隐隐显露出它雄伟的身姿。
外层炮身逐渐冷却收缩,紧紧箍在内层之上,巨大的收缩力将内层挤得极为致密,纵然有些非常微小的伤痕也都被压实了。
南昌城上。
李朗抬头看了眼没有一丝星光的夜空,城外黑得如墨缸一般,正是他等待已久的良机。
他向身后一挥手,立刻有六十多名黑衣蒙面身背包袱之人跟了上来。随后守城的清兵用竹筐、绳索将这些人放至城下。
这些人不敢用火把,每人取出一只巴掌大的灯笼,仅照亮脚下两尺地面,摸黑朝赣江边而去。
明军有一支庞大的舰队就停在那里,原本南昌城还能沿水路从北方获取一点补给,眼下已被它掐断。城外数万明军重重包围,城里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现下赣江正处在枯水期,水位甚低。李朗又在心里将演练了上百次的过程从头回忆一遍——趁黑沿着枯水的河床靠近明军舰队,凿沉几艘下风口的船以堵住航道,再用猛火油点燃上风口的船,如此那数百艘战舰必付之一炬!
如果此次行动顺利,不仅能重新恢复清军的水上补给线,还能重振城中军队的士气。金总兵说了,朝廷已派征南大将军挥师平定江南,只要能再坚持数月,南昌之围必解!
今天白天,明军中潜伏的细作已将舰队位置告诉了李朗,他凭借手中罗盘和微弱的灯光,丑时未过,便已远远看到了江面上一大片跳动的光点——明军舟船上的灯光!
李朗转身命令手下熄灭灯笼,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以那片光亮为目标缓缓而行。
光亮越来越明显,他甚至已能看到几艘高如楼宇般的巨舰轮廓。按照事先谋划的方案,二十五人去上风口放火,其余三十多人去下风口凿船。
一切都极为顺利,没有月光的夜里,江面黑漆漆的,停在江边的巨舰上的人根本看不到两三丈之下的人影。
李朗的人迅速散开,纷纷取出一种曲柄的摇钻在水线附近钻了起来。只待船底钻透,再用撬杠扩大钻孔,置入火药引爆,这几艘船便会很快坐底,将其他船的退路堵死。
届时他在上风口的手下就会开始放火。
但他刚在船舷上钻出第一个孔,便听到不远处一阵马蹄声,转头去,只见十多名手持火把的明军沿江而来。
他心中大急,没料到明军竟然如此警惕,已至深夜竟还有人巡逻。
很快,那巡逻之人便借着火把看到船舷处有人影晃动,立刻取出号角用力吹响。
瞬间,明军舰队附近变得灯火通明,上百人仿佛突然从地下钻出来一般,一手举火把一手持剑开始拉网排查。
李朗等人顿时如秃子头上的跳蚤一般,在火光之下呆立原地,不知要如何才好。
刚才的号角声明显也惊动了船上的水兵,很快有举着火把的人指着李朗这边高喊:“有贼虏毁船!”
紧接着甲板上出现了数十名手持鸟铳的水兵,噼啪就是一通射。
明军的舢板也很快放了下来,片刻便将李朗等人围得严严实实。
难道是有细作将消息透漏给了明军?李朗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如此隐秘的行动,怎么就像是中了明军的埋伏一般。
第117章 罗明受归心
(全本小说网,HTTPS://。)
四十多名绑着手脚的黑衣人,被大群水兵用刀尖指着跪在甲板上,他们旁边还横陈了十多具尸首,亦是全身黑衣。(全本小说网,https://。)
罗明受坦胸披着睡衣,正要因好梦被搅而开口骂娘,就听到心腹在他耳边快语几句,眼角随即扫到一旁堆成小山的火药、猛火油等物,顿时睡意全无,只觉得背后一阵寒意——刚才这些人就在他的座船下面装火药,同时上风口还有人放火,这是要将自己一网打尽啊!
而今晚若非恰好有人发现了这些贼人并及时示警,他此时怕已葬身火海了。
“我丢雷老母!”罗明受脸色阴沉,一指跪着的黑衣人,“问,他们是谁派来的。”
立刻便有几名光膀子的壮汉上前拎起烧船的贼人拷问起来。
罗明受又转头问道:“可知方才是哪路人马为我等示警?”
还未等有人回话,便有手下向他通禀,说龙卫军张家玉张参谋前来拜会。
龙卫军?那不是陈王的队伍吗?罗明受忽然想起陈王曾提醒他防贼放火烧船,心里顿时明白了八九分,赶紧挥手道:“快请!”
张家玉登上宽大的战船,见罗明受已率众立于船舱口迎接自己,忙向他拱手道:“看来贼虏已被擒获。贼甚歹毒,罗守备无恙便好!”
“敢问张大人,岸边这些巡哨的可是龙卫军所部?”
张家玉微笑颔首,“正是。”
罗明受当即单膝跪地,用力抱拳施礼,“罗明受领手下三千多弟兄谢张大人救命之恩!”
他身后上百水手也一同跪倒,高呼:“谢张大人救命之恩!”
张家玉忙将他扶起,摇头道:“非家玉之功。此乃我们陈王殿下吩咐的,要我千万派兵守好江岸,莫被贼虏钻了空子袭烧舰队。”
其实那李朗也算运气好,龙卫军在罗明受舰队驻扎处布下近二百人的暗哨,却都被他恰好绕过,竟一直摸到了船边上。还好张家玉另安排了骠骑,晚上挨个巡视所有战船,这才逮住了他。
“是陈王殿下……”罗明受面有愧色,“殿下半月之前便提醒过我,说贼虏会来烧船,要我切莫于岸边泊停。都是我糊涂,未听殿下告诫。今晚若非有殿下这番布置,我罗明受怕已是死人了。”
其实他刚接到朱琳渼提醒之初,还谨慎地在江心过夜,但一连几天都未发现异样,于是便觉得陈王是危言耸听而已。
加之靠岸驻停各方面都方便得多,他很快将此事抛到了脑后,直到这会儿他方觉陈王实在料事如神。
他话音刚落,便有手下来报,说贼人已经招认,乃是南昌城中贼虏,妄图凿沉我下风口的舰船,而后于上风口放火。
“狗贼,我丢雷个母!”罗明受大怒,“老子还没去动你南昌城,你们竟想取我所有兄弟的性命!从今往后,老子和你们这些建奴势不两立!”
罗明受原本是个亦盗亦商的水寇,盖因广东南部闹民乱,加上担心郑芝龙庞大的舰队围剿自己,这才接受了招抚以图个安稳,却也没想要跟建虏死磕。
但经过此次烧船之事,他跟清军算是结下了梁子,以后定会不死不休,这倒是朱琳渼意料之外的收获。
待送走了张家玉,罗明受又去看了贼虏凿船之处。但见船侧一道半尺长的大口子,旁边的手下又告诉他,当时火药已经填入船体就差点燃,更惊得他冷汗直冒,心下对陈王更是感恩不已。
他也是个急性子人,天色微亮,便点了五艘最大的战船,装上礼物朝龙南而去。
……
朱琳渼看着地上那个直径两米多的大坑,心中感叹,这二十四磅炮的威力确实不俗。若非炮弹在河滩上还弹跳了两次,这坑恐怕更要大得惊人。
同时这炮的射程也非常可怕,仅装了七斤火药,便射出两里半开外。除了四千七八百斤的重量实在太不方便,其他方面都让他非常满意。
有了这样的重炮,相信很快便能轰开南昌城墙,彻底收复江西全境。
朱琳渼返回大炮旁,正想继续增加装药试射,就听石霖禀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