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明-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章 重生太孙
三日之后,朱允炆睁开双眼,已经没有了那种迷茫之色。看着窗外那金碧辉煌的宫墙殿角,心里不由出一阵的叹息。
用柔软的丝褥蒙住头,仔细审视了一下这陌生而又确实属于自己的身体,喃喃自语道:“朱允文,你现在已经是朱允炆了。你穿越了……。”
不错,三日前,大明太子朱标因病不治而亡,昼夜不离左右的皇太孙朱允炆也随着父王的故去因伤心而昏厥,一时间曾经绝了生机,穷众太医之力而不可使其醒转,但骤然脉象上又转为平稳祥和,只是陷入沉睡之中。
朱允炆死了,而现在朱允炆身体内的灵魂,却是一个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律师助理,巧的是,他也叫朱允文,不过文与炆只是同音而已。由于是刚刚大学毕业,所以只能在一家很小的律师事务所打工锻炼。
既然是一家很小的律师事务所,所以平日里事情也不多,闲暇时,就延续了在大学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在找一些穿越小说看,那是他的最爱。
没有想到,有一天在办公室内加班整理资料,完成工作又追看了《步步生莲》的最新更新后,突然听到财务室方向有动静,赶过去竟然看见有个人在那里撬保险柜,还没有等他做出反应,随即就感到后脑勺一震,然后就失去了知觉。
醒来之后,却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美女们都穿着华丽而又古代的服装,老头们都背着一个重重的药箱,满屋子里飘得都是中药味,还有门口站了两个娘娘腔。那个时候,朱允文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猛的咬自己舌头一下,却痛的差点没有蹦起来。
吓的满屋子的人都跪了下来,只有一个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的美女在那里“儿啊,儿啊”的乱叫。
那个时候,朱允文确信,若不是有人调戏自己,那么就是自己穿越了,或者说,自己被窃贼打死后,灵魂穿越到古代。
可是当知道自己所附身的这个人是谁时,朱允文当时就懵了,建文帝,而且是死了老子的朱允炆,根据很多穿越小说讲,朱允炆这个人是自从老子朱标死了之后,先是战战兢兢的陪着一个杀人狂六年,然后再被自己叔叔追杀了一辈子的悲惨人物。
为什么,为什么呢?
人家穿越都是当开国皇帝,当将军,当诗圣诗仙什么的,为什么我要当这个倒霉的皇太孙,而且是当一个死了老子的皇太孙,朱允炆的快乐童年一点也没有享受到,在他人生悲惨的开端却把我卷进来,我招谁惹谁了。
刚刚穿越后的朱允文将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终于不可避免的又陷入了昏睡中,也可能是灵魂刚刚附体而不适应的缘故,也许是他经受不了那么大的落差,在那个满屋子人都是陌生人的情况下,昏迷,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经过三天适应,朱允文终于完成了向朱允炆的转变,说来也奇怪,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朱允炆的一些记忆又渐渐的回到了脑海中来,包括其自小练就的琴棋书画,文采风流,还有一些往事,都渐渐的回到了他的记忆中。
三天来,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借助昏迷来消化这些记忆。慢慢也接受了这个既定的现实,心想,大小好坏也做过皇帝,何况,凭着我已经知道的历史,不相信还斗不过你一个燕王。靖难之役,见鬼去吧。
接受朱允炆记忆的同时,他也在暗自绸缪着自己的将来,既然自己回来了,绝对不做那个窝窝囊囊的建文帝,要做,就要做一个名垂千古的建文大帝。自己还有时间,手中还有一个杀人利器——朱元璋。
真的不行,就怂恿着老爷子把什么燕王、晋王、宁王的全部杀掉,自己斗不过,老爷子杀人可不眨眼啊。朱允炆那小子优柔寡断,既然自己是朱允炆,又知道今后自己的下场,还有什么犹豫的。
