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谭馨闻言,一颗心扑通扑通地乱跳起来,瞋了叶泽铭一眼,低声娇嗔:“什么孩子不孩子的,也不臊得慌!”

    心里却跟吃了蜜糖一般甜。(全本小说网,https://。)

    或许情热时的许诺当不得真,但若是连情热时都不敢去允诺,岂不是更没有盼头了。

    ……

    等一行人回到谭府,谭教谕将叶泽铭和韩彦喊去前院书房,舒予和谭馨则去后院见谭夫人。

    “母亲,父亲找叶师兄来做什么?”谭馨忍着心底的担忧,挽着谭夫人的胳膊,笑嘻嘻地问道。

    有道是“知女莫若母”,女儿心里想什么,谭夫人心里还能不清楚?

    “你就尽管放心吧,你爹不会为难你叶师兄的!”谭夫人拿手指戳了戳谭馨的额头,没有好气地笑怨道,“还真是女大不中留,这才小定呢,胳膊肘就开始往外拐了,只怕以后成了亲,这心里更没有爹娘咯~”

    枉费他们夫妻俩昨儿晚上想起这桩亲事,还因为舍不得女儿而偷偷地抹了半夜的眼泪呢!

    “娘亲,您说的是什么呢!”谭馨脸色红,娇嗔道,“我担心叶师兄什么呀!我那是怕他不懂事,惹得您和爹爹生气~”

    “瞧瞧,瞧瞧,还说不是呢!这为了给他说情,连称呼都变了,这么违心的话也好意思说出口来!”谭夫人直摇头。

    舒予在一旁看着,只管抿唇笑。

    大约每一个做母亲的,都一面希望女儿和女婿感情融洽,又一面因此而失落不舍。

    说笑归说笑,关于谭教谕寻叶泽铭的原因,谭夫人还是和舒予与谭馨说了。

    “你们道县尊大人一大早前来登门造访所为何事?还不是想请老爷出面给刘小姐保媒。”谭夫人叹息一声,道,“馨娘昨日猜的不错,刘小姐去客房休息是假,偷偷相看男客是真。

    “这不,她看中了府尊大人侄儿,一早就央求县尊大人登门请老爷保媒呢!”

    舒予和谭馨闻言面面相觑。

    “怨不得爹爹让叶师兄过去问话。”舒予恍然大悟。

    府尊大人的侄儿和叶泽铭交好,所以昨日才会和叶泽铭一起登门道贺。

    没想到就这一回,就让刘芳菱给瞧中了。

    刘芳菱虽然是县令千金,然而却是个庶出;那人虽是府尊大人的侄儿,却是堂的,而且家境也不甚出众。

    这样论起来,两人倒也算是般配。

    然而谭馨并不想谭教谕去赴这趟浑水。

    原因无他,孟氏和刘芳菱母女俩的高傲和势利她实在是看不上眼,自然也不希望将叶泽铭的好友和刘芳菱配对。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叶泽铭的朋友自然也不是那等势利猥琐之辈。

    外书房里,叶泽铭听了谭教谕的话,也不由地眉头轻蹙。

    刘县令来康平县任职已有三年,刘芳菱是什么样的人,他也了解个七七八八了。

    对于这个经常去县儒学“择婿”,却又对县儒学的学子们嗤之以鼻的千金大小姐,他实在是好感欠奉。

    谭教谕见状,问道:“怎么,这门亲事不合适?”

    岳父大人问话,叶泽铭斟酌再三,还是选择直言相告:“细论起来,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但是子澜为人品性却和刘小姐大有不同……”

    性格不合,即便是勉强在一起,也不会幸福的。

    谭教谕闻言皱眉,良久,长叹一声,道:“话虽如此,然而县尊大人既然开了尊口,总得跑一趟去问问。至于成与不成,就看两人的缘分了。”

