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开淡墨-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墨池心内安定,不由对元县令做事严谨的风格赞叹一声。她再看看赵云忙,老艄公依然是一副满脸颓色的神情,却并未因元县令的话有所慌乱。
待衙役把十几个托盘呈上来,墨若璧欣然起身辨认,又一一报上各种草药的名称。再总结道:
“堂上的草药共有一十三种,其中香附、广藿香有理气解郁、化湿止呕的功效,的确适用于精神不济的病人。
府积草、败酱草、红花等七种草药能活血通经、祛瘀排脓,一般用于跌打损伤和红外伤。
香樟则能解毒、杀虫。这一十三种草药虽药性功效不尽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气味极大,扩散性极强的药材。
还有,这些药材如红花、广藿香适宜北方种植,宜阳气候潮湿,并不适宜种植。”
元县令问道:“墨大夫。据衙役所报,这些草药在赵云忙的院子里长势都极好,以你所学,是否因泥土里埋了尸骨,因此草药长势才好呢?”
墨若璧摇头,道:“鄙人只识药性,若要问草药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条件,小女倒是略知一二。”
元县令便道:“请墨家女公子上堂。”
众人这才真正的把目光看向了墨池,心内无不惊讶。难怪墨大夫带着女儿观审,原来着未及笈的小娘子竟还是破案的助力之一。
墨池站起身抚抚裙摆,为了今日观审,母亲特意做了一身浅紫色的织锦长裙逼她穿上,这长裙美则美矣,只是行动上却不便利,她有些不太习惯。
堂下的男子面目严肃,双眼中却含着温润的笑意看向缓步朝堂中走去的女子。
赵云忙看看墨池,他灰白粗直的长眉下,那双严峻狠辣的眼中露出了一抹凄然之色。
墨若璧是举人出身,自然不用跪拜。墨池向堂上元县令行了跪拜礼,报上了名姓,元县令便道:
“念墨家女公子年纪尚幼,便起身说话吧!刚才本县问墨大夫的话你可能答。”
众人唏嘘,元县令对墨家小娘子颇有好感啊,小姑娘非官非贵,又不像她父亲一般是挣取了功名的男子。这公堂之上竟都不用她跪着回话。
墨池道谢起身,道:“民女能答。刚才大人说在院中挖出尸骨若干,被告老翁又说十四年前搬去了那院子,想必这些尸骨应该已埋入泥土中多年了。”
元大人道:“尸骨刚挖出时全是零散的碎骨,县衙内两个仵作拼了三日才拼出了二十一具尸骨。据仵作察验,这些尸骨至少埋入泥土中五年以上。且全为青少年男子的尸骨。”
墨池点头,心中了然,又道:“若埋尸时连皮肉埋入泥土,尸身中的血液滑入泥土中,是极利于府积草、败酱草、红花等有补血化瘀功效草药的长势。
但不过三五年,待血液骨肉给泥土带来的养分吸收干净,红花这等喜寒植物的长势就会颓败下来。”
赵云忙眼中的凄然之色更重。
墨若璧站在大堂的旁侧,他给了女儿一个鼓励且欣慰的眼神。(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十一章 休堂再审
(全本小说网,。)
种元县令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如果各种药性不同、种植条件也不同的草药种在一起,但长势都极好,只能是土壤中加入了特别的养分?
而且尸骨提供不了这种养分,只有血肉才可以?且血肉提供的养分一次只能维持三五年?”
墨池答道:“这种养分也不尽然一定是血肉,有些技艺高超的山匠(注1)也懂的调理泥土的养分,能在北方种植好南方的花草,或在南方种植好北方的花草。但尸骨是一定无法改变泥土的土质的。”
元县令便又对赵云忙道:“赵云忙,你可识山匠之术?”
赵云忙却嘴唇诺诺,半天什么也没答出来。
元县令让墨若璧父女回座,继续审问赵云忙。
“赵云忙,你可知罪?院中尸骨若是十四年前所埋,缘何你一个不懂山匠之术、也不懂医理药理的渔民,竟能将满院一十三种草药种植的如此旺盛?
