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第二美-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小看这些东西,虽不起眼,却是做足了规矩。不管是民间成亲,还是皇族贵族,都必不可少。
其中的茶叶,是林俊武从云州千里迢迢带来的。
酒,是林俊娥从定州老家族人自酿,按美娘岁数准备的。
布,是集各家亲朋所赠。
其中有块大红土布,还是专程请来的田奶奶,亲手纺织给美娘的。
至于果品点心,更是女方邻里相帮,一帮子妇人亲手所制。
谭迎春终于苏了一把,费尽心机,烤了一块奶油蛋糕。虽有些粗糙,但心意难得。
汉王殿下收到,当即将礼物分发给府中上下人等,吃喝用掉,毁灭“证据”了。
将来就算是皇上想还,可这样饱含家族亲人邻里情谊的礼物,皇上再有钱,又怎还得出一模一样?
莫非皇族中人,还能集体下个厨?
上官令算无遗漏,还亲自提笔,为二人写了婚书。
师长如父,皇上若要否定他,就是否定天下的师道了。
等到今日,汉王殿下被美娘派出一辆大红彩车接进家门,可是两地百姓看到的事实。
女方派去迎亲的,是美娘的亲叔叔,云州土司巴夫人的丈夫,三品嘉议大夫林俊武。
接汉王殿下进门的,是女方的亲姑姑林俊娥。
不管从民间认定的,出嫁的姑奶奶为大,还是云州那个女尊男卑的习俗,这门亲事将来皇上想不认,估计都得费不少工夫。
而汉王殿下虽不是上门入赘,却到林家为夫的消息,也是令如今江州湖州两地的官场中人,难以启齿,无法评述。
好在汉王也不为难他们。
今日摆酒,没请一个官员,请的只是美娘交好的那些女眷。
譬如韩彻的夫人韩王氏,也是带着女儿英娘,一早来了的。
到时就算皇上秋后算账,能来找一帮子婆娘麻烦么?
可要是不找,她们就都是现成的人证了。
但韩彻觉得吧,不管怎么说,好歹是人家成亲的大事。就算为了避嫌,不好请他们,也不能装作不知。
于是办完公事,他还是咬了咬牙,主动跟美娘道,“听闻今日府上有喜,下官可否讨一杯水酒,敬一下主人?”
美娘乌眸一暖,“多谢大人盛情,请去前厅入席。”
等韩彻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心情,走进前宴客厅,却是惊讶的发现,坐了乌泱泱一屋子男人!
第392章 礼成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一屋子全是男人。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也全是江州湖州,两地官场的同僚们。
以何知府为首,正雅致的坐在那儿,如常说笑闲话,好似只是来赴一场寻常的家宴。
韩彻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了,狠掐了大腿一把。
咝!
好疼,竟然不是做梦?
何知府瞧着不雅,招呼他来坐下,皱眉叮嘱,“看你素日也算老练,怎地如此经不住事?”
韩彻恍若大梦一场,结结巴巴,“大,大人,你们为何?”
何知府少见多怪的瞥他一眼,“林姑娘入籍江州,赚钱有方,将来乃是本地的税收大户。她年纪虽小,但办个寿宴,咱们来吃吃又何妨?你可不要因此就瞧不起人。”
“可今日不是……”
“今日不是什么?你们知道什么吗?”何知府故意高声问向左右。
一帮官员顿时摇头打配合,“知道什么?我不知道啊?你知道吗?”
“不知道!”
众官员齐齐摇头,继续谈起风花雪月,诗词歌赋。要不就说起桌上的酒菜点心,屋里的花卉摆设。或者谈谈公务往来,正经差事,就是没一人提起婚事。
“所以,你瞧。”何知府语重心长,谆谆教导,“什么事都没有。大家只是借个机会聚聚,有什么问题?”
韩彻抬眼,往前看。
汉王殿下进来了,穿着一身成亲时才会穿的大红喜袍。
喜气洋洋,俊逸非凡。
这样,还能装作没问题?
