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明-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朱允炆想想杨蝶的断臂,还是摇头拒绝了。

    自信有办法让杨杰开口,但是朱允炆不屑于去做,用人用其所长,只要是制衡得当,对于人才来说,还是要留下的。

    不但要留下,而且朱允炆还要把他留在身边,因为他现了一件事情,就是杨杰对于报纸的天分和浓厚兴趣。六百多年后的广告都被杨杰想出来了,也使他不得不佩服江南人逐利的本能。

    这一切源于江南新报的持续亏损,随着刊量的持续增加,东宫为此垫付了不少银子,身为皇太孙的他不在乎,自从穿越后,由于身份的原因,朱允炆对钱始终形不成概念性问题。为了报纸在大明的展,纵使知道苏州人的购买能力,但还是坚决不允许上调价格。

    杨杰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到他,遂建议其在报纸的不显眼处可以印上一些商户的信息,并且收受费用以补贴新报的损失。并且在第一时间设计了一份样报,其中栏目划分明确,有专门的消息栏承担接洽广告,甚至还提出出卖报纸部分版块作为专栏形势的出售,比如说六艺书院特约、狮子林特约等等,竟然说的是头头是道。令只看过报纸依葫芦画瓢的朱允炆惊讶了一会。

    遂决定了一件事,就是杨杰这个人要留在身边,不但要留在身边,而且要带到京师去,因为朱允炆觉得自己离开后,江南新报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后盾,万一被有心人利用,诸如杨杰这般逐利之人还好些,要是落在有心人手里宣传一些与朝廷意见相左的事物,惹起了众怒和老朱的光火,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他离开苏州之后,将会带走所有印刷作坊的工匠和机器,届时在天子脚下,以自己皇太孙的金字招牌,谁还能拿自己怎么样。只要暂时迎合朱元璋的口味,以大明的强硬铁腕统治,报纸的普及将不会再是梦想。对于这个结果,朱允炆还是十分之期待的。

    可是不知道为了什么,自从杨杰回来之后,杨蝶恢复了女儿身,却对自己有些生分了起来,难道是杨杰说了些什么吗?朱允炆想,好在还有一个小维,浑然不知男女之防似得,对自己仍旧是那种依赖的模样。

    当知道这个皇太孙的心思时,自告奋勇的要去探听情况,让他感到倍觉贴心,没有想到张定边这老家伙,养出来这么一个乖巧的孙女,朱允炆想,这个张定边,不但把这么乖巧的孙女放到自己身边,而且还要帮自己收服一只水军。

    更有甚者的就是白送了自己那么大的一处宝藏,张士诚在苏州盘踞多年,搜刮的财宝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也在亲卫的保护下看过那金山银海。虽然见惯了人民币,对有色金属不是太感冒的他只是觉得震撼,但是从周围亲卫们那急促的呼吸和剧烈的心跳中。他感觉到了威胁,有种即将被抢劫了的威胁。

    对了,把印刷作坊搬到京师去,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掩饰这批宝藏的行踪,放到苏州太危险了,还是放到自己身边比较保险。之前刚刚觉得自己对钱没有什么概念的朱允炆,马上就暴露了人性中固有的贪婪和多疑。

    还自己安慰自己说是怕这批宝藏落入歹人手中以至于祸国殃民,自己可以利用这些钱来造福人类。

    鄙视了自已一下,朱允炆起身跟随着一个宦官往行宫正殿行去,真快啊,拖延传旨钦差的那几天似乎是在眨眼间就过去了。传旨的队伍已经行至近郊,而现任的苏州知府吴雪凡早就带着苏州官员前去迎接,现在已经到达行宫,在正殿等候。

    果然不出所料,圣旨中,吴雪凡的苏州知府变成了暂署苏州知府责,等候吏部行文后再行确任。国士院也未曾解散,但是圣旨中表明,但凡违制者三日之内必须离开苏州返回居住之地。违者以大不敬论处。

