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66章 英国彻底乱了起来
“呯呯呯呯”军警们排枪齐放,工人纷纷倒地。因为距离很近,散射的子弹将面前上百人射得浑身是血,倒地哀嚎不已。许多机会的工人见状颤抖不已,甚至有上千的工人开始哄散一空,准备逃窜,不过撞上广场四周的军警立刻又缩回人群中。
而工人队伍中的工人义勇队员们,此时也领着身后一群工友手持铁管,满腔怒火挥舞着冲上前与军警厮打在一起,一场混战展开,枪声、怒骂声、惊叫声响成一片。
四周警戒的军警因为火枪火力不足,毕竟开枪一次需要不少时间,加上军警的数量也不足,在汹涌的满腔怒火的工人冲击之下,很快便崩溃。一名军警便被数名义勇队员和工人围住,用铁管,用拳脚,用从军警那边抢过来的步枪柄砸死砸伤。
被冲开缺口的军警迅速往后撤逃,甚至有众多的警察脱掉身上的制服,或高呼饶命,或装成工人也追击另外的军警。
掌握局面的暴乱工人正准备冲入议会大楼,这时,从议会大楼的侧面冲出一大批满幅武装的士兵来,顿时,局势彻底扭转。
原来是内阁政府听说工人集会游行的事情后,意识到会出大事,立刻调动驻伦敦的正规军队赶来议会广场,初次之外,还继续从温泽、亨斯洛、奇切斯特、查塔姆、温切斯特和多佛源源不绝地调来步兵部队赶往伦敦。
而驻在希尔内斯、查塔姆、伯肯黑德、斯皮特黑德和其他伦敦周边城镇的皇家海军陆战队、伦敦港水兵以及泰晤士河两岸的海军船坞工人都接到陆军部和海军部的命令,开始集结,前往伦敦各主要街道进行武装戒备。就连泰晤士河的水上警察也严密监视着商船,以防它们对游行示威的暴乱工人进行支援。
陆军部还从伍尔维奇兵工厂调来重炮,安置在各个主要街口。海军陆战队则直接前往在海军部布防。一些国民自卫队的民兵组织,也被陆军部调往分布各处,以防伦敦的其他各处工人响应议会广场的聚会。
不得不说,内阁政府的防范还真起作用了。议会广场机会的一万二千余名工人,在与二千多名军警的冲突中,虽然付出巨大的代价,死伤上千人,但也取得初步胜利,成功将议会大楼给围困起来。但也仅限于此了,那些军警都退守议会大楼,牢牢将议员守住。而在不断赶来的军队不断冲击之下,最终包围议会大楼的工人群被冲散开。
但这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
整个伦敦城内都开始乱了起来。各个工人协会的工人们,面粉工人、纺织工人、码头搬运工人、剃头匠、车夫、煤炭工人、清洁工人甚至一些不满的警察和油漆工等,在工人领袖的带领下,都纷纷走上街头,开始对伦敦街头的公共建筑发起冲击。
伦敦警察局,市政厅、图书馆等等各处都挤满了工人团体,成千上万的义勇队员们开始与巡警和碰上的少量士兵们厮打起来。不过,更多的,却是成建制的大群军队杀气腾腾地驱赶闹事的工人。
装备着马刀和手枪的骑兵军警已经出动,四处巡查。内阁政府将整个伦敦四周的军队和其他能使用的力量都派了出来,从西郊仓库中的两千套武器装备也分发给邮政总局,让高收入的邮政局员工使用,这些高收入的员工都已应征为特警,保卫他们的政府。城内各监狱由军队防守,各礼拜堂改为兵营派兵驻扎。
城内总计近五万人应征为特警,由陆军部派来的军官们指挥。整个伦敦的正规军队,更是兵力达到九千人。
即便是这样,维多利亚女王以及王室成员还是在士兵们的保护下,离开了伦敦,被士兵们秘密护卫下,坐上轮船逃往海上躲避。
