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明-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杭州差不多,福州也有一座西湖,是晋太康三年,郡守严高筑子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因其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
闽王朱文宇来到福州后,西湖几经扩大。成了一处不弱于杭州西湖的胜景。但是也成了朱栋流连忘返之处,他有一艘专属游船,是彩色的,船上有专门的乐师演奏。每当夜幕笼罩湖面,湖水飘袅轻烟之时,一条彩灯闪耀,乐声悠扬的游船,正在西湖平静的水面上游戈。水是那么清,船是那么亮,水中的彩船和水上的彩船相照映,既光彩四射,又朦朦股胧,有一种仙境似的美。在船上的朱栋就是这样经常与一群美女饮酒作乐。
这种花天酒地的行为,使福州的老百姓十分气忿,无奈朱栋身为皇叔,谁也奈何不了他。这事也传进了行宫中。传进过朱文宇的耳里,他也只是将信将疑,并没当一回事。
有一天夜里,天气晴朗,朱文宇动了赏夜散心的念头,便由妃子陪伴去西湖边上的花园里散步。他们登上高处的亭阁,倚栏眺望夜幕中的西湖。远远看到一团彩光在湖面闪耀,随着彩光的移动,湖中彩波激荡。湖风轻扬,送过来阵阵悦耳的乐曲声和阵阵男女淫荡的嬉笑声。此情此景。应是天上才有,贵为皇子的朱文宇。也不曾享用过。
这件事毕竟给朱文宇带来些许的不安。第二天他特意派人去问个实在,回来报告说那确是那王朱栋的夜游船。朱文宇就传诏把那王府长史找了过来。吩咐说:“郓王府奢华得有点不像话了,你们约束着点,不要太过头了?”郓王府长史听罢,心里弄不清闽王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他想,那王淫荡无度已是众所周知。闽王虽然是皇子,但是辈分还差了两辈,难道闽王要整治郓王?三皇子的话究竟是反话还是正话?他一时搞不清,不敢贸然回答。回去禀报朱栋之后,心中不喜,也不按照皇子的话收敛一下,双方于是就留下了嫌隙。
自此,朱文宇除了必要的礼数之外,基本上也不管朱栋的事情。在给父皇的私信中,偶然也提到过朱栋的骄横。但是父皇不可置否,朱文宇虽然有节制东南诸王的权力,也不敢轻易乱动,现在听了杨杰的嘱咐,之前的厌恶又涌上了心头。
这次朱文宇召集宗室开会。但是没有人愿意当出叹山千是泣次召集搞的不欢而散,朱女宇拂袖而胼州吸,着急的离开,反而优哉游哉来在性宫内闲逛。
时已近午,朱栋迈着方步在宽敞的行宫彩廊里漫步,百无聊赖地观赏御苑里的风光。
这些年,他福得厉害。肚子挺挺的,全身都像酵了一般,膨胀得将朝服都塞得满满实实的。耽于酒色的生活,使他面肌松懈,两介,大眼泡垂得很低。整个一个他都给人一种疏懒的印象。
毕竟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几场春雨,几度阳光,草地绿了,杨柳青了,花儿红了。花团里的荀药开得正艳,碗大一朵的,一片血红。面对这一片姹紫嫣红,感观上也颇有触动。他心里痒痒的,像有什么话要说。说什么呢?他呆呆地停在一丛荀药花面前,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父亲朱元璋驾崩的时候,他刚刚十岁,没有经历过严父的约束,反而为了安抚郭英,过早的给他定下了婚事,而皇帝对郭英的歉疚,造就了朱栋的安逸,这么多年以来,他可以说是一点儿挫折也没有遇到过,就连封地自己也可以选择,这是谁能有的殊荣呢?
至于和小皇子的嫌隙,朱栋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没有野心,也就不怕什么,朱栋虽然放荡不羁,但是心里却是很明白,皇帝只会对威胁自己龙椅的人下狠心,而自己呢,对那个位置连想也没有想过,怕什么?
