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七零之怦然心动-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小毓听见‘三八’两个字,想起大妹妹该过生日啦,又觉得很巧,她们三个姐妹生日一个月挨一个月,如果再生一个。。。。。。。。。。呀!如果。。。。。。。如果!哈哈!她开心的笑了。

    然后爽快的给大妹妹买了糖又对她说:“小诲,后天你过生日,这糖提前给你可不能多吃,小心牙疼。”

    “姐姐,我又过生日了,姐姐,我想妈妈,我要妈妈,呜呜~”

    唉,这小孩子怎么说哭就哭呀?

    罗小诲红着眼睛下楼,罗景全在扎米袋子,他买了20斤大米准备用10斤高粱,抬头看见不对劲的二女儿问道:“怎么啦?”

    “爸爸,我想妈妈,咱们什么时候回家呀?”

    罗景全一愣,想摸摸二女孩儿头,一看手上全是灰,任由二女儿抱住他的腿,他低头说。

    “想妈妈了?别急,再过几天咱们回家看妈妈和妹妹。”

    “爸爸,小诲后天过生日呢。”罗小毓提醒父亲,罗景全一愣,这些天忙着调动的事,把孩子生日都忘了,还好来得及。

    他问二女儿:“小诲,想要什么?爸爸给你买。”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十九章 收蜂

    “姐姐已经给我买糖了”罗小诲又哭又笑把糖举给父亲看,罗景全心酸不已。。。。。。。。。。

    黄彩莲知道后,也是客气不收大米,当然罗景全不会答应,最后按1:2换了20斤高粱。

    这边罗景全准备给二女儿过生日,无非是食堂多打一个肉菜,自家煮一个鸡蛋而已,又准备请假回家。

    那边龙丁文看了调车计划,知道这两天都有蜂车,回家和妻子商量准备第二天收蜂,又仔细讲了收蜂要领。

    龙建兵跃跃欲试,可惜要上学,龙建国闹着要去,黄彩莲害怕股道里危险顾不了他不让去,龙建国开始哭闹,最后龙丁文答应带他去信号楼玩。

    由于要收一天的蜂,没有时间做饭,大家各自分工,龙建武兄弟俩放学回来负责做饭,龙建兵负责洗碗,龙丁文负责带小儿子。。。。。。。。。

    第二天黄彩莲送走上班的上学的,带上风帽和帆布手套,挑起两蜂箱走出家属区,她没有走涵洞而是直接从铁路向东到驼峰

    股道里有工人在检修停站车辆,还有为图省事走近路去对面车站赶车的铁路职工和家属。

    黄彩莲到绵水快一年也只和丈夫来过这里一次,心里还是有点儿紧张,还好车辆不多,她慢慢向驼峰走去。

    时不时查看自己的蜂箱是否侵线,驼峰是中间高两边低,像骆驼脊背,等待编组车辆从低处推向高处,然后一个个解体按方向和线路溜放在下面各股道里。

    黄彩莲看见穿劳动布工作服的工人,头戴蜂帽双手扒在车辆侧面,车辆正缓缓向下溜放,等溜放车快停时,他灵敏的从车上跳下来。

    用工具插一个铁东西放在车轮和钢轨交接处,车轮碰上铁东西,一声刺耳声响,接着车辆停住,后来她知道这种工人叫连接员,那种铁东西叫铁鞋。

    黄彩莲惊呆了,连接员一起一落,一收一放,动作轻盈娴熟,就像她看过《铁道游击队》那样扒火车,让人佩服。

    后来她知道这种工作最危险,安全非常重要,工作不集中就能掉进车轮里,有些人双腿和双手压断成了残疾人,更有职工丢了性命。。。。。。。。。。

    黄彩莲觉得不好了,股道里明明很宽,她却感觉溜放车迎面而来,每次响起刺耳的停车声,就会让她打寒战。

    甩甩头让自己坚强起来,她好像看见丈夫和小儿子站在信号楼看着她,立刻有了勇气,把蜂箱摆在蜜蜂密集地,然后坐在股道间空地上等待。

    不一会儿几只侦查蜂在蜂箱处徘徊,黄彩莲紧盯封箱,嘴里不停的说:“进去呀,进去呀。”

