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月宏图-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大思想’,绝不同意,最终光海君的侄子李倧发动政变,流放光海君,继续奉大明为宗主国,加入对付东虏的行列,虽说李倧全心全意帮助大明,但其篡位的行径不得礼法为重的大明所认可,一直不予册封,若不是毛文龙的帮助,大明联朝制奴,李倧甚至无法成为朝鲜王。

    但李倧的政策引发了‘丁卯胡乱’和‘丙子虏乱’,朝鲜最终成为了清国的属国,李倧更是对黄埃及行三跪九叩之礼,向东虏称臣纳贡,断绝与大明的关系,并把大明册封的昭显世子和凤林大君当成人质带到了盛京,但东虏可不让朝鲜君臣屈服,却不能改变朝鲜千余年来对华夏文明的向往,事大思想仍旧是朝鲜君臣的主流,在原本的历史中,朝鲜经常偷偷给大明送上财货以来抗清。

    然而孙伯纶的穿越改变了历史进程,东虏的生存空间被北府压迫,蒙古成了敌对,也无法入关抢劫,朝鲜就成了皇太极手中唯一可宰杀的小猪仔,东虏为应对北府的进攻,毫无限度的索取朝鲜的财货、粮食,后来甚至是士卒、丁壮,在皇太极准备在老哈河与孙伯纶决死一战的时候,更是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根本不管朝鲜是否能够承受。

    原本因为李倧顺从东虏,朝鲜国中就对此不满,朝臣隐退之风成潮,李倧在士林中的形象一落千丈,而东虏对朝鲜肆无忌惮的剥削更是惹来众多叛逆和起义事件,原本就腐朽的证据加上来自东虏的剥削,朝鲜国内早已是民不聊生,因为朝鲜内乱频频,已经无法满足东虏在粮食、马匹和筋角等战争物资的索取,为此李倧遭到了皇太极的斥责,而驻扎在汉城的东虏贵酋扬古力和扎鲁特部肆意妄为也惹来更多反抗,最终,李倧死在了战乱之中。

    到了这个时候,就到了新君即位的时候,昭显世子作为嫡子又与东虏交好,合理合法,包括郑尚在在内的朝鲜人也这般认为。

    孙伯纶听到这里,感觉朝鲜之事实在复杂,但从战略角度上来讲,在内有掣肘,外敌未曾肃清的情况下吞并朝鲜非常困难,但如果能使得朝鲜内乱,便可以削弱东虏的实力,此举算是当务之急。

    “今日会同馆的同僚告知,朝鲜一个叫宋时烈的儒生想要觐见陛下,郑东主可听过这人?”孙伯纶淡淡的问道。

    “右庵先生到了京城?”郑尚在听了宋时烈的名字,激动的站了起来。

    孙伯纶万万没想到那个年轻的邋遢儒生这般有名,问:“郑东主识得那人?”

    “哎呀呀,右庵先生是已故朝鲜巨儒金长生大人的弟子,乃是理学大家呀,在我们东国是鼎鼎有名的,哦,对了,右庵先生乃是凤林大君的老师呀。”郑尚在激动的说道。

    孙伯纶瞬间认真了起来,什么巨儒先生他不在乎,不过是耍嘴皮子的,终究闹不过握刀把子的,但既然那宋时烈是凤林大君的老师,其中的政治意味就不能无视了,想起今日在官道上他说的那几句醉话,孙伯纶倒是明白了一些。

    凤林大君是李倧的儿子李淏,昭显世子的弟弟,在原本的历史中,李倧毒死了心向东虏的昭显世子,由凤林大君继任朝鲜王位。而在东虏败相显露的时候,李淏派遣宋时烈来,自然是有‘拨乱反正’的意思了,对于一心搞乱朝鲜的孙伯纶来说,李淏倒是一张不错的牌。

    孙伯纶还在沉思,郑尚在问:“林先生,方大人,大明是不是有意出兵朝鲜,拨乱反正,让朝鲜再归王化?”

