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剑圣-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白太傲,不愿走捷径,又不屑这种官场交流,却又一门心思想闯官场,不碰的头破血流就有鬼了。”

    裴旻当然知道李白的一生其实并不如意,是性格决定命运。

    他并非没有出仕的机会,反而又好几次机缘降临,但皆因自身性子的原因,得罪了人,从而受到各种排挤打压,最终甚至因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

    娇陈笑道:“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妾身倒是觉得让太白去磨练磨练,未尝不是好事。吃一堑,长一智,也许能将他的傲气磨炼干净也不一定。”

    裴旻觉得够呛,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未必没有可能。

    就算磨不干净,孩子在外头吃了苦,回到家里还不是一样?

    李白此去官途艰辛,但诗路应当畅通无阻。

    先由他去为诗坛做一番贡献,最后回来自己想法子给他个一官半职的,全了他的心思,岂不两全其美?

    念及于此,他心情也为之开朗,笑道:“言之有理!”

    顿了一顿,又疑惑道:“不过此事怕有一个源头,太白此去有些突然,应该是在长安发生了某些事情,从而促成的结果,到底长安发生了什么事情?”

    娇陈提议道:“不如去找孙周?他应该知道一些。”

    “也好!”

    裴旻向来雷厉风行,想到事情就去干,不在犹疑,直接去找孙周了。

    孙周是他在御史台大将军杨矩勾结吐蕃暗中结识的人才,后来运气背给吐蕃抓了去,帮着他里应外合的打赢了洮州奠基的第一战。

    孙周最大的特点是爱多想,能够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想的很复杂,从而发现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这种人最善于从事情报工作,从一大堆没有用的资料当中分析瞎想,找出有用的东西。

    裴旻在夺取河西九曲地的战役中,如鱼得水,战略战术稳压吐蕃一筹。

    一方面确实是吐蕃自毁长城,除去了吐蕃军神噶尔·钦陵导致青黄不接,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孙周,他拉拢了吐谷浑的王族慕容英,给了虚假的许诺,将吐蕃的底摸的一干二净。

    这就跟正常人教训瞎子一样便利……

    只是孙周忽悠慕容英的手段不光彩,事后为了不兑现承若,他有意将慕容英泄露出去,导致慕容英为吐蕃处死。

    种种手段传出去将有损大唐信誉,诸多功绩都没有记载功劳簿上。

    裴旻在确定孙周品行忠心之后,量才而用,让他负责情报部门,不只对外,还有对内。

    身为外臣,最忌讳对长安的风向一无所知,裴旻为了自保,当初利用娇陈另外一个阿朱的身份以及锦绣坊的便利,组建了一个情报网。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情报网已经开始运作。

    孙周有这个能力,也获取了裴旻的信任,将情报网交给了他负责。

    孙周现在的官职是节度使衙官,一个不大不小无足轻重的职位,正好可以掩护他真正的妙用。

    来到府衙孙周所在的办公厅,孙周翘着二郎腿悠闲的看着书。

    看书是他人生的一大嗜好,当初就是因为爱看书,在杨大将军府当下人的时候,偷偷的借书,才撞破了杨矩卖国一事。

    当初没有条件偷书看,而今有了,自然是疯狂的恶补知识。

    也因如此,裴旻的节度使幕府中流传着一则不实的消息,孙周是唯一一个走后门进幕府的人……

    孙周也不计较,自得其乐。

    见裴旻到来,孙周忙收起了二郎腿,上前道:“裴帅!”

    “都说你日子过的清闲!我原本还不信,眼见为实啊!”裴旻带着几分亲昵的说着。

    孙周回礼道:“那也是托裴帅的福!”

    “少来这一套!”裴旻问道:“可知道太白在长安发生了什么事情?”

    孙周略微一想,道:“莫不是与渝州刺史李邕的矛盾?”

    裴旻皱眉道:“你跟我说说!”

    李邕是谁,他没听过,不过他听过李白的一首《上李邕》就是因为受到了李邕的冷遇,年少轻狂的李白做了一首表达自己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

    孙周将情况细说。

    裴旻听后雷得里焦外嫩,忽然发现李白跟这个李邕有三世缘分。

    历史上李白出蜀,在渝州遇到了李邕,两人发生纠纷,做《上李邕》!

