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国公语气淡然,自信从容。

    “只是,再稳固的大营也难免有些宵小心思不在正途……”说起往事,镇国公面露怅然。

    “有人为了巴结赵贵妃,曾经献媚告密。偏偏圣上一心宠爱她,被他掉几滴眼泪就心疼得不得了,竟然专门派了人来宣旨训诫我……”

    镇国公说罢摇头叹息,苦笑一声,庆幸道:“得亏赵贵妃此人出身奴籍,又一心固宠不关政事,而且家中并无亲近的叔伯兄长,又有太后娘娘压着,否则少不得外戚专权、美人祸国啊……”

    赵贵妃虽然喜人奉承,也会在有人捧着美言和金银求上门时,跟元嘉帝举荐一声,但是却从来不管元嘉帝是否会任用或是提拔他们,更不会管这之后的事情。

    否则外朝内宫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大周的运数也就快尽了。

    韩彦闻言暗自冷笑,赵贵妃是不喜弄权一心固宠,但前世正是因为她为了争宠而肆意打压后妃、迫害皇嗣,以至于元嘉帝不幸驾崩之后,无皇子可继承大宝,使得各方蠢蠢欲动、互相争权夺利,差点就因为内讧而将大周的锦绣江山拱手送给野心勃勃、暗中窥伺的瓦剌。

    “师兄此言差矣。”韩彦肃容道,“赵贵妃虽然不热衷于权力,但是她却能深深影响执掌这天下的人。

    “别的不说,单说圣上为了她的几滴眼泪就特地派人宣旨训诫师兄这事儿,若不是师兄心胸豁达且忠君爱国,换成其它任何一个寻常将领都难免因受无端之辱而动怒。

    “一旦驻守边疆的重臣和君王生隙,后果不堪设想。

    “更别提还有个野心勃勃的瓦剌一直意图越过关口,侵占大周的锦绣江山了。”

    镇国公闻言深以为然,捋须叹道:“正是如此……”

    顿了顿,又低声道:“说句大不敬的话,眼下圣上虽然春秋鼎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如今偌大的后宫,除了寥寥几位公主,竟然连一个皇子都没有……

    “东宫无主,其他人难免蠢蠢欲动。肃王之祸相去不远,想一想,就让人忍不住担心啊……”

    当初先帝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御驾亲征瓦剌,却不幸深陷敌军。

    彼时尚有如今的元嘉帝坐镇东宫,肃王都敢率兵动宫变,篡权夺位,废黜东宫,使得国家一度陷入动荡不安。

    更别说,如今元嘉帝一个皇子都没有了……

    想想大周的未来,镇国公只觉得一片迷茫。

    韩彦见镇国公主动提及此时,心下一动,应和道:“正是如此。赵贵妃争宠也就罢了,可是万万不该对皇嗣下手。她若是自己能诞下皇子,倒也无忧,可是偏偏……”

    偏偏赵贵妃自打头一个孩子早产病弱,不足一月就夭折之后,就再也不能受孕生子了。

    唉……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呐!

    独得圣宠的赵贵妃,却偏偏不能怀孕生子……

    镇国公暗自叹息,却陡然心中一动,想起韩彦和舒予成亲那日,见到的那个虎头虎脑的师侄来。

    镇国公和元嘉帝年纪相仿,幼时还曾经做过一段时间元嘉帝的伴读,对于幼时元嘉帝的模样自然记忆深刻。

    韩彦的那个长子,和幼时的元嘉帝真的是多有相似。

    要不是那孩子眉眼之间和韩彦有几分相似,他真要忍不住生疑了。

    可饶是如此,他还是忍不住扫了韩彦几眼,状似无意地问道:“对了,师弟,为兄只知道你是京城人士,柳真人座下弟子,獾子寨三味书屋的夫子,别的一概不知。

    “说出去,只怕都没人信呢!”