    “这。。。。。。。。。”孙伯纶诧异的看着郑尚在,他万万没想到这个长的有些尖嘴猴腮的家伙,竟然还有如此敏锐的政治眼光。

    方正化哪里见过有人如此逼问孙伯纶,便说:“郑东主,切勿孟浪,内阁与天子尚未知晓此事,林先生又该如何回答呀。”

    “哎呀呀,是小人太过于急躁了,不过林先生,方大人,若是大明真有如此意图,请万万告知小人,小人也好尽绵薄之力。”郑尚在仍然难掩激动,见二人不表态,郑尚在道:“小人愿意拿出一半家财捐饷王师,以为军资,亦可为王师探报、传信啊。”

    孙伯纶见郑尚在如此积极主动,自然答应下来,日后无论是出兵朝鲜还是暗中谋夺,都需要郑尚在这类‘带路党’,相对于宋时烈这种满口礼法道德的大儒,不知廉耻的商贾更容易打交道一些。

    送走了郑尚在,孙伯纶问方正化:“这厮如此积极,倒是少见。你不是去白家寻人吗,怎生找到大哥那里去了。”

    郝允辙笑呵呵的解释:“怪不得方公公,与白家做买卖的朝鲜人多是京商和松商,如今东虏严禁与大明贸易,国内严格管控封锁,朝鲜的商人多过不来了,这郑尚在表面上是松商,买卖却在济州岛,手中有不少船,因此敢逗留在咱这边。”

    孙伯纶听了这话,算是明白了一些。朝鲜的体制与大明几乎一样,国内官商勾结、士绅专权、党争政争很频繁,而商人阶层只能依附官绅、大家,也就形成了主做汉城上层奢侈品贸易的京商,独占明朝贸易的松商和做朝日贸易的湾商,三大商帮与官绅一道垄断了朝鲜的商贸利润,松商出身的郑尚在插手不得,见缝插针在济州岛做起来马匹买卖,同时插手朝日、明日之间的贸易,其更希望利用大明把朝鲜的三大商帮铲除,才好分润最得利的海贸。

    郝允辙何尝不是这种想法呢,白涵宇与松商合作,垄断了朝鲜与京城海贸中利润最高的参茸贸易,在大明厉行封锁辽东的时候,参茸行的暴利再次加码,作为商人的郝允辙如何会不动心呢。

    “朝鲜的事情要徐徐图之,过几日会在军机处提出这件事的,联朝灭虏的策略八成可以定下来的,只是我们要掌握主动权和节奏,我们要走在内阁前面。”孙伯纶道。

    郝允辙道:“在这件事上,内阁与我们有什么冲突吗?”

    这是他难以理解的地方,军权在孙伯纶手中,又有大商家钱粮支持,联朝灭虏有利大明,内阁又有什么异议呢?

    “我要的结局是吞并朝鲜,废藩立省,重归汉四郡,在这一点上,皇帝和朝廷都不会认可我的,甚至我们的盟友也会如此。”孙伯纶坚定的说道。

    郝允辙恍然大悟,不再提出异议,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上,以碾压的姿态把周围所有适合人类文明的优良土地都收入囊中,在大明太祖灭蒙元建立大明基础上,华夷隔阂已经无限放大,盲目的排外和排斥外族是大明思想的主流,太祖朱元璋乃至在皇明祖训之中立下了不征之国的训诫,由此,若是让士大夫们知道孙伯纶想要吞并朝鲜,那是要吵翻天的。

    即便是北府体系内此思想影响的官僚观点也是类似,当初在漠北设立大都护府,就演变成了内部矛盾,便是林天奕、王庸这类跟随孙伯纶打天下的老资格都提出异议,那等无主之地都如此,吞并朝鲜这类延续国祚数百年,且向往中华文明的国家,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推荐票马上到一万了诸位帮我完成这个心愿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章八四 东国定计

    (全本小说网,。)

    “大哥,你会支持我吗?”孙伯纶看着郝允辙,微笑问道。

    郝允辙毫不迟疑的说:“当然会,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对土地如此看重,但我会无条件的支持你的。”

    对于郝允辙来说,朝鲜作为藩国还是进入大明版图,问题都不是很大,只要让朝鲜脱离东虏也就是了,若是真要细算起来,作为藩国的朝鲜对郝允辙更有利,在藩国和域外做生意,郝允辙可以无所顾忌,用实力和身份压人,而在大明版图内做买卖,受诸多限制不说,还要与官僚、地方豪族分润,但这些利益差距不会改变郝允辙的决断,在大明,最与孙伯纶分离不开的就是郝家,郝允辙没有第二个选择。

