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75章 新式练兵有了成效
这天,恰好是甲九师抽调出的那一千名将士和冯云山的五百亲卫,出来操练刚好满两个月整的日子。
因此,冯云山决定,来一次操练比赛。
如今,一到东校场,整个气势已完全不同。
一股迎面而来的萧瑟之气,冯云山相信,只要上了战场见了血,便会演化为平常所说的杀气。
冯云山还特意让用以前老的操练方法操练的甲九师其余将士中,选了一百名,作为第一队。又让7名英国人训练的甲八师中,抽了一百名,作为第二队。而他,从这亲自操练的这些将士中同样随即抽取一百人,作为第三队。
三组人马,开始进行体能和军事技能比赛。
因为训练呢项目的不同,冯云山将比赛项目定为几样都训练过的相差不大的项目:列队集合、围着东校场跑圈、模拟越野跑和拼刀矛(木棒加肉搏)。
首先是列队集合。
第一队,按松散的操练方式进行的甲九师将士,一百人从下命令道站好队,足足用了半刻多钟,并且还是稀稀拉拉的很不整齐,乱糟糟地一大团挤着,最后到底到了多少人,数目也没统计出来。冯云山不由摇头。
第二队,急忙地走过来,不到三分之一刻钟,队列便站得整整齐齐的,随着领头的第一名将士开始喊数,第一排的将士铿锵有力地报数,到十结束。井然有序,冯云山看了暗暗点头。
第三队,一出场便是迅速整齐的步伐跑过来,让围观的将士一阵目瞪口呆。不到五分之一刻钟,队列便站得整整齐齐,其中为首的一人主动出列,喝道:“报数”,而后,第一排的报数9,第二排报数10,然后又是第一列报数10,最后,为首之人干净利落地跑到围观的众人面前报告:“报长官,操练第三队,集合完毕,实到100人,请指示!”
冯云山吼道:“稍息!”
为首之人也大吼一声:“是!”继而跑回队列前,命令道:“稍息!”
见大伙都执行命令后,自己返回第一排第一个位置站好。整个过程下来,还不到五分之一刻钟,行云流水般,让围观的一干将领耳目一新。
而围观的那几名英国军官,更是连呼:“喔,买糕的!”让旁边的左宗棠等官员连翻白眼。这些英国军官简直难以相信,圣王亲自训练出的士兵是如何做到的,这才二个月时间,就到这种程度,比他们按照大英海军陆战队操练的方法还要管用。
而那一百多名印度士兵更是手舞脚跺的,虽然不知道再说什么,但一脸不可思议的神色,反应出他们的惊讶。
冯云山也是眼前一亮!
单从集合的速度和效果来看,自己训练的第三队无疑完胜前两队士兵。不过,这除了是因为自己是圣王,亲自训练起的效果大外,选取的士兵也是从甲九师中精心挑选过的预备基层军官,听取命令和训练效果比其他人要好。
当然,主要还是归公于后世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近现代训练方法。
接着开始比的是,围着东校场跑圈和模拟越野跑。
跑圈并不是一个人跑或者一起混乱地跑,而是要一百人形成大致的队列,整体跑,队形不能散乱不堪,围着校场跑五圈,差不多有十多公里。而模拟越野跑是紧接着跑圈之后,只是在校场旁边的野地里,设置了些废弃的地形障碍,乱石堆,和几个小土丘,几个大水坑,还有一人高的土墙和一人高的壕沟等,比拼的就是队伍士兵们的整体体力。
随着作训处的崔大同一宣布开始,三支队伍同时出发。这回都学聪明了,三支队伍,都有一人领跑,喊着话,都是士气冲天。
第一圈都是差不多,大家都跑得不快,都知道将重点体力留在后面。
第二圈、第三圈还是这样,相差不大。
只不过,校场内围观的人若是细心,就能发现,第三队的队伍,相邻的前排将士和后排将士之间的距离,一直就没变过,始终保持一样的节奏,一样的步伐,那是因为队伍前面、中间和后面分别有人负责喊着一二一的口号,一百名将士,都踩着口号迈开步子。
这无疑便是训练有素带来的成果。