小皇子生气就让他生气,管我什么事?朱栋那满堆倦容的脸上陡然浮现出一种欣慰的笑,又心安理得地踱他的方步了。
他正走着,猛觉得眼前一亮,随着一阵清香飘过,出现一片彩霞浮动。又是什么花?这意念网一闪现,他马上就十分明确地纠正了自己:不,这是介。女人,一个比花还要漂亮可爱的女人。他立马尾随了去。女人像风一样地飘,他却如雷也似地滚。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这肥硕的体魄,怎么会突然变得如此轻捷。正追着,突然他听见有人喊:“郓王爷!郓王爷!!”
不是这喊声是从对面传来的,他是决不会停下来的。极不高兴地对着那个横在他面前的侍卫吼:“你叫什么?”侍卫满面堆笑地说:“郓王爷,这可是后宫了。”朱栋眼光仍然追随着那个忧美地扭动着的臂部,耳朵里也没有听进去侍卫的话,只是问道:“那女子是谁呀?”侍卫是晓得这位王爷的毛病的,却不曾想到他贪色竟然贪到行宫里来了。
便故作糊涂地问:“哪个女子呀?”朱栋急切地说:“就是前面走着的那个女子。她呀”侍卫眼光朝那女子膘了一下,有些不情愿的样子,轻轻地在朱栋的耳畔说:“那是殿下才从剑州选来的秀女。”
朱栋听罢,心里好一阵不舒坦:年纪轻轻的就这么会贪色,年轻人好事在后头嘛!先该让老的享受享受嘛。他正要说话,侍卫看见势头不妙,连忙催促道:“王爷,请你移驾,让殿下看见了不好。”
朱栋说:“急什么,本王不是正在和你说话吗?”
那侍卫也不敢真的得罪他,只管说:“那王爷有什么话只管吩咐就是小的只是怕殿下看见了怪罪。”
“闽王怪罪你有我嘛。就说是我耽搁不就没事了。”
闽王和郓王之间的事情,侍卫不是不知道。他就是怕被朱栋缠着多出事来。只想趁早走掉。朱栋这么一说,他还没法走了。就说:“王爷,您有什么事就只管吩咐吧。”
朱栋露出一丝笑意,说:“一件事,事情办好了,我会重谢你的。”
看见他的眼神,侍卫心里已经明白几分,直悔自己晦气,但又不敢得罪这个郓王。便说:“王爷的事能让小的办就是小的福气,哪还敢要什么谢。”
迫不及待的朱栋便直说了:“只请你设法把刚才那个秀女送到我那里。”
朱栋这话说的十分随意,但还是把侍卫吓了一跳。连三皇子的爱都要夺,他郓王爷也真有这个胆,可他这个当侍卫的实在不敢呀。但他也不敢得罪这个朱栋,便说:“王爷,这件事实在叫小的为难了。殿下亲自选定的秀女。不降旨小的怎么也没法领走她呀!”
连想也没有想,朱栋招招手,附在那侍卫的耳边说了一番话,直把那侍卫吓的呆若木鸡,但又说不出来什么,只是一个劲的摇头。
朱栋脸色渐渐难看起来,刚才他就是看着这个侍卫眼熟,慢慢的他已经想起了这个侍卫的名字,叫做郭威,却是武定侯远方的一个亲戚。曾经去他的郓王府拜见过,否则朱栋就算是再无所顾忌,也不会一上来就对着生面孔直接说出来。
看见郭威拒绝,朱栋冷笑了几声,说道:“死杀才,别欺负我不知道,上个月才筛选的秀女,如今按照规矩,闽王应该还没有见到,你就说是闽王选定了的,难道闽王是王爷,本王却是假的不成?”
“小人不敢?”
“去年你去王府求见王妃,我还见过你,怎么说你也算是郭家的人,王妃日前还嘱咐本王关照与你,就这么一点小事都办不成,让本王如何关照与你?”朱栋进一步威逼道。
那郭威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
看到时机成熟,朱栋不再去理会郭威的反应,往外边走了几步,转过身来看见其还在那里傻傻的站着,不悦的说道:“站在那做什么,还不前面引路,我要见闽王!!”