    紫禁城。

    皇帝已经越来越厌烦每日的早朝,一整套流程走下来一个多时辰,而所谓的答奏更在于走形式,皇帝从武英殿出来,并未立刻上轿辇,而是进了偏殿换了一身儒生常穿的长袍才进了军机处,皇帝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这段时日出宫微服的他进了一个文社,而午后还要出宫参加文社的辩论,来不及换衣服。

    军机处还是不起眼的老样子,然而窗户上的木格子却是换上了宝和店出产的透明玻璃,宝和店作为皇店,是朱家的私产,之所以把玻璃和镜子这类东西归了宝和店,让皇家参与分润,就是增加皇帝的内帑,这算是孙伯纶对皇帝尽输内帑用以剿贼平虏的补偿,也让皇帝落得不动国库的贤名,着实算是办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因为大块玻璃的使用,军机处的采光和通风好了很多,其实军机处内无论是高管要员还是普通的书记、吏员都是知道皇帝在听,时间长了也是习惯了,那密不透风的帷幔也换成了典雅的屏风,正是看到了屏风后多了个黑影,周士奇才开始主持会议。

    这段时日,皇帝对秦王的态度有所和缓,首先在于和南京朝廷合作谋划厚葬洪母一事,既然全了皇家颜面,又让皇帝看清了南北斗而不破的局面,而对洪母的礼遇则更符合皇帝的长久以来的忠孝思想,而随着秦王主政的展开,皇帝发现孙伯纶没有像自己想象的穷兵黩武,损公肥私,相反,当初从闯逆那里夺回的七千万两银两已经是开始取用,用于新军的不过百万两,一开始皇帝对只拿出七十万赈济京畿灾民不解,后来才知道,疏通运河、修筑官道等工程都是兼具以工代赈的效果,而今日所议,正是平贼军与南下军团进入山东,山东闯逆溃散的情况下,治理改道黄河的事情,而拿出的银钱便有四百万两之多。

    能够参与军机处政务的官员也在扩展,当吴孕滩可惺樯矸萑敫蟛⒉卧蘧κ挛竦氖焙颍实刍挂晕锊谡馐歉约耗芽埃暇刮猱‘是因为周延儒一案被逮捕的,但倪元璐成为户部尚书则大出皇帝预料,毕竟他与倪元璐算是惺惺相惜,当年更是打破祖训,让浙籍的倪元璐执掌户部的,皇帝不理解的是,孙伯纶在铁血对付士绅阶层的时候,为何还重用出身东南浙江的倪元璐,而最近有传言,孙伯纶已经写信请在高阳老家的帝师孙承宗出仕,任礼部尚书,表示可以让周士奇出让首辅之位。

    一切为证举措和用人任事已经让皇帝看不透了,他摸不准孙伯纶究竟是顾及自己还是针对自己,皇帝却不知道,孙伯纶在用人这方面从未考虑过皇帝的感受,他只是需要一批能够勇于任事且有丰富经验的官僚,什么皇帝感受、派系、党争他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皇帝坐在屏风之后,听着军机处要员的议政,户部尚书倪元璐和刑部的人争论不休,皇帝静静的听着,在以往,这种坐着争论的议政方式在皇帝眼里是不合礼法的,既与朝礼不符,也与以往内阁的不同,但如今皇帝越发认可这种有效率的方式了,甚至感觉颇有秦汉古风,更有坐而论道的意味。

    最终治理黄河由户部和工部共同协作,倪元璐负责,出银四百八十万,且以工代赈。

    这是皇帝近几日关注的大事,既然尘埃落定,皇帝便要起身,赶去文社,却忽然听吴档溃骸俺史锪执缶顪B秘派使臣来京,请求大明出兵汉城,平定东虏,拨乱反正一事,如何决断?”

    “出兵之事,大都督府负责,兵部只管钱粮,林先生以为如何?”陈新甲问道。

    今日孙伯纶不在,大都督府自然由长史林天奕总责,林天奕自然从孙伯纶那里得了部分方略,也是支持呼应凤林大君在朝鲜起义作乱,以分东虏之势,他笑了笑,说:“此事还未定调,番邦之事都是鸿胪寺管的,吴大人,您得说话。”

    吴峥纫簧溃骸胺锪执缶还浅释醯拇巫樱顐彽兆由性冢质潜菹虑追獾恼严允雷樱闶遣β曳凑哺糜胨献鞑攀牵敕锪执缶献鳎徽圆凰常鍪ξ廾!