若你是为老妻种植醒神健脑的草药,缘何又要种植补血化瘀的药材?且种植的药材为何都是气味极大、扩散性极强的草药?”
赵云忙闭目不答,身体却微微的颤抖起来。
元县令站起身来,厉声喝道:“赵云忙,你院中草药长势好是不是因为你数年来不断杀人埋尸所致?
种那一十三种味道极大的草药是不是因为你要掩盖尸体腐烂的气味?因此我县衙中的衙役数次挨家排查都被你蒙混过关。
你所杀之人俱都何人,十二年来的数宗失踪案是不是都与你有关,杀人所为何因?你速速答来?”
堂下听审的百姓中有失踪案的苦主,此时便大声哭骂起来。
“你个挨千刀的杀人犯,你不得好死啊!”
“我家孩儿可是被你害了?还我的孩儿啊!”
一些人眼看就要掀翻隔离的栅板冲上大堂。衙役们也连忙维持秩序,一时间竟慌乱成一团。
元县令一拍惊堂木,大声呵斥:“堂下人等不得喧哗,违者二十大板,立即执行。”
说罢手执公案上的白色竹签用力掷于堂下。
一直静默异常的老艄公却突然大哭道:“小人不知啊,小人冤枉,那些尸骨真的与小人无关呐。”
说罢开始不停用力磕头,众人只听公堂上青石地板发出‘咚咚’的沉闷之声,没几下老艄公的额头就磕的鲜血淋漓。
元县令只好宣布休堂再审。
待嫌犯押下,元县令等主审官也退了堂。众人才高声议论起刚才的案子,无不夸赞墨若璧有一个有见识、有胆识的女儿,小小年纪初上公堂,面对一众人等竟能镇定稳重、落落大方的侃侃而谈。
尤其是公堂之上还有一个可能杀了无数人的杀人魔头,小姑娘面对这杀人魔头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着实令人佩服。
元誉却在刚刚退堂时便起身悄悄的离开了,只是离开时他默默的注视了墨池片刻,眼中流出的温柔神色全部落入了墨若璧的眼里。
堂下的青衣男子也不知何时不见了踪影。
晚间元县令回了府,元瑶正在跟母亲痴缠,想跟大姐去长安玩玩,要母亲答应。
三天前李宇宁终于来了宜阳。原来元枚不告而别后李宇宁明白这次确实伤了妻子的心,便在父亲的院子里跪求了一夜,终于求得李博士同意再跟老祖宗商量娶平妻一事。
李宇宁又在老祖宗跟前磨了三四日,终于使得老人家开了口,同意再延迟两年,如果元枚还是没有子嗣,再考虑此事。
李宇宁准备启程来宜阳接元枚时,却因为连日的劳心劳力病了一场,长安到宜阳需三四日路程,李博士怕儿子路上身子骨受不住,硬是让他养好了病才启程。
元枚见到夫婿悲喜交加,夫妻二人经过一夜长谈终于冰释前嫌。
李宇宁有公职在身,不能在宜阳久待,而眼下夫妻二人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子嗣之事,便准备等李宇宁再休整两日,便启程回长安,由李博士出面找找太医令韩睿文。
韩家是医药世家,韩太医虽官衔不高,却深得帝后信任,御赐府邸就在皇城旁边的‘崇仁坊’,在帝后面前也很能说的上话。因此等闲人等根本入不了韩家的大门。
元瑶看大姐夫妇二人要回长安,她这几日提心吊胆,唯恐曹雨梅牵连出自己。后来听说曹家一家人不知去向,何小郎也得了疯症,她这才稍稍心安。
知道大姐要回去长安,她便央求大姐带上她,也好趁机躲躲风头。元枚却有些为难,便推脱说母亲同意就带她去。
元瑶便又来缠母亲。
元县令进门时元瑶正拉着母亲的胳膊撒娇卖痴,一副母亲不答应她就不走了的神态。
元县令便觉得头疼,同样的年纪,同样的女儿家,瑶儿整日里仗着家人疼爱,骄纵的越发没有规矩。墨家的女儿只比瑶儿大一岁,为什么却如此的懂事稳重,完全是一副小大人的样子。
看起来再也不能如此宠溺这个小女儿了,否则以后嫁了人还不得弄的夫家后宅鸡犬不宁?
