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姻谋天下-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日一早,武承肃怕连累的阳筠被人议论,寅时未过便醒来,自去梳洗过后便来唤阳筠。
阳筠挣扎着起身,浑身酸痛得厉害,走路虽不如上次那般别扭,却连抬手都不利索。
侍女进来服侍,阳筠只红着脸不说话,谁也不看。直到众位女眷齐来问安时,阳筠的脸色才恢复如常。
众人拜见完毕,武承肃去了崇文馆,阳筠靠在床边看书,迷迷糊糊地又要睡去。
才刚眯了不到一刻钟的工夫,珠儿一脸喜色地跑了进来,说钏儿才刚开口说话了。
阳筠未及细问,只顾着心里高兴,忙起身亲自去看望钏儿。坠儿与珠儿跟在旁边,听钏儿费力说了几个字,竟都忍不住落泪。
“虽说过了十五,到底还在正月里,可不敢哭。”坠儿先擦了泪,出言劝住了几人。
对于钏儿因何开口,阳筠并未深究,事后坠儿问及开口的情形,珠儿才悄悄说了实话。
原来珠儿心中欣喜,红着脸把上元夜的事讲给钏儿,钏儿听了,半晌忽然说出个不清不楚的“好”字。
坠儿听了,愈发觉得日子有盼头。
傅天瑜也觉得终于看到了转机与其说是转机,不如说是一线生机。
魏国自然也过上元节,王宫里挂了不少花灯,虽不及临水东宫里那般华丽,却远比高阳的二十八盏奢侈。
因疑心周绎夫妇的关系,傅天瑜自然偷偷观察着众人。她平日就不爱说话,如今只看不说,倒也没什么人怀疑她。
果然被她发现了蹊跷,且不止是周绎夫妇之间有嫌隙,连周绎对沈夫人、周绰对周道昭的态度,也有趣得紧。未完待续。
pp420905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
(全本小说网,。)
傅天瑜自知周纪比不过周绎,于为人处世及才能用途上,怕是连庶出的周绰和才九岁的周绍都比周纪强些。然而周纪毕竟是她夫君,即便傅天瑜心中再怎么清明,她也还是忍不住替周纪谋划。
她知道,无论最终如何,周家都不会亏待于她,尤其是自己生下女儿后,这份安全愈发牢固,可这里头没有周纪的未来。看着眼前貌合心离的几人,傅天瑜心中忽然激动了起来,竟微微有些兴奋。
若她真能成功,今后的日子才算得上是有盼头,总比一个人苟且偷安得强。
傅天瑜想着心事,朝周绎夫妇又望了过去。
周绎面上倒还好,对沈青英虽无温柔体贴,态度却没明显异常,只是不大正眼去瞧沈青英。偶尔对视,周绎脸上笑容虽然不变,眼神却要冷上三分。
沈青英则分明不敢挨近周绎。她不时露出怯生生的眼神看着自己的丈夫,与周绎四目相对时,沈青英眼里既有渴望,也有难掩的慌张。
哪有这么奇怪的
傅天瑜几不可见地扬了扬嘴角。
这俩人果然有嫌隙,究其起因,怕还是为了那个阳筠。
说起来阳筠倒是个人物,人没嫁到魏国来,却搅得周家多少人不得安宁,且不说当初就要与之订亲的周绎,便是自己的夫君周纪,直到现在怕也还没忘了她。
傅天瑜咬着牙,缓缓搓了几下手炉,强迫着自己收了心思。
沈青英一脸的唯唯诺诺,看着倒有几分可怜。只不知她那般柔弱顺服的一个人,究竟做了些什么,竟能得周绎如此不痛快。
傅天瑜正猜测着,却见周绰朝周绎走了过去。
不出所料,沈青英见周绰过来,似乎心虚一般略低了头,连招呼也不与周绰打,竟十分自觉地走开了几步,站在离他二人不远不近的地方,假装观起灯来。
沈夫人显然是怕沈青英落单,忙教人过去请沈青英到自己身边说笑,指着挂着的灯不知说些什么。
