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的赏识教育,就是父亲通过亲切的言语、体语表示来传达对孩子的热切期盼,令孩子在不断的积极鼓励之下,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魏延也准备这样教育孩子。

    魏延对子女的教育,也推崇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应材施教”,魏延准备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来培养他们,不管他们的兴趣显得有多么地不务正业,魏延都愿意依着他们的性子去培养他们,竭尽所能把他培养成本行业最好的人才,即便有孩子想去种地,也要培养他成为大汉最好的农学家。

    魏延期望自己的子女里面能出几个带兵打战的武将,有几个能出谋划策的谋士,有几个能治理一方的政治人才,有几个做贸易的经济人才,有几个文采斐然的文人墨客,如此这般类推。

    魏延反复教导孩子们:“你们将来只有一个人会继承为父的权位,这并不代表其他人都是没用的,在为父心中,你们每个人的地位都是一样重的,只要你们每个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做到大汉最好,做到你们领域的王者,不管是做文官也好,作武将也好,做儒生也好,做商贾也好,只要你们能够在本领域做到至尊王者,你们就是为父的骄傲!”

    魏延对孩子们的期望就是,不管你做什么,都一定要做到最好,努力做到所在领域的王者。

    魏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受曹操启发却胜于曹操,魏延“因材施教”的教育,给孩子们多一些发展的门路,应该能够避免那种“九龙争嫡兄弟相残”的恶俗又心寒的戏码,不让他们在争夺父亲继承权的一条路上走到黑,便能在最大程度避免争权夺位的人伦惨剧。

    曹操的儿子虽个个了得,寿命却都不长,除曹冲外,长子曹昂很早就死于战场,曹丕不过活了四十岁,曹植四十一岁,曹彰死得更早些。曹昂是战死,曹冲是病死,而曹丕、曹植、曹彰的死却跟兄弟争权夺位自相残杀互相猜忌密不可分。

    魏延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比历史上曹操的儿子出色,却不希望重蹈他们的覆辙。

    魏延曾幻想过,天下最重要的二十个行业里面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都是自己的子嗣,魏延家族在政治上的继承人便可得到其他领域的兄弟们的支援,同气连枝,互相协助,原本人丁单薄的魏延家族必定会成为可传承数百年甚至更为久远的大家族。

    魏延努力繁衍子嗣,更加努力培养子嗣,就是想把人丁单薄的魏家变成人丁兴旺且底蕴雄厚的大世家,乃至于是天下第一世家,但魏延不想沿袭河内司马家的老路。

    晋武帝司马炎有一个错误的抑制世家的想法,想通过宗室镇守四方来震慑各地的世家,却不料各地世家怂恿着司马家那帮蠢货斗了起来,正可谓司马家成也子孙多,败也子孙多。

    像西周文王、西汉刘邦、西晋司马炎、明朝朱元璋那样把家族子弟分封为王,镇守四方,都酿成了后来的惨祸,绝不可取,魏延不想重蹈他们的覆辙,他的子女同样是大汉子民,同样要遵从魏延自己修订的大汉律,同样要遵从魏延自己修订的军纪,从制度上杜绝了各地将领挟兵自重的可能性,只要魏延自己不从源头破坏,各项监督制度必能形成大汉军民共同遵守的金科玉律。

    魏延不像大多数父亲那样狭隘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要儿女遵循世俗的成功标准,魏延在严格要求子女完成骑马、射箭、击剑、文史、诗赋之类的基础教育之后,他们无论选择那个方面作为人生理想,魏延都全力支持,即便是某个子女对宗教感兴趣,加入了通天教做传教士,魏延也不阻拦,只会鼓励他在神学研究和道术施展上精益求精,有朝一日能够做成一个天师。

    后来魏延果然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加入了通天教,那个儿子并没有拜左慈、于吉为师学习道术,而是拜徐整为师,全心研究神话传说,竟然成了通天教的教义权威。

    徐整,是历史上东吴的太常卿,此人撰有《毛诗谱》,注有《孝经默注》,当然这两个著作都不是魏延关心的,魏延关心的是他著作的有上古传说的《三五历记》及《五远历年纪》,据说是记载盘古开天传说的最早著作。魏延听说了徐整开始撰写这两本书,为了丰富通天教的神话传说体系,便派人将他请来,并以教尊的身份委任他为一个大主教。

