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醉迷红楼-第7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看她灰败的脸色,薛宝钗猜测,他家怕是也知道这一关过不去了。

    看着炕上闭目生闷气的薛姨妈,又看了眼坐在椅子上恼火不已的薛蟠,薛宝钗劝道:“妈,哥,你们也别气。环哥儿说,跟一伙必败的人家生气,没的抬举了他们。内务府的事也是这两天才发生的,环哥儿也是今天进宫后才听说的。”

    薛姨妈闻言叹息一声,道:“人心叵测啊,何家真真是坏透了。”

    薛蟠有气无力的劝道:“妈,你也不必再气,何家既是九郡王的门人,这一回,八成是要被抄家的。家人也会发落成奴,你若恨,到时候买了回来,随你出气。”

    薛姨妈闻言,睁开眼看着薛蟠,心疼的不得了,道:“我要那起子坏心人作甚?我只是可怜你……”

    薛蟠闻言,登时如炸了毛的公鸡,一跳老高,嚷嚷道:“妈你这叫什么话?我有甚可怜的?又不是我上赶着要娶他家的女儿,是他家囚馕的不要脸,上赶着将闺女嫁给我!我可怜?”

    薛姨妈忙哄道:“是是是,是他家相中了你,与你很不相干呢。我只是盼着,早日给你娶个好亲,你也就安生下来了。”

    薛蟠闻言,瞬间成了斗败的公鸡,又坐倒在椅子上,有气无力道:“妈你就别操心这事了,我还不急。

    这世上也没几个环哥儿那样的,不知道娶那么些老婆作甚。

    我还想多玩几年呢……”

    说罢,到底觉得无趣,他原还以为,何家是慧眼识珠,瞧出了他的好,才上赶着要嫁闺女给他。

    谁知道,那群王八操的,竟然耍了这么一出……

    越想越憋屈,跟薛姨妈和薛宝钗告辞后,薛蟠转身离去。

    国丧了了,他要找个地方,好好高乐几日……

    看着儿子“落寞”的背影,薛姨妈都忍不住落下泪来,对薛宝钗道:“你好歹也替你哥哥想想,给他寻一门像样的亲事。”

    薛宝钗闻言,秀眉微蹙,道:“前儿我同妈说,那位邢家姑娘是极好的,偏你……”

    薛姨妈摇头道:“她那样的出身,又有那样的父母,这亲事如何使得?”

    薛宝钗闻言无奈,道:“那我再看看吧。妈,今日甄家那位太子妃要来府上,晚上环哥儿要设宴款待,请你一起去呢。”

    薛姨妈闻言,道:“那你先去忙着准备吧,我一会儿自己过去。”

    薛宝钗笑道:“劳了三丫头和云儿操劳。”

    薛姨妈闻言,倒有些不乐意,道:“云丫头分明还没过门,这些事,该你来操持才是……”不过没等薛宝钗劝,她自己也明白过来,笑道:“真是难为环哥儿了,将家里都安排的那般周到,一人分管一摊子事,谁也不掺和谁,也好。

    就是不知道,你琴妹妹如今到了哪里?

    你也真是,如果环哥儿真对她起了心思,又岂是你能拦得住的?

    好端端的将她打发出去,你以为他们家老太太看不出名堂?

    而且就算不为环哥儿,为了宝玉她也着恼。

    要我说,直接许给宝玉,也不算差事。

    我算是看出来了,环哥儿是个重情义的,不会薄待了他这个同父兄弟。

    西府旁边那几处宅子,很不错呢,如今其中最大的一处却是划到了宝玉的名下。

    琴丫头跟了他,总比在外面晃着强。”

    不能怪薛姨妈薄情,不照顾薛家侄女儿,只是,相比于薛宝琴的幸福,她更看重薛宝钗在贾家的处境。

    因为薛宝琴远走的事,贾母近来很是给了薛宝钗不少脸色看。

    虽然没有言语上敲打,但只那副淡淡的神色,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就是对她,薛姨妈也觉得大不如前了。

