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小书生-第5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道圣旨,是扩充国事院委员的名额,国事院成员,由原先的十五人,增加至二十人。

    国事院是在数年之前,由长公主提议,成立的一个机构。

    此机构成员,由两位宰相,六部尚书,御史大夫,京兆尹,以及数位朝中重臣组成。

    这其中,亦是有晋王李翰的名字。

    但凡遇到难以决定之事,任何人不得专权,需由国事院成员共同讨论研究决定,而后再上奏陛下或长公主。

    陛下对于这项提议,没有任何反对。

    近几年来,但凡国事院的决定,陛下和长公主罕有不通过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国事院的存在,使得陛下能够心安理得的懒政,这让百官不止一次的怀疑陛下的居心,但此举与国的确有益,众人对此,也的确提不出什么异议。

    国事院之成员,每个人都可以为宰相,从此之后,朝中官员,乃至于景国文人,无不以入国事院为目标……

    册立太子以及增加国事院成员的诏令,算得上两件最重要的事情。

    接下来,便是冗长,但偏偏是所有人都喜欢听的官员述职。

    在这两个时辰之内,他们会知道景国在过去的一年里,军事,经济,政治,人口,制度等各方面的变化。

    景国每年都在进步,他们有了天罚,有了大炮,得以震慑诸国,国库日益充盈,各种有益于百姓的新政不断推出……

    这都是他们在座的所有人努力一年的结果。

    这些成绩,会被写在皇榜上,逐一张贴在宫墙,对景国百姓透明开放。

    李易对于这些其实没有多大的兴趣。

    他看着坐在上方的明珠,心里想着,过些天走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她把这身衣服带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还是那个景王

    十年前,甚至五年之前,大殿上的每一位官员,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们能见识到如此的大朝会。

    政治,经济,人口,农事,商业……,几乎是他们能想到的每一个方面,都在以一种喜人的速度蓬勃发展。

    以前他们看不到景国的未来,是因为迷茫。

    现在他们依然看不到景国的未来,是因为景国的发展之快,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范围。

    当然,大朝会给百官带来的不仅有喜,还有忧。

    尤其是在蜀州刺史陈冲上奏之后,朝堂之上,几乎有一小半的人都变了脸色。

    怀疑,震惊,难以置信,以及浓浓的懊悔。

    这是蜀州刺史陈冲第一次参加大朝会。

    无论是立于朝堂十数年数十年的老臣,还是近些年朝堂上的新晋官员,对于陈冲这一个名字,都不陌生。

    曾经的陈国公府,是何等的显赫,不说一手遮天,但在大街上扔块砖都能砸着一位侯爵的京都,陈家,已然是位于最顶层的那几个家族之一。

    陈家曾经辉煌过,而后因为牵扯到崔家谋逆一事,一夕之间没落,到后来,更是彻底的消失在京都。

    有人知道他在景王的封地做了蜀州刺史,有人则是彻底的将他遗忘。

    今日,这位京都曾经的风云人物,再次走到了众人的视线之前。

    他带来了几个消息。

    在这五年间,蜀州的人口,已经正式的超越了京都,成为了景国第一人口大城。

    蜀州去年的税收,是整个景国税收的两成。

    这倒是没有超过,给他们留了一些颜面。

    但那只是一个蜀州,蜀州的税收是景国税收的两成,便说明蜀州一个州,已经抵得上景国十余州。

    但这,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早在五年之前,朝臣们一致商议,几乎是迫不及待的将蜀州五十年的税收权全都送给了景王,他们甚至将整个蜀州都送给了景王,当时还想着要不要再多送两个……

    当时他们想着,只要他能离开京都,怎么都好。

    五年之前,景国一个州,抵得上十余个蜀州,五年之后,一个蜀州,抵得上景国寻常十余州,翻了何止百倍。

    这只是五年而已,五十年后的蜀州又如何,无人知道。

    满殿朝臣,肠子已悔青。

    他们不由的转头看向伫立在最前方的那道身影,心中不知是惧,还是敬……

    李易一直在看着大朝会的推进。

    景国各州府的官员述职完毕之后,接下来便是各国使臣的觐见。

    数年之前,景国积弱,齐赵两国的使臣在景国金殿之上,如同在自家花园,言行举止,颇多不当。

    而如今,情形则全然不同。

    诸多小国使臣,奉上厚重的礼物之后,隐隐的表示出臣服之意。

    武国使臣没有送礼物,女皇陛下只是遣人送了一封国书。

    武国与景国于景和五年正月,正式建交,此后当为友好邻邦,互不侵犯,取消贸易壁垒,互相通商……

    赵国使臣送来的礼物很厚重,因为他们是来求助的,齐国的军队,已经快要逼近他们赵国皇城,若是景国不施以援手,用不了多久,赵国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齐国使臣表现的,虽然没有武国那么热络,但也表达出了建交的意思,他们觐言的时候,赵国使臣从头到尾都板着一张死人脸……

    大朝会从早上开始,历经数个时辰,直到快要下午才结束。

    几位老将以及朝中的一些老臣,早在大朝会开始之前,就被李轩赐坐了,那些年轻官员,则是全程站立,在大朝会结束之后走出来的时候,几乎都是一瘸一拐的。

    区区几个时辰,李易自是没有什么感觉,大朝会散了之后,他最先离开。

    没走多远,身后就传来急促的声音。

    “景王殿下,景王殿下!”