    这一条就耐人寻味了,朱元璋并没有做的很绝,还是承认国士金牌的,不过严格按照当初牌的规定执行,就是“凭借金牌可以定时回乡祭祖,一枚金牌可以送两名族内子女至六艺书院就读。”

    也就是说,居住在临濠的苏州人,除了在六艺书院就读的。剩下的都还从哪里来,就回到那里去。这样一来,朝廷也未曾食言,但是有效的抑制了国士院的扩张,因为居住在临濠的苏州豪门走后,本地的国士院士已经没有剩下多少,对于苏州的吏治也构不成什么干涉了。;

 第五十二章 归

    传旨钦差不敢叨扰太孙殿下,例行公事之后,就由吴雪凡请走接风洗尘了。以朱允炆的身份自然是不用理会。

    待到正殿上安静下来,朱允炆立刻命铁铉遣人去宁波府给傅友德送去一封手谕,明面上是让傅友德带领水军回转太湖,但怕其不理解,真的回来了,又在后面亲笔签了一个“”字。让人星夜赶路,务必在第一时间内交给颖国公。

    原因就是圣旨的最后一件事,皇上开始大力表彰颖国公傅友德整肃水军得力,剿灭海盗有功,特加封为太子太师,协同皇太孙挑选水军得力精兵一万,回转京师,等候皇上在玄武湖上亲自检阅水军。而其余水军暂时交与原水军都督罗文统领在宁波府备倭。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就是表示着朱元璋对傅友德已经开始进行削权压制,大明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大员,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

    看着光鲜,也绝对是位极人臣。可这些职司多为虚衔,并无无实职,更深的意思往往就是皇上已经对你起了疑心,变相夺权了。这种现象在当时可能看不出来,可是有着多近七百年历史知识的朱允炆可是知道,这些虚衔,要么就是加封给死去的功臣作为荣耀,若是加封给活着的功臣,那就证明了皇上对你有了顾忌之心,那么你离死也就不远了。

    远的就不说,就说大明的李善长、蓝玉等等都被加封过这些虚衔,下场大家都是知道的,而统领水军回京师接受检阅,这个问题就耐人寻味了,不过也好理解,胡惟庸案是沐英带兵回京师,蓝玉案是燕王朱棣在京师,看来这次命皇太孙领水军回京师,又有人要倒霉了。

    是谁呢?圣旨之上只字不提原本属于锦衣卫的缇骑,目标还不明显,肯定就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了。

    以蒋瓛的资历,要动他根本用不到傅友德,锦衣卫近六成的人都在东宫管辖着,带水军是防止其勾结部分禁军或者是中军都督府分领在京留守的中卫、神策卫、广洋卫、应天卫、和阳卫、牧马千户所中某些不安定的因素,主要还是起到震慑作用,令人不敢反抗。更何况中军都督府也不是一个蒋瓛能够控制了的,最多是利用一些官员的**来策动一些人保护自己罢了。为其说情还能指望的上,要是想跟着蒋瓛造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最后一条分析,是铁铉说的,大意就是,蒋瓛以为他是谁,文官有胡惟庸,武将有蓝玉,都是位高权重的要臣,想要造反尚且被陛下所制。蒋瓛只是区区锦衣卫的指挥使,要不是锦衣卫是皇上亲卫,有督查百官之责。在京师中估计都没有人用正眼看他。方明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所谓的广洋卫指挥使,没有来苏州之前,不是在京师中郁郁不得志吗?

    朱允炆认同这个观点,也做好了各种准备,在苏州期间一直没有放松对高参自杀一事放松过追查,在亲卫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失踪了的老管家高三竟然被他们找到了,原来老管家对于自家主人的死还是知道一些情况,但是迫于内情又不敢声张,所以趁着人不注意,在第一时间内偷偷赶回京师,将夫人柳氏带回陕西老家隐匿了起来。

    当亲卫找到他们后,说是皇太孙要为高参伸冤,那高三才老泪纵横的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其内情让包括朱允炆在内的所有人动容,原来锦衣卫现在的权力,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朱元璋近十几余年来的屠戮,让百官臣服于他的铁腕之下,却没有想到自己所用的刀子却是慢慢的有了思想。并且顺着皇帝的手段游走在缝隙边缘。