伦敦参与示威和起义的工人达到了惊人的20多万,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越来越多的贫苦工人从工厂中出来,听到了工人协会组织的工人起义之事,纷纷加入。只不过,因为工人们缺乏武器,又未经过组织和训练,杂乱无章,慢慢不是军警的对手,要不是有众多的警察也同情这些工人,出工不出力,工人这边估计已顶不住了。
起义的初始之地,议会广场旁边被围困的议会大楼,已经解了围。
。。。。。。。。。。。。
听到一名刚从外面送来的议会大楼四周的工人已经被击溃逃散,首相罗素和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内政大臣霍华德、安全大臣华莱士以及其他内阁大臣等都松了口气。
今天他们都呆在议会大楼内,感受到外面的那些起义的工人疯狂的冲击,还有远处伦敦各街区阵阵的炮声,都让他们心惊胆颤。
已经好多年没出现过这样惨烈的工人运动了。不,不,这已经不是工人运动,而是工人暴动了。听那些军官报告,外面的工人已经公开打出了起义和推翻现在的内阁政府的口号,这就是赤裸裸的暴动了。
这些内阁大臣和议员们几度以为,议会大楼禁不住外面上万暴徒的冲击,那些守军守不住,他们甚至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幸好,最终挡住了。
罗素暗自庆幸自己听从内政大臣霍华德和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的建议,一听说有暴动,便马上调动一切所能调动的武力,强行镇压那些暴民,这才终于保住了议会大楼。
松了口气的罗素问道:“除了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楼)这里外,威斯敏斯区和伦敦其他街区的叛乱怎么样了?是不是都平定了?”
内政大臣霍华德道:“首相先生,我们的军队已经控制了局面,整个伦敦的主要街区和重要公共建筑,都在我们的人手中。那些暴徒虽然还在一些地方猖狂,但已经被分割开来,成不了大气候了。相信要不了多久,最迟到明天中午前,便能将所有暴乱的匪徒都驱散,将那些领头的全部抓捕!”
说完,霍华德皱皱眉头,虽然胜券在握,但如此多的暴徒,还是让他十分头疼。都是些贫苦工人,自然不能全部杀了,更不可能全部关进监狱里,也装不下这么多人,除非都送到遥远的澳大利亚殖民地去,但那也是十分麻烦。因此,他只能说将这些匪徒驱散了事。
罗斯恨恨地道:“这些暴徒,一定要严惩。。。。。。”
他的话才说一半,便被猛然冲进来的爱尔兰事务首席大臣爱德华*卡德威尔给打断了。这位刚上任不久的爱尔兰事务首席大臣脸色躁红,急匆匆地朝罗斯道:“大事不好了,刚刚收到消息。十来天前从威尔士和苏格兰出征的2。5万名陆军部队,遭遇惨败,大不列颠王国在都柏林城内损失军队超过2万人。”
罗斯和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大吃一惊,连忙问道:“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可能会如此惨败?”
罗斯更是脸色惨白起来。他自然明白这样的惨败,意味着什么!要是平时,损失2万军队,对于大不列颠王国来说,虽然是沉重的损失,但也勉强承受得起。可如今这个王国最为危急的时候,这样的损失,是极为致命的!大英帝国虽然号称帝国,可如今竟然无兵可派了!
