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说是1944年的安第斯山,就是几十年后那里也是不易通行的天堑。只要少量的兵力守住几个重要隘口,德国人的重装部队就到不了太平洋沿岸的智利。而美国则可以趁机将一个或几个重装师运去智利,这样德国人就只能通过海路进行反击——如果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小伙伴阿根廷天天挨轰炸的话!

    “如果德国舰队真的开进了太平洋,”罗斯福刚刚展开的眉头又微微的拧了起来,“我们有把握打败它们吗?”

    “没有!”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回答,“欧洲的航空技术比我们要领先,还拥有威力强大的遥控飞弹。”

    “那……我们把它们引到东南太平洋又有什么意义?”罗斯福问。

    欧内斯特。金冷冷一笑:“这样我们就能从加勒比海向圭亚那发起进攻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97章 海上运动战

    “进攻圭亚那?”罗斯福眉头深皱,“现在有把握吗?”

    圭亚那因为是德国在南美洲的前进据点,因此从1942年德国进驻那里开始,美国军方就一直计划夺取。方案做了有几十个,可就是迟迟不见动手。

    至于不动手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海军没有必胜的把握。由于在第一次夏威夷群岛战役中损失太大,美国在大西洋上一度只有7艘老旧的战列舰可用。而德国一边有一堆“俾斯麦”级、“黎塞留”级和“维内托”级,而且还有挂着遥控滑翔飞弹的ju288轰炸机!

    如果42年、43年时美国选择在圭亚那附近海域决战,除了打光仅有的舰队,是没有一点别的可能性的。

    所以美国人对圭亚那的各种进攻计划,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虽然美国军方很清楚圭亚那这个德军前进基地的威胁,但是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而到了新锐战舰和航母大量服役的1944年,又因为日本的细菌战,把美国海军主力吸引到了太平洋。不过就算没有日本的细菌战,美国海军对在圭亚那附近打海上决战也没什么把握。

    因为德国一方不仅在主力舰数量上不落什么下风,而且还有舰载和机载两套遥控导弹系统,相比只有传统的炮弹、炸弹可用的美国海军,还是占尽优势的。

    另外,1943年出现的me264喷气式战斗机又让美国的陆航王牌p47和p51在中高空成了被吊打的对象。

    而只要有点脑子,马上就能想到me264配合ju288突破美国舰队防空,然后在中高空扔遥控导弹炸船的战术!

    所以美国海军虽然一直在计划进攻圭亚那,可是直到如今,都忍住没有动手。

    “没有!我们很有可能打不下圭亚那。”

    欧内斯特。金的回答让罗斯福愣了又愣,“没有?那我们对圭亚那的进攻又有什么意义?”

    “可以调动敌人的舰队。”欧内斯特。金说:“现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数量和地形的优势,在敌人兵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发起进攻。实际上可以进攻的地区不仅仅是圭亚那和智利,冰岛、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甚至格陵兰岛,都可以成为我们反攻的目标。

    不过我们反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进行决战,而是为了调动敌人的舰队主力。”

    “调动敌人?”罗斯福皱着眉头问,“目的是什么呢?”

    “目的是让欧洲联合舰队的主力始终处于往来奔波之中,得不到有效的休整,也无法积蓄力量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欧内斯特。金继续说,“这就等于将大西洋上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我们手中。”

    打仗也是要扬长避短的,美国海军现在的所长在数量和地形,而所短则在海军航空兵的质量不如对手。

    因此要打海上决战,数量占优的美国海军还是有可能输给质量占优的欧洲联合舰队。

    所以美国海军的战略就是利用数量和地形优势,反复出击,调动欧洲联合舰队而又避免决战,以此达到让数量较少而且地形不利的欧洲联合舰队疲于奔命的效果。

    于此同时,美军还可以利用在智利的基地(占领智利中部和北部也是利用了地形的优势),对阿根廷进行战略轰炸,迫使其内部生变。

    只要欧洲海军求战不得,阿根廷又出现变乱,美国自然就能用“微不足道”的代价赢得想要的和平了。

    白宫内阁会议室中的作战会议正在进行的时候,总统副官卡顿上校突然推门走了进来,将一张报告纸递给了罗斯福总统,然后才转身离开。

    罗斯福扫了一眼报告纸,突然笑了起来:“巴西人的情报,驻扎在贝伦的德国大舰队(其实是欧共体联合舰队的第1舰队)在3天前就起锚离港了。”他看着欧内斯特。金,“上将,看来海军的策略取得一定效果了。”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点了点头,说:“总统先生,我们的策略还会继续取得效果,直到为美国赢得有利而且体面的和平。”