第四圈开始,三列队伍慢慢开始拉开了。第二队和第三队还是按照原来的节奏继续前进,而第一队中,有二十余人开始慢慢落在后面了,而其余的七十余人,看见第二队和第三队继续往前,便不管不顾地直追。
等到第五圈时候,第二队和第三队还是保持一致的速度,而第一队,已经只有四五十人跟上了,剩余的,从最末尾,到中间,零零星星的拖在后面。
围观的众将领纷纷摇头,不再看第一队。
五圈跑完,直接进入校场外的野地里。围观的众人纷纷提前来到越野场地。
只见第二队和第三队几乎同时冲出校场,踏入野地里。
最先开始的是一些土丘和乱石堆,第二队将士费力地攀爬了过去,第三队却举重若轻地直接冲了过去,麻利地样子,形如平地行军,在攀越障碍时,竟然还能保持队形不乱。
而后续的几个大水坑,两面一人高的土墙,第三队混若未见,见坑跳坑;见到土墙,最前面的几人冲到墙下蹲下,后面的人很有默契地踩着前人的脊背纵身一跃,便上了土墙,跳了下去。
如此这般配合,待最后一批人上了墙,将蹲下之人拉上墙,一同跃下。很快,整个第三队便过了土墙,继续跳过前方的二处壕沟,转身冲到众人跟前,稳稳地夺下了第一。
而第二队,穿越乱石堆时已经速度慢了下来,有些人也开始腿脚发软,明显是虽有训练,但体力不足。等到了土墙,更是难以越过了,加上众人之间没多少配合,最后还是旁人提醒,推拉扶等一齐使劲,才过了土墙,却有数人腿脚发软摔在壕沟内。
等到第二队零零散散地跑回到众人面前,已经比第三队晚了一刻多钟了。
而第一队更加让众人无视。一共只有三十来人因为身体强壮,最后跌跌撞撞地过来,其余的人,竟然瘫倒在野地里。
最后,冯云山让三支队伍都休息了半个多时辰,再开始最后一场操练:拼刀矛肉搏。
当然,是拼假刺刀假长矛,都是用木棒,而且并不削尖,木棒末端醮上染料,刺中衣服便会显出痕迹,一旁的观众便能看出来。
首先上场的是第二队和第三队。
在崔大同宣布开始之后,原本没什么两样的两支队伍,一下便起了变化。
只见第二队将士犹如孤狼,紧握手矛木棒,一声怒吼,便冲向第三队将士。
而第三队将士这边,在为首一排的带领下,怒吼起来:“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吼到“前进”字时,第三队将士的气息为之一变,犹如一群猛虎,面对冲来的第二队将士,不管不顾,踏步而上。
跟着,一个“前进”向前一步,快要到最后一个“进”时,对面的第二队将士刚好要冲到跟前。第一排将士大吼一声“进”,猛然将手中的木棒当成长矛,往前便是一刺,正中奔来的第二队将士,而后猛然一拔,停住不动。
第二排人出列,但对面的第二队将士的第二排已经将抢先木棒刺来。第二排用手中“长矛”一格挡,身子随之一侧,便封住了刺来的一枪,而后,后面的一排拿着手中的“长矛”往前用力突刺,半数正中对方。
紧接着,便是一阵混战。第三队的将士,肩并肩,齐身大吼一声“杀”,然后做势拔出手中的“长矛”,接着又是一声大吼,再行突刺。这样反复几次后,众人惊奇地发现,第二队的将士留在“战场”中的越来越少,到最后,结果出来第三队稳稳地胜出。
第三队“战死”二十一人,“受伤”三十四人,完好无恙的有四十五人。反观第二队,“战死”六十八,“受伤”三十二人全部被“俘虏”,当然,肯定是全军覆没了。
见了前两队将士的凶狠刺杀,第一队的将士直接认输。开玩笑,能将木棒杀出真正的杀人长矛的感觉,并且一看便是训练有素的模样,如何比得过?还不如痛痛快快认输,早些让长官操练自己,也变得跟第三队一样强。
对于拼矛刺杀,这样的结果,也是在冯云山的预料之中。若是这样从整个甲九师中挑选过的士兵,经过刺杀大师刘胜邦的一个多月的训练,还没点效果,那才奇怪了。
何况,冯云山还参照后世倭国铳剑术,加上结合无敌军的“三防一刺”的刺枪术,让刘胜邦编练了一套适合当前讨虏军将士的“刺矛术”!