想到这儿他便一声厉喝:“胡闹什么?看不见你母亲已经很疲惫了吗?”
元瑶和元夫人并未注意到元县令已经进了门,外间的丫鬟也未进来通报。这一声厉喝吓得元瑶身子一抖,紧跟着委屈的咬住双唇,硬生生的把哭声憋进了肚子里。
最近她有些怕父亲,前一阵父亲还罚她禁了十天的足。
都怪那个墨池!
元夫人心疼的一把搂过女儿的身子,看见元县令黑透的脸色,她又赶紧起身上前帮元县令脱掉外袍打岔道:“老爷回来了,今日的案子审的如何?”
元县令的脸色这才好了些,道:“很顺利,而且这个案子可能确实牵涉到失踪案。”
“当真?”元夫人挂衣服的手一顿,这个失踪案多年来毫无头绪,虽然她夫妻二人都很盼望这次的案子与失踪案有关,但没想到一审就能确定下来。
元县令在圆桌前坐下,疲惫的揉了揉额头,元瑶赶紧上前,替父亲捏开了肩膀。
元县令道:“这次倒是多亏了墨大夫家那个小丫头。”
“墨家女儿?怎么今日的审案她也帮上忙了吗?”元夫人诧异道。
注1:古代对园林工人和叠山工人的称呼。《中国古典园林史》(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十二章 令牌之主
(全本小说网,。)
认元夫人知道能抓住那个老艄公有墨小娘子的帮助,但认为那不过是小姑娘歪打正着碰到了一件新鲜事儿,然后又碰巧告诉了儿子。
重要的是儿子警觉性高,才能发现了这么大一桩案子。
挑选观审人时,老爷也是在名单拟好后又加上了墨小娘子,当时老爷是怀了一丝侥幸在里面,毕竟墨小娘子懂药理,那满院子的草药终归有些奇怪,多一个懂药理的人在堂上总是好的。
“是啊,当日初见那小姑娘,不过觉得是个和瑶儿差不多大的孩子罢了,没想到不过大半月,她不仅把誉儿的身子调理的妥当,今日在堂上,也是她逐句分析,用她所知的药理药性,还有丰富的种植经验说的嫌犯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
若是墨池听见元县令此话会有些汗颜,她那里能有机会种植药材,所以也提不上丰富的种植经验,她的经验都来自于书本而已。
元县令说到这儿又看看元瑶,叹口气道:“瑶儿,以后不要只知道玩乐,多跟你大姐和墨家姐姐学学。”
“人家墨家女儿小小年纪就能独当一面,今日在堂上镇定自若的姿态让众人刮目相看,对墨大夫教女有方敬佩不已啊!”