    林天奕听了这话,微微一笑,显然早就有所预料了。

    陈新甲尴尬的说:“昭显世子在东虏境内已久,一切皆听东虏所为,出入田猎、戎马之间,亲近者俱是武夫、厮卒,讲学已废,惟事货利,专爱土木、狗马之事,朝鲜百姓皆是大失所望,其被东虏贵酋唤作知己,已无当年慷慨赴死之气节,早已和东虏沆瀣一气,如何为大明所用?”

    “竟有如此之事?”吴缶实溃洗翁秸严允雷拥氖焙颍故潜勇猜遥严允雷犹娓肝剩抑仪倚ⅰ

    林天奕轻咳一声,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抵如是。另外,去年秦王率军在塞外与东虏决战,东虏营中朝鲜士卒、丁壮数万,其之所以甘为鹰犬,便是这昭显世子惑乱人心。”

    “首辅大人,你认为如何?”陈新甲把问题抛给了周士奇。

    周士奇冷冷一笑:“朝鲜自命中华之孝子,却不曾把大明的忠勇刚烈学到,徒有其表罢了,朝鲜宣祖怯懦,面对倭寇,弃国抛民,继任者光海君,弑兄杀弟,囚禁继母,不忠大明,与东虏狼狈为奸,继而是李倧,谋朝篡位,以侄代叔,如今昭显世子又是这般,本官看朝鲜李朝真是无耻之尤,如何为大明藩篱,不如出兵剿灭,以正伦常!”

    众人听了这话,对于周士奇的激进都是诧异,林天奕最甚,若非早就知道周士奇不曾与孙伯纶定论此事,他必定以为这是孙伯纶让周士奇说的这般话了。

    “万万不可,朝鲜立国以来,最为忠诚,如今这般也是白玉微瑕呀,不如便废了昭显世子,立凤林大君为朝鲜王,如何?”吴ㄒ樗档馈

    林天奕道:“如此最好,只是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确实如此,如今大明水师凋敝,又兵力不足,难以越海支援,凤林大君虽然心向大明,但拨乱反正需要起事动兵,他一无钱粮,二无兵马,若是朝廷妄动,东虏侦知,此事便难了,东虏如今在朝鲜驻军数千,其朝中官员又多慑服于东虏淫威,凤林大君也必定无把握,更何况此事他尚在沈阳为质,还是好好筹划一番为好。”陈新甲出言说道。

    军机处要员都是点点头,周士奇道:“陈大人以为当如何处置?”

    “首先要帮助凤林大君逃出虎穴,由大明支持,前往朝鲜国内,联络忠义之士,成立义军,把忠于大明的官员、士绅团结起来,待时机一到,王师渡海而去,便高举义旗,一举荡平朝鲜内贼和外虏。”陈新甲对于里应外合用的甚是纯熟,不用多想,便提出建议。

    “那此事当由谁牵头呢?”吴实馈

    说起来,朝鲜这类外邦应该是礼部的鸿胪寺管,但是出兵得需要兵部、户部和大都督府配合,前期又以情报为重,近卫军和东厂也需要参与进来,最终还是周士奇道:“还是由大都督府牵头,前期东厂和近卫军辅助,待王师出征,再由礼部出面总责,如何?”

    林天奕微微点头,说:“没有意见。”

    吴匀灰裁灰饧暇刮蘼凼潜怼⑶楸ㄕ饫嗍挛袼际遣涣私獾模羰堑搅送跏Τ稣鳎褪蔷置娲蠖ǖ氖焙颍鞘焙蛭蘼鄹言舳ㄗ锘故遣岱夤Τ迹苟际嵌悴还癫康摹

    “如此便定下来了,林先生尽快出一个方案,若需要六部配合,尽请言明便是。”周士奇最后说道。

    盛京。

    一辆简陋的马车从南门进了盛京城,一个汉子掀开布帘看了看,眼前的街道又熟悉又陌生,三年以前这里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