接受操练的一千五百将士,被告知,在出枪时通过大喝,来增强自己的爆发力,并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这也是冯云山根据后世一次的刺枪术团体赛,倭国方面的选手利用日式的铳剑术与采用劳伦斯刺杀术的英国军官对决,结果是英军英军频频被日方的大喝和踢打骚扰的方寸大乱而失败。从此西方也将“干扰战术”增加进了刺枪术的内容里。
原本,冯云山是想等有了更多的洋枪了,再将洋枪上全部配上刺刀,然后再以刺刀术操练众将士,但如今洋枪普及还早,刺刀也不见眉目,只得暂时以刺枪代替。
反正动作差不多,刺杀的战术也很简单,就是突刺、防刺两种,最多再加上拔刺和对刺,这是后面更为精细的内容了。
这套刺枪术,简单明了,杀伤力大,不需要过多的花哨技巧,普通士兵经过训练,都能很快地熟练掌握。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平时训练的强度,和对刺时的气势。
冯云山在想,让他们再加强训练一段时间,每天练习刺杀的动作三千次以上,经过数月的练习,便能比常人快上一两倍的刺出速度,便能顺利地克敌制胜。
会操结束后,冯云山宣布在中华讨虏军全军中推广新式操练之法,所有讨虏军将士都必须勤加操练。
而他亲自练兵的一千五百将士,原本他想全部下放给甲九师,但现在他稍微改变了一下。从中挑选一千人,充当新式练兵之法的操练教官,分成20批,每批50人,分配至甲一至甲八师、乙一至乙七师,以及其余的8个作战旅之中,至于其他的二十个地方警备旅,等以后再进行练兵。
他相信,有了这批新式练兵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整个讨虏军便会大变样,一如操练比武中的第三队与第一队的区别!
第276章 长沙城外城内
湘潭城外,刚赶到湘江西岸的苏三娘松了口气。她率领六千甲七师,日夜兼程,从湘中的安化城中出发,经过六天时间,赶到湘潭,与甲三师会合,准备一道进攻长沙。
几天前,圣王的命令传来,派总参谋部的副总参谋长左宗棠来湘潭,统一指挥攻打长沙城战事,以甲三师为主力,甲四师、甲七师以及彭玉麟水师配合,一道攻占长沙。
陈玉成连忙给苏三娘送去信息。果然,没两天,消息传来,太平天国已经在半个多月前便开始北伐了。
终于等到太平军北伐,这么说来,讨虏军也能进攻长沙了!陈玉成兴奋起来。
整个攻占长沙的计划,由讨虏军的总参谋部制订,具体便是左宗棠负责。
又等了近十天。一是等左宗棠和苏三娘率领的甲七师赶到,二是将在湘南一带驻守的地方警卫旅,甲十一旅至甲十五旅,紧急调出至新占的宝庆府城、新化、衡州府城、衡山、湘乡、安化等一带驻守,将原本分出去驻守的主力战兵调换回来。
上次,陈玉成和梁立泰联合急报冯云山,缺兵驻守新占领的州县等问题,冯云山想起留守两广和湘南一带的甲十一旅至甲二十旅,便调集湘南永州府、桂阳和郴州等地的甲十一旅至甲十五旅二万余人,开往新占的湘中地区。又从韶州府、连州一带调集甲十六、甲十七旅,赶往抽走地方警卫兵力的湘南一带。