然后韩彻,就见何知府端起杯酒,一马当先,喜笑颜开的迎上去。
“哎呀呀,今日殿下可是份外精神喜气。嗯,这刚打了胜仗回来,就是不一般!来来来,下官敬您一杯!”
“下官敬您!”
“下官敬您!”
……
一屋子官员,就在韩彻面前,现场教学何为难得糊涂。
吉祥话照说,酒照喝,可不该说的,没一个吐露半句。
最后何知府红着老脸回来,拍拍韩彻肩膀,“你呀,就是刑官当太久了,凡事都太较真。这世上哪这么多黑白分明?百姓都道,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去吧,敬殿下一杯,好日子哪!”
韩彻心服,端酒上前,“殿下,下官也祝您马到功成,心想事成。”
“好好好!好一个马到功成,心想事成。得喝,得喝!”
……
等到殿下回新房时,一张俊脸已经红扑扑的,就跟涂了层胭脂似的,快跟身上喜袍一个颜色了。
美娘不悦,“那些人来咱家吃了那么些好酒好菜,怎么还把你灌成这样?”
她自家的地盘,却是没人敢灌她的。倒是收了不少银钱好礼,拆得正起劲呢。
殿下一双凤眸亮晶晶的,拉着她坐下,还将头埋在她肩上,跟小动物一样亲昵的蹭蹭。
“不是他们灌我,是我自个儿高兴。嘿嘿,想喝……”
丫鬟们识趣,悄无声息的掩笑退下。
大红的喜房里,只留下二人,安静的让人心虚。
美娘只觉耳根滚烫,莫名有点慌。
“那,那我给你绞个帕子,擦擦脸。”
嗯。
殿下应了,却两手环着她的纤腰,半点没有松动的意思。
美娘一颗芳心,狂跳如鼓,口干舌燥,也不知如何是好。
夏衫轻薄,没一会儿,她突然感觉到腰上,透过闵柏手心传来的濡湿汗水,以及他肩膀的细微颤抖。
几乎瞬间,美娘就明白过来。
他,他跟自己一样,也在紧张!
羞得头都不敢抬,目光也不敢对视。
然后,似是心有灵犀般,两个早就拜过堂的小夫妻,偷瞧一眼,又忍不住齐齐噗哧笑了出来。
笑过之后,终于放松了。
殿下伸手,将美娘舒服的搂在怀里,低头赞美,“你今天,真好看!”
美娘抚过喜袍上精致的绣花,满心欢喜,“我也这么觉得。这身喜袍,你做多久了?比咱们在泉城穿的那套还好。”
她今儿身上穿的,是一件百花凤袍。
一百朵喻意吉祥的花,当中簇拥着一只凤凰。刺绣繁复,精美绝伦,断不是随随便便,能赶制出来的。
闵柏一脸得意,“那年你从京城回来,我就让王府工匠开始做了。一开始,我也不知将来如何,便只想着要给你做一件最好的嫁衣。可做着做着,我又不甘心,便让他们又给我做了一件。这龙袍上便是一百种香草,从此你是鲜花我是绿叶,刚好呼应。”
他忽地傻笑起来,“这也是我唯一的嫁妆了,你往后可别嫌弃。”
如今他是上门为夫,秋大姑没要任何东西。除了三书六礼,殿下就只带了这两身喜袍来啦。
美娘忍俊不禁,“有这两身衣裳,就足够了。大姑看你用心,高兴着呢。只她也早托梅姨给我做了身嫁衣,只可惜穿不上了。”
“怎会穿不上?明早穿了给她敬茶去!”
也好。美娘一想,便同意了。
然后殿下还说,要把这几套喜袍都收起来,将来告诉儿女,都是有故事的。
“不过我还欠你一场婚礼,迟早补给你。你先慢慢做着喜袍,做一件特别华丽的。将来让天下人都看到!而不是象今日这般,偷偷摸摸的。”
今日虽也算是高朋满座,可殿下还是觉得人太少啦。
要依他原先打算,就在江州湖州摆上三天流水席,让两州的百姓都来吃!