    早在高三说出部分真相后,朱允炆已经联系在京师东宫的齐泰等人,命他们暗中走访部分涉案官员,估计朱元璋此时也清楚事情的始末,要不然就会在过年后动手,那么也就不用急着调皇太孙回去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在朱允炆准备行装,并且佯作等待傅友德时,第三天,原鄱阳湖水军都督,现在署理大明水军指挥使罗文匆匆赶到苏州,并马上来到行宫求见皇太孙。

    形色慌张,见到朱允炆后,罗文纳头便拜、长跪不起。且呜咽着说:“颖国公探知倭寇欲偷袭属国贡船,于是就带领水军前去围剿,并接应贡船,大获全胜。谁知,在水战就要结束时,有小股倭寇垂死挣扎,用小船诈降,内藏火药,颖国公在措不及防的情况下,与之玉石俱焚,为大明殉国了。”

    除了大明无间道的导演朱允炆之外,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惊失色,在东宫侍驾的傅雍听到这个消息,更是连反应也没有反应过来,一口气噎住,竟然“噗通”的跪在地上,昏厥了过去。

    别说他,就连始作俑者的朱允炆也惊异不定,这傅友德也太会演戏了吧,大明没有奥斯卡真的很可惜,否则非傅友德莫属了。就连诈死,也这么轰轰烈烈,甚至连小日本的神风敢死队都想到了。

    如果这一切都是傅友德策划,那么对于他和张定边搭伙,朱允炆又多了一份信心。

    众人感叹了一番,大家都很同情的看着傅雍,正以泪抹面的他,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也许在感慨着世事无常吧,想不到上次的见面竟然成了永别。

    ~~~~~~~~~~~~~~~~~~~~~~~~~~~~~~~~~~~~~~~~~~~~~~~~~~~~~~~~~

    虽然已近寒冬,但是江南的天气还是暖洋洋的,水道的两岸还露出片片翠绿,来时水路,归去乘船。朱允炆站在船头,想着那人人皆知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

    ……。

    此去京师一着不慎,可能就会步后世他所知建文帝的后尘,朱允炆想。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再来到这里,还能不能再回到苏州呢?

    aa##¥¥%%…………&;&;**(())

    ps:你们骂虫子吧,要是不解恨,回去买几瓶灭害灵多杀害虫,就当那是虫子本人,因为今天传完这一章后,在夜里,虫子将通宵修改前面所写,将两卷合并,会少些东西,也会多些东西,但是大家不用重新看,这是虫子说的。

    主干不会动,只是去掉一些多余的枝枝叶叶。也不会妨碍虫子的更新,因为虫子牺牲的是自己休息的时间。大家都进入梦乡后,有只虫子在艰苦的爬着,大家觉得虫子努力的话,就多投票支持吧。

    以后的情节将会更加精彩,若是嫌瘦,不妨先收藏一下,养肥了再杀。;

 第五十三章 迎驾

    皇太孙回京师,自然是要隆重迎接。皇上年岁已高,行动不便,派出肱骨之臣代之也是理所当然。

    朱允炆站在船头,身后则是浩浩荡荡、整齐有序的水军,为了皇上的这次检阅,水军特地在苏州、湖州等地连日订做军服,按照皇太孙的意见,取大红之色,现在跨立甲板之上,一片肃杀,端的威严。

    大军早已进入长江通往京师的水道,隐约中南京城的轮廓已经出现在大家眼前,水军将士们还没有什么,他们是朝廷指定的军户,在哪里都是故乡,可是随着朱允炆一行的亲兵、幕僚以及东宫的从属,目光里却都露出炽热的表情。

    渐渐的近了,玄武湖畔,前来迎驾的人群已经清晰可鉴。当朱允炆扫过正在忙碌着的官员时,却凝住了。

    为那人,正是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那圆圆的脸上因为江风而显得有些干涸,看到皇太孙呢座船临近,不断的布着命令,身前人影如飞,来往穿梭个不休。