    徐整的《三五历记》上写着:“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曰:神于天,圣于地,天高一丈,地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五,甚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

    《五运历年记》又写道:“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后世的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基本上都是从这两本书演化而来的。

    魏延知道此时的徐整才刚刚开始写这两本书,便让徐整按照自己勾描好的通天教教义,结合大汉各处流行的神话传说,编造出一个完整的符合通天教教义的神话传说体系。

    徐整花了半年的时间奔赴各地采集素材,又花了半年的时间去书写,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将华夏神仙录写了出来,这本书经过王粲润色,教尊魏延签署,作为全民信教时《通天经》的辅助读物,又作为神学院的教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20章 【规划洛阳】

    (全本小说网,。)

    此时,魏延越来越觉得义阳促狭,狭小。

    他仔细思考过,决定还是把根据地中心设在洛阳,他让李严为司州刺史,全权重修洛阳城,按照魏延亲自绘制的设计图纸将洛阳城打造成真正的世界中心。

    魏延未来的宏图是把洛阳八关当成洛阳的外围城墙,依托附近的山脉,把洛阳城的范围扩大十余倍,建设成一个超级大城市。

    不过前期还是重修洛阳老城,并在老城的四面建立四个卫城,捍卫洛阳城的安全。

    魏延到洛阳城,骑马观花,最为遗憾的是没有看到牡丹花,便让人从长安大规模移植牡丹到洛阳城,待洛阳城里开遍牡丹花时再举行迁移大典。

    魏延骑着乌骓马游遍洛阳城,虽然这里被董卓烧成灰地,但这样一来,破旧出新,更容易建成魏延心目中的帝都!

    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而且雄踞“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有这样的城池做都城,魏延是不会再考虑燕京、金陵之类的城池。

    当时,董卓焚毁后那一片惨状,“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宫院中只有颓墙坏壁。洛阳居民,仅有数百家,无可为食,尽出城去剥树皮、掘草根食之。尚书郎以下,皆自出城樵采,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汉末气运之衰,无甚于此。”

    但李严十万军民,在这里建设数月,气象大变。

    或许有人会说,魏延为什么非要在洛阳定基呢,洛阳没什么了不起啊。

    或许后世二十一世纪那个洛阳的地位远远没法跟那个帝都魔都相提并论,但二世纪的洛阳,绝对是神州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在历史上只有洛阳被帝王正式地定名为神都,意思是神州大地之首都,这可是比帝都要高上一截的称呼,至于什么魔都更是群魔乱舞的鬼地方,更加是拍马难及。

    在二世纪的神州,洛阳应该是最适宜成为神州都城的城市,比起凋敝了一百多年的长安城,比起偏狭一方尚未大规模开发的金陵,比起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邺城,比起荒凉贫瘠的燕京,洛阳好上太多。

    首先说,东汉在洛阳定都两百年,两百年的大汉统治还是有它的影响力,洛阳为天下之中,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汉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班固曰“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以此地为都城,可以将政治军事的威慑力覆盖到整个国度,而不论是燕京还是金陵都失之于偏居一隅,无法统揽全局。

    再者,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所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唐太宗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韦应物说“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宋太祖曰“吾欲迁洛,以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定都洛阳,只要在冬季结冰期守好黄河,便万无一失,若不是内部生变,洛阳八关还从来没有因为外敌入侵而被攻破过。却说北宋亡于女真金国,很大原因是他们定都在一马平川的开封,而不是三面环山的洛阳,赵光义因为要阴谋篡位,所以劝说赵匡胤不要迁都洛阳,实在是赵光义的一大失策,直接导致他这一系子孙在女真人带过来损失殆尽,赵构无后,只得找了一个赵匡胤的后裔做继承人,自此南宋君主都是赵匡胤的后代。

    说起文化渊源,汉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汤、武定九鼎于河洛,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老子著有《道德经》,苏秦佩六国相印纵横游说于六国之间,才子贾谊博怀济世文章,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汉书》,许慎著《说文解字》,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蔡伦发明造纸术,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的。华夏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