好在这事,被上官先生毫不留情的打断了。
首先,这样的粮食供应太可怕。
其次,他们不能把皇上活活气死啊!
得了便宜,也得学会见好就收,差不多就得啦。
美娘倒是对这场小而温馨的婚礼,十分满意。
日子是自己过的,又不是给人看的。
才想说他们统共就成一次亲,还得预备多少套喜袍?
闵柏忽地在她耳边轻声问,“大姑从前不是说,有一副雕板,要等你成亲时安床上么?安哪儿了?”
他居然,居然还当真记得!
美娘的脸,又红到脖子根。
当年薛慎的败家祖父,曾在上官令落难,被逐出京城时,将一本家传古籍春宫,送他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那时秋大姑提到,她也曾收了同画家的一块雕刻木板。只不肯拿出来,给当时的三小只看。只说习俗有在新嫁娘床上画春宫,助子嗣的习俗,到时会给美娘安上。
美娘羞得不可自抑,却仍是声如蝇蚋,悄悄告诉了他,“在,在里头第二块围栏上。”
“那,我们一起瞧瞧呗……”
“嗯……”
再然后,闵柏一把扯下重重叠叠的大红帐幔,小夫妻红着脸,青涩的滚作一团……
人生里,有许多事情都是他们还不会,也未曾经历过的。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慢慢学,总会好起来的。
只是次日,小夫妻如所有人预料般,未能早起。
秋大姑一直等到日上正中,才喝到汉王殿下,急匆匆敬来的茶。
悄悄翻着白眼,打赏了一枚羊脂白玉扳指,秋大姑正色道,“你送了美娘一块玉佩,我送你这枚扳指,意思都是一样的。无非是让你们谨记,从今往后,都是有家室的大人了。不论将来如何,总希望你们能相互扶持,甘苦与共。”
闵柏动容,把扳指郑重戴在大拇指上,“大姑教诲,永不敢忘。”
秋大姑才自一笑,忽地架子上的八哥鸟,挥舞着翅膀,欢快的叫了起来,“礼成,礼成!”
众人大乐。
小夫妻相视一笑,无限情浓,万千星光,尽在二人眸中。
第393章 好感
(全本小说网,HTTPS://。)
京城。全本小说网;HTTPS://。m;
依旧是那条胡同,依旧是那个狭窄小院。
不过从前的双河镇王县尊王瑞堂,如今随着朝堂动荡,已从礼部七品小官,小升一级,如今正经是个六品主事。
夫人沈氏,也越发的有了精气神,管起家来,更加用心。
今儿一早,因丈夫觉着有几分初秋的燥意,喉中干涩,干咳了几声,沈氏便交待家中的采买婆子,买只老鸭回来,配了玉竹沙参,煲汤清火。
婆子依言去了,回来时提着老鸭和一大篮子新鲜菜蔬,一面把汤煲上,一面说起市井中听到的新鲜故事。
譬如,有个海边的姑娘,受了冤屈,被只神龟驮着,来京城告状的事。
沈氏正听得入神,那婆子忽地一拍大腿,想起一件要事。
“夫人,今儿我在市井中,可听说一桩奇事。有人说咱们的汉王殿下,竟是得了神仙点化,娶了位龙女!”
沈氏大吃一惊。
才待细问,王瑞堂却是刚好从衙门回来了。一脑门汗都顾得不擦,径直便问,“怎么?这话连市井中都知道了?”
婆子赶紧起身行礼,“可不是?要不老奴也不敢乱说。传得有鼻子有眼,还说先帝爷爷都显灵了。”
王瑞堂赶紧摆手打住,自回房去。沈氏跟上,一面打水给他洗漱更衣,一面问起究竟。
王瑞堂压低了声音,“此事是真的。娶的那龙女,你我也认识。”
沈氏一惊,“莫非,莫非是那位林姑娘不成?”