爱德华*卡德威尔说起了事情的详细情况:“前阵子从威尔士和苏格兰出征的2。5万名陆军部队,分为两路,从北部的贝尔法斯特和中部的都柏林两港登陆。北方的五千军队在北爱尔兰地区的苏格兰人协助下,很快便控制了整个北爱尔兰地区。但中部2万援兵,却被据守都柏林城的爱尔兰叛军狙击,后经过一周多的恶战,在折损三千余人之后,终于攻陷了都柏林城,一万余名援军冲入军营,想将被困在军营中的原来近万名都柏林守军和警察救出,没想到,这却是爱尔兰人的阴谋。那些军营,早已经被叛军攻占,他们在军营里设下无数的火药和火油,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还埋伏了上千名爱尔兰敢死队员,穿着大不列颠守军的衣服,等一万余名援军冲入军营区域后,他们便发动了自杀性袭击,点燃火药和火油,与我军同归于尽,将整个军营变成地狱般的火海。剩下的15000名援军撤出都柏林城,因为港口的船只被击沉,逃往都柏林北方的小镇德利克。”
“我军惨败!而都柏林的爱尔兰叛军缴获了都柏林城内的武器,再加上今万援军携带的火枪大炮和弹药,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约5万人的军队,而且,占领了都柏林的爱尔兰叛军还开始搜罗工人技师,应该是准备自行生产枪炮。”
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闻言哀叹道:“坏了。都柏林可是大不列颠第二大城市,虽然没有大型兵工厂,但有许多机器厂,稍加改造,便能变成兵工厂。有了武器,那些不怕死的爱尔兰疯子便更难降服了。”
突然,拉姆齐想起了什么,叫道:“等等,爱尔兰叛军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火油?这些火油,岂不是跟当初大英帝国的对华远征舰队遭遇灭顶之灾的火油是一样的?我明白了,可恶的东方奸贼,这些火油,必定是那个中华帝国偷偷送来的!”
罗素闻言也是气急败坏,心中对那个遥远东方的中华帝国极度憎恶!只是,如今来不及理会那个国家了。
爱尔兰可是毗邻大不列颠本土最近的领地,又是大不列颠王国的粮仓和牧场,罗素知道,大英帝国所有人都不会接受失去爱尔兰。加上如今伦敦的工人暴乱,大英帝国的军队还是太少了,必须扩兵。
罗素这样想着,准备等伦敦暴乱的事情平息下来,便开始加快速度大肆扩兵,当然,原本就有了扩军计划,只是如今看来,这个程度还是不够。但要继续快速扩军,一来士兵没经过系统训练,军事素质便会不足,二来,军费开支问题,这也是罗素最为忧心的问题。
上次出征印度和爱尔兰,都已经是从各个银行家那边借贷的军费,如今又得从哪里找来军费?
增收税收?眼前的穷鬼工人还在闹个没完呢。
增加外贸收入?大不列颠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最近都出了积压,尤其是最为大不列颠最大的两个市场,欧洲和美国,特别是美国,大不列颠的货物充斥着整个美国市场,已经出现滞销了。
这两者行不通的话,罗素不知道如何去筹集那些扩军所需要的天量的资金。这一下,罗素头痛欲裂!
该死的中国人!罗素此刻发现,这一切似乎与那中国,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不管怎么样,议会大楼内的这些内阁大臣们,都很清楚一件事情,那便是大不列颠王国彻底乱了!
967章 海底电缆公司的消息
圣京。皇宫的议政厅内。
冯云山将手中的一封破译的电报看完,脸上稍稍有些担忧之色。他的下首,内阁副总理曾观澜、外务部部长吴如孝和特务司司长范汝增、总参谋长左宗棠四人站在一旁。特务司接到从欧洲传来的一份绝密信,在抵达日南的西贡港之后,当地特务不敢怠慢,将这份特级绝密信立刻从西贡电报局直接发送给了圣京电报局。特务司司长范汝增知道后,立即组织人马将其破译,将这份绝密电报立刻呈送到皇帝冯云山的面前。
电报是帝国驻欧洲特使郭嵩焘让人发回来的,将近期欧洲的情况,尤其是英国的情报,全部送回国。
冯云山将手中的电报递给曾观澜,让他给众大臣传阅一下,稍稍等了一下,脸上带着一丝笑意,道:“欧洲有些乱了。普鲁士和丹麦爆发了战争,而撒丁王国似乎又加快了统一意大利的进程,一个名为加里波底的人率领义军攻下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并宣布并入撒丁王国。不过,他们想要完全统一意大利半岛,还需要些时间。而沙俄那边则是更加的混乱,因为他们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损失惨重,其国内爆发严重的危机,近两年时间境内便有大小共200余次的农奴叛乱。这些农奴还分为两派,一派只是要求社会改良,不触动地主利益的情况下,废除农奴制度;而另一派自称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其首领是一名叫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人,现在英国伦敦,他们坚决反对沙皇统治,要求废除农奴制,对于这个人,范爱卿,你们特务司让曾纪泽他们伦敦情报站要密切关注,可以接触他一下帮助他返回沙俄,支持他反对沙俄的暴政。还有法国,似乎也不甘心,趁英国内乱的时候开始偷窥苏伊士运河。”
“当然,最乱的还是大英帝国!”冯云山有些幸灾乐祸地笑道:“不但印度再一次大规模叛乱,丢失了德里、孟买等这样的重城,连爱尔兰也开始乱了起来!对了,范爱卿,曾纪泽那边应该没问题吧?”