朱允炆在被褥中出一阵阵奸笑,把周围宫娥、太医吓的不轻,难道这小祖宗犯失心疯了,想想伺候不周的下场。又摸摸自己的脖颈,一股股凉风吹得他们面如土色,胆小的双腿已经开始颤抖了。
正在这时,远处传来“皇上驾到”的呼喊声,随着呼喊,屋内的众人马上跪了下来,每个人都是大气也不敢喘的模样,暮年的朱元璋有些喜怒无常,他可以因为一声咳嗽去杀人,也可以因为一句“明君”而大肆赏赐,不过杀人的机会总是比其他多了许多倍。以至于宫内每个人都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朱允炆心里一动,眼睛马上盯着门口,虽然记忆中有了朱元璋的样子,但能亲眼看看这个颇受争议的平民皇帝,然后再同他握握手,回到二十一世纪也是一种谈资啊,哦,对了,穿越一般是回不去的,何况是这种魂穿。
不过朱允炆心里还是充满了期待,这种机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
第二章 适应一下
没有多大一会,随着门帘声响,一张马脸出现在眼前,虽然脸上布满着岁月沧桑所留下的皱纹,但是一双彷佛刺刀的眼睛却掩盖了老去的痕迹,让人一旦注意到他的眼神,就没有办法再去想其他事情。
盘龙帽下面就是斑白的头,却异常顺滑的披散在背后。就连鬓角也整理的没有一丝乱,随便穿了一件杏黄色的龙袍,也显得威严十足。
眼角扫视着周围跪着的众人,朱允炆知道自己也要拜见皇上,装作异常虚弱的挣扎了几下,口中道:“允炆拜见皇祖父。”
坐了几下,都没有坐起来,其实他也不是那么的虚脱,只是残留在脑海中的那一点自尊,促使他内心的挣扎才会如此。但是朱元璋只是看着眼前的皇太孙,却没有阻拦。眼看着装不下去了,朱允炆只能是怏怏滚起。
可是左脚乍一触地,却是一软,眼看着就要跌倒在地上,朱允炆觉得眼前人影一闪,有两只手搀住自己,抬头看时,却是跟随在朱元璋身后的老太监。
德阳在搀扶起他的同时,右手有意无意的在朱允炆手腕前停了一下,随即便恭敬的将其扶坐在床榻上,道:“太孙殿下小心。”
朱元璋目视着这一切,眼睛中露出一丝怜惜,朱允炆则是有些不安的看着对面那个马脸老人。震慑于历史上对这位杀人魔王的描述,低下头来,不敢出声。
太监和宫娥们早在示意下,低着头退出太孙寝宫,包括太子妃吕氏在内,也不敢有任何言语。
“朕过来看看,允炆,现在感觉好点了吗?”
沧桑的口音从苍老的人口中说出,此时竟然有一些温暖,此时,朱元璋已经不再是大明的开国皇帝,而是一个慈祥的爷爷。
“允炆觉得已经好很多了,谢皇祖父挂念。”朱允炆小心的斟酌着言语修辞,尽管皇太孙的记忆还存在,他也需要慢慢的适应。感觉到朱元璋在紧盯着自己看,于是脸上刻意露出一些虚弱的神色。心里却是快思量着。
看着孙儿那彷徨的神情,升起一种护犊的感觉。可能此刻他又想起早逝的太子,心里怜惜之情大盛。
……。
因为国家大事集于一身,朱元璋在东宫呆了不是很久,等他走后,朱允炆那颗乱跳的心才慢慢的恢复平静。从众多穿越文中他了解到,可能朱元璋真的有心将皇位传给朱棣。因为杀伐果断的燕王使朱元璋似乎能够看到了壮年时的自己。但是迫于群臣前仆后继的反对,这个皇位始终也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因为太祖朱元璋的杀戮已经使众臣寒了心,现在已经生过的胡惟庸案、空印案和郭桓案几乎将朝堂换了几轮。今后的大明需要一个仁厚的皇帝,而朱棣的满身杀气正是很多朝臣们反感的地方。要说朱元璋此刻宣布朱棣为皇太子。恐怕朝堂上那些所谓的名士、诤臣会不断的用各种理由攻击燕王。
更何况,就算是遵从古训,立太子,讲究的是立嫡立长,然后才是立贤。燕王一不是嫡出子嗣,也就是说朱棣并不是马皇后所出。二不是长子。他的上面还有秦王、晋王两个哥哥。无论怎么样,都轮不到燕王的身上。
躺在床上,朱允炆却是睁着双眼久久不能入睡。脑海里仔细的思索着前世的记忆,朱允炆,洪武三十一年登基,次年改号为“建文”。推行削藩政策遭到反抗,经过四年战争,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宫城大火,朱允炆下落不明。
历史上对于朱允炆的记载非常的少,也可能是朱棣靖难之后,为了掩饰自己的六亲不认而故意将其销毁掉了。就算是偶尔有所记载,也是出了名的懦弱和无知。好像自己看穿越文的时候还嘲笑过其组建的“秀才朝廷”。没有想到,眨眼之间,自己却成了自己嘲笑的对象。
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呢?也可能是对我前世看盗贴的惩罚吧!
