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姻谋天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她若真害了娘娘怎么办
钏儿左右为难,自此时常偷偷留心印儿,偶尔对其旁敲侧击,甚至委婉出言警告。过了许久不见印儿再有动作,钏儿才终于安心了些。
先时印儿还担心钏儿把话说出去,不料钏儿只是盯着她,完全没有告状的意思。
然而印儿一切如旧,钏儿自然抓不到什么把柄,日子久了自然懈怠了下来。
印儿却觉得时机到了。
五石散她还偷偷留了好些。
高阳王宫里,阳筱盯着面前的灯烛,迟迟不肯上床歇息。
她实在睡不下。
阳筱怎么也想不到,最终把姐姐“窘境”说给叔父听的竟然会是阳槿,那个从小和她一起胡闹的阳槿。
她倒不知道,阳槿究竟是好心,还是有意。她有心抓住阳槿问个清楚,却怕听到任何答案。
无论答案是什么,她们两个中,至少有一个人已经彻彻底底地变了。不是她想错了阳槿居心叵测,就是阳槿真的不顾念和她的情分。
阳槿也心中不安,接连几日都不敢见阳筱。
她是故意的。
早在魏国来访,母亲尽心给她打扮,她就懵懵懂懂,似乎明白了自己的路。
宫宴上,她故意坐得十分端正,与阳筱比起来更像个贵家淑女,正因为心中大致有了方向。
及阳筠出嫁,阳槿才真的慢慢变了。
她私心想着,总有一天,阳筱也会被嫁到别处,而不是魏国。
嫁去周家做媳妇的,应该是她。
果不其然,燕国就这么来求娶阳筱,一如当初求娶阳筠一般,不容人有迟疑的机会。
阳槿很怕父亲不肯答应,好在阳筱自己有意。
看着阳筱和母亲私语,阳槿其实很想知道内容,然而她什么都听不到。
没人知道在高氏把阳筱的哭诉说出来时,阳槿心中多么兴奋,又多么为难。
她不想背叛,却不愿放过机会,因此为难了一餐饭的时间。
父亲却意外发现她的异常,阳槿便哭着把阳筠的境遇说了,且比高氏口中的似乎又艰难了许多。
没人疑心过平素最乖巧的阳槿,阳曦自然轻易信了阳槿的话。
虽然过了这么久,阳槿却还是不知道自己跟父亲哭诉时究竟为何流了那么些泪,她怎么也想不清楚。
阳筱和武承训的合婚倒顺利,单看八字,倒真是天作之合。
阳曦总算满意了些。
议婚之事另有人张罗,虽然还未落定,鲍启勋却在此时说要告辞。
阳曦自然百般挽留,他是真的有意与鲍启勋结交。高阳国小,难得有人学识深厚,又全无迂腐的书生气。
鲍启勋却执意要走,借口思念家中,硬是辞了阳曦,打道回府了。
他实在无颜面对如此敬重他的阳曦。未完待续。
pp420905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八十六回 魏世杰
(全本小说网,。)
阳曦亲自送鲍启勋出城,并不以官职相称,反而称呼其为“先生”。
这让鲍启勋愈发想要离开。
他心中十分不安,不仅因为如此厚待他受之有愧,更因为内心惶惧,生怕忽然冒出个人来拆穿他,说他不过是个进献谗言的小人。
虽然挂着学士的名,鲍启勋却一直没得到文人该有的尊重。
难得有人尊重,虽然知道不会长远,他宁愿自欺欺人。
一路上,鲍启勋并不急着赶路,先遣了人回临水禀告,自己一路磨磨蹭蹭往回走,似乎一日不回去,就还能维持一文士的尊严。
他觉得自己可笑,竟然想逃避现实,然而回程的速度却始终慢吞吞。
回到临水后,鲍启勋沐浴完毕,当天即拜见了武岳,把高阳之事细细回禀,连阳曦对他的敬重也轻描淡写讲了一些。