王瑞堂点了点头,“这事应该前几天就传到宫中了,听说皇上大怒。可汉王殿下当众拜堂的事,几乎整个泉城的百姓都看到了,还当着高祖的圣碑呢,这让皇上如何发作?”
沈氏惊讶过后,却掩嘴偷笑起来,“要说殿下和林姑娘,还真是个小鬼灵精儿。怎么偏偏挑了那样一个刁钻地方?这可真是豆腐掉进灰堆里,打不得也拍不得了。”
当年美娘在京城,可是给她家也送了年礼的,十分周到妥帖的一个小姑娘,沈氏印象极好。
所以一听说娶的是她,沈氏本能的就想维护。
王瑞堂也笑了,“谁说不是呢?高祖爷的圣碑面前,皇上也不能说句不是啊!只殿下真要做成这门亲事,将来那个位置……只怕就难了。”
沈氏惋惜的叹了口气,“那宫中的娘娘们,只怕要高兴了。”
威胁最大的大殿下,娶了这么个寒门女子。等于自挖一半墙脚,她们的儿子,机会就来了。
可王瑞堂不这么看,“虽说林姑娘门户低微了些,但若跟大皇子早日开花结果,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这也对。
早些成家立室,世人就觉得你稳重了。且有儿有女,也是人丁兴旺之兆。大家族在考虑继承人时,都会多考虑些。臣子们,也更愿意拥护这样成熟稳重的皇子。而不是那些出身虽然高贵,但毛都没长齐的小皇子们。
而且汉王殿下娶了美娘这样一个平民女子,说真的,会让王瑞堂这样的中低层官员,更觉暖心。
王家虽也是书香世家,但并不显赫,在朝堂上只能算是个寒门。所以天然的,会对汉王殿下这样的举动产生好感。
若不是真重情意之人,谁会娶个民女呢?
但汉王殿下不仅娶了,还当着泉城百姓的面娶了。这样举动虽有些鲁莽,却也让人看到了他的赤子之心。
这样重情重义,又勇敢的主君,当臣子的谁不喜欢?
而朝堂之上,跟他这样想法的人还很不少。
所以汉王殿下不知,他娶美娘,竟是意外的又刷了一大波好感度。
“可那些权贵,应该不大高兴吧?”
沈氏有些担心。
虽说皇上刚刚打压了权贵,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是他们合起伙来,说殿下坏话,只怕这亲事也要变成麻烦事了。
王瑞堂嗤笑,“自打那渔女刘三金来京城告状,他们内讧还来不及呢,哪有空盯着殿下?”
沈氏诧异。
难道那神龟驮着渔女来告状的事,竟也是真的?
这肯定夸大了。
王瑞堂也是写过书的人,很是明白其中的道道,但冤案应该是真的。
“似乎就是永定伯爵府傅家,干了亏心事,如今可是麻烦大了。”
沈氏道,“既是伯爵府,哪会怕个平民姑娘?说句不好听的,打个闷棍都没人知道。”
“这你就不知了,此一时,彼一时。皇上刚处置了数家权贵,如今好些人都急着翻身,如今都指着这事,在傅家身上立功呢。可不得护着这姑娘?相互之间,早狗咬狗的闹起来了。”
沈氏恨恨道,“那也活该!若那姑娘不是有天大的冤屈,怎会千里迢迢来到京城?我倒盼着她,能讨个公道。”
“可不是?咱们当官,总得讲几分良心的。真若丧尽天良,迟早遭报应!”
宫中。
在兵部养了好几年鸽子的薛大表哥,头一回跟着兵部尚书高大人,战战兢兢进了皇上的御书房。
因皇上暂时没来,心惊肉跳的薛大表哥,忍不住低低哀求,“高大人,要不下官到门外候着吧。这,这实在……”
他就算心里有数,也实在慌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