一切安排停当之后,通过禀报,朱栋见到了自己的侄孙。朱文宇正闷闷不乐的在书房内沉思,听到郓王拜见,心里很觉新鲜,他和郓王不和,全福州的人都知道,怎么回来拜见自己,而且用拜见这么客气的语气,虽然有些奇怪,但也不敢怠慢,连忙传郓王觐见,自己却恭敬地迎接出来,见面先是一礼,说:“皇叔祖父有何事情吩咐人交代一声即可,怎么敢劳动叔祖大驾呢?”
朱栋一副忧心如焚的样子,说:“本王有紧急大事禀奏。”
朱文宇不解的问:“是不是叔祖的封地又有台风了,或者是有哪里闹灾荒了?”
澎湖岛地表平坦,缺少地形的高低变化,植被只有矮草和灌木,因气候的关系。风大、雨少为澎湖气候的两大特色。加上气候影响,土壤贫瘾的澎湖只有一些早田,甘著、落花生、高梁曾列名为三大作物。而汪业仍是澎湖主要的经济来源,这里渔产十分丰富。
再加上每年约有三分之一处于暴风下,尤其是十月到三月之间,平均风约八米;但最大风每秒可止一:江以风不止影响农林植物的生长,也对十壤知川四影响。因此,本地的树木高不过附近的建筑物,是因为风切压住它的高度。而由海面往陆上吹的强风挟带大量的盐分,使得土壤盐份偏高,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由于这个原因,朱栋经常上奏折抱怨自己封地的贫瘾,几乎是年年饥荒,丝毫不提及澎湖所处的重要个置和自己的产业,在官场之内也算是一个笑话,故此朱文宇还以为是为了这个原因朱栋才来找他,但是转念一想,现在不过春季,要叫苦也太早了点吧,于是不解的看着朱栋说话。
朱栋说:“不是灾荒,是十万火急的事情。”
这完全出于朱文宇意料之外。刚才宗亲会议还没有人说话,怎么一下又是什么火急事情了?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我不知道,反而你却先知道。这没有道理啊。
于是说:“刚才不是还没有人说话吗?如今叔祖为何又说有紧急的事情?”
见引起了朱文宇的注意,朱栋便有意将语调放缓和,说:“闽王不必担忧。刚才大殿之上,宗亲皆在,故不方便说出,所以才私下觐见闽王,本王在封地在澎湖,而台湾未曾封藩,所以本王的消息要灵敏一些,本王听说,西南靖海使齐泰齐大人正在回来的路上!!”
“哦!”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听了之后原来是这些,朱文宇当然知道这个事情,听朱栋说起,不由放下心来,假意的点点头,转而笑道:“皇叔祖消息灵敏小王佩服!!!”
看见朱文宇的神情,朱栋已经明白对方的想法,话锋一转,接着道:“闽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本王却听说,齐大人不准备在福州驻跸,准备直接经琉球到宁波入长江,直趋京师,觐见皇上。”朱文宇听了之后愣了一下,仔细回想,的确好像是这么回事,有什么问题?齐泰本来就是由杭州出,只是在福州、台湾等地补充的给养船只,本来就不属于他的序列,来与不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本王还听说,齐泰大人收获颇丰,已经找到了皇上所说的那澳洲岛,并且在那里驻扎了兵马安抚当地土著,并带回了大量的矿石、特产,这乃是一介。开疆拓土的功劳啊。”
“齐大人其功之伟,是可喜可贺,但还是父皇给予其的机会,开疆拓土,当然是父皇的功劳了。齐大人不过是实施之人而已。”朱文宇不动声色,沉着的说道。
“闽王大度,本王佩服,可是此等功劳却没有皇室的人参与,按照悄例,开疆拓土之后,要封藩皇族,但是至今未听说皇上说过此事,其中原因据说是齐泰从海上上书皇上,要求异姓封王,否则就在那澳洲岛不归,惹的皇上龙颜震怒,但是为了国事稳定,才隐瞒压制下来的,而如今齐泰却要直趋京师,难道是皇上答应其异姓封王,或者是意图不轨吗?”