    韩彦心道“来了”,但是想到方才镇国公对赵贵妃专宠的“乐观”,他还是决定晚一些再对镇国公坦白。

    “我同样只知道师兄是辽东军主帅,闻名天下的镇国公,柳真人座下弟子,别的一概不知。”韩彦半真半假地玩笑道。

    言下之意,谁都没有占谁的便宜。

    况且男人论交,志趣相投,并不要将过往家族等一一表白。

    镇国公碰了个软钉子,呵呵干笑两声,到底不好再多问,然而心底却越地生疑了。

    如果没有问题,韩彦为什么要开玩笑似的避而不谈?

    要不是想着以两人的交情,他私下里调查韩彦不合适,上回打獾子寨回来之后,他就派人偷偷调查了。

 第274章 选拔

    韩彦不欲再多谈此事,遂笑问道:“再过一些时日,秋狩备冬就要结束了,师兄打算什么时候开始选拔三味书屋的那些孩子们加入黑甲卫队?”

    镇国公闻言收起心思,笑道:“你就尽管放心吧!答应过你的事情,我绝不食言的。(全本小说网,HTTPS://。)”

    想了想,又道:“每年秋冬之际,瓦剌都频繁扰边。今年虽然脱欢吃了个大亏,收敛了一些,但仍有少数瓦剌流寇寻衅滋事,劫掠边地。

    “不如这样吧,你先对那些孩子进行考核,选拔出合适的送到军营来,等一个月后看他们的表现,再最后确定人选。”

    韩彦想了想,这样的安排很是稳妥,毕竟作为辽东军主帅的亲卫,不是本领高强就行了,关键还要看是否适应与瓦剌经常摩擦的边地环境。

    “那就按照师兄的吩咐,我这就回去安排。”韩彦拱手笑道。

    镇国公哈哈大笑:“你倒是一时半刻都等不及了。”

    生怕他会反悔似的。

    韩彦笑道:“我这不是着急替师兄分忧嘛!”

    格外地坦荡真诚。

    “行行行!你是文人,我是武将,说不过你!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吧。”镇国公摆手笑道。

    等韩彦辞别镇国公回到獾子寨,立刻将这件事情通知到各家各户,并且决定在十一月初十,秋狩大比结束之后,在场上进行公开选拔。

    一时之间,整个獾子寨都沸腾了,所有适龄的孩子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即便是小班的那些孩子,也都暗地里勤奋地操练起来,想着在三味书屋届大阅中一展拳脚。

    转眼间,半个月已逝,到了大比选拔的日子。

    一大早的,大家都赶到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鸣锣台周围,等着看韩彦考核选拔送去辽东军大营的弟子。

    等韩彦携妻带子地来到场上时,鸣锣台周围早就被大家挤得水泄不通了。

    见韩彦过来,众人自动给他让出一条道来,看向他的目光满是崇敬和感激。

    如果不是韩彦的到来,只怕獾子寨依旧和从前一样,世世代代以打猎为生下去,孩子们连读书、习武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是被镇国公赏识,有机会选拔进入黑甲卫队效力了。

    可以说,韩彦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獾子寨的命运。

    韩彦登上鸣锣台之后,先抬手止住众人的雀跃欢呼,客套两句,便直接进入正题,宣讲了此次选拔比赛的规程。

    “本次选拔分为文武两项。所谓文者,粗通文理,于兵法有天赋者即可入选;所谓武者,一是自身能力要强,二是要学会指挥配合作战。

    “这些都是入伍不可或缺的条件。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三味书屋的孩子们都齐声高呼应道:“听明白了!”

    气势如虹,斗志昂扬。

    韩彦满意地点头,接着说道:“好,那么从现在开始,两两自由组队,先决出小组胜负来。”

    这种自由组合的形式,其实是给孩子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力,借此考察他们互相之间的了解,以及在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各自的选择。

    韩彦话刚一落音,底下立刻嗡嗡嗡地议论起来。

    孩子们本以为先要一个一个地展示自己呢,没有想到一上来就是比赛,都十分惊讶。

    同时,也都纷纷开始暗暗考量,是选一个比自己差的以求稳妥,还是选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以图公平。

    韩彦扫视一圈,并不出言干扰他们的选择。。。

    过了一刻钟,底下的议论之声仍旧没有停歇,韩彦见状抬手扬声道:“停!现在开始,每一组派一个人上来抽签,决定比赛的次序。”

    “啊?怎么这么快!”

