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延的种子三国-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植这番话没有让王晓清醒,反倒让他更加忿恨,腾地站起身,指着司马徽和魏延:“按照我们理解行事,天下才能太平!按照你们这样曲解,天下只会大乱!乱天下者,必是尔等!”

    侮辱老子,老子能忍就忍一下,侮辱老子的师傅,老子就忍不下去,魏延当场就失去冷静,跳起来,冲上前给了王晓一个响亮的耳光。

    王晓当时正站在案几边,魏延这个耳光把他扇得飞了出去一丈开外,躺在宴会中央,趴伏在地上一个劲地吐血,一个劲地吐出满嘴破碎的槽牙,脸肿起来像是猪头一样。(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72章 【大学堂】

    (全本小说网,。)

    魏延大步流星,走到王晓面前,把他踩在脚下,厉声痛骂道:“蠢货!回去好好读读史书去!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怎么来的?!我们高祖是怎么建立大汉的?!

    赤眉是怎么起来的?!黄巾是怎么起来的?!

    你想愚民,你愚得了吗?!

    你不去教化他,你就以为他真的就是瞪眼瞎,等你摆布?!

    你以为他们会柔顺得像个绵羊一样被你屠宰吗?!

    那你看大汉满地的黄巾余党是怎么回事?!

    真正让天下大乱的到底是谁?!”

    魏延平时都是笑嘻嘻的,碰到谁都是满面春风,有些世家家主觉得魏延没有威仪,对魏延渐渐没有原来的畏惧,今天他们算见识到了,魏延一旦发怒,杀气横生,充塞了整个大厅,在座的四五百人全都噤若寒蝉,连久经沙场的将领们也都面露惊色。

    魏延觉得自己原来笑得太多了,让这些畏威而不怀德的混蛋们轻视自己,从此以后,自己还是会笑,但该发威的地方一定要发威,不然老虎不发威会被这些家伙当成病猫的,难道他们忘了自己是怎么对付那些叛乱家族的吗?

    魏延扫视着在场的所有家主,冷冷地喝道:“那些陈词滥调都去见鬼吧,你们相信了那些鬼话,把自己和那些为你们卖命为你们劳作的百姓们割裂开来,与他们互为仇敌,你们觉得这样真的能长久吗?各位家主,我们是舟,民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魏延这句话放在后世官场如同放屁一般,可拿到这东汉末年,便如同一块大石投入湖中,卷起千重浪,那些世家家主议论纷纷。

    魏延感觉火候到了,便露出真挚和蔼的表情:“今天我魏延就跟大家交个底,我是寒门出身,父亲只是一介县尉,我今时今日的地位得来不易,我也想让魏家能够世世代代繁荣下去,成为四世三公之类的大世家,但我知道我们这些权贵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管束下层百姓,以为让他们不知礼仪不通诗书,他们就会乖乖地听我们的话,这历朝历代的农民暴乱说明我们这些上位者根本想错了。这些下层百姓占据我们大汉子民的百分之九十,这么庞大的人群如果不把他们纳入正轨,迟早都会出事。”

    那些家主稽首道:“还请魏将军示下,如今该如何是好?”

    他们经历过一次黄巾起义大暴乱,不想再经历第二次,谁知道第二次他们能不能还像第一次那么幸运地逃脱过去。

    魏延神情凝重道:“之前的全民皆兵便是把这些草民编入行伍,从编制上进行约束。下一步,我准备进行全民教化,首先是对他们的子女进行儒家教化,教他们诗书礼仪,让他们知道忠孝,知道仁义,知道尊卑,知道廉耻,我们要从精神上对他们进行约束。双管齐下,必能让他们不再兴起暴乱。”

    有一个家主敏锐地注意到一点儿隐患:“等这些贫民们知道礼仪诗书以后,将军会不会重用他们,而排斥我们的世家子弟?”

    魏延心道,你猜对了,全民教化的下一步就是全民科举,等到大部分民众都识字了,本将军不缺乏人治理地方了,本将军就开始全民科举。

    他心里如此想,嘴上却说道:“你多虑了,这次的大兴官学而培养出的平民子弟,不会像先帝的鸿都门学的天子门生一样,立马派出去做郡守或刺史,只会做亭、乡、县的小吏!”