这样一来,梁立泰原本分派出去的甲四军终于又齐全了许多,重新有了一万零五百的人数,其余剩下的,乃是攻打衡州府城死后伤亡损失的。
苏三娘率领的甲七师,部分兵力还在宝庆新宁一带,无法赶到,仍旧还是六千人,而陈玉成率领的甲三师原本驻守衡阳城的三千将士,也得以解放出来,赶到湘潭与主力会合,凑成整编师一万一千余人。
随着左宗棠带领总参谋部的情报处和作战处几个参谋赶到湘潭,各师将士也都抵达湘潭一线,左宗棠代表总参谋部,正式下达出征长沙的命令。
总参谋部经过二个多月的查探,摸出了长沙城周边的清军兵力部署。
而且,不但为了摸清清军兵力,还准备在长沙城内埋伏些内应,左宗棠了解到浏阳出身的征义堂头领周国虞也投奔了讨虏军,便从何贱苟手下将之调出,派其乔装打扮一番,化装成行脚商人,潜入长沙城里,秘密联络城内的天地会会众。
不久,周国虞托细作送出消息。
长沙城及周边的本省的绿营兵有六千人,加上二千贵州营和一千楚勇营,共有地方清军九千人。
另有曾国藩的湘勇陆师六千余人,原本七千老湘勇,分了一千至岳州组建水师,剩下的在衡阳城外被讨虏军击杀了一千七百多人,曾国藩回到长沙后迅速补充了一千多人,重新恢复到六千人的规模。
由甲三师一万一千人作为前锋,直接开至
长沙城的地形,对于左宗棠来说,不用现场探查都了如指掌。不过,第一次主持如此重大攻城战的他,还是谨慎地派出细作探测一番,没想到,细作一回报,吓了左宗棠一跳!
清军从长沙城南的天心阁处城下的白马庙起,由北向南,清军挖掘一条又深又宽的兵勇壕坑,绵延几里。在壕坑的外侧,清军扎有五座兵营,好像是楚勇营、贵州营、湘勇三座营等,其中湘勇占据蔡公坟高地,易守难攻。
并且,将城南和城东一带的所有民房全部焚毁的焚毁,拆除的拆除。
原本,讨虏军率三四万余人来攻,左宗棠和其他将士一样,都认为清兵都会死守长沙城墙。没想到,竟然还敢出城据营而守。
要知道,现在可是与去年太平军攻长沙城的时候完全不同,那时清军各省援兵和廣西的追兵云集长沙,前后有数万清兵,但因长沙城塌破多处,最终还是被气势如虹的数万太平军攻克。如今只有二万不到的清军,竟然敢出城!
不过,左宗棠仔细一想,也觉得出城守蔡公坟高地比死守长沙城要棋高一着。倘若清军不守住蔡公坟,讨虏军占领这块高地,架设大炮往城内对轰,只怕长沙城的确难守住。
而且,将城外百姓房屋全部拆毁,想必是吸取了去年太平军攻占长沙城的教训,担心城外民居的地形被讨虏军利用,便不顾百姓反对强行拆除了。
想想,以长沙城内的湖南巡抚骆秉章对朝廷的忠心,指挥湘勇的新任糊南提督兼团练大臣曾国藩的狠辣,只要能对守卫长沙城有利,拆除民宅好像也算不了什么!
不过,等后续的梁立泰率领甲四师一万将士赶到,甲三师会同甲四师直接攻向其他的城南的制高点……………妙高峰、城南书院、西湖桥、金鸡桥等战略高地。
这里,清军只派了几百人据守,在一番火炮的掩护下,清军眼见形势不妙,士气迅速瓦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