“这高阳国主倒是个老实的。”武岳语毕沉思片刻,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鲍启勋心中愈发不是滋味,却只能陪着皇帝笑。
当晚,武岳书一道圣旨给宁王府,算是将亲事定了下来。
宁王府上下众人,除了武承训仍有些疑虑,其他人都打从心里觉得高兴,连看更喂马的也不例外。
马氏心中早安稳了几分,虽没有喜形于色,却也不觉得阳筱入门是什么坏事。
宁王更是乐开了花,当时就要让人去安排新房,置办聘礼。
“王爷也忒性急了”马氏柔声劝道,“二王主又不是明日就嫁,虽说有了圣旨。入门是迟早的事,可这么早准备了,若过了一两年才议定,新房也变成旧的了。”
宁王呵呵一笑,点头道:
“你说的对,原是我看到圣旨,一时高兴过了头。有些糊涂了”
“王爷可不糊涂”马氏笑道。“不过是盼着喜事早日盈门罢了。”
宁王哈哈大笑,马氏顺便把置办聘礼的事揽了下来,开始细心操办。
过了没几日工夫。魏世杰亲自来了宁王府。
宁王虽然大大咧咧,对魏世杰却礼敬三分,不止因为他是皇宫里的大太监、皇帝陛下的亲信,更因为魏世杰为人处事还算公道。
用宁王的话来说。魏世杰“虽然净了身,骨气还留着几分”。
这话魏世杰也听说过。当时他只是微微一笑,什么话都没说。
“劳魏都知亲自走一遭,不知所为何事”宁王不好到外门迎接,只在院中站着等魏世杰进来。
“不敢。不敢,杂家奉旨而来,为的是贵府上的大喜之事。”魏世杰声音和气。态度看似卑微,仔细分辨却能看出几分尚在的骨气。
宁王一听便知是为了武承训和阳筱联姻之事。忙请魏世杰进正厅坐了,让人奉上好茶。
少顷,宁王妃马氏也赶来,三人坐定后先不说正事,悠闲地品起茶来。
“是歙州的日铸茶”魏世杰品了一口,笑着问宁王道。
“魏都知真是好舌头”宁王笑着赞道,“虽然过了时候,但这东西难得,本王特意拿出来,原想显摆一下,不想魏都知只尝了一口就知道了。”
魏世杰笑道:
“倒不是杂家舌头灵,不过常年替陛下尝东西,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知道的比别人多些罢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魏世杰便提起此行的目的来。
原来武岳并非看到订婚便不管了,他竟替宁王府准备了许多聘礼。
“陛下前几日特意开了库,挑了不少好东西。”魏世杰笑着,慢悠悠地道,“要说库里的宝贝真是多,把杂家眼睛都看花了,陛下指了尊一座尺高的翡翠送子观音像,笑着说吉利,问杂家添作世子爷的聘礼可好,杂家只顾着吃惊其他几件,都不记得点头了呢”
马氏并不说话,心中却暗赞魏世杰好厉害的手段。
随随便便说了几句,听着像是闲话一般,实际是皇帝做了好事,想让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好人,要人记得领情记恩罢了。
难怪武岳如此信任器重他。
宁王倒十分简单,轻易着了道,顺着魏世杰的话说道:
“那尊翡翠观音本忘记得,还是陛下登基后卫友圭送的。那可是难得的宝贝”
卫友圭乃卫懋功之父,从前的御使大夫,现已离世多年,活着的时候与皇后钱氏之父钱柏龄是死对头。
马氏无可奈何,却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她瞥了魏世杰一眼,却见魏世杰但笑不语,谁也看不出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马氏正觉尴尬,魏世杰忽然开了口。