朱允炆自嘲着想到,突然灵机一动,若是我不削藩呢?那么朱棣岂不是找不到借口来抢我的皇位了?
猛的兴奋,马上心就凉了下来。不削藩以朱棣的野心肯定也能找到借口,要不干脆自己一登基就将皇位禅让给他算了。抱着永乐大帝的粗腿过日子。
算了,从朱标剩下那几个儿子的下场就可以看到朱棣绝对不会放过自己。终身禁锢凤阳估计这种待遇朱允炆肯定享受不了,最好的结果估计朱棣会给自己留个全尸。
朱允炆躺在床上一夜无眠,否定了自己一个想法又一个想法。
天快亮时,才顿然醒悟,日,我怎么忘了自己是一个穿越者呢?凭借比他朱棣多的几百年见识,还有自己这个名正言顺的嫡系子孙身份,加上众多大大培养出来的历史知识。难道还斗不过一个匹夫吗?
想到这里,心里马上就热了起来。在律师事务所打工养成的习惯使他立刻将双方的优劣排列了一下。
论名份:朱允炆的便宜老爸太子朱标是嫡长子,那么他就是嫡长孙,所以从宗法制度来说,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而朱棣是庶出,所以在嫡长子、嫡长孙存在的情况下,他是没有继承权的。就算是一万个可能,朱棣的上面还有秦王和晋王两个哥哥在哪里压着。所以从大义上朱棣没有一丝的可能。
论实力:朱允炆在文人眼里无疑是一个好的继承者,而朱棣以战功成名,在武将中颇有威信,两个人一文一武。算得上平分秋色。不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朱棣要比朱允炆的优势大了一些。
论人脉:百姓现在要的是安居乐业,是一个仁厚宽和的皇帝,而不是一个以战功而出名的皇帝。朱元璋的杀戮已经使人饱受折磨,而朱允炆复佐以宽大,这一点只要自己注意,论到收买人心,恐怕朱棣和自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论年纪:十五岁对三十二岁。当然是朱棣优势大了一些,不过自己还有六年的时间,一切皆有可能。
论武功:……这些就不要论了。
“……。”
朱允炆越是盘算,越觉的自己的赢面越大,不由的从床上一跃而起。把守护在旁边同样也是整夜未眠的宫女下了一跳。
连忙跑过来问殿下有什么吩咐。
才省的自己是得意忘形了。朱允炆连忙收起自己一脸的yy,讪笑着道:“我想出去解个手!”
“解手是做什么?请太孙殿下吩咐就是,奴婢马上去办。”大约只有十四五岁的宫女脸上没有天真的模样,反而是紧张的神色。
“你去办?”朱允炆有点张口结舌,难道现在没有解手一说?这个各位大神可是没有说过,于是喃喃道:“解手的意思……,就是……我要……上厕所,去……。”
真的不知道怎么在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面前形容这件事情。手舞足蹈之下,宫女却似乎明白了。小心翼翼的问道:“太孙殿下想要如厕?”