朱文宇这才感到事情有些意思起来,朱栋说的这些话,他竟然没有什么消息,也可能是他为闽王,没有去关心杭州乃至京师的事情但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这么大的谣言,他相信再给朱栋一个胆子,朱栋也不敢乱捏造。
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他不知道也就算了,难道外公他们也不知道,为何竟然没有人提醒于他呢?
不过虽然没有经过证实,朱文宇已经相信了七成,因为他知道,齐泰的西南之行,说是靖海使,也可以说是探险队,是奉旨寻觅海外孤岛的。除了皇上之外,几乎没有人对齐泰之行感兴趣,因为这个行动让大家想起了秦始皇命徐福出海寻找不死药的传说。
大家都以为是皇上想要寻找海外仙山,意图长生不老而已,至于西南海上,从来都没有听说有什么大的岛屿,否则怎么会没有人听说过呢。皇上怎么会知道,肯定是翻阅古籍时看见了传说。
江南的商人们至少是没有见到效果之前,绝不会对那个地方有兴趣。所以只是当做皇上寻求仙药的一个笑话而已,但是有人却放在了心里,那就是太子一系的人马,听说太子一系全力支持了齐泰一行,消息比自己灵敏那是肯定的。所以朱栋这么说也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父皇真的会异姓封王吗?
朱文宇沉思了一会,遂醒悟过来朱栋还在旁边,用眼睛一扫,看见对方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马上凝神道:“皇叔祖所说是否属实还未证实,只是就算属实我们又有何种对策?”
看见朱文宇这么问,朱栋的心里舒了一口气,这证明了对方已经有些相信了自己,便说:“闽王大可放心。本王已定好万全之策。就看殿下同意不同意了。”朱文宇半信半疑的听来,犹如天方夜设,使他感到无比的新奇问:“叔祖,不知将如何对付?”
朱栋说:“大明海防稳固,岂会怕那一点乱臣贼子,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皇上心慈,就怕答应了齐泰要求,那么以后群臣效仿,谁还为我朱家大明征战天下呢?谁打下的疆土封赏给谁,而皇族宗室又不能领兵,长此已久,那不是将大明江山拱手于人吗?”
慢慢听着朱栋侃侃而谈,仔细心里核算着事情的真相,朱文宇想,如果真的如朱栋所说。无非有两个结果,父皇答应异姓封王,那么以后征战后患无穷。
还有一个结果就是父皇不答应,那么齐泰率领的乃是大明最坚固的铁甲船,又是漂浮在万里海疆之上,颇为不好应付。原来只知道对付游牧人不好对付,他们快马长箭,驰骋如飞,在草原上找不到对方的影踪,到了福建才知道,海战比在草原上打仗还要困难,往往剿灭小股海盗都要费劲周折,仍然不能不能全歼。
万一齐泰真的不回大明,谁能奈何的了呢?这么想着朱文宇忍不住问道:“皇叔祖,你有什么办法,总会是以大明江山为重的吧!”
朱栋好容易止住了话头,忙说道:“正是为保大明江山稳固,臣恳请殿下,调动机动水师,以输送给养为名,前往拦截齐泰,以擒贼先擒王的办法,将齐泰缉拿归福州,听候皇上的落。”
说到这里,朱栋抬起头看了自己的侄孙一眼,连忙又把头低了下来,心里剧跳不安起来。
为了海疆靖平,本来不允许皇族手握兵权的,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福州距离南京也太远了,所以朱文宇有两个军的水师力量作为机动水师可以调遣。而朱栋所说的正是这股力量,但是
“茫茫大海,如何寻觅齐泰船队的踪迹呢?纵
一听朱文宇答应,朱栋惊喜着抬起头,马上说道:“当然,乱臣贼子就是齐泰而已,随军之中自有忠良之人。否则本王消息也不会如此灵通,只要殿下答应。自会有人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上乱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