    叶泽铭点头表示理解。

    刘县令毕竟是谭教谕的顶头上司,既然对方开了尊口,谭教谕也不好什么不做就直接回绝了。

    “那小婿回去就和子澜说一声。正好子澜这段时间有空闲,现在还留在梅花社中与人切磋。”叶泽铭拱手应道。

    此中事务和韩彦与舒予无干,两人又记挂着学堂诸事,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便早早地告辞了。

    等到谭馨送信给舒予提起这件事情,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谭馨在信上说,崔子澜,也就是叶泽铭的好友,府尊大人的堂侄,委婉地拒绝了这门亲事。

    其实也不能算是拒绝,崔子澜只是将自家的情况如实和刘县令交了底儿而已。

    他虽然是府尊大人的侄儿,却是隔了房头的堂侄,而且两家关系一般,因此府尊大人对他的照顾极为有限。

    况且他父亲去世已久,家中全靠寡母支撑,虽然也算是富庶,然而孤儿寡母的却难免度日艰难。

    最重要的是,为了照顾寡母幼弟,他最近几年是不可能离开辽东府的。

    而刘县令今年的考评若是过了,极有可能会调任其他离着京城更近的地方。

    这样一来,若是两家真的结成了亲家,刘芳菱只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长留辽东了。

    刘芳菱自然是不愿意的。

    她和孟氏心心念念的便是找一个青年才俊,努力几年,到时候去京城,或者至少是比辽东府安稳富庶的地方定居的。

    要不然,她完全可以从县儒学里选一个家中条件不比崔子澜差的学子成亲,而且人就在刘县令治下,拿捏起来也容易。

    想到那日临窗所见的崔子澜的潇洒风姿,刘芳菱心里有些难以割舍。

    毕竟,这是她第一个真心考虑婚嫁的对象。

    然而,生活不是全凭俊俏潇洒就能支撑的,她就算是对崔子澜这个人再满意,也不能不考虑现实处境。

    所以这门亲事还没有正式提出,便悄然结束了。

    舒予对此早有预料,倒也不觉得意外,只是难免在心底感叹几句孟氏和刘芳菱母女的现实。

    不过也仅仅是感叹两句罢了,因为她和韩彦的婚期眨眼间就到了。

    进入九月起,韩彦整个人就跟那山间灿烂的秋菊似的,笑得合不拢嘴,时时刻刻都充满着一股随时都准备满溢而出的欢快。

    惹得谁见了他,都得笑着打趣他一句:“哟,新郎官来啦!”

    偏偏韩彦还都一一笑着点头受了。

    那副恨不能全世界都知道他即将成亲的模样,让舒予觉得甜蜜的同时,又实在是没有眼去看。

 第262章 贵客

    九月十五晚上,张家小院灯火通明,送嫁的帮忙的,忙了大半宿才渐渐地消停下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舒予坐在西间的炕床上,听着张李氏絮絮叨叨、颠来倒去地和她交代新妇应该注意的事项,心里酸酸的。

    何止做娘的舍不得女儿,做女儿的同样舍不得爹娘。

    眼见着圆月西斜,一夜过半,舒予强忍着心底的酸涩,笑着劝道:“娘,这些话您都说了好几遍啦~

    “而且韩大哥的家人又不在这里,这些侍奉舅姑、交好小姑子、妯娌和谐的秘宝,对我都没有用的。

    “很晚了,娘您还是赶紧去歇着吧!明儿一早,还有得忙呢!”

    见自家闺女一副乐呵呵、不知愁的模样,张李氏既觉得放心,又觉得酸涩——她这里不舍担忧的,这丫头倒好,还嫌自己罗嗦了!

    不过这样也好,乐呵呵地出嫁,乐呵呵地过日子,也省得她成天挂念。

    “还有最重要的一桩。”张李氏从怀里摸出一册老旧的泛黄的书卷,塞到舒予的手里,清了清嗓子,略有些不自在地说道,“夫妻敦伦,乃是大礼,你好好地看看。”

    说罢,便起身道:“娘先去睡了。你也早些休息。”

    说完,不待舒予回应,便匆匆离开了。

    舒予莫名其妙,方才还舍不得我呢,这会儿就“如避蛇蝎”了,还是亲娘不?