    听到身后的铁铉也诧异的“咦”了一声,苦笑一下,转回头来,对着他说:“怎么,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下臣不敢!”铁铉嘴里说着不敢,但是依旧没有住嘴,继续说道:“殿下以储君之尊,又是为大明整肃水军而去,回转时,按照礼制也应该用亲王主持迎之。”

    “而刚才下臣所见,百官俱在,而主持之人却似蒋指挥使。以三品之秩主持此事,锦衣卫虽是皇上亲卫,但不在六部之列,恐怕于礼制不合,百官必有怨言,莫非……。”

    “莫非什么?”朱允炆不动声色,继续诱导着铁铉的思路。“有话讲就是,东宫没有那么多规矩。若是再吞吞吐吐,回去我就让齐泰问你个欺瞒之罪。”

    铁铉唬了一跳,在东宫内,他最怕的就是此人,齐泰善记,几乎是过目不忘,无论各种书籍出处来历、诸家注释他都能信手拈来,可能也正因为这个优点,才有些古板、不会迂回,做事绝不徇私,但甚是忠心,基本上做事没有犯过什么错误。若是太孙殿下让他找自己的错,齐泰搬出诸子百家经典一本本的砸来,自己是辩也辩不过、说也说不清,很是难缠。

    初入东宫时,铁铉由于觉得自己是国子监出身、天子门生,再加上抱负甚大,进入东宫后又是文兼武职。所以在暗中有些不忿,但偏偏齐泰知道后,将铁铉约的自己房间内详谈了几近一昼夜,引经据典、畅论成败,终于铁铉忍受不住折磨,大败而逃,从此再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朱允炆知道后,经常拿这个说事,偏偏铁铉还真的怕了齐泰,万试万灵。受不了皇太孙的威胁,只好继续说道:“臣下觉得,可能是陛下想让殿下立威呢?”

    “唔!”朱允炆一笑:“说下去。”

    “殿下,开始臣想莫非是陛下生气,特地派蒋瓛过来迎驾,等于是给东宫一个警示,表示不满,可是随后臣再仔细思量,觉得不然,皇上英明神武,气度宽宏,那会用一个小小的指挥使来行此事,若是那样,还不如将殿下召进御书房责罚呢,因为这毕竟是陛下的家事,怎么会用一个外臣呢。”

    腹内暗笑,朱允炆边听分析,边想着:“铁铉在后世的历史中颇为硬气,可是跟随自己一年有余的时间,就变得说话会转弯了,还知道大呼英明神武。当然,这是为官必须要做的,不过长此以往,恐怕在自己的身边呆的太久,以后也不会有“城神”的存在了。还是需要让他出去历练一番……。”

    但是并未打断其的话语,继续听了下去,铁铉道:“再因殿下已经将蒋瓛的罪状密折呈送御前,皇上现在还未问罪,自然是想等殿下立威了,而派蒋瓛出迎,他必无防备,而东宫挟水军之威,京师之地又是天子脚下,皇上自然不想京师动荡,所以,一切能在城外解决的最好,在京城内,大肆抓捕,恐又扰民了。”

    点点头示意赞赏,朱允炆道:“说的不错,你想要什么赏赐?”

    “为殿下分忧乃是臣的本分,啊……。铁铉不敢要殿下赏赐。”吓了一跳,太孙殿下从来没有这么轻易的说出要赏赐人的,还以为自己分析的不合皇太孙的心意,而遭到讽刺。

    “你来东宫一年多了吧?”朱允炆问道。

    “回殿下,臣至东宫侍读,到昨天为止,方好一年零一个月。”铁铉虽然一直统领东宫亲卫,但是毕竟是读书人出身,一直不愿意说自己的职司,朱允炆也只好由他了。

    没有理会他,朱允炆继续说道:“过了年,孤王会和吏部讲一下,让你去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