沈青英跟着一笑,笑容却有些勉强。
周绎只瞥了沈夫人与沈青英一眼,便和周绰走到一边,寻了个人少的位置说着话。
周道昭远远看着周绎那边,眼神深邃难懂。
傅天瑜抿了抿嘴,抱着手炉的手紧了一紧她心中实在害怕周道昭。
她把视线移到周道昭的几位娘子身上。
三娘子果然一脸为难,也不往周道昭身边凑,也不敢去看周绰。她与五娘子作伴,不知五娘子指了个什么灯谜,三娘子作势猜了一会儿,目光却一直在周道昭和周绰之前游移,且隐隐透着担忧。
五娘子却只顾看灯火,常为了解一个灯谜思忖半天,似乎全没看出三娘子心不在焉。
二娘子和四娘子均凑到周道昭身边。
四娘子做出许多媚态,只差没去拉周道昭的衣袖。
二娘子倒端庄得很,与人说话时不卑不亢,对四娘子的言行,也不见她面露鄙夷神色,若非她眼神偶尔瞟向周家几位公子,傅天瑜还真要把她当成无欲无求的好人了。
“你这看来看去的,在看什么呢”见妻子不看灯,周纪忍不住问道。
“难得如此热闹,自然要好好瞧一瞧。”傅天瑜一语双关。
周纪虽不太懂,但也知道她在观察众人。
自傅天瑜跟他说了些推心置腹的话,周纪也恍惚起来,后见周绎、周绰都有些反常,他自然难免动摇,只是偶尔还会反复,不知如此怀疑父亲兄弟是不是错。
然而如今才说要争,似乎晚了一点。
从前他还不觉得,总以为自己是十分优秀的一个,自动念起,周纪留心观察了几个兄弟,却发现几人都比他沉稳、有谋略,独他一个人满足于已到手的世子之位。至于父亲的谋划,则更加明显了。
“可是有什么不妥么”周纪十分关心。
傅天瑜心中微喜。
若周纪能打起精神,成事的把握便又多了两成。
可是如今正在外头,最是人多口杂,她有哪里能把话跟周纪说个明白
傅天瑜微微摇头,笑容十分柔和,但眼睛却闪着光亮,一副喜形于色的模样。
毕竟做了许久的夫妻,周纪猜出一二。他不再追问,转身往周绎、周绰那边去了。
见他忽然过来,周绎两人却似乎
周纪走近一听,见他二人说的是周绰随军的事。
“如今魏国周边最是太平,你少有机会历练,燕国那边虽有战事,你却不好去凑那个热闹。”周绎正色道,“当下还是熟读兵书,牢记一些阵法、策略为要。”
“又不是要靠进士,整日只闷在书房苦读,未免无趣。”周绰说着,重重叹了口气,“怕真到了用武之地,我也只是个纸上谈兵的小儿罢了,根本立不了什么功。”
二人又聊了两句,周纪只站在一旁光明正大地听,并不打算插言,不料周绎主动问起他的态度,似乎要他帮忙安慰周绰。周纪无法,只得说了两句。
“不少大将不过上了几次战场,便能得赫赫军功。”周纪一本正经道,“你看汉冠军侯,首战即获大捷。”
“冠军侯不拘古法,讲究因地制宜,战法往往出乎敌人所料,自然打得赢。”周绰皱着眉,缓缓摇了摇头,“我如今做的却是相反的事,每日读得都是现成的阵法、兵书,真要打起仗来,怕没有十年出不了头。”
“放着好好的公子不做,总惦记着军功做什么”周纪不会劝,只能笑着拍拍周绰的肩,丢下周绎、周绰两人,又回到妻子身边了。
傅天瑜笑着迎上前去。
“兄弟几个说些什么,这么热闹”她问得十分坦然,心中却有些不安。丈夫过去片刻就回来,也不知那两个是不是早站成一伙儿,有事议论但瞒着丈夫。
周纪把方才的话说了,傅天瑜觉得倒是合理,也便不再萦怀。
殊不知周纪过去之前,二人说的并不是周绰的军功,而是周绎的宏图大业。
周绎觉得周绰有天分,确实用冠军侯比过周绰,周绰却直接拿了前朝太宗皇帝来比周绎。