    亭、乡、县的小吏,都是那些世家子弟不愿意做的官职,向来都是由世家的附庸土豪们瓜分,但魏延的态度很鲜明,朝廷上的官位和地方郡守、郡丞、县令、县丞、乡令之类的官职可以分给你们世家,但是这些诸如郡尉、县尉、乡丞、乡尉、亭尉之类的官职,全是我魏延这一方的囊中之物,你们不能抢。

    那些世家家主见魏延信誓旦旦,而且不是一味的退让妥协,便信以为真,以为魏延跟他们世家商量好了条件,就会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反对魏延大兴官学的人越来越少。

    魏延这个人,爱憎分明,他若是认为那人是友人非敌人,他绝对会严守两人的盟约,直至对方毁约,若是他认为对方是敌人,他便会把那盟约当成一张废纸,随时都可以撕毁。

    跟世家家主的约定亦是如此,官学里培养的人才确实在一开始做亭、乡、县的小吏,那是因为魏延不想拔苗助长,他想让自己的门生们多积累一些地方政务的经验,厚积薄发。

    等魏延把这些世家各个击破削弱以后,魏延这些门生们又经过多年磨砺,积累了丰富的基层政务经验,魏延便顺理成章地把他们提拔到县、郡的重要位置,如县令、县丞、郡太守、郡丞,至于县尉、郡尉,也是魏延门生故吏的囊中之物。

    经过魏延耐心的说服,各个世家家主都陆续同意了全民教化的理念。

    魏延担心这些世家人物还对着搅风搅雨,便写下了白纸黑字的约定,说不会把自己的门生放做郡守、县令之职,不会让自己的门生去抢世家子弟的饭碗。

    那些世家人物都同意了,全民教化的基本政策便制定下来了。

    各地的官学依然兴办,但那是为世家子弟和有名望的寒庶子弟们开放的。

    魏延强力推行的教育体制,是在现有的官学之外,另辟蹊径。

    魏延率先在义阳新城建立了一个大学堂,名为中央大学堂。

    中央大学堂由魏延的钱袋子延财钱庄拨给经费扶持,由中央系统的枪杆子严密保护,同时正规军还为中央大学堂提供强大的武学支持。

    中央大学堂里面设有师范学院、军事学院、政治学院、技术学院、文艺学院、女子学院。

    为什么要设置师范学院?

    魏延觉得,现在大汉最缺乏的不是将领,不是文臣,而是教师,大量的合格的称职的教师,若是有了大量的合格教师,全民教育便有了光明的前途,未来实行科举制进而抑制世家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73章 【小学】

    (全本小说网,。)

    魏延把培养教师的学院定名为师范学院,是依据后世的设定。

    他以为会被司马徽等人给否决掉。

    司马徽却拍案叫绝道:“文长公,这个名字定的好,杨雄在《发言字行》中说:‘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我们就是要培养一些‘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的教师之才。”

    魏延想到后世,中小学校的教师多半是同届学生中较为平庸的,由这些平庸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还能杰出到什么程度呢,国家的教育制度本身差劲,再加上那些执行的人也算不得上好,这个国家有太多能成为栋梁的人才都被耽误了,而那些大学教师里面,没有师德的专家叫兽比比皆是,为了汉民族的长远发展,魏延就要从一开始选择最杰出的人才做教师。

    所以魏延把师范学院定为中央大学堂里面最重要的院系,中央大学堂里面最适合做教师或稍作训练就可以做一个好教师的优秀学生全都被安排在师范学院。

    他现在占领地盘里面,十五岁以上的略通文墨的贫民子弟、寒庶子弟、世家子弟加起来共有四千多人,愿意来中央大学堂继续就学的只有两千多人,多半是平民商贾、寒庶地主的子弟,魏延便从这里面优先甄选了一千人,编入师范学院。

    这第一批招收的师范生,将在师范学院院长司马徽的教导下,突击学习《论语》《中庸》《大学》等儒家经典和先秦诸子百家著作里面涉及到教书育人的篇章,学制二年,以后变为三年。

    开始的第一个月和最后面的一个月里,这些师范生都要进入正规军军营里接受军事训练,以砥砺意志培养对魏延的忠诚,二年后经考核合格,便编入到每个亭堡、县城、郡城里开设小学堂。

    中央大学堂第一期的师范生最后合格的只有五百人,剩下的五百人没有通过考核,还要再接受一年的学习训练。

    魏延掌控了八百万人口,八百万人口里五岁到十五岁的男女儿童加起来,总共有一百多万,平均二千个学生才能摊在一个教师,魏延便把这个教师定在每一个乡公所里,也就是乡里几个亭堡里面最大的亭堡,那个教师兼任乡傅,负责全乡的教化。

    魏延颁下法令,规定辖内所有五岁到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不管是世家大族的子女,还是寒庶地主的子女,还是自耕农、商人、军人的子女,还是佃户、奴仆的子女,全部都要接受教育。

    完全不识字的,不论年纪、性别,全部编入小学堂一年级,跟随乡傅从识字开始。

    小学堂只设置四年,魏延经历过后世那种摧残儿童人性的教育制度,所以他一直认为基础教育没必要花上五年或六年的时间,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完全可以在四年内学完小学堂的所有课程。

    那些稍微识字的孩子再按照识字多少、诵读典籍多寡来分成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完全不按照年龄、性别来分年级,分年级的依据便是入学前的考试,看掌握文字的程度而定。