“王爷这就觉得是宝贝了”魏世杰说话依旧不紧不慢,“还有两棵二尺高的珊瑚,通身血红,难得的是生得巧,一眼瞧过去就是一对。”
宁王忙站起身来,马氏跟着站起,二人朝皇宫的方向跪下磕了三个头,口称“谢恩”。
他夫妇二人拜谢皇恩,魏世杰自然不好坐着,早在二人起身时他便也跟着起来了。
三人又重新让了座,待坐定后,魏世杰才继续道:
“杂家今日前来,就是奉了陛下旨意,跟王爷交割礼单的,陛下挑的东西下午便会送到府上。陛下特意嘱咐杂家跟王爷说说,年前太子殿下成亲,库里出了不少好东西,如今能给世子爷的不多,余下的都要靠着王爷自己置办了。”
宁王夫妇闻言,立即起身又拜谢皇恩。
礼毕起身,宁王与魏世杰寒暄了几句,亲自送他出了宁王府的大门。
马氏自然回到自己屋中。
她没想到武岳会把事情做得这么妥帖,想起高阳国的那个二王主,马氏的心中又踏实了几分。
那个魏世杰倒真是个人物,除了钱皇后似乎不大喜欢,并没见谁烦他骂他。
钱氏也会给魏世杰几分颜面,不是因为他会做人,而是魏世杰进宫的缘由颇让人敬佩。
魏世杰出身颍州的书香世家,早早就开了蒙,原本是颍州闻名的神童,小小年纪背书吟诗,都考他不住。
然而长到七岁,颍州闹了瘟疫,魏家人死了个干净。魏世杰孤身去了临近的州府寻亲,却被亲戚拒之门外。
年幼的魏世杰将要饿死,被一讨饭的婆子救活。
婆子给他一碗野菜汤、半张饼,从此魏世杰就与那婆子为伴,靠给穷人写信为生。未完待续。
ps:作者君今日坐飞机,下飞机后很多事情,更新晚了,十分抱歉
pp420905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八十七回 周岁礼
(全本小说网,。)
两年后,穷苦人之间口口相传,都知道有个小童代人写信,价格极低。有人知道他和婆子相依为命,觉得可怜,往往介绍主顾给他。
魏世杰代书的生意渐渐多了,索性摆了个摊子。
摊子摆起来没几天,就有恶霸前来捣乱,因魏世杰不肯给钱,不仅砸了摊子,还动手打了人。
婆子护着魏世杰,被恶霸打得奄奄一息,魏世杰花光了所有的钱,瘦小的身体背着婆子四处求医,可婆子却没撑多久便病死了。
在几个乡民的帮助下,魏世杰葬了婆子,之后便只身来了临水,住在城郊的破庙里,仍旧靠代书为生。
苦苦挨了半年后,待宫中招内侍时,凭着肚子里那点墨水,魏世杰被优先录进了宫。
宫中的日子也甚是难熬,魏世杰却因能书会写,机遇比别人好许多。
大多内侍都是家里太穷送进来的,没什么学问根基,不少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魏世杰因为本身识字,被派去管藏书。
他打小于做学问上颇通,虽然荒废了许多年,再学起来倒不觉吃力。
已经净了身,又不要他当先生考状元,不过是自己学些东西罢了,有什么难处
忽一日馆内来了个比他小几岁的孩子。那孩子一路进来,无人敢拦,却一眼看中了跟他差不多年纪的魏世杰。
他似乎很讨厌年长的那些内侍,只对魏世杰说要找书,却不知要找哪一本。
魏世杰见他服饰讲究,又没人拦着,知道是宫里的贵人。耐心问了半天,那人却还是说不清楚。
“有人欺负了我,我想赢他,要看什么”
“拳谱之类”魏世杰心中颇为好奇。
“不是,不能动手”那孩子摇了摇头。
“可是要兵书策略么”
那孩子眼睛一亮,要了两本兵书翻了翻,又丢在一旁。却将一本记了十数条策略的小册子揣在怀里。那册子十分旧了。且是前人手书,魏世杰以为应该十分珍贵,却不敢开口让他别拿。