    ……

    巴拿马,美国太平洋…大西洋舰队联合司令部。

    “根据目前我们所得到的情报,从贝伦出发的德国(欧洲)舰队一共有60…70艘战舰,其中有9…10艘大型舰队航空母舰,4…5艘重巡洋舰,10艘以上的防空巡洋舰,还有至少40艘驱逐舰。”两洋舰队参谋长麦克莫里斯。查尔斯。霍雷肖海军中将在8月10日下午3点钟时,也拿着海军作战部转来的情报向出任两洋舰队总司令的尼米兹海军上将报告。

    由于美国海军采取了“两洋路线”和欧洲海军作战,因此也就有了两洋协同的问题。原来那种两洋舰队各管一摊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所以在7月底的时候,根据海军作战部的建议,罗斯福同意将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的司令部合并,并且由尼米兹兼任大西洋舰队司令官。

    实际上就是将两洋舰队合并成了一个舰队!

    “9…10艘大型舰队航母……”

    尼米兹听到对手的兵力情况后,不由皱起了眉头。他知道欧洲人的大型航母是“齐柏林”级和“普鲁士”级这两个级别的航母。而这两级航母的标准排水量都在3万吨左右,可以搭载60…90架舰载机,航速大约33…34节,而且装甲坚固,防空火力强大,战力大约相当于美国的“埃塞克斯”级。

    如果一次出动10艘的话,起码也能装上七百架左右的常用舰载机。在性能上比美国的f6f、f4u更强——因为德国现在不缺乏有色金属,还得到了英国的航空技术,所以航空发动机比美国要领先不少,造出来的舰载机自然比美国人的要先进了。

    所以拥有8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的第56特混舰队一定打不过拥有9…10条大型舰队航母的德国人。

    “6000多海里,”尼米兹思索着说,“不走反潜航线的话,300个小时可以到位了。现在已经过去了72个小时,还剩下200多个小时……所以第56特混舰队最多还能在瓦尔帕莱索附近呆10天。”

    “10天应该够了。”霍雷肖海军中将说,“10时间足够让海军陆战队完成卸船作业,应该还能在瓦尔帕莱索海湾附近占领有利阵地,运气好的话,打进圣地亚哥也不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美国海军陆战第1师的编制很大,拥有第1、第5、第4、第7、第11等5个陆战团,师部还直辖了1个两栖攻击营、2个轻装甲侦察营、2个战斗工兵营、1个坦克营、1个坦克歼击营、1个侦察营、1个补给营和5个炮兵营(1个105mm榴弹炮营、1个155mm榴弹炮营、1个自行火炮营、1个反坦克炮营、1个高炮营),总共5团又14营,兵力超过了2万人,拥有坦克/坦克歼击车152辆(m4系列和m10系列各76辆)。实力几乎赶得上德国的一个装甲掷弹兵师了!

    除了这个实力得到了加强的陆战1师之外,和第56特混舰队一起抵达瓦尔帕莱索的还有属于3个飞行大队(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各一个)的150多架战机,以及1个海岸炮兵团(装备m115式203mm榴弹炮)、1个高炮团和1个陆军的工程兵团。

    另外,还有大量的补给、油料、弹药和车辆以及各种施工设备,也都一同运抵了瓦尔帕莱索海湾。

    只要这些部队和物资全部完成卸船,美国人在瓦尔帕莱索海湾就算站稳了脚跟。第56特混舰队自然可以在德国舰队(欧洲联合舰队)到来前撤离到远海。

    “除非德国拥有大量能跟得上航母编队的登陆舰,否则他们的大舰队根本没有办法对付咱们的陆战队。”尼米兹展开了眉头,“哪怕他们封锁港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陆战队的补给至少可以支持几个月。”

    说到这里,他突然话锋一转:“对了,哈尔西上将的飞机到了没有?”

    “就快到了,”霍雷肖海军中将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我们要去机场迎接吗?”