    “我都还没有选择好呢!”

    “我也是……”

    ……

    七嘴八舌的惊诧懊恼抱怨顿时响起。

    韩彦看着乱哄哄的场上,眉头一皱,轻咳一声。

    议论之声顿时全消。

    可值此命运攸关的重要时刻,那些没有选好对手的孩子们纷纷鼓起勇气,以祈求的目光看着韩彦。

    可是韩彦丝毫都不为所动。

    战场上,敌人可不会乖乖地站在那里,等着你去慢慢地挑选。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些孩子直到现在都还没有选好对手,不是因为对同窗不甚了解,就是犹豫不决,失了先机。

    不论是哪一个,显然都不符合军中的要求。

    要知道,这些孩子到了辽东军大营之后,不是做一个普通的兵卒,而是要加入精锐中的精锐——黑甲卫队。

    镇国公既然信任他,让他的学生充任其中,又将初选的权力交给了他,他当然不能辜负这份信任,滥竽充数。

    于是,在有人欢喜庆幸、有人后悔无奈的气氛中,三味书屋的次大阅正式展开。

    ……

    后宫里,最近气氛着实不好。

    原因无他,明年开春又要大选秀女,充实后宫了。

    虽然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元嘉帝真正留下的秀女少之又少,然而每每此时,赵贵妃都心里闷得要好久的脾气,合欢殿的茶盏瓷器什么的都得换了一批又一批。

    偏生元嘉帝宠爱赵贵妃得紧,又爱极了她吃醋的小模样儿,成批成批的赏赐源源不断地合欢殿送,生怕她生气时手边没有趁手的东西来砸了泄,再气着了自己。

    元嘉帝和赵贵妃两人玩换布置的戏码玩得不亦乐乎,可后宫里的其他人就惨了。

    赵太后气得招了一批又一批年轻貌美又善解人意的小姑娘进宫陪自己解闷儿,顺便再安排她们和元嘉帝来个“偶遇”。

    王皇后伏低做小,关上宫门,免得惹祸上身。

    其他人畏惧于赵贵妃和赵太后的怒火,战战兢兢、谨小慎微,恨不能将自己隐成一个透明人儿,免得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整个后宫的气氛十分紧张和沉闷。

    韩迁和庄贤在给韩彦的信件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了此事。

    ……

    韩彦接到信件时,刚刚誊写好要送去辽东军大营中锻炼选拔的学生的名单,想到门下那群得意弟子,心里正美着呢,冷不防看到赵贵妃和元嘉帝秀恩爱,顿时沉下脸来,冷哼一声。

 第275章 有孕

    “怎么了?”舒予见韩彦陡然间变了脸色,连忙走过来问,手上还抱着刚从外面收回来的衣服。全本小说网,HTTPS://。m;

    “可是京城里出了什么事情?”舒予忍不住担心。

    小望之将来要想顺利回京,继承大统,除了韩彦在辽东的绸缪之外,京城的准备也至关重要。

    “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反正这种专宠的戏码也不是第一天上演了。”韩彦冷笑道。

    舒予一听,便知道事情和元嘉帝与赵贵妃那对深情的男女有关,不免叹息。

    韩彦大概是想起长姐的无辜枉死了吧……

    而此时的皇宫里,紧张了月余气氛终于得以缓解。

    王皇后宫中的一个小宫女,“偶然间”有幸得了元嘉帝的宠幸,被查出了身孕!