    现在的洛阳城,有白马寺,没有少林寺,而且因为魏延对佛教的偏见,以后永远不可能有少林寺,更不可能有龙门石窟,也因为魏延对关羽的成见甚深,洛阳也永远不可能有关林。

    但洛阳在二世纪末的神州大地的文化地位不会因为缺少这些东西而降低。

    从经济贸易的角度来看,洛阳的地位同样很高,因为洛阳是丝绸之路的,数十年前汉明帝派遣使者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了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且首次将丝绸之路延伸打通到了欧洲,到了当时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派遣使臣顺着班超打通的丝绸之路来到东汉,在京师洛阳觐见了大汉皇帝,这是东西方两个超级大国第一次交往。洛阳作为东方超级大国的首都,罗马作为罗马帝国的首都,丝绸之路便是从洛阳开端,到罗马结束,丝绸之路首次将罗马帝国和某个国度连结在了一起。历史上,东汉之后,魏晋及隋唐时期,洛阳都是东西方丝绸之路贸易的,这个跨度之大,时间之久,意义之大,无与伦比!

    丝绸之路虽然由班超打通,但因为东汉朝廷跟羌胡之间爆发的战争,使得丝绸之路再度断绝,虽然后来又有班超的儿子班勇再度开通,朝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治柳中,执行都护任务,自此遂以长史行都护职,桓帝时有赵评、王敬,灵帝时有张晏为西域长史,但因为东汉朝廷跟羌人的战争愈演愈烈,丝绸之路在灵帝末年已经断绝。

    丝绸之路是一条黄金之路,魏延一心想要从罗马帝国那里赚取大量金币,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条黄金之路断绝呢,再者丝绸之路又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大汉想要了解世界,就要有一个通道,当海上丝绸之路尚未完全打通的情况下,陆上的丝绸之路愈显重要。

    若干年后,魏延效仿盛唐时期,任命班超的后裔班荣为西域长史,从凉州甄选精锐士卒,变成八千人马的西征军,前去打通丝绸之路。

    班荣遵照魏延的指示,采用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的政策,笼络一批西域小国,对抗另外一批西域小国,而魏延又不断地通过凉州向西域增兵,准备逐渐地控制西域各国。

    与此同时,还新修了玉门关,开放了沿途各个关隘,同时打通了天山北路的丝绸之路分线,将西线打通到中亚。

    魏延对班荣的要求是,改变西域小国林立的历史,让丝绸之路更加畅通。

    丝绸之路畅通一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皮毛植物、香料、颜料到金银珠宝矿石金属,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几乎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的随商进入更是不胜枚举。

    丝绸之路重开,并不费劲,因为这是军事行动主导的经济活动,派兵过去,就能完成。

    魏延站在洛阳城头,环顾四方,考虑的是定都洛阳数百年甚至更长远的规划。

    路上交通的驰道、直道要以洛阳为中心了,而不能再以其他地方为中心了。

    过去为了抵御鲜卑入侵,重修了秦直道和秦驰道,魏延麾下的朔州建设兵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套用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汉直道和汉驰道上,事半功倍,魏延并不忧虑。

    魏延唯一忧虑的是洛阳的漕运,火车没有问世之前,船运从各个方面都比路上车运要好,魏延继续以洛阳为都城,就必须要考虑到要大兴漕运,甚至要像隋炀帝杨广那样兴修运河。

    其实隋炀帝杨广修运河是没错的,运河是必须要修的,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相继修建了一些渠道,这些渠道虽然断断续续,却使大运河的开凿,在江南和中原地区初具规模了,随着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修凿的局部运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江南地区在全国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占重要地位,沟通南北水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交流的迫切需要了。

    杨广修了大运河以后,沟通了东西南北,东西南北都用水连起来,组成水网,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是一盘大活棋。

    杨广挖掘运河,葬送了隋朝,给李唐做了嫁衣,大运河迎来了唐代的贞观开元之治,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

    魏延开始着手布局以洛阳为中心的连同南北的运河,连同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不仅有利于南北经济汇通,更有利于自己的军事行动,有利于自己统一整个大汉。

    魏延吸取杨广的教训,没有限定要在三五年内非要修好,他给出的时间表是二十年。

    这些日子,魏延渐渐习惯了上位者的思考方式,他不再是局限于原来那个武将的简单思维,考虑问题不但是从全局,更会考虑到数年数十年的未来。

    魏延现在夺取洛阳城,他考虑的就不仅是对抗洛阳东北的袁绍和洛阳东南的曹操来守住洛阳城,他要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