    这声音很熟悉,李易转过身,看到卫良正向这边小跑而来。

    卫良此次是跟随武国使臣一同过来的,李易刚才看到他了,只是当时的环境下,不好说话。

    李易与卫良已经许久未见,笑了笑,看着他问道:“你们的女皇陛下还好吗?”

    卫良脸上露出笑容,说道:“陛下刚刚登基,一切都好,就是每日国事繁忙了些……”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明珠如此,杨柳青也是如此。

    武国才刚刚安定,百废待兴,她自然要格外忙一些,也有很多以前不曾接触过的事情要去学习。

    不过,他身边有王老头他们看着,也不会出什么大错。

    “李兄,许久不见。”

    另一道声音从身旁传来,李易偏过头,看到的是刚刚从殿内走出来的杨彦州。

    他这次是代表赵颐出使的,目的自然是阻拦景国对赵国的援助。

    不过,景国朝中,对此早已有定论。

    虽然景国和和赵国有旧怨,但齐国野心勃勃,绝对不能看着齐国坐大,在半月之前,出兵阻拦齐国,援助赵国的命令,就已经加急传了出去,到如今,想必齐赵边境的景国军队,已经有所动作。

    李易摇了摇头,说道:“你不跟在赵颐身边,来这里做什么?赵颐不会不知道,这件事情,派谁来都没有作用。”

    杨彦州笑了笑,说道:“有没有用,总要试过才知道。”

    “现在试过了,有用吗?”

    杨彦州苦笑着摇了摇头。

    李易懒得和他说这些事情,随意的挥了挥手,说道:“出来之前,锅里还炖着汤呢,不谈国事的话,有空可以来景王府坐坐……”

    “一定!”卫良挥了挥手。

    杨彦州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彦州明日便去拜访李兄。”

    ……

    从殿内走出来的百官,看着景王殿下和齐武两国使臣谈笑风生,显然不是第一次认识的样子,皆是露出惊诧之色。

    他们自是不会觉得景王有通敌叛国之嫌,只是,连齐国和武国的使臣看起来都与他相交甚好。

    无论在不在京都,景王依旧是那个景王……

    一名官员看着景王的背影消失,快步上前几步,对徐徐而行的沈相说道:“沈相,蜀州,蜀州不能就这样交给景王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王府大宴!

    如今的蜀州,已经不是当年的蜀州。

    如今的蜀州,几乎是景国最大的一座宝库,仅仅五年,在人口上和经济上就已经超过了作为都城的京都,谁知道五十年后会成为什么样子?

    一个国中之国吗?

    这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也是满朝文武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哪怕是他们在几年前一致决定,已经将蜀州送给了景王,但信誉算什么,一个国家需要的,永远都是利益。

    那官员走到沈相面前,急促说道:“刚才在殿上,陈冲刺史说的话,丞相一定也听到了,蜀州如今如此富庶,朝廷必须收回蜀州啊……”

    原本徐徐而行的沈相停下脚步。

    他的眼神变的浑浊,看着他,问道:“魏给事中刚才……说什么?”

    中年官员看了看他,再次重复了一遍:“我们一定要从景王手里,把蜀州收回来。”

    沈相疑惑道:“景王,景王怎么了?”

    中年官员向他身边靠近了一些,提高声音道:“景国的蜀州,不能再落到景王手里了。”

    沈相诧异道:“蜀州,蜀州又怎么了?”

    中年官员:“……”

    沈相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笑道:“年纪大了,这耳朵就不好使了,魏给事中勿怪……,前些日子还想着,这把老骨头,是真的撑不下去了,打算过几个月就向陛下请辞呢……”

    中年官员陡然一惊,立刻说道:“沈相乃是朝中支柱,我辈官员的楷模,您要是离开了,还有谁能压得住这朝中的奸佞?”

    沈相叹了口气,看着中年官员,说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虽说是利益至上,但很多时候,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还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天下的良心。”

    那官员张了张嘴:“沈相……”

    “没有你口中的奸佞,便没有今日的景国,更没有今日的魏给事中。”沈相看了看他,腰背不再弯曲,眼神也不再浑浊,再次开口道:“陛下尚且没说什么,魏给事中就不用操心这些事情了。”

    沈相临走之前,又看了看他,说道:“今日站在朝堂的这些人,已经欠他太多了,不能再欠,再欠,怕就是要遭报应了……”

    沈相离开之后,中年官员怔怔的站在原地,只觉得喉咙有些干涩,舔了舔更加干涩的嘴唇。

    沈相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若是他执意要针对景王,沈相不会帮他。

    在这一刻,他终于深刻的意识到,景王,似乎比他认识到的,还要可怕的多。

    可是,他也只是为景国着想,他有什么错?