    若非有贾环的面子在,贾母不定多不待见她们薛家母女呢。

    想想也是,虽然一路上磕磕碰碰,可如今贾家的地位却愈发如日中天。

    这还是宫里那位贵妃娘娘没生的情况,等到年下,宫里那位娘娘,若是生出一个皇子来……

    那,贾家的地位,将会再上一层楼。

    这般情况下,贾母也不需要再隐藏自己的喜怒心思。

    幸好,贾环如今和薛宝钗圆了房,待她也越来越好了。

    还将那么大的事都交给她掌管,远比管区区一个内宅重要的多……

    也许,这就叫福祸相倚吧。

    ……

    ps:谢谢大家的关心,胃痛比感冒要难熬,关键是不能吃东西,郁闷,希望能早日康复。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六十九章 富贵逼人

    第九百六十九章富贵逼人

    “轱辘辘……”

    “轱辘辘……”

    车辕在西域丝绸古道上缓缓碾压而过,发出一阵响声。

    夕阳染红了半壁天空,也染红了千年古道。

    这是一队不小的人马,足足有二三十人。

    两辆马车,二十骑护卫。

    这里距离那座繁华雄壮的神京城,已经有近千里之遥了。

    出了秦关,又过了陇右。

    周围愈发的荒凉,却也愈发的广阔雄伟。

    在江南,是断不能见得这般厚重的天地的。

    即使那八百里秦关,也不及此地的宽阔和苍凉。

    亘古不变的黄沙和戈壁,磅礴震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虽然环境艰难,干燥,酷热。

    但薛宝琴的心境,却并未像薛姨妈想的那般恶劣。

    甚至,她的心情还不错。

    有人护着,不虞危险。

    一路上,若真有找麻烦的,亮出贾家的牌子,也会完美解决。

    大秦的西北路,是武威侯秦家经营了三代人一甲子的地盘。

    根基深入到方方面面。

    沿途所经过的每一座城,都会被秦家影响到。

    而以贾环和秦家如同一家的亲密关系,贾家的车队,在西北从来畅通无阻。

    没有危机感,自由自在,也没有紧迫感,没人催促,薛宝琴故地重游,看着当年同父亲一起走过的城池和景色,倒也乐得自在。

    每经过一座城,她都会观察一番云字号在城外设立的驿站,以及城内的商铺。

    商铺也就罢了。

    西北精穷,一百座城池的商铺加起来,利润都未必有江南三五座县城里的商铺利润足。

    没有太多利润,就做不了假账,大概看了几次后,薛宝琴就没有再过多关注了。

    虽然,她也发现,每一座城里的贾家商铺,掌柜和伙计好似都差不多。

    迎来送往的套路都一模一样。

    可是因为营业效果并不算多好,薛宝琴也未多想。

    这是时代的原因。

    薛宝琴着重关注的,是城外那些贾家驿站。

    在这种地方,别说两百两,二十两都够起一座大宅子了。

    更何况,那些宅子只是粗糙的石块和浆泥混建的。

    虽然结实,但一点美观都没有……

    倒是每座驿站后院兴建的高大谷仓,看起来有几分看头。

    只是……

    薛宝琴使人套过当地人的话,即使每座驿站后面都建有两座高大的谷仓,加起来依旧不用八十两银子。

    其余的银子花到哪里去了,就不得而知了。

    观察完这些后,薛宝琴的任务基本上就完成了。

    可是,她现在却不好回去……

    索性,就继续往西走。

    她隐隐听说,西域就要打仗了。

    而他,应该也会来吧。

    不知道,能否遇见……

    ……

    神京城南,渭水码头。

    甄家楼船缓缓靠岸。

    贾家两府派来的婆子,及车马骡轿还有护卫,静静的站在码头上。

    虽然没有像寻常朱紫大员那样,打出让人规避的牌子。