    蜜蜂只是看看始终不进去,她想起之前丈夫告诉她要等一天,不要着急。于是开始慢慢等待,等的昏昏欲睡起来。

    到中午也没有几只蜜蜂进去,她有点饿了,准备拿出干馒头啃,突然听见对面马路上有人喊。

    “妈!妈!是你吗?”她站起来一看是二儿子和大侄子。

    “建兵,建武,是我,你们不要过来,回去!”黄彩莲觉得这里很危险,催促他们快了回去。

    “妈,我们给你送饭呢!”龙建兵把饭盒举起来,黄彩莲心里一暖,儿子长大懂事了。

    她看看四周没有溜放车,其实她不知道这个点都是吃饭时间,包括司机,连接员都是专人送饭。

    于是翻过铁路,跨过水沟,走到对面马路上,马路和铁路分界处是隔一段有一个方形的石墩,远远看去像烽火台,像长城一角。

    坐在石墩上,吃着儿子送的饭,黄彩莲讲着铁道游击队的故事,趁机教育他们铁路工人的辛苦和不易,告诉他们安全在铁路上是多么重要,她认为孩子看见稀奇事物同时也要让他们看到危险地方。

    很快中午过去,龙建兵,龙建武依依不舍离开,调车场开始作业,早上分散,下午集中,蜂车终于走了。

    黄彩莲紧张的看向悬在半空中无家可归的蜜蜂们,时间一点点过去,先头几只飞累的蜜蜂爬在蜂箱上,接着又是几只沿着蜂箱爬到箱子口。

    “进去了,进去了。”黄彩莲高兴叫起来,接着陆陆续续进入很多,等到日落西山时,空中虽然还有蜜蜂盘旋,但她的蜂箱已经有了很多蜜蜂。

    关上蜂箱口,黄彩莲跳担回家,初战告捷!

    龙丁文早已按耐不住,可是又不敢去,牛东风的事让他们不想再有第二次,所以这次千小心万小心。

    龙建兵急的要去接母亲,龙丁文更不让去,大家焦急的在屋里等待,直到夕阳西下,龙建武兄弟知道三叔的难处,自告奋勇去接三婶。。。。。。。。。。。

    两人没走多远看见三婶挑担回来,龙建武跑步上前接过担子往家赶。

    全家人守在干打垒土坯房里,都兴奋为这次收蜂成功感到高兴,龙丁文准备再做几个蜂箱,他突然想起什么看向两个侄子,恍然大悟拍了腿说。

    “建武,咱们老家也有野蜂,不行这个星期天咱们回去一趟,收些野蜂就养在老家,顺便问问嫁接的事,唉,又要请半天假。”

    夜里龙丁文和妻子商量:“娃他妈,我转业费还剩多少?”现在房子宽敞,他们分的房是个穿堂葫芦,夫妻两住里间,老大和老小住外边,两个侄子和二儿子住楼下自盖房。

    黄彩莲不用放低声音说:“从咱们坐火车到陈昌,到绵水这一路上就花点八十元,你回老家,接着盖房子,交学费杂七杂八又花去四百多,我都记着呢,一共花了。。。。。。。。。。”

    黄彩莲从箱子里翻出一个笔记本给丈夫,“你看看,都在这里呢。”

    龙丁文把笔记本扔一边说:“我不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不爱看这些,你说还剩多少?我心里有个数就行。。。。。。。。”

    黄彩莲打开本子算了算说:“还剩一千五百三十元,你准备干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章 回家

    特别重要的事:今天我妈咪过生日,祝老妈生日快乐呀~今天为妈妈爆更!!!

    。。。。。。。。

    “我想买个自行车,这样回老家方便,还想在老家养几箱蜂,这估计又要花二百左右。。。。。。。。。。”

    龙丁文想买的东西很多,他捡着要紧的说,看着妻子心疼的样子他愣了一下,转了话题安慰她说。

    “蜂多蜜就多,老大就可以不用计划,随便用蜂蜜,有了自行车我可以带你回趟娘家,对了,到时给他们带点蜂蜜再送点钱过去。”

    黄彩莲听到丈夫暖心的话舒服多了,回来这么长时间丈夫都没提她娘家,心里很不是滋味,原来丈夫心里一直都惦记呢,不过她还是坚持勤俭持家的理念说。

    “你也别狗窝里留不住剩食,要细水长流,以后的日子还长呢,老大的身体是慢慢好了,万一,哎呦,呸!呸!”