元瑶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愤怒,她退后一步大喊道:“您是我的爹爹吗?为什么总为了别人骂自己的女儿,墨池就有千般好,女儿就是万般不堪。”
说完转头跑了出去,她的丫鬟红玉候在门外,看见自家小姐跑了出来吓了一大跳,只听见夫人在后面大声道:“发什么愣,快追上小姐。”
红玉这才反应过来,忙不迭的追了上去。
元夫人回到内室,看见老爷气的够呛,她也知道女儿性子暴烈冲动,便柔声拍拍老爷的后背道:“老爷,你别生气了,瑶儿小孩子不懂事,明天我会罚她的。”
“哎,不说她了,刚才回来我一直再想一件事情,想跟你商量商量。”
“什么事情?老爷您说。”元夫人心里松了口气,老爷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生气,这样明日女儿的惩罚也能轻些。
“今日在堂上,我观察了一下誉儿,发现他的眼神更多不是看堂上的众人,而是看的墨家女儿。”元县令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老爷也看出来了,看起来这孩子的心思越来越藏不住了。”元夫人苦笑道。
“哦?夫人早已知道?”元县令抚了抚长须问道。
“这不前几日还跟枚儿说起此事,誉儿刚满十六,平日里被咱们拘的紧,也没见过几个女儿家。
孩子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他喜欢墨家女儿,按说墨家家风严正,墨大夫又是举人出身,家门倒也比咱们家差不了太多。
可是墨家小姑娘随父行医,整日里抛头露面的,实在不成个体统。所以我就有些犹豫。”
元县令便看着夫人笑道:“夫人所言差已,其一,誉儿的亲事要早些定,如今他身子爽利了许多,本来就想参加科举。
现在离明年科举还有大半年,早点儿给他定下亲,说不定明年他就不想去长安折腾了。省的折腾半天也是枉然,还得耗费他的体力。
再者,我看墨家那小丫头是个有能耐的,谈吐举止落落大方,誉儿什么都好,就是性子过于绵软,娶了墨家女儿做媳妇,对以后兄弟妯娌之间的相处也有好处。”
元夫人听了此话很感动,老爷话说的含蓄,家里三个儿子都已娶亲,三个儿子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儿媳也都不弱。
这个小儿子自己知道,他善良纯厚,性子却绵软了些,老爷的意思是若他娶个同样绵软的媳妇,等他们老两口百年后,怕会受到其他几个兄弟妯娌的排挤。
尤其是两个庶子,毕竟不是从一个娘的肚子里出来的,总不像亲兄弟那般亲近。
元县令继续说道:“至于墨大夫带着她行医坐诊,倒也无妨,墨大夫是个明白人,等订了亲,自然不会让女儿再过于的抛头露面。”
再则,等成了亲后她就是咱们元家的人,出嫁从夫,让不让她继续行医,还不是咱们元家一句话的事情?
夫人你糊涂,墨家小姑娘会医术、通药理,等于为咱们誉儿请了一位十二个时辰贴身的大夫,就是全家也跟着收益啊。
三个儿子都离咱们远,这个儿子能不能留在身边关键可就在他的亲事上了!”
老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令元夫人沉思了很久,就寝后她在榻上辗转到半夜,终于打定了主意。
紫阳山上。
修业寺住持法师的禅房内,白衣俊美的安亦池与面如盘玉的大和尚刚刚手谈完一局,大和尚本明乐呵呵的推了棋,又摆上他新得的一套汝釉莲瓣杯。
这是一套四盏的撇口杯,杯体开片如鱼鳞、如蝉翼,杯口点缀着小小的莲瓣,宛若新生。
古铜泛青的茶盏放置在黑檀木的茶盘上,古朴典雅,美轮美奂。
本明泡好头道茶,给盘坐在对面的安亦池轻点一杯,少年嗅其香,品其味,浅斟细饮,一时之间,明亮的禅房内只有浅浅的冲茶声。
片刻,本明道:“万事顺缘,老衲在此等候十年,今日也终于等到公子,正所谓因果循环,皆有定数啊!”
安亦池晃一晃莲瓣杯,本明泡的是武夷岩茶‘水仙’,茶汤色沉,带着淡淡的果香,他轻酌一口道:
“朝廷如今奸臣当道,三公不公,皇上不问政事,如我祖父那般的老臣忠言逆耳,不得皇上欢心。
我这次从长安出来,一路上竟是荜门蓬户、颠连无告的老百姓,山东河北那边的情况恐怕更是凄惨。
师父与我说过,本明师虽是方外之人,却是个实在的性情中人。已大师父来看,我翼盟如今应当如何自处?””
本明双手合十道了声‘阿弥陀佛’,白净的圆脸上露出了少有的凝重神色,道:“翼盟职责是为天下苍生请命,老衲自当谨遵令牌之主号令。但老衲私下也认为,但凡能为天下苍生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