    刚开始的几年内,中央大学堂培养出来的教师很少,每个乡镇只能分到一两个,魏延为了迅速推进全民教化,便想出一个便捷的办法。教师先去教授四年级的孩子,教授完毕后,四年级的学生便再按照二年级课本去教授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再去教授三年级的孩子,教授完毕后,三年级的孩子再按照一年级的课本去教授一年级的学生,若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们有教不通的地方,教师再重新给大家讲一遍。那些学的比较快、教课比较好的三四年级的学生会被授予助教的身份,参与小学堂的日常教学。

    在这个时代,即便魏延不添加什么,小学堂的课程都比后世的小学课程好玩太多太多,而且更能培养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因为学习的主要内容都依据儒家要求学生们掌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礼,便是礼仪,如同后世的思想道德教育,书籍有两本,一本是《礼记》,一本是魏延亲自编纂的《三字经》,取材于后世的《三字经》,把东汉以后的事迹全部删除,只保留东汉及其以前所有贤人的事迹,旁边还画上插画,寓教于乐,三字经是小学堂一二年级的启蒙教材,《礼记》的简略本供小学堂三四年级学习。

    乐,便是指音乐、诗歌、舞蹈等,这些都杂糅在一起,一起教授,教材便是《诗经》和魏延编纂的《启蒙诗词》,《启蒙诗词》选择的都是后世那些通俗易懂的诗词,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之类的诗词,至于抚琴、舞蹈,是让学生们自发建立一些琴社、舞蹈社来自行训练,教师从旁辅导。

    射,便是射箭,为了跟北方游牧部落对抗,所有的小学堂学生都必须学习射箭,不论将来他们做文官还是武将还是其他的职业,遇到游牧部落的侵扰,他们至少能做到有还手之力。按照不同的年龄,有不同量级的弓弦,不能影响他们的骨骼发育。

    御,开始的意思是指驾驭马车,现在当然指的是骑马,牧马场会向每个小学堂送去几十头小马驹,供小学生们骑乘,练习骑马射箭。

    因为射御这两科做基础,魏延便把所有小学堂学生都编入到正规军的候补序列,称之为童子军。

    书,指的是识字和写字,识字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又是造字方法,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九十,识字后便开始练习书法。

    数,指的是算数,小学堂并不学均田、栗布、差分、少广、商功、均输、盈朒、方程、勾股等复杂的数艺,他们学习的是九数,即是九九乘法表,只要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学得通就好了,魏延可不想把后世的奥数来过来恶心摧残这些小学堂的学生们。(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74章 【中学】

    (全本小说网,。)

    魏延联合司马徽、胡昭、王粲等人又从《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典籍和《道德经》、《庄子》、《墨子》、《孙子》等诸子百家典籍里选择通俗易懂的章节,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编成四本书,供给一年级到四年级作为最基本的课程,名字便称做《小学》,跟那个艰涩的儒家典籍《大学》相区别开。如此看来,整个小学期间,除了《小学》、书、数让那些小学生烦一点,其他课程都是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玩,这些孩子基本不苦逼不抑郁,不五道杠。

    等到第三年,中央大学堂第二期的一千多师范生毕业以后,便开始在各个亭的邬堡分设小学堂,在县里或大的乡镇里设置中学堂。

    中学堂面向所有十岁到十五岁的稍微有些基础的孩子,当然这些孩子要通过五选一的择优录取的选拔考试才能获取进入中学堂的机会。

    之所以设置这个选拔考试,魏延觉得,大部分天资鲁钝的孩子还是只接受一定的启蒙教育就够了,只要他们能看懂官府发放的日报,能看懂魏军的告示,能有意识反抗世家大族的统治,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孩子,就够了。

    毕竟这个时代还是须要大量的自耕农、商贩、奴仆、佃农,若是让他们轻易上了中学堂,再轻易上了大学堂,只会让他们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为自己能做文臣武将,便不屑于做普通的工作。

    穿越之前的他,看到太多这种悲剧,大学开始扩招,很多原本考不上的高中生都能挤进大学校门,他们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殊不知,在当局的眼里却成了有文凭的民工,他们被生生拔高了,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初入社会的头几年很是痛苦,直到放弃了天之骄子的架子,适应了社会,才逐渐快乐起来。

    魏延不能坐看凭投胎好坏来选择人才,只能给大家一个平等的机会,谁的天资好又肯努力,谁就有进一步的机会,

    魏延在每个县城设置一个中学堂,一百个县城,便有一百个中学堂,每个中学堂大概有一千名学生,每个中学堂一开始只有五个老师,这一千个学生刚升入中学堂自然是中学堂一年级,按照魏延的十年教育编制来说,他们算是五年级的学生,中央大学堂毕业算是十年级。

    第一批学员大概有在第一期拨给中学堂五百名教师,平均二百个学生才能摊到一个教师,而且还有那么多科目需要教授,一开始也只能采用优秀学生助教的方式,即便是后来师资力量雄厚了,优秀学生助教的传统还是延续了下来。

    中学堂只设置三年,不分初中学堂和高中学堂,学习的课程基本上是小学堂的升级版,比小学堂稍有不同的是中学堂的学生在每个学年里的寒暑假里,都要去魏军军营里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