太宗皇帝做了什么无人不知,见周纪忽然过去,二人竟心照不宣,十分自然地换了话题,不约而同说起周绰的事来。未完待续。
pp420905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
(全本小说网,。)
前朝的太宗皇帝做了什么,世上无人不知,周绰拿他比周绎,其用意十分明显。
见周纪过来,二人竟心照不宣,不约而同地揭过了周绎的事不议,只谈论周绰的事来。话题转换如此巧妙自然,周纪哪里能听出什么不妥
然而待周纪离开后,二人却也没再提前朝的太宗皇帝,只是深深对视了半晌,面上均露几分坚毅。
周纪与傅天瑜又说了几句,便都去沈夫人身边,与一直陪在那里的周绍、沈青英一起,陪沈夫人说话解闷。
周道昭远远看着几个儿子,面无表情,倒真像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
与周绰有志难酬的苦闷不同,武承思此时正纵横沙场,十分恣意痛快。
燕国对虞国之战伊始,他还只是个执戟长,如今战事将要结束,武承思竟凭着武功谋略,一路累计军功,最终做到了先锋营副指挥使的位置。
武承思年少,又是皇亲贵胄的出身,这样的人本忌讳升迁过快,但其在军事上的才能天赋却是有目共睹。即便他的升迁并不全看军功,同样掺了不少人情在里面,但对武承思忽然出头,军中并无异议。
做上副都指挥使的武承思愈战愈勇,带领三千铁骑为先锋,屡次打乱敌人的布阵,使得燕军一路势如破竹,不仅打得虞国溃不成军,连沿途几个多年未曾归附的小国都顺便打了下来,直逼虞国都城而去。
武岳听到接二连三的捷报,接着几国归附的国书,心中愈发欢喜。他派人送了多少赏赐到廉王府上,更两次犒劳在沙场上征战的军士,使得军心鼓舞。原本不爱征战的将士纷纷立誓效忠,情绪十分高涨,好像打仗忽然变成了趣事一样。
皇后钱氏听说此事后,却动了别的心思。
自钱惠君出嫁,钱氏一族可算是青黄不接,并没有适龄的嫡出女儿可以顶上。现有两个合适的女孩子,模样、人品自不必说,都是族里费力调教的,然而年纪未免太小大一点的才刚过了金钗之年,另一个却只有十岁出头。
这也是钱皇后迟迟不动阳筠的原因。
钱氏如今虽压过卫氏一头,但论及在朝堂的势力,卫氏并不比她差上许多,之所以钱皇后可用之人甚多,竟能死死压住燕皇武岳,其实是因为沾了太子的光。这事她从未提过,但早已心知肚明。
若钱皇后沉不住气,急着现在就除掉了阳筠,且不论武承肃是否反弹,届时折了钱氏最大的一条臂膀,只说东宫那个有子的卫良娣,她就应付不过来。
武承肃为了阳筠势必和她翻脸,到时太子不再偏向钱氏一族,朝堂上多少人便不会再偏向皇后。而武岳又巴不得他们倒下,若卫氏适时安插人手,奏请立卫良娣为继妃,十之八九就要成功钱氏哪有能力对付这许多势力
钱皇后极可能控制不了局面,只能把到手的权力拱手送给卫氏。
与其费力去斗根基深厚的卫氏,不如先养着无依无靠的阳筠,待两三年后钱氏二女长成,到了议亲的年纪,她轻易便可将阳筠这根刺拔掉。那时族中有适龄女子,即便武承肃不再偏着母族,总不至于当众翻了脸,钱皇后想扶植娘家,立钱氏女为太子妃,倒还有过半的胜算。
然而当听到疆场屡传捷报,钱皇后竟有了别的打算。
她先是暗暗庆幸了一番。
幸好姜华早给她通了消息,没由着武承肃给阳筠胞妹定下武承思,而是由武岳出头,定了个没出息的武承训,大大削弱了阳筠可能得到的支持,不至于以后拔刺时连着自己的肉。
转念一想,钱皇后竟看到了另一条出路。