魏世杰略动了动脑筋。拿了几卷本朝誊的史记给他,那孩子翻开看了半天,果然一并抱着走了。
他并没有向魏世杰道谢。
魏世杰也没指望他会道谢哪有贵人谢他们这样的奴婢的这孩子恐怕甚至不会记得他。
然而这孩子不但记住了他,还点名要他在身边侍读。后来孩子成了太子,太子登基。称顺帝,即当今大燕天子武岳。
武岳登基后,不仅提拔了魏世杰,还特许他回乡一趟。重新安葬那个讨饭的婆子。
魏世杰为婆子建了个风光却不张扬的墓,称呼其为“义母”,之后便回了临水。
事后众人才知道。魏世杰入宫为的就是有钱安葬婆子,虽然拖了二十来年。所幸得偿所愿。
不少人以为魏世杰如今发达了,必然会挟怨报复,狠狠收拾当年欺凌他的恶霸,却不想他就这么回宫去了。
之后每年,魏世杰都会让人替他到婆子的墓上祭扫,并偶尔周济一下当初帮衬过他的乡民,从没见他报复哪个。
至于那几个恶霸战战兢兢,有人离乡背井,有人被众人疏远,有人则干脆日夜难寐终至吓死,却都是他们咎由自取了。
皇后钱氏听说魏世杰去了宁王府,这才觉出不对劲来。
武岳分明是要拆她的台,她哪能坐视不理可一想起太子有些日子不与她谈心,钱氏虽愈发难安,却不好轻举妄动,怕太子对她更加疑心。
钱氏静下心来,只好由着武岳折腾宁王府的事,自己专心办起瓀哥儿的周岁礼来。
她打从心里不喜欢瓀哥儿,不为别的,就为他是卫氏所出。因此,钱氏草草定了周岁礼的章程规制,又去忙除夕宫宴去了。
转眼到了腊月,阳筱和武承训的婚事稳步推进,而燕都临水里先迎来了瓀哥儿的周岁。
一大早卫良娣就跟在武承肃和阳筠后头进了宫,有乳母抱了小公子,先由武承肃跟着,众人叩谢过皇帝恩典,听了几句教训,几个女人又去了慈元殿,拜谢皇后娘娘。
钱氏先叫了阳筠到她身边坐着,才让卫良娣在右边下手第二张的胡椅上坐了。
红木嵌螺的胡椅,铺了金心闪缎的软垫,卫良娣却有些坐不住。
她知道钱氏的皇后不会待见她这个卫氏的良娣,但钱氏连小公子也不看一眼,倒直接叫了阳筠过去,拉着手嘘寒问暖。
阳筠抢了钱惠君的位置,碍了钱氏一族的眼,别人或许不知道,她卫良娣还不清楚她没想到两族的恩怨竟然连累了瓀哥儿。
好歹那也是钱氏的亲孙啊卫良娣觉得难以理解。
卫良娣哪里想得到,因瓀哥儿并非东宫世子,钱氏也不希望瓀哥儿继承大统,只当他是个普通孩子一般看待,连试晬一节都没省。
这倒也罢了,可钱皇后都准备了些什么东西
什么弓弩、刀剑,什么诗集、兵书,连脂米分、钗环并锤凿、算盘,都一应俱全。
倒还真是应有尽有,跟民间百姓无异了。
卫良娣强忍着才没冲上去把那些东西都踢到一边。
所幸屋子里只有她和阳筠,并皇后身边的许嘉、曹维贤两个掌事女官,卫良娣的脸还没丢尽。
之后等到吉时,由阳筠带着瓀哥儿祭拜家庙,卫良娣只能站在门外一侧默默看着。
辰末几人回了东宫,自有各府命妇请见。
按祖宗规矩,孩子的周岁不可以请客排宴,因此东宫没给任何人发过帖子。
然而孩子周岁,赴宴贺喜是必须的,不过大家都有觉悟,不约而同罢了。
东宫里排了四五桌,众命妇简单用了午膳,留下些礼物便各自回府。
卫良娣规规矩矩地拜谢了阳筠,也回宜秋宫去了。
一路上,卫良娣强憋着气忍着泪,进了宜秋宫的院子便吩咐乳母抱了瓀哥儿下去。
“折腾了好半天,小公子早就累了,吃饱了就哄他睡下罢”
卫良娣吩咐完,深深看了小公子一眼,直接回内室去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