范汝增连忙回禀道:“回陛下,曾站长在伦敦干得很好,对那个麦喀士一家多有照顾,如今已经让麦喀士解除了后顾之忧,加上告诉他英国境内兵力薄弱的情况,微臣猜测,他必定愿意站出来号召那些工人起来反抗资本家的统治,进行起义!何况,就算他不站出来,我们特务司也有办法让其他的工人首领站出来。陛下说过,他写《资本论》,研究天下大同的学问,一直钻研那个工人协会主义的理想,微臣相信他会为了理想去拼一次!”
冯云山有些失神,好半天才叹息道:“希望他能成功!对了,范爱卿,无论如何,多派些人保护他,保证他的安全,若是一旦事情失败,立刻安排他回普鲁士。”
想到自己居然利用后世的导师,冯云山有些无奈,谁让大英帝国太过强大了呢。不从内部分裂他们,让其内乱,如何抵挡它猛烈的报复?只要稍稍拖上些时间,如今以中华帝国飞速发展的势头和巨大的经济体量,要不了多久,最多十年,便能追上甚至超过大英帝国,到时候自然不必担心了。
如今英国被自己弄得应该焦头烂额了。想必那个英国女王也会头疼一阵吧。冯云山暗暗想着,他真正的用意自然还是将印度和爱尔兰从英国分裂出来,这样的话,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必然实力大降。但这个难度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尽管提前做了硕多的布置,但他还是心里没底。但不管怎么样,他必须让英国乱起来,给自己发展争取时间。
“微臣遵旨!”范汝增大声回道:“陛下放心。这次的英国工人起事,有很多的有利条件,与他们以往的那些宪章运动完全不同。为了配合这次起事,我们特务司不但从国内前后派了近百名特务前往英国,还从普鲁士等欧洲国家吸收和发展了超过三百名特务人员,投入在英国国内,提前埋伏在伦敦、曼切斯特、伯明翰、格拉斯哥、利物浦等工业城市,支持和援助那些工人领袖,通过结交他们来煽动那些工人起来反对政府,图谋起义。而且,这次大规模的起义,是在英国本土的军队大部分都调离之后,内部空虚的情况下趁机发动,足以给英国沉重打击!”
冯云山转向旁边的吴如孝和左宗棠两人,问道:“两位爱卿也别干听着,说说你们的看法!这次英国的工人起义,能成功推翻英国现任统治吗?”
吴如孝稍稍犹豫了下,道:“陛下,微臣觉得恐怕有些困难!毕竟那些只是普通的工人,就算经人煽动,有人组织,也不一定能成大事!何况微臣也听说,那些工人还分了很多派别。一些船舶工人、机器工人、铁路工人等有技术的工人们,领着高薪水,生活条件很是不错,他们是坚决拥护现在的英国内阁政府,一边维持他们如今的利益。而那些失业者和无生意的手工艺者,还有无法养家糊口的薪水微薄的工人,则是希望能改变困顿的生活,都愿意跟随工人协会的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