    黄彩莲后悔说出最后一句,她希望大儿子身体健康,永远不得病。

    又一个星期六,龙建兵去孔明庙的计划又泡汤,堂哥们跟父亲回老家,星期天下午才能赶回来,十点钟龙丁文到火车站给两个侄子买上火车票,火车票永远都比汽车票便宜。

    龙建武,龙建平第一次坐火车,拿着小卡片的车上翻来翻去的看,看着检票员用专用的卡钳在上面剪口。

    看着列车员和三叔的衣服一模一样,两个人真正成了山里人,稀罕的东看西看,龙丁文笑着告诉他们。

    “你们俩个走几截车厢看看,涨涨见识,不要害怕,你们买了票,前面餐车也可以过去,但要记住车厢,别像建兵走错回不来了。”

    两兄弟傻笑,迫不及待往另一个车厢走去,看见列车员拿着几个像套筒的钥匙,往车门上小圆洞一塞一宁门开了,事后他们去看那圆洞。

    圆中有个实心三角,再看所有的车门都是这样,他们明白这是专用钥匙,是万能钥匙啊。

    两兄弟不敢走太远,因为三站路就到段坝,接着要走二十多公里的山路,龙丁文越来越觉得自行车重要性,如果再有匹马?或是骡子,那就事半功倍,算了,别想美事,娃他妈说的对,细水长流呀。

    。。。。。。。。。。。。。。。。。。。。。。。。。。。。。。。。。。。。

    罗景全二女儿生日一过就去张主任那里请假,张主任无奈的答应,小罗同志带两个孩子不容易,妻子调转出了问题,心情不好,没有心思工作,放几天假回家看看也对。

    还是那趟车,还是那个火车站,罗小诲数着电线杆直到绵水看不见才高兴的在座位上蹦跳起来,“噢!噢!回家喽!见妈妈喽!”

    快乐被传染,几个人都高兴期盼快点到陈昌,快点见到母亲,可是没走多远,中途站上了很多旅客,罗景全开的探亲票没有座位。

    还好他早有准备,把雨衣铺在过道,然后把大衣半铺一半,另一半盖在两女儿身上,自己靠在旁边,头枕在坐席边缘。

    过道里挤满旅客,横七竖八躺的全是人,没有感觉很冷,两个女儿睡的正香,罗景全偶尔打个盹,他时刻提高警惕防着小偷,夜里正是小偷作案的好机会,这时候列车员也减少清扫次数,车上公安巡视次数增多,还好一夜无事。

    初春的早晨,罗景全父女三人没有感到春天的寒意,只有夏天的燥热,罗小诲趴在父亲背上没了瞌睡,她激动的指着前面的马路说:“爸爸,这条马路一过就到咱们家了,妈妈肯定还没走,爸爸快点,快点。”

    罗景全加快脚步,罗小毓被甩的跟不上,算了,让列宁同志先走吧。。。。。

    归心似箭,思念如潮。

    门虚掩着,估计是要出门上班,罗景全一把推开大门,把正要出门的邻居吓一跳。

    他干笑一声又推开自家门。屋里唐湘香准备抱起小女儿出门。

    “湘香!”

    “妈妈!”