    现在历史以改,李白提前出蜀,在李邕前往渝州任职之前遇上,依旧发生纠纷,做《上李邕》……

    两世恩怨……

 第九十九章 文斗

    得悉前因后果,裴旻心头窝着一股无名的火气。

    李白在文学上师从蜀中赵蕤,赵蕤擅长帝王术、纵横学,李白跟他学的就是帝王术。

    李白正是受帝王术的影响,渴望建功立业,有着谈笑安黎元,以自身所学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崇高梦想。

    而帝王术向来是以儒为皮,法为骨。

    李邕是正统的大儒,经史文章当世一流,为人有些迂腐,好颜面。

    他觉得李白讨论的思想过于激进,以长者的身份教训了两句。

    要是真说得有道理,李白还是会听而受教的,但是他觉得李邕教训的不对,哪里会唯唯应若,直接与之辩论了起来。

    李邕顿觉一个晚辈,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忤逆于他,将他的好意当做驴肝肺,颜面受损,又放不下身份与一个后生辩论,甩袖而走。

    事后还给李白带了一顶不敬尊长的高帽,加上各种好事人的起哄,直接导致李白在长安的名声一落千丈,成为了一个仗着自己师傅的势,目无余子的傲慢之辈。

    并非裴旻偏袒李白,而是真的觉得李邕的做法特别无知,特别愚昧。

    带着几分恼怒的走出了衙官署,迎面遇上了张九龄,在官邸转弯处,两人险些撞上。

    张九龄惊魂未定的连退了三步,裴旻手上有伤,要是因为自己的粗心,导致上司伤势加重,心底更加过意不去了。

    他已经知道裴旻是能够躲开那致命一箭的,是因为自己就在身侧令得他不能闪避。

    是裴旻,用自己的伤换了他的命……

    原本张九龄就对裴旻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如今又有这救命恩情,更是让他无以为报。

    “是我气糊涂了,没吓着子寿吧!”

    裴旻是练武之人,下盘极稳,并未有任何异样,上前去扶张九龄。

    张九龄也稳住了身子,摇头道:“属下走的急了些!”他一见礼,退让开来,让裴旻先行。

    裴旻走了两步,突然站定问道:“士林中人是不是辈分观念极重?长辈有过,晚辈不能指摘?”

    张九龄顿了顿道:“不只是如此,还有地域方面,各种各样,错综复杂。在下是岭南人,裴帅应该知道,岭南向来是不毛之地,给视为蛮夷之所。当年初入京师,岭南学子的身份,就令属下受到不少差别待遇。只能说必不可免……”

    他慷慨一叹道:“这世间真正能够虚怀若谷的,又有几人?就如姚相!姚相是何等人物,唯房杜可以相比,但是听不进人言,实乃天下之失。要是姚相有裴帅一半的雅量,更胜房杜犹未可知。”

    他对于姚崇是充满了怨念……

    他视姚崇为偶像,但姚崇却视他为敌人……

    “嗯,你忙你的去吧!”

    裴旻略一沉吟,返回了内堂,一头扎进了书房里去,却见娇陈正在给他整理书房。

    书房是裴旻定下的禁地,府中下人未得允许,不得入内。

    唯有娇陈一人有出入书房的权力。

    平时打扫,都是裴旻自己来,娇陈时不时的帮衬一二。

    王维正在给小七小八上课。

    娇陈闲着无事,来书房帮着打扫。

    “郎君,可问出了缘由?”娇陈手里拿着鸡毛掸子,头戴着防尘大布帽,一点也不像节度使夫人,反倒是一副贤妻的装扮。

    “辛苦夫人了!”裴旻先夸赞了一句,将李白的情况细说。

    娇陈怒道:“那个李邕也太小心眼了,亏他还是大儒呢,一点气量也没有。”

    裴旻哼道:“身份越高,地位越高,越把持不住,容不得人。也该给这些人一个教训了!平时一副大老爷们的派头也就算了,还欺负到太白头上来……他难道不知道太白的师傅是谁,谁罩的嘛?敢欺负道为夫头上,为夫就要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娇陈见自己的丈夫一副地痞流氓的作风,先是一阵苦笑,随即担忧的道:“裴郎可要慎重对待,李邕是一代大儒,深受士林人士敬仰,地位崇高……傲人的名望就是他的护身符,可不好对付。”

    她担心裴旻直接用权势为李白出头,世人大多同情弱者,裴旻一但干了,只怕会为千夫所指。

    裴旻眯眼笑道:“他地位崇高,为夫在士林中就没有位置了?放心,为夫又不是找他打架,这回是文人的对决,不比拳头,跟他比文斗。要夫人知道,为夫不但武斗厉害,文斗也是好手……”

    他说着让磨了墨,在脑中做了备案,动笔写起来。

    来到这个世界,裴旻还不曾动笔做过文章。

    他在士林中的地位绝大多数是因为高中文状元以及为颜杲卿戴孝,得到孔家后人的认可,还有几首脍炙人口的诗句获取来的……

    但是真正的经史文章,裴旻这里却是一片空白。

    如今李白在长安的名声算是毁在了李邕手上了,相比历史上的云淡风轻,因为他的缘故,李白的轻狂给无限放大。

    他要是不出头,李白的声誉将会深受影响,在士林中步步艰难,尤其在关中长安这一亩三分地。

    但要给李白出头,动武的,肯定不行。他闹得动静越大,得利的反而是李邕,不但坐实了李白“仗势”之名,他自己也会身陷进去。

    对于自己的士林威望,裴旻还是极其重视的。

    他知道正是因为他在士林中有不错的名望,张九龄、王昌龄、王维这些人,才会选择跟他,要是他在士林的声望一踏糊涂,恐怕也只有李林甫这类人愿意追随他了。

    他可是有着将盛唐顶尖诗人齐聚麾下的念头想法,名望太臭,怎么行?

