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硬汉兵王-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南方的一个铁路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拥有一家大型拖拉机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工厂是当时苏联最大的拖拉机厂,产量占全苏的一半,长期以来扮演兵工厂的角色,战争时期主要生产坦克。
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广阔富饶的顿河下游流域、库班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区,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产区。
华胜利知道早在两年前的1941年,德军占领乌克兰后,斯大林格勒就成为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石油、粮食和重要的工业基础,而德国此时也迫切需要这些资源。
德国在即将发动攻势之前,希特勒曾对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将军,说:“如果我拿不到斯大林格勒地区的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那么我就必须结束这场战争”
1942年5月8日,曼施坦因上将指挥的德第11集团军首先在克里米亚发起了攻势,一周后占领了刻赤半岛,俘虏苏联红军17万人。之后,守卫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近10万苏联红军被迫向德军投降,德军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
1942年7月2日,行军的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的前锋,已逼进苏联的沃罗涅日。但希特勒突然改变了计划,决定不占领该城,他命令霍特在获得第2集团军的接替后,迅速转向南面沿顿河,向斯大林格勒前进
博克元帅却想占领沃罗涅日,以彻底歼灭该地域内的苏布良斯克方面军主力,这使希特勒大为恼怒,当即撤消博克元帅的b集团军群司令之职,由第2集团军司令魏克斯上将接任,第2集团军司令则由萨姆斯将军继任。南面高加索方向,利斯特a集团军群于1942年7月9日发起进攻
德军的进攻非常成功,苏联军队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很难进行有效的抵抗,苏联红军后撤达100300公里,顿河及顿巴斯盆地最富饶的地区均落入德军之手
然而,第6集团军在战役初期,就取得令人满意的战果,使希特勒再次改变了计划。
希特勒认为,攻占斯大林格勒,无需那么多兵力,遂于17日,命令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方向南下,转隶a集团军群,以支援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强渡顿河下游。
这样,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进攻部队,就只剩下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
德军的第6集团军,辖有6个军,含2个装甲军,计14个师约27万人,近500辆坦克,3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由第4航空队1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
由于交通等问题,第6集团军的前进步伐有所放慢,给了苏联红军一定的准备时间。
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开始逐渐明确德军的意图,决心在斯大林格勒组织坚守。
7月12日,在西南方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有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铁木辛哥元帅为司令员7月23日起改由戈尔多夫中将接替,由赫鲁晓夫任军事委员会委员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担负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防御任务
苏联红军的支援兵力,也大量地向斯大林格勒集结
1942年7月17日,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展开了激烈的交战,会战正式开始。
德军第6集团军在保卢斯上将指挥下,以第8步兵军和第14装甲军为北突击集团,以第51步兵军和第24装甲军为南突击集团,突击苏联红军62集团军防御实施包围,向卡拉奇方向发展进攻。
同时,德军以部分兵力向苏联红军第64集团军发起佯攻,以吸引苏联红军的注意力。
7月23日,德军突破苏联红军第62集团军右翼防线,合围了该集团军的2个师,前出到斯大林格勒西面的顿河河岸。1942年7月25日,德军对由苏联红军第64集团军的右翼阵地发起攻击,企图在卡拉奇附近强渡顿河。
1942年7月29日,苏64集团军被迫退过顿河。
斯大林再也按捺不住对年迈的铁木辛哥元帅的失望,撤消了他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由第64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接任,并派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协助指挥战事。
斯大林还决定将预备队的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火速调往斯大林格勒地域。随后,为了增强斯大林格勒守军的斗志,斯大林于1942年7月28日发布了第227号命令,凡是不服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并严厉要求苏联红军部队“绝对不许后退一步”
德第6集团军由于缺少装甲兵力的支援,被迫转入防御态势。
德军在行进间占领斯大林格勒的计划被粉碎。