    唐湘香手一抖,小女儿听见声音惊奇的从母亲怀里伸出脑袋向门口望去,分别半月罗小梅觉得屋里一下子空荡荡。

    晚上不适应的哭闹不睡,唐湘香更不习惯,偷偷的掉了很多眼泪,从之前不愿意去绵水到盼着调令快点下来。

    “爸爸,爸爸,姐姐。”罗小梅小手伸出来就要爸爸抱,唐湘香这才回过神转过身,却被从父亲背上快速跳下来的二女儿扑个满怀。

    “妈妈,我想你了,妈妈,哇~哇~”罗小诲太想母亲了,想的心都疼了,她忍不住。

    唐湘香不敢看丈夫,怕当着女儿们的面哭起来,她强忍眼泪抱住二女儿,没想到二女儿放声大哭,哭的肝胆寸断,让唐湘香再也忍不住掉下眼泪。

    罗小毓气喘吁吁走进家门,看到就是这种场面,全家人抱头痛哭,她喘着气倚在门框上,任眼泪往下流。

    妹妹们在床上翻着跟头玩儿的忘乎所以,父亲就好像没有熬夜,洗衣摘菜,整理家务,罗小毓跑去看泡菜坛子,里面剩了很多泡菜,母亲一个人怎么吃的了,得想办法处理掉,这次去绵水让父亲带走一个。

    写字台上压了一封信,想到表哥们肯定着急她这么长时间还不回信,急忙打开一看,露出两张分开折叠的纸,应该是两个表哥分别写给她的,顺手打开一封上面写道:

    表妹:

    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都回了老家唐山,我发现老家房子和你说的齐贰霸家一样,爷爷奶奶也养了一条狗,可惜没有大白鹅,我闹着让他们养几只,他们却说生产队不允许。

    我给狗重起的名字叫齐齐,爷爷奶奶叫什么黄毛,太难听,我和齐齐可成了好朋友,好几次都扑到我腿上,真把我吓一跳,该不是要告诉我什么吧!

    我等呀等呀,什么也没等到,快开学走之前我告诉齐齐,不要把我忘了我暑假还会回来的。

    罗小毓哭笑不得,这二表哥怎么这么执着,她有点犯难,是继续让他这样下去?还是换一种方法?

    不行,来不及了,对不起,二表哥,罗小毓深深的表示歉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十一章 图书馆(老妈生日快乐)

    罗小毓又拿起另一张纸看:

    表妹:

    冬天这里大雪纷飞,小动物都看不到,我去图书馆看了很多书,知道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语言。

    我有点相信齐贰霸的事了,也许在地震来临之前,人类感知不到,动物却从另一种渠道洞察出蛛丝马迹,却苦于不能表达。

    弟弟陷得太深,正发愁没有办法解救他,现在我要多看些关于地震的书籍,要从另一个方面科学的给他讲讲关于地震的故事。

    罗小毓一颗心终于放下来,她也要收集一些关于地震方面资料,再加上她以前学过的一些,到时写信告诉大表哥。

    此时她对前途充满信心,一人力量很薄弱,三人成虎,只要他和表哥们不懈努力,相信付出总有回报。

    第二天,罗小毓跑到铁路地区图书馆,她想查查资料,这里前世父亲曾带她来过,一楼是活动室,节假日地区组织活动就在这里。

    那时候人声鼎沸,连门有时都挤不进去,和二楼寂静无声的图书馆好像不在一个时空。

    二楼图书馆里管理员阿姨不让她进门,她好话歹说,一声阿姨阿姨的叫着,阿姨始终不答应,说:“小孩子家不识字,只会撕书,弄坏了你陪的起?”

    这可把罗小毓气坏了,她插了小腰开始评理:“你怎么知道我不识字?你看上面管理规定没有说不让小孩子进去看书,可见是支持孩子们学知识的。

    有人说知识就是力量,我要用知识武装大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贡献。”

    “这是谁说的呀?”罗小毓想说是培根说的,后来一想不能说,说了就是里通外国。

    管理员阿姨惊呆了,周围大人们也是一脸动容,“让她进去吧,我担保。”一个穿中山装的男的说话了。

    罗小毓透过人群看见马永贵,她激动的甜甜喊了一声:“马伯伯好。”

    马永贵和蔼的对她笑了笑,这个小女孩每次都会给他惊喜,嗯,他很喜欢,他家那个小儿子要有她一半儿就好了。

    他很想走进看看小女孩到底要干什么?他有种直觉,这个小女孩要做的事情很大,是什么呢,他没有时间去探究。

    那条铁路不但需要有经验的工人,还需要有才干的干部,他想去那个地方好好干一番事业来,更想让小儿子到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