    他的脸上露出迷茫和彷徨,缓缓的迈动步子,一个人消失在宫门口的方向。

    ……

    李易出来的时候,锅里真的炖着汤。

    炖了好几个时辰的汤,味道非常浓郁,自从他发现他以前真是小瞧了明珠之后,就重新拾起了已经放下好多年的手艺。

    她只是低,但是成长空间却非常大,大的超乎了李易的想象。

    寿宁跑过来,委屈道:“我也要喝皇姐的汤,皇姐不给我喝……”

    李易拍了拍她的脑袋,说道:“你皇姐每天要处理那么多的国家大事,需要好好补身体,我一会儿再煲你喜欢喝的汤……”

    明珠喝的汤,自然是不能给寿宁喝的,倒不是因为她不需要,只是她现在才十八岁,最起码要再过上几年,李易心里的禽兽感和罪恶感才能打消。

    忙完了她们两个的汤,还要忙些别的。

    这一次离开京都,再回来的时候,就是陪明珠和寿宁回来看看了,不会这么的大张旗鼓。

    所以,向来只进不出,只收礼不送礼的景王府,也终于大方了一会。

    李易今日在府中设宴,也算不上是什么大宴,但凡他认为需要做个告别的,全都送去了请帖。

    第一个登门的是刘一手,他刚刚巡查完京冀地区,走进这座小院之后,快步走到他的身前,脸上略有激动,“大人,您回来了。”

    他当初还是县尉的时候,刘一手对他的称呼便是大人。

    这一个称呼,这么多年来,几乎没有变过。

    李易习惯性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都是一部尚书了,拿出点尚书的样子和气势……”

    向来以铁面无私和刚正不阿示人的刑部尚书,此刻脸上却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

    刘大有和曾仕春同时登门。

    同是安溪县衙走出来的两人,在这几年间,联系自然频繁。

    不知道怎么的,曾仕春居然也和两人勾搭在了一起,两部尚书,一位京兆尹,便已在国事院占据了三个席位。

    刘大有和曾仕春刚刚坐下,李易耳边就传来了一道粗犷的声音。

    “哈哈哈,李小子,认识你这么多年,老夫还是第一次占到你的便宜,今天把你府里藏的好酒都拿出来,老夫要喝个痛快!”

    “小子,这次的机会千载难逢,你可得好酒好菜的招待着!”

    ……

    薛老将军和马老将军罕见的统一了战线,没有比谁大谁小谁尿的更高尿的更远的问题,看样子是准备狠宰李易一顿。

    李易笑了笑,说道:“几位老将军放心,今日我会亲自下厨,好好招待几位……”

    李翰本来打算和端午偷偷摸摸的出去,被李易顺手抓了壮丁。

    放眼整个京都,李易还真找不到一个比他更合格的烤鱼手,从算学院的湖里钓的鱼还新鲜着,酱料也不缺,就差李翰了。

    董文允是和沈家、王家的人一块来的。

    董文允是沈家的女婿,沈家算得上是一门二相,宫中又有贵妃,但王家的皇后生下了太子,也说不上谁才是最后的赢家,不过,至少从表面上看,他们倒是一团和气。

    再多的,便是李家的一些亲族,但也只有寥寥几位,卫良和杨彦州也同时选择在今天蹭饭,李易估计着他得找几个帮手,不然一次还真应付不来这么多人。

    景王府今日从里到外,从主人到下人,都格外的忙碌。

    魏贤站在景王府门口,犹豫了许久,不知道该不该踏进去。

    他回去之后,又彻底的调查了关于景王的信息。

    查到的结果,让他彻夜未眠。

    他诗文无双,便是没有读过书的孩童,也能吟诵几句。

    他的书法,每一个字,都能卖出天价,他还从来没有见过有人的书法是按照字卖的。

    他已经达到了一个文人能够达到的巅峰。

    他改良了刑讯之术,使得景国酷吏锐减,他献出蹄铁,创下天罚,使得景国军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他以一己之力,退齐国使团,保存了景国的颜面,他创立算学院,开新算学,肃清了大批的朝中蛀虫……

    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商业,农业……,但凡魏贤能够想到的方面,都有景王的影子。

    他因此被两朝帝王信任,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金紫光禄大夫,成为景国开过一个唯一一位封王的外臣。

    他也已经达到了一个臣子能够达到的巅峰。

    这样的人,自是应该受到帝王的器重,然而,却因为种种原因,他一离开京都,便是五年之久。

    魏贤很崇拜景王,甚至于五体投地。

    朝臣对不起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