    可是京城脚下的百姓,眼神和觉悟通常都要高的多,认出这些人是贾家的人手后,竟生生在人潮拥挤的码头上,给贾家空出了一片不小的位置。

    就算平日里自诩布衣傲王侯的狂生,也都远远的躲开后,才敢骂两声跋扈。

    贾家那位,可不是个讲道理的主儿,又极看重家人。

    如今这个阵容,看起来就知道是要接重要的女眷的。

    要是谁不小心冲撞到了,还不被那霸王给揍死?

    因此,此刻就是码头上醉汉,都清醒了三分,远远的避开贾家这阵容。

    却也都想看看,贾家这么大的阵势,到底想接哪个。

    外面都流传,贾家大观园里的几个姑娘,各个都是国色天香,人间绝色。

    大观园内的绝色他们是没机会一睹为快了。

    可现在,说不定能看看,大户人家的贵小姐,到底是什么样的……

    只可惜,他们失望了。

    贾家人的排场,远比他们想的还要大。

    楼船靠岸停稳当后,船上的船工都先退进底层船舱避讳。

    而后,甄家的小厮们,从甲板起,拉下两道高大的帷帐,宽达数丈十几米,从甲板直落到河面。

    一直拉到码头上,又往前延伸了十数米,挡住了所有人的视线。

    这时,才从船上抬下来一顶八抬大轿!

    一直抬到贾家备好的迎客八宝车前,又一道帷帐扯开,抬轿小厮退下。

    甄家的四个婆子行大礼迎接,轿中人方才缓缓下轿。

    与贾家的几个嬷嬷点点头后,踩在包着绣纱的小杌子,上了马车。

    待到贾家几辆马车在亲兵的护卫下驶离后,一群小厮才收起了帷帐。

    然后船工们出面,将船上积压了不知多少箱的箱笼开始往下搬,搬上贾家车马行的大车上。

    一车接一车的往城里送。

    这个场面,让无数人看的目瞪口呆,惊叹不已。

    看着这排场,看着那流水一样的箱笼,里面不知装了多少财物……

    啧啧啧!

    富贵逼人哪!

    ……

    “富贵逼人!”

    马车内外的人,同时心中一叹。

    贾家的几位婆子,也算是见过大场面的了。

    当初贵妃省亲,场面不比这个小。

    可是,如今这位,还并不是天家的人,只是江南甄家的姑娘而已。

    然而这气派,竟已能和宫里的贵妃媲美。

    怪道人家都说,甄家乃是江南第一家,果然传言不虚。

    这家子从上到下的气派,都透出一股奢华贵气,了不得!

    外面贾家的婆子惊叹着,马车内甄玉嬛也在惊叹。

    贾家几个嬷嬷的衣着都极其考量,寻常大户人家的主子差不多也就是这样了。

    这些倒也罢了,论奢华,甄家还真没怕过哪个。

    这世上但凡能用银子买到的东西,在甄家就都不算是稀罕物。

    可是马车前后护送的那数十骑气息彪炳的亲兵,却是实打实的身份象征。

    虽然各省份的督抚,都有厢兵听调。

    就连甄家,蒙太上皇圣恩,都安排了两队厢兵听宣。

    但这些兵,其实都是仪兵,样子货,而且还只是步兵,不是骑兵。

    而且纵然如此,也只有在公干的时候,才能调动。

    绝不可能用在迎来送往上,否则,御史不是吃干饭的。

    除了总督、巡抚外,他们的亲眷是没有资格调用的。

    即使是甄家,也只有奉圣夫人和甄应嘉两人有资格动用。

    并且,能不动用就不动用,太招摇了些。

    可是贾家的这队亲兵却不同,他们完全是贾家的私兵部曲。

    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这就是武勋亲贵将门世家的底蕴。

    甄玉嬛虽然是生在闺阁中的大家小姐,女红好好,《女戒》也很熟,但她又不是一般的娇弱大小姐。

    她的内心,天生强大。

    若非如此,她也不会明知东宫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尴尬处境,还不哭不闹,连滴眼泪都没流的孤身赴京。