武承思前途不可限量,若能抓住这个人在手,钱氏一族势必更加壮大,今后无论是立太子继妃,还是有其他什么事与人相争,钱氏一族的胜算都要大上许多。
钱皇后心中大喜:这可是后福无穷之举。
待平复心情之后,钱皇后先是确定了卫氏没有适龄女子可以相争,接着比较了钱氏二女与武承思的年纪,终于定下计策,想将较大的钱惠雯许给武承思,等两三年后完婚,年纪较小的钱梦娴则再多养两年,回头顶了阳筠的位置。
然而半月后,临水城忽然听到了别的消息。
燕军已将虞国攻破大半,只剩国都及附近两座城池久攻不下。原本胜利在望的一场仗,却因虞皇胆小而淹蹇,忽然僵持了起来。
原来虞皇怕死,一早便在都城河左及临近国都的二城屯粮养兵。河左城内屯兵十万,临近二城也各有三四万兵马,城中粮草更是足以支撑两三个月。燕军虽有二十余万,却因月余的征战而疲乏不堪,哪里还有力气攻城
强攻三天未成,连火药都难攻破城门,大家都难免泄了气。
见将士毫无斗志,惠王下令退兵五十里扎营,一方面防止有人突袭,截断燕军的退路,便于接受后续的粮草补给,另一方面也是对三城形成了合围之势,却不至于退得太远,造成兵力分散。
燕军粮草尚能支撑一月,押运粮草自是快不得,因此才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说。若再有补给过来,总要四五十天才能送来。
那样未免太晚了些
连武岳听了都有些灰心,武承思却不肯认输。
他仔细分析了三城的地势,发现三城鼎足而立。最北是虞都河左,紧靠北面的崇山峻岭。往西是广阔的白水河,东、南两方均是阔地,正是如今燕军驻扎之处。武承思反复看着舆图,两日几乎不吃不睡,忽然有了主意。
他将战术报与惠王,经众将领商讨过后,竟得到了几乎全部人的支持。
燕军十日未攻城,只做了百余只巨大的风筝,并将余下的火药细细分配加工了一番。
第十日上,燕军派了一万步兵并八百骑兵先行,强攻河左城东门,余下兵力列阵其后。临近二城果然只派出一小撮人支援,合起来不过五千余人,轻易便被绞杀精光。
另有五百弓箭手并十只床子弩,离河左城不过百余步,只攻东城门,不理其他。未完待续。
pp420905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二二回 施巧计(三更)
(全本小说网,。)
见燕军集中兵力只攻东门,虞皇以为燕军孤注一掷,集中了城内近半数的兵力去守东门,燕军集结在东门外的兵力也越来越多,竟达到四万余人。
临近两座卫城有意支援,却哪敢再开城门守城将领不免懊悔,深怨自己之前派出兵力太少,不仅没能解河左之围,反而折损了数千的兵力。
早知如此还不如破釜沉舟,倾兵而出,如今想再去支援,却比之前还要艰难了谁知道燕军是不是故布疑阵,故意诱他们大开城门,好全力绞杀之,意图断了河左的支撑否则为何放着其他几个城门不动,只集中兵力进攻东门
从卯时至午时,足足三个多时辰,燕军仍攻不破河左的城门,但因其攻势猛烈,河左城内十万驻军已有近万的死伤。除南门还有近三万的兵力守城,其余两个城门都只剩了一万多人坚守,其余兵力都去东门御敌。
就在虞国人以为燕军一筹莫展、将要退兵之际,忽有燕国五千步兵着重甲,携盾从北绕到城西,叮叮咣咣地凿起护城河来。
河左城既然傍水依山而建,地势势必要比西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