    尽管元嘉帝并不喜欢王皇后,但是按照祖宗规矩,每月初一十五还必须歇在坤宁宫。

    一个多月以前,元嘉帝照例来到坤宁宫,陪王皇后用完晚膳之后,说了两句家常话,便上床各自安歇了。

    谁知道第二天醒来之后,竟然有个眼生的小宫女浑身光溜溜地躺在他怀里,床单上还有一片暗红色的血迹。

    元嘉帝愣了愣,这才渐渐地回想起来,昨日王皇后准备了自酿的小酒,邀他小酌两杯……

    看来,是他酒后乱性,宠幸了这个小宫女。

    元嘉帝怕事情传到了赵贵妃的耳朵里,又惹得她伤心赌气不理自己,赶忙拿一堆赏赐堵住了王皇后和小宫女的嘴。

    原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遮掩过去了,谁知道那小宫女竟然是个有福气的,春风一度,竟然让她给怀了龙嗣!

    有端妃韩琬的前车之鉴,这一回王皇后不敢再隐瞒不报,当即亲自赶去御书房,当着正在红袖添香的赵贵妃的面,向元嘉帝禀报了小宫女怀了龙嗣的大喜事。

    赵贵妃当即就变了脸色,然而却不敢当着元嘉帝的面把话挑明了说,只能咬碎一口银牙,恨不能拿眼刀子将王皇后戳她十几二十个大血窟窿。

    都是后宫里的人精儿,谁还能单纯善良得不知人事?

    显然王皇后这回是有备而来的,说不定小宫女有孕的事情也都是她一手安排的!

    然而即便是明知道王皇后有心算计,但是事关龙嗣,当着元嘉帝的面,赵贵妃也不敢当即怒与王皇后对峙。

    来日方长,且等着瞧好了!

    元嘉帝虽然担心爱妃知道自己宠幸了别的女人之后,会跟他闹脾气,但是一听说小宫女怀了身孕,高兴便胜过了担忧。

    原因无他,他半生无子,东宫空置许久,已经使得很多野心勃勃的人暗中图谋,示意众臣上书建议过继了。

    肃王之祸,让他至今心惊胆战。

    如过街老鼠一般暗无天日的日子,他不想再过一回,更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落得和他一样的命运。

    更有耿介清流借此难,言语之间或眀或暗地要他惩处肆意残害皇嗣的赵贵妃……

    眼下小宫女有了身孕,这两方面的压力都可以暂且缓一缓了。

    元嘉帝一高兴,当即提了小宫女的位份,册封为嫔。

    事后不知道元嘉帝怎么和赵贵妃软语解释的,总之这一次赵贵妃竟然没有像以前一样闹得人仰马翻,更没有借故去磋磨小宫女,安分得有些不可思议。

    然而不管如何,能够将绷紧的心神放松一二,后宫诸人还是很高兴欢喜的。

    ……

    等到庄贤将个中事情详细地写在信中,告诉韩彦时,韩彦正好从学堂中挑出了十个表现出众的学生,准备择日将名单报给镇国公。

    初赛是两两一组比试文武,大班的优胜者留下来进入复赛。

    毕竟,小班的孩子年龄都太小,最大的今年也不过十岁——镇国公要的是能够听命做事的亲卫,又不是奔着“含饴弄孙”去的。

    复赛则是让初赛大班的优胜者自由分组,进行实战模拟对抗,优胜的一组全部胜出,举荐入辽东军,接受镇国公的考验。

    这考察的是他们的领导和互相配合的能力,以及战略的眼光和灵机应对的能力,等等。

    作为大班两大头儿,白亮和王平分别率领两大阵营,两人一个善谋,一个专武,各有千秋,一时对战十分激烈。

    最终,王平一队凭借强健的战斗实力,在最后的交锋中略胜一筹,取得了胜利,获得了进入辽东军大营接受镇国公检验以最终就在黑甲卫队的机会。

    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奇谋妙计未必次次都能奏效。

    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大周和瓦剌互相试探又都不敢轻易挑起战争的原因。

    韩彦接到庄贤的信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庄贤在信中将元嘉帝、王皇后、赵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