    等她低头翻开手里泛黄老旧的书册,这才恍然明白过来,不由地低笑出声来。

    春gong嘛……

    画质粗陋,又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图画都已经模糊不清了,和后世那些高清动态的岛国片完全没有可比性。

    舒予草草翻了两页,实在是忍不住困倦,直接靠在炕头沉沉睡去。

    夜色阑珊,山林清寂。

    感觉不过是打了一个盹儿,安静不一会儿的小院又渐渐地热闹起来。

    舒予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现自己正躺在被窝里,身上还盖着好好地盖着被子……至于那本原本放在手边的出嫁必备画册,已经被好好地收在炕上的箱笼里了。

    舒予心里暖暖的,不禁感叹,有娘的孩子像块宝啊!

    推开小窗,往院子里看去。

    就见自家爹娘正屋里院外地来回忙碌,不时地说上一句话,声音都压得很低,大约是怕吵醒她。

    眼底一热,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她原本觉得两家离得极近,出嫁后日日来娘家蹭饭,与婚前也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可是真到临嫁的这一刻,才陡然明白,哪怕婚后依旧在娘家住着,可是到底都不一样了……

    天色越来越亮,寨子里的人也都66续续地前来帮忙了。

    今日韩彦迎娶新妇,婚宴要在韩家举办,张家不需要准备宴席,但是招待的茶水、点心之类的总得提前备好,还有舒予那为数不多的嫁妆,也得一并送去。

    舒予心底存着事,睡不着觉,干脆起来,自己拾掇起箱笼嫁妆来。

    等到天色大亮,一切都已经有条不紊地准备好了。

    突然听得院中一阵喧嚷,舒予推窗看去时,就见以谭馨为,端庄秀丽的姑娘们在丫鬟的服侍之下,矜雅地下了马车,和众人颔招呼之后,便一窝蜂地挤了进来。

    原本敞阔的西间,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

    舒予欢喜地起身迎道:“你们怎么都来了!”

    严格说起来,这些人里只有谭馨和她算得上是闺蜜,冯春、徐卉和司菀三人则是闺蜜的闺蜜,凑在一块就聚一聚,谈天说地的;分开后也甚少音讯往来。

    交情虽然有,却还没有深到让她们这些身娇肉贵的千金大小姐,从康平县中一路颠簸,亲自来獾子寨给她送嫁。

    “怎么,舒予姐姐难道心里只有谭姐姐,不欢迎我们?”司菀嘟嘴佯作生气。

    “哪儿能呢!”舒予笑着捏了捏司菀肉肉乎乎、白嫩嫩的脸颊,道,“你们能来,我荣幸之至呢!”

    大家便都哈哈地笑了起来。

    “好了,要说话笑闹的都权且等一等,等到闹洞房的时候咱们再‘尽兴’。现在赶紧给新娘子上妆吧!”谭馨笑道,转头吩咐青烟,“给新娘子上个你最拿手的妆面,定要让新郎官惊艳到挪不开眼睛!”

    “是。”青烟笑应道,上前请舒予在充作妆镜台的桌前坐下,扶正上头的铜镜,开始仔细地给舒予梳妆。

    院子里的人听到西间传来的莺声燕语,不由地暗自艳羡。

    这些姑娘可都是县中有名的千金小姐,却都不辞辛劳地来獾子寨给舒予送嫁,真是让人万分艳羡。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韩宅的来客,才更是让大家惊讶到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呢!

    威武整齐的队列往院子里一站,原本热闹喧嚷的院子立刻安静得落针可闻。

    再看看前头那个一袭长衫、威严逼人的中年人,大家更是惊得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韩彦赶紧迎上来,一脸惊愕道:“国公爷怎么来了?!”

    镇国公哈哈笑道:“今日没有国公爷,只有同门师兄弟!师弟成亲,我这个做师兄的,当然得捧场道贺了!”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眼前这个让人不敢直视的中年人竟然是威名赫赫的镇国公!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忍不住心潮澎湃,没想到竟然能够在荒僻的獾子寨见到护佑他们安宁的大英雄!