    这一次借着陪李白正名的机会,也顺便在士林中刷刷存在感。

    他提笔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这是先贤荀子劝学里的一段话!

    裴旻作为二十一世纪人,深知撕逼精要,引古论今,引先贤的话证明自己的道理,是笔头撕逼的不二法门,只要例证举用的恰当,先贤就最好的挡箭牌,质疑自己,等于质疑先贤!

    裴旻当年考状元的时候,在贺知章、张旭两大文豪的教导下,文学功底并不弱,这些年也看了不少的经史书,肚中还是有些墨水的,引章据典,下笔如神……

 第一百章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荀子只是其一,裴旻还要将孔子牵扯进来。

    与儒家而言,孔子才是真正至高无上的大贤,作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境界亦是极其崇高的。

    李邕自持身份的做法,归根究底有违圣贤之道,只是他们打着长者,前辈为旗号,曲解了敬老的意思。

    孔子对于中国最大的贡献,并非是儒学,而是教育。

    孔子在教育上要求世人有教无类,这一举动打破了世家贵族对教育文化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天下发展的趋势。推动了整个中国华夏文化的大跃进,造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对于教育一道,孔子的思想极为开明,他提出了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

    因故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名言。

    裴旻围绕这八个字,大发感慨。

    他在文中表示孔子这样的先贤都能发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感慨,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儒,却无视一切逆耳反对之言,不屑与年少者辩论,莫非比孔圣人更加高明?

    身为大儒,理应内省,克己复礼。

    遇到晚辈错误的见解,应该耐心教导。若晚辈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见。更该耐心的与他探讨,纠正他的错误,而不是倚老卖老,以辈分压人。

    何况学海无涯,圣人尚有出错时,留下过而改之,善莫大焉之语,谁能保证,自己无错?

    对与错的真理,从探讨辩论中来,而不是辈分的高低。

    孔子尚且能不耻下问,为何如今却要按资排辈?

    裴旻仿佛化身为“批评家”,以古文的字句,痛斥士林中的一些弊病。

    文中还表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有了疑惑,不用心去学习,疑惑一辈子解不开。

    年长的,懂得道理多,理应为师;年少的,若有超凡学识,也因以其为师。

    这学习本能知识,哪管对方年岁大小?

    裴旻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韩愈的《师说》。

    发现自己写的,有部分跟《师说》很贴近。

    他虽无心抄取,但是道理却极其的相近。

    就如《孙子兵法》里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吴子兵法》、《卫公兵法》里皆有类似的话,不能说吴起、李靖抄袭,而是就是这个道理。

    裴旻索性也不管了,也引用起了韩愈《师说》里的名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最后,他以“学无前后,达者为师”这八个字,结束了这篇文章。

    看了一眼,裴旻登时有些惭愧,他这篇文章大多是自己的见解,但其中夹杂着韩愈《师说》里的一些经典语句,登时发现所有《师说》里的经典语句都是神来之笔。

    他自己写的,固然有些水准,但是跟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比起来,还是有一些不小的差距。

    他将自己这篇文章递给了在一旁的娇陈。

    娇陈看的眼睛直冒金星,崇拜的看着自己的爱郎,惊喜的赞道:“此文一出去,只怕那些高高在上的老儒士,可要骂死郎君了。”

    裴旻不以为意的道:“真正的大儒应有容人之量,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为夫亦不屑与他们为伍。这篇文章,一是给太白正名,要世人知道太白的行为并非不敬,而是求知心切,是李邕自持身份,缺少圣贤的克己内省之心。另一方面也是给那些真正有求知之心,能够虚怀若谷的真文人看的。”

    裴旻也不急着将这篇文章发出去,而是将张九龄、颜杲卿、王之涣、王昌龄、王维一并请来。

    袁履谦在外工作,并不在凉州,故而未在邀请之列。

    张九龄、颜杲卿、王之涣、王昌龄、王维这一个个文坛佼佼者,莫名其妙的聚在了一起。

    一个个都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紧张兮兮的。

    裴旻见众人到齐,笑着摆着手道:“都别紧张,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我今日闲来无事,写了一篇文章,你们看看。”

    他已经将自己的文章写了好几份,自己也趁机做了修饰,分别传给众人。

    听裴旻说他的的文章,张九龄、颜杲卿、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人都不敢轻视。

    人的名,树的影,裴旻虽无文章传世,但是他的诗词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