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第二美-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官府的照应也不是白给的,虽是受灾免了税,但各家领的粮食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听说俱是汉王殿下的少夫人,花钱从江南买回来的。

    还有发下来的菜干猪油,也是江州湖州的百姓供奉出来,助他们度过灾年的。

    但这些,俱是要还的。

    象开春时发下的鸡崽羊羔,秋冬养到肥壮时售出,就得还回本钱,以及一部分粮钱。

    若实在有困难,允许你慢慢还,但想赖账,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就算有人想偷懒,但也被村里人抓着一起来干活了。

    因为官府考核不算个人,只按各个村来算。贯彻的是一粒老鼠屎,能坏一锅汤的原则。

    于是一个村民偷懒了,全村人就得替你补上,那谁愿意啊?

    若不是断手断脚,老弱病残的做不了,都得老实一起干!

    不过努力,也不是没有收获的。

    看着自家地里,沉甸甸炸得劈啪响的大豆,村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谁知头上忽地给人敲了一记,转头就见村长于树魁,黑着脸跟尊铁塔似的站他身后。

    “傻站着干嘛?赶紧收豆子啊!等都炸到地里,你还一粒粒去捡不成?”

    他一面骂,一面已经手上不停的帮忙收起豆子来。偷懒的村民,也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赶紧跟在后头干了起来。

    心里对刚打了他的村长,没有半分怨恨,是满满的信服,还有感激。

    “村长,等我家豆子榨了油,也送你一壶,可是辛苦你了。”

    “你个龟儿子,有多的油赶紧把债还上,少做人情。全村就你家欠债最多,回头要是拖累咱村完不成,都不用老子削你,村里有的是人来削你!”

    “这话说得,我家是欠得多了些。不过我婆娘也带信来说,我闺女在亲戚家里养的鸡,长得可肥壮呢。年底一并卖了,估计也差不多了。”

    “你个没出息的,不说给闺女挣花戴,还指望小闺女给你还债,真是够没用的!”

    “也就这一两年了,往后挣的,肯定能给她买花,攒嫁妆。”

    “那我可记着这话了。”

    ……

    于树魁笑骂着,浑没注意到不远处,曾有过一面之缘的汉王殿下来了,又走了。

    殿下也不想的。

    可他脸生得太好,走哪儿都容易引发大面积围观。其实殿下被大伙儿看着看着,也看习惯了,却不想在此时耽误农忙。是以没什么特殊情况,都不露面了。

    只是听着村里人的议论,想想传令,“今年年底,给收购肉油的价钱,适当每斤加多一两文吧。只当是给孩子们加多一根新头绳,一颗糖吃。”

    这一两文听着不多,可两州的百姓加起来,实际上要付出的金钱,就是个巨大的数字了。

    廖县丞听得动容,“殿下这样仁厚,实在是万民之福。”

    纪筠在一旁碎碎念,“既如此,还不如干脆别给钱了。直接给头绳给糖,只说是咱大小姐给的。省得有些爱惜钱财的爹娘,舍不得花用。”

    哎,这主意不错啊。

    汉王殿下还没答应,廖文忠先就叫好了,“要说也是殿下的千金,金口玉言,才说动老天降下甘霖。如今要赏,不如就在糖上打上印记,也叫百姓感念小姐的功德。”

    汉王殿下面上听得文风不动,实则心里早笑眯了眼。

    关于他女儿生辰许愿,才降下大雨的消息,可是殿下在“不经意间”,早说得街知巷闻的呢。

    殿下不是个爱显摆的性子,但显摆自家孩子,不是天下所有父母的通病么?

    所以殿下没有反对,就算是答应啦。

    由着纪筠和廖文忠一唱一合,把糖的名字都定下了,就叫万金糖。

    一般人家的小姐是千金,汉王殿下的女儿,自然更加贵重,得是万金。

    且这名字简单好记,许多识字不多的百姓也能认得,更便于传播了。

    只是让汉王殿下意想不到的是,当这年秋收,他将红头绳和万金糖发下去时,竟招来无数跟风!

    从此在青州定州竟然流行起逢年过节,家有喜事都得送万金糖,系红头绳的风俗。

    说是要红红火火,系住福气,家有万金,才吉祥如意。

    至于最早是为了纪念他的宝贝女儿,这个理由却被人淡忘了。实在是,实在是大逆不道!

    可鸿姐儿后来知道,却很淡定的对她忿忿然的老爹表示,“低调,做人低调才是王道。又不是万家生佛,观音菩萨,天天给人念叨,有什么好?”

    鸿大小姐那时已经走上御姐的王霸之路,正是要人怕的时候,才不稀罕做个小善人呢。

    汉王殿下巡查了两州,虽然情况不能说大为好转,但各地百姓确实已经逐渐恢复生产了,远的不说,今年这灾情是可以抗过去了。

    所以殿下也就有信心,趁着中秋节前,提笔给父皇写信,报告喜讯了。

    三年天灾,他算是扛过来啦!

    手下蹲了三年的官员们,也该给人家适当奖励不是?