    “是国公爷!”

    “见过国公爷!”

    ……

    一时间,整个院子里全是众人敬畏又激动的欢呼。

    韩彦见状叹息一声,玩笑道:“师兄这一来,可是把我这个新郎官的风头都给抢去了!”

    镇国公哈哈大笑,抬手拍了拍韩彦的肩头,爽快豪气道:“放心!有师兄在,定叫你今日风光无限!”

    说罢,一毁手,道:“抬上来!”

    卫锋立刻指挥跟随前来的亲卫,将一只又一只的箱笼抬了上来。

    珠宝、皮毛、兵器,等等,不一而足,应有尽有。

    别说是院子里前来帮忙的其他人了,就是韩彦也忍不住咋舌:“师兄这也太大手笔了吧!”

    “这算什么。”镇国公不甚在意地摆摆手,低声道,“师弟和弟妹于我有救命之恩,难道我的性命,还不值这些东西吗?”

 第263章 面熟

    韩彦闻言一愣,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师兄乃‘无价之宝’!”

    大周的“万里长城”,焉能是这些俗物所能衡量的。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镇国公哈哈大笑:“既然如此,你还有什么不敢受的?”

    韩彦笑着拱手称谢,请寨子里的人帮忙将这些贺仪都收到屋子里去。

    “别的东西倒也罢了,但是那两张软甲你们可一定得好好收着。”镇国公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什么都没有性命重要。”

    上次雀子山遇伏之事,他毕生难忘。

    虽然征战沙场,死亡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事先做好万全的准备,当意外生的时候,总能多一线生机。

    韩彦重重地点头,将人迎进屋里。

    小望之正穿着簇新的秋衣,在刚铺好的新床上滚来滚去地玩耍,听见有人进来,一骨碌从床上滚下来,掀开帘子探头往外看。

    镇国公一进门,就见东间里探出一个小脑袋来,虎头虎脑的可爱极了,简直就像是个年画娃娃,一双眼睛明亮清澈,正好奇地看着他。

    “这位就是小望之吧。”镇国公笑道。

    韩彦心下一动,招手让小望之出来见礼,笑道:“这位是你师伯。”

    小望之掀帘出来,似模似样地冲镇国公拱手见礼:“见过师伯。”

    镇国公哈哈大笑,赞道:“好孩子!”

    说着,伸手从腰间摸出一把嵌宝的匕来,弯腰递了过去,笑道:“这是师伯送你的见面礼。”

    小望之顿时眼前一亮,欢喜得挪不开眼睛,但还是先抬头看了看韩彦,见他含笑点头了,这才双手接过匕,欢喜地道谢:“多谢师伯。”

    “不谢。”镇国公摸摸小望之的脑袋,呵呵笑道。

    韩彦请镇国公和卫锋落了座,又去给他们二人斟茶。

    “你不必忙活。”镇国公笑道,“我这回来一是庆贺你和弟妹成亲之喜,二是想着你在这里也没有别的亲眷,特地带着他们来帮衬你一把。”

    要是还得韩彦分心待他们,岂不是帮倒忙了。

    韩彦笑道:“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静等吉时了。”

    说罢,又招呼小望之坐在一旁陪侍。

    镇国公只以为韩彦是表达亲近之意,并未多想,温和慈爱地拉着小望之问了几句日常琐碎。

    可是越端详,他就越觉得眼前的这个孩子眼熟得紧,不由地在韩彦和小望之之间来回打量,眼中的笑意染上了一抹深沉。

    韩彦将之看在眼里,不动声色。

    好一会儿,韩彦才笑着吩咐小望之:“去把今日的大字摹完。”

    正在把玩新匕的小望之闻言一愣,虽然不乐意,但还是委委屈屈地起身去了西间。

    镇国公惊讶万分:“小望之这才虚岁有三吧,你这就让他摹大字?”

    韩彦笑道:“信手涂鸦罢了,主要是锻炼他的耐性。”

    镇国公连连咋舌,感慨不已:“这倒让我想起朱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