但此时,顿河西岸苏联红军的处境非常困难,两翼都陷入了德军包围。
1942年7月28日,苏联红军从罗斯托夫撤退。
1942年7月30日,希特勒又作了一个影响命运的决定。他宣布:“因为高加索的命运,是将要在斯大林格勒决定,所以由于这个会战的重要性,遂有从a集团军群抽调兵力,以增强b集团军群的必要。”
于是,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又归还给b集团军群,并于1942年8月1日奉命沿科捷尔尼科沃斯大林格勒铁路向东北方向进击,当天迅速突破了苏第51集团军的防线,占领了蒙特纳亚。
1942年8月3日,霍特攻占了科捷尔尼科沃,接着又于5日突破了苏第64集团军的防御,前出到阿勃加涅罗沃地域,但之后遭到了苏联红军越来越顽强的抵抗和反击,霍特只好放弃了独立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想法,于1942年8月9日转入守势。
1942年8月19日,保卢斯和霍特重新发起了进攻。保卢斯第6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西北面的特列赫奥斯特罗夫卡亚,向东南攻击,22日突破苏第62集团军在韦尔加奇和彼斯科瓦特卡地段的防线,强渡顿河,占领了卡拉奇。
23日,德军第14装甲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北郊的叶尔佐夫卡地域,逼到伏尔加河,将苏第62集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主力分割开来。
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从南面的阿勃加涅罗沃地区向北进攻,突破了苏第64集团军的防御,29日进至城南的加夫里洛夫卡地域,其前锋已前出到京古塔车站。
1942年9月2日,保卢斯第6集团军右翼与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左翼,在旧罗加奇克地区取得了联系。
与此同时,德军第4航空队出动飞机几百架,入夜又出动2000架次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狂轰滥炸。
鉴于斯大林格勒异常严峻的形势,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并决定立即调拨第24、第66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开赴斯大林格勒。
1942年9月5日拂晓,朱可夫将3个新锐集团军投入反击,由于准备仓促,反击未达到预期目标。当晚,斯大林命令朱可夫继续冲击。
1942年9月6日,苏联红军再次发动进攻,再次失败。
1942年9月9日,希特勒免去了利斯特元帅的a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由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克莱斯特上将接任,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则由埃贝哈德冯马肯森将军继任。
克莱斯特上任后,虽然竭尽全力,也无法再前进一步。因为冲击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燃油。
1942年9月10日,苏联红军试图从北面实施突击,恢复同第62集团军的联系,又遭到失败。
1942年9月12日,苏联红军撤至市区围廓,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德军突破斯大林格勒城防,从南面突进到伏尔加河,把守卫城市的第62集团军同战场上的其他部队分隔开来。
1942年9月12日,希特勒从东普鲁士飞抵乌克兰的文尼察,召见了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上将和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命令他们于1942年9月13日对斯大林格勒发起新的进攻,并决定从高加索方向抽调9个师加强给第6集团军。
1942年9月13日,德军开始攻城。而在此之前,德军容克88轰炸机用燃烧弹将市区炸成废墟伏尔加河沿岸对斯大林格勒的水路增援也受到影响。
保卢斯第6集团军担当主力,从城北实施猛烈突击。
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则从城南推进,策应保卢斯在城北的主攻。
苏联红军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和舒米洛夫少将朱,指挥的第64集团军受领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任务
1942年9月14日,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苏第62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
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
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苏联第62集团军顽强抵抗,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内都发生了激烈的枪战。
攻入城中的德军死伤人数不断增加。
尽管德军对伏尔加河东岸进行频繁的轰炸,但是苏联红军还是从那里得到了不断的补给和支持
。刚刚赶赴城中的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军官也只有约三天的平均存活时间。
德军的主要战术是各兵种联合作战,非常重视步兵、工程部队、炮兵和空军的地面轰炸的协调。
为了对抗这种战术,苏联红军指挥官采取了贴身紧逼的策略,尽量将己方的前线与德军贴近。这样导致了德军的炮兵部队,无法发挥远程攻击的优点。
斯大林格勒会战苏联近卫航空兵11团的伊尔2强击机给入城德军坦克重大杀伤。
1942年9月15日,德军对马马耶夫岗实施重点突击。该高地是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制高点,从这里可以俯瞰和控制全城,崔可夫中将的第62集团军司令部即设在这里。经过一天最为残酷的战斗,德军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