    但在殿下的喜报还未送上京城之前,先有喜报送到芜城来了。

    今年正是大比之年,开科取士呢。

    美娘几乎以为自己耳朵出了差错,不由得再问一遍,“你说什么?谁中了秀才?”

    “潘正业!就是小十三哪!”

    前来报喜的项大羽激动得快语无伦次了。

    谁能想到呢?

    当年沦落成乞讨的小破孩儿,居然中秀才了。

    这可是顺心小哥里,第一个正经考中功名之人。

    就算是个秀才,可从此他也脱离了平民行列,正经可以见官不跪了。

 第560章 功德

    (全本小说网,HTTPS://。)

    哎呀呀,那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回过神来的美娘,跟项大羽一道喜不自胜。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没得说,必须摆酒庆贺!把全顺心的小哥们都召回来,我请!”

    项大羽乐呵呵道,“我出门前,希光妹子就已经打发人,去请相熟酒楼的掌柜了,这回咱们也要豪气一回,在猫眼儿胡同摆上三天流水席!”

    美娘听着欢喜,故作恼道,“你们请你们的,就不许我再多请一回么?等你们请了流水席,我还要包下三元楼摆酒庆贺。此后小十三他读书科举的费用,皆由咱们顺心公账上出了!以后若有这样上进人才,也一样待遇!”

    这可更豪气了。

    不过随后,跟随魏老秀才,前来答谢的潘振业,却是极力推辞,十分的不好意思。

    当初,薛师兄的小厮薛良,在给他们完成最初的启蒙之后,便被捉回京城备考去了。

    不过走前,他对顺心小哥们的学业仍十分关心。所以特地拜托了久居芜城,启蒙多年的魏老秀才,接手了顺心小哥们的学业。

    当然不要老人家受累,只要他推荐个靠谱的先生就行。

    后面潘振业想要科举,也是魏老先生帮忙找人作保的。

    美娘赶紧亲自起身,把已经过了八十高龄的魏老秀才搀扶坐下。

    老人家的大孙子魏常,可是跟着汉王殿下,在平定甘州之乱时牺牲的。如今他另一个孙子魏平,也在汉王府效力。

    美娘每逢过年都会亲自去这些人家拜年,嘘寒问暖。是以老人家跟她也熟,说话便不那么客气了。

    “我知道如今振业学业有成,你们都愿意帮着他。可读书这事,好比梅花香从苦寒来,非得经那一番寒窗苦读,方能振作上进。所以你们想替他庆贺的心是好的,只需得等等,等他中了举人,再操办不迟。”

    潘振业也道,“当年若不是遇着东家,还有苏大哥,我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难说,哪里敢想着还有今日?如今区区一个秀才,实在不值得这样大张旗鼓,反叫人笑话。”

    “笑话什么?”魏老秀才又不乐意了。

    人过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他都八十多了,哪还用顾忌那么多?

    “你正正经经考中的功名,谁好意思笑话?我的意思只是不让对外头宣扬,省得说咱们炫耀,但自个儿关起门来,还是要庆祝庆祝的。你这孩子,也真是不容易。要是你家爹娘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老人家说着,又眼泪吧嗒了。

    众人劝了他,便还是定了美娘的方案。

    包下三元楼,痛痛快快乐上一日。

    待到潘振业中了举,魏老秀才就亲自给他敲锣打鼓!

    虽说顺心小哥们极力低调,但小十三中了秀才的消息还是不迳而走。

    相熟的人纷纷前来道贺送礼,好比梅姨,就大方送了给他四套新衣,让这孩子回头拜师见客都显得体面。

    消息在芜城传开,人人都称赞心小哥有出息。

    也不知多少家长拿着小十三当榜样,勉励,好吧,鞭策自家儿女。

    “瞧瞧人家,从前不过是个乞儿,跑街送货的,如今都得中功名。瞧瞧你们,一个个有爹有娘,享着大福,怎就不知上进?”

    有那伶俐的孩子就怼父母,“就是没遭过这份罪,才没有这份大出息啊!再说他们要不是遇着龙女,能有这番造化?”

    这话说得倒也是。

    不吃苦中苦,哪得人上人?

    说来汉王媳妇真是积大德了,当年要不是她收留这些小乞丐们,办起顺心,哪里会有今儿的秀才郎呢?

    就算没考中秀才,但余下那些小哥们也十分不错啊。

    一个个识文断字的,又能干又机灵,还年轻力壮。

    哎!

    这不是挺好的女婿人选么?

    美娘也没想到,因为潘振业中了秀才,竟意外带动起顺心小哥们的姻缘运了。

    城中许多人家开始打听这些顺心小哥,也不嫌弃他们无父无母,无人帮持。

    只要人好,能好好对他们闺女,就算没房,住到老丈人家来也行啊。不正好便于岳父岳母看护么?