    只为家族寻常一条出路……

    除了女红和寻常诗词外,她还读过许多杂书。

    尤爱读史。

    再加上常年对各种情报的研读和整理,让她对这个世道,有比较清晰的认知。

    所以,甄家的四个婆子,在看到自己家这般大的派头时,还会沾沾自喜,以为胜过贾家一筹。

    可甄玉嬛却极为清楚的认知到,在失去太上皇的眷顾后,甄家,已经和贾家不是一个层面了。

    这队亲兵就是最明显的差距。

    事实上,甄家本就和贾家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家族。

    依靠圣眷起家的家族,和依靠军功起家的家族,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个意识,在之前甄玉嬛只是模糊的认识,但今天,看到这一队亲兵,她才陡然认清这个事实。

    养得起亲兵的家族很多,但养得起,还能这么堂而皇之,让任何人都没有异议的随意使用的家族,整个大秦都屈指可数。

    而这些家族,才是大秦真正最顶尖的权贵世家。

    相比之下,盛极六十年的甄家,门生故旧盈朝野的李光地李家,还有如今炙手可热的张廷玉张家,其实都不算什么。

    圣眷一失,他们也就失去了立足世间的根本,用不了多久,就会败落。

    但武勋家族,却是世代相传的富贵。

    她真真没有想到,那个和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少年,那个当初那般不知礼,随意同她说话,跟个野小子一样的顽童,竟能做到这个地步。

    将一个隐隐就要破败下去的家族,又生生拉回了巅峰。

    外人都以为他是靠着先祖的余荫,接连得到了太上皇和皇帝的厚重圣眷,才能走到今天这步。

    和甄家一样,都只是宠臣。

    但甄玉嬛却透过了重重表像,看出了点真谛。

    贾家,和甄家完全是两回事。

    贾环最大的倚仗也从来都不是圣眷。

    而是他辛辛苦苦勾连起来的,先荣国留下的军中旧部!

    那庞大的荣国一脉……

    甄家失去了太上皇的庇佑,转眼间就要衰败。

    可贾家,即使有一天圣眷不再,却依旧能够自保无忧。

    天家也要考虑,贾家在军中那庞大的影响力。

    强大的荣国一脉,或许不会对贾环俯首听命,但却能呵护住贾家一世平安。

    这,才是真正的富贵人家。

    只可惜……

    以贾家如今的形势,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却无法将甄家从万丈深渊的边缘拉回。

    甄玉嬛眼中闪过一抹忧愁……

    “姑娘,到荣国府了!”

    车外,甄家的嬷嬷恭声道。

    马车内沉默了会儿后,响起了一道清澈凛冽也极动听的声音:“贾家与别家不同,不用在中门下车,从角门直接进二门,去给荣国太夫人请安。”

    以甄玉嬛即将成为太子妃的身份,不拘到哪一家,都需要大开中门相迎的。

    不过她这番吩咐,却是极大的示好及拉近了和贾家的关系。

    一般而言,除了接圣旨或是有极贵重的贵客登门,贾家才会大开中门迎旨或者迎客。

    而事实上,这些年,皇帝的中旨都是直接进荣庆堂或者宁安堂宣布的,根本没来得及开中门。

    至于贵客……

    能在贾家面前谈得上一个贵的,着实不多了。

    牛继宗他们都是随意上门,不讲这些俗礼。

    唯一开过一次中门,还是为了元妃省亲。

    甄玉嬛身份虽然够了,可她还要在贾家待很久,更何况,日后还要依靠贾家出大力……

    以她的聪明,自然能和贾家走多亲近,就走多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