长舒了一口气,朱允炆连忙点头。那宫女脸上瞬间一红,低说:“殿下稍待!”便急急忙忙的跑了出去。
看见房内没人,他连忙溜到床边,想要趁机下床解决一下。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鞋子在那个地方,倒是听见门声一响,那个宫女却是端了个水壶进来,看见朱允炆弯着腰在床边东寻西找,连忙走过来问:“殿下有什么吩咐。”
刚才不是说过了吗?朱允炆腹诽道。
“解手啊,我的鞋子呢?”不过面对着个小姑娘他怎么也不好意思火。不过心里已经有了一些不耐。
那宫女感受到主子的心情,当下也不敢说话,只是飞快的将拿了双木屐过来,蹲下套在朱允炆的脚上。穿上之后甚为合脚,也十分柔软,感觉很舒服。
站起来走了两步,刚想问厕所在哪里,却见那宫女跪了下来,伸手开始解他的腰带,不由吓得后退一步,大声问道:“你做什么?”
还以为触痛了主子,吓得那宫女连忙趴在地上告饶。朱允炆这才明白这宫女是要伺候自己解手。由此才想起原来身处在万恶的旧社会。而自己,正是在金字塔的顶端那一部分。
还在犹豫着自己该不该**的时候,从门口进来两个太监,看见宫女在哪里跪着求饶,而殿下却是一脸的茫然,还以为那宫女冒犯了殿下。连忙过来喝诉,竟要将那宫女拖出去鞭打。
吓得朱允炆连忙阻挡住,让那两个太监出去。在那宫女的抽泣中,任由其解开自己的腰带,然后在那以为是水壶的器皿中完成了穿越大明后的第一次解手。
被服侍上床后,朱允炆在心里喃喃的说:“先适应一下再说。;
第三章 除刺的故事
洪武二十五年六月,江南已经进入了梅雨季节,天气总是显得那么沉闷。继太子朱标病逝后,云南的西平侯沐英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亦是镇守云南的主将。自小被朱元璋和马皇后抚养长大,一直被当做亲生儿子,沐英的去世虽然没有像太子一样让朱元璋感到心痛,可是也颇为感慨。当初随他一起打江山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沐英从十二岁就跟着他一起征战天下,原本以为是留给皇太孙的肱骨之臣。
可是没有想到才四十八岁就这么走了。朱元璋再奏折上批复了几个字,然后递给在一旁坐着看奏报的朱允炆。示意让他看一下。上面写着:
“回葬京师,追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
朱允炆忙起身道:“皇祖父厚待功臣,是万千臣民之福。”
“不要说这些,允炆,你说说,这沐英死了,云南那里该派谁去?”朱元璋故意板着脸问道,其实对于孙儿的那句称颂颇为受用。
“允炆已经随皇祖父批阅奏折有两个月了,从以前的各地奏折可以看出,沐英之子沐春从小随西平侯在云南平叛,西平侯在云南有颇得人心,与其朝廷再派人过去,还不如让沐春子承父志,在哪里建功立业,更显得皇祖父的知人善用。”
两个月的时间不是白白度过,朱允炆已经渐渐适应了这个身份。再则知道沐家几百年都在云南替大明守护西南,在《鹿鼎记》清初的时候还出现沐家的身影,该怎么说他当然知道。
朱元璋对这个回答显得比较满意,点了点头,对于这个孙儿,他是十分了解的,性格像极了他父亲,只是比朱标更加善良和软弱,太子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十分坚持原则的人,纵然朱元璋和儿子因为杀戮的问题争吵不休,私下还是比较欣赏儿子的耿直,但是这个孙儿却是一个墙头草似的人物,除了在吟诗作画方面是一个天才之外,对于政治简直没有任何感觉,只是一味的想做个老好人而已。
而且喜怒都在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