    这样的意外之喜,可是把秋大姑她们给乐坏了。

    拿出积攒多年的私房,纷纷表示要帮这些顺心小哥们出彩礼。

    美娘一想,也别让人误会,说她手下的顺心小哥全成了倒插门的。

    之前听说江婉婉要盖房子,她也动了心思。

    她那新建的原林作坊,因打开了江南市场,生意极好。所以美娘早想给那些招残疾兵哥改善条件,盖个新房了。不如干脆多买些地皮,给大家一起盖了吧。

    只是芜城一向繁荣,想在城中买好地皮是买不到的,只得买到城郊去。

    可就算如此,也让那些顺心小哥,残疾老兵们感动不已。

    都是如浮萍般的人,若不是遇着美娘,饭都吃不上,如今哪里敢想还有新房讨媳妇?

    得知喜信赶回来的苏栋就表示,顺心小哥的房钱就由他们自己出了。

    如今他那手下,只要肯干,又稍微知道节俭的,就没有几个穷的。一下子拿出盖房钱虽不易,但分上三五年,俱可还完。

    且这样一来,对那些平素大手大脚,不知上进的也是个促进。

    看着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都能买房,安家立业了,你还不得努力么?

    这样很好,美娘允了。

    而兵哥那边起步晚,底子薄,便又是另一种情形了。

    当年被美娘招来的队长佟靖忠,捏一捏拳头,厉声在作坊里,先给众人来了个下马威。

    “别想着东家仁厚,就净占便宜!有口饭吃就是开恩了,房子可别想自家占去!”

    “这事东家没说,我老佟就是这么不讲理,先把规矩立了。”

    “等到房子盖起来,除了照顾困难之人。剩下的,就按着平时表现分配。没得挑肥拣瘦那一说,给你住住就不错了,想啰里吧嗦的,趁早滚去睡大街!”

    “只要你们在作坊里好生干一日,这房就给你们住着。但也不能白住,房租还是得交的。只东家仁厚,肯定比市面上收得便宜。但回头谁要是因此不爱惜,胡乱损乱。那没得说,俱得双倍赔偿!”

    “你们听明白了没有?”

    “听明白了!”

    “有这样好事,我们再不知珍惜,那还是个人么?活该被天打雷劈了!”

 第561章 异动

    (全本小说网,HTTPS://。)

    作坊里的伙计们被佟靖忠震慑住,却又忍不住打听。全本小说网;HTTPS://。m;

    “这房子到底几时动工?头儿你去东家那里打听打听呗,也好给大伙儿个准话,省得我们心痒痒。”

    这倒可以有。

    有房才有家,人心才安稳。

    佟靖忠回头就来找美娘,把作坊里的情况一说,美娘也觉得很不错。

    不同情况,就得区别对待。

    顺心小哥那里是鼓励多劳多得,个人发展。若人人有本事,美娘巴不得他们都跟小十三似的,挣出一份大出息。

    至于原林作坊,这些残疾人离了她这里,很难谋生,所以更强调集体性和保密性,也没错。

    所以两处住宅也不必建在一块儿,格局也不必相同。

    顺心那边以独门独户的居家小院为主,方便他们成家立室。

    但原林这边许多都是残疾人,行动不便,给他们盖房就得考虑到互帮互助,生活便捷。

    美娘只将大的方向确定下来,便把细节交给特意从双河镇请来的老邻居,叶成叶大叔了。

    叶成被美娘扶持起来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接到美娘的差事,十分上心。

    顿时做了十来种不同的模型小院,给美娘挑选。

    后来苏栋带了几个顺心小哥代表,商量之后,挑了两种大小不同的户型。到时看个人能力,负担不一样的就好。

    至于佟靖忠,他就光杆一个过来,跟美娘商议着,倒是定出三四种户型来。

    也是他们这边的情况,确实要复杂一些。

    作坊里不仅有老兵,还有白龙观的道士们作保,招来的一些鳏寡孤独。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有聪明的正常人,也有不那么机灵的痴儿,所以分配房子就得考虑得多一些。

    得避免闲话,也得男女搭配,老少合作,能互帮互助。

    所以房子的大小倒不是最要紧的,合用就行。

    叶成想想,给了个建议,“既如此,你们何不建成大院模式?从前我就听人说过,有些宗族为抵御强盗,就把全村建成个堡垒模样,当然咱们没这必要。不过也可修个围墙,把全村规划起来,到时大家干什么都方便了。”

    这主意很好啊。

    佟靖忠顿时赞同,他们原林作坊本就要保密,且多半俱是残疾人,生活不便。要是能统一规划,衣食住行,皆有统一规划。让大家足不出村,就能自给自足,反而更好不过。

    美娘却是想到,若是如此一来,倒可以多招些人手。就算不进作坊,但若是有些亲戚朋友会裁衣,会针线,会做饭的,也能有个事做。

    “好比佟大哥,回头讨个媳妇,也能在村里帮着管些杂事,这方显得象个家了。”

    佟靖忠没想到美娘会提起这个,老脸都红了。

    可成家立室,谁不想呢?

    从前自己残疾,钱财又给极品亲戚们败光,不敢动这心思。谁知美娘还惦记着,请叶成将户型想得更周全些,就算将来大伙儿成亲生子,也不至于转不开。

    消息传开,不说顺心小哥们人人振奋,干劲十足。原林作坊里,更是哭声一片。

    原只想着能有个栖身之所就好,谁曾想他们这样的残缺之人,还能有个家呢?

    对美娘买下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