但在1942年9月16日,苏近卫第13师渡过伏尔加河进入斯大林格勒,突然向德军发起反冲击,又夺回了该高地。很多重要据点双方进行了反复争夺,第一火车站的争夺战达一周之久。德军不顾一切,一步步向市中心逼近。
1942年9月25日,德军占领了市中心,1942年9月27日冲进了北部工厂区,并重新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在1942年9月29日又被苏联红军夺回。
以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两方军队不断地交替占领这片高地。
斯大林格勒工业区修建在丘陵中,建筑物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或用石头砌成。
德军的推进不是用公里,而是用米来衡量
由于德军无法看到战斗结束的迹象,便开始调遣包括卡尔600毫米自行迫击炮等重装甲部队,开入城内。
然而,在伏尔加河东岸的苏联火炮部队,将德军置于其炮火笼罩之下。
而城中的红军防御部队仍然利用废墟进行战斗。
由于城内布满了高达数米的瓦砾堆和废弃建筑,德国的坦克部队毫无用武之地。
此外,苏联的狙击手非常成功地利用废墟作为掩体,给德军造成了极大伤亡
最为成功的一名狙击手zikan到1942年11月20日为止,已经击毙了224个入城的德军官兵
对于斯大林和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事关成败的关键一战cc290720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82章 决胜斯大林格勒,规模最大的战役
(全本小说网,。)
第781章决胜斯大林格勒,规模最大的战役
对于斯大林和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事关成败的关键一战
苏联红军指挥部将战略重点从莫斯科转移到了伏尔加河地区,并且调动了全国所有的空中力量支持斯大林格勒。
在9月底和10月初,苏联红军向斯大林格勒城区调去了6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旅;德军则调去了20万补充部队,包括90个炮兵营和40个受过攻城训练的工兵营。
双方部队的指挥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德军的指挥官保卢斯得了眼部肌肉痉挛的疾病,而崔可夫也在不见日光的地下室司令部,也忍受着湿疹的病痛,以至于不得不将自己双手完全包扎起来。
此时,德军在苏联南部的战线是从库尔斯克和沃罗涅日起,通过斯大林格勒到莫兹多克,长达1250英里以上。
再加上从库尔斯克到列宁格勒之间的800英里,德军在苏联的战线全长已在2000英里以上,而以德国的兵力和资源,根本就不足以维持如此长的战线。
特别危险的是,从斯大林格勒沿顿河上溯至沃罗涅日共长350英里,竟毫无掩护。
德国自己腾不出兵力来填补这个缺口,只得在这一线部署了附庸国的3个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在沃罗涅日南面;意大利第8集团军在东南面更远一些的位置;罗马利亚第3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正西、顿河湾曲部的右侧。
这使得战线拉得非常狭长,甚至在有些地段,只有一个野战排来防守整整12公里的防线。
而苏联红军在伏尔加河南岸保留了几个攻击点,这对德军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希特勒并非不知道这些装备和战斗力都极差的附庸国部队,是不足以担负这个任务的,但他却深信只要能迅速攻克斯大林格勒,即可抽出足够的兵力。
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弗朗兹哈尔德表示了忧虑和异议,认为斯大林格勒是不可陷入的,力主放弃这个作战,并向西撤退。
结果,希特勒便在9月底免去了哈尔德陆军总参谋长的职务,任命原驻法国的德军总司令蔡茨勒上将为新一任陆军总参谋长。
1942年9月28日,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司令员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为叶廖缅科上将;近卫第1集团军扩建为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中将。副最高统帅朱可夫大将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奉命秘密拟制反攻计划。
1942年10月份一个月中,斯大林格勒一直进行着激烈的巷战。德军逐屋战斗,从地面和地下的废墟中找路前进,所以也被称为“老鼠战争”。
对斯大林来说,是决不能让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落入德军之手的。
他亲自下令给叶廖缅科上将,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该城。
每一座房屋,只要有苏联军人,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成为敌人攻不破的堡垒。
而对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的精神价值,已超过了其战略价值,非要攻陷它不可。
当德国新任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小,心地向他指出第6集团军北翼漫长的顿河战线面临着危险,建议将第6集团军撤到顿河河曲时,希特勒严厉地回答说:“德国士兵到了哪里,就要守到哪里”
经过3个月血腥的战斗,1942年11月初,德军终于缓慢地推进到了伏尔加河岸,并且占领了整座城市的80地区,将留守的苏联军队分割成两个狭长的口袋状,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
此外,伏尔加河开始结冰,导致苏联不能再通过船,运送补给品给城中守军。
尽管如此,马马耶夫高地附近的战斗和北部城区的工厂地带的战斗,依然非常激烈
1942年11月11日,德军以5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2个工兵营,在宽5公里的正面上,发起强攻。战斗队形高度密集。
一天之内,苏德两军为争夺每寸土地、每一座房屋,都进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