    “走,去一趟吧。”尼米兹从椅子上站起身,拿起自己放在办公桌上的军帽戴在头上,“今天晚上还要和这头蛮牛好好讨论一下进攻圭亚那的事情呢。”

    原来在委派斯普鲁恩斯率队攻击智利的同时,身兼两洋舰队司令官的尼米兹也在积极准备圭亚那之战。而蛮牛哈尔西毫无疑问就是率领舰队攻击圭亚那的最理想人选,因此尼米兹就将这位美国海军的悍将,从夏威夷调来了巴拿马,委任为了加勒比海司令部的司令官,负责指挥第3舰队从加勒比海出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98章 巴拿马运河

    “长官,您快看那里,是一艘‘依阿华’级。”

    听到副官的声音,乘坐在一架jrm“火星”远程海上运输飞艇上的哈尔西海军上将打了个哈欠,转过一张满是疲惫,而且晒得有点发黑的面孔,向下方的海面上望去。

    下方就是巴拿马湾了,几乎连续24小时的飞行(他是从尼豪岛飞往巴拿马湾的,不过jrm“火星”远程海上运输飞艇没有那么大的航程,中途必须在圣迭戈加油)总算到了头。

    现在正是黄昏时分,夕阳照耀下的海湾中,一支由20多艘舰艇组成的舰队,正排着队,鱼贯进入巴拿马运河的西口。而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无疑就是一艘标准排水量4。456万吨的“依阿华”级战列舰了。

    巨大的舰体仿佛一座漂浮的城市,缓缓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正缓缓驶入巴拿马市旁边的一条宽阔的河道。

    “它是威斯康星号,”哈尔西上将自言自语道,“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我们现在有四艘,如果德国人发现它们都通过了巴拿马运河进入了加勒比海,一定会紧张一阵子的。”

    根据计划,4艘参加过第二次夏威夷群岛大海战的“依阿华”级战列舰和1艘同样从夏威夷群岛战场上下了的“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华盛顿号),都会在圣迭戈港内完成了简单的维护保养后,通过巴拿马运河开进加勒比海。

    与此同时,停泊在纽约港内的4艘苏联级战列舰,也会换上星条旗加入美国海军——以“租借”的名义。作为交换,苏联太平洋舰队可以使用美国在太平洋的基地,同时得到补给和维修,而且还会有至少100艘美国潜艇挂上红旗,参加苏联红海军的破交战。

    这样4艘苏联级、4艘依阿华级和1艘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将会构成美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的攻击铁拳!

    “上将,德国人会发现我们的‘依阿华’级进入加勒比海?”哈尔西的副官似乎对长官的话有些困惑。

    “会的!”哈尔西说,“他们在巴拿马运河沿岸有情报网,而且……现在巴拿马湾内一定有不少德国人的新型潜艇。可惜我们的侦察机和驱逐舰抓不到它们!”

    “德国人的新型潜艇?”副官问,“就是那种据说可以在水下长时间潜航,而且噪音很低的u型潜艇?”

    “是的。”哈尔西摇了摇头,“德国佬的又一项杰作!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潜艇,太平洋战争早就结束了。”

    “不过我们和苏联人的潜艇以及破交舰还是击沉了许多日本运输船,”副官安慰哈尔西道,“7月份的击沉数字超过了30万吨,这是日本人无法承受的。”

    7月份的战绩有不少是苏联人贡献的,不仅是太平洋舰队的100多艘潜艇加入了战斗,而且2艘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也逃脱了日本联合舰队主力的追捕,在同美国人的独立级航母和克利夫兰级巡洋舰合流后,组成了2个破交编队,突入了西太平洋大开杀戒。

    哈尔西没有接茬,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他很清楚,现在击沉再多的日本运输船,炸毁再多的东南亚地区的油井,对美国都没有太大意义了。因为这只是谈判桌上的筹码——现在美国海军和陆军航空队之所以还在疯狂打击日本,仅仅是因为日本不肯退出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罢了。

    就在哈尔西和副官对话的时候,他乘坐的巨型水上飞机(最大起飞重量高达74。8吨)已经在巴拿马海湾中降临,在水上滑行了一段后,稳稳当当停在了一个戒备森严的水上飞机码头旁。

    ……

    “卡尔,看见什么了?”

    “长官,发现一艘‘依阿华’级,已经进入了河道!”

    “我看看。”

    不知道是哈尔西海军上将真的有所谓名将的直觉,还是瞎猫碰着了死耗子。就在他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巴拿马湾的时候,编号为u…2511的u艇,正在距离巴拿马运河西口不远的水下转悠,而且还升起了潜望镜在东张西望,还发现了正在进入运河的威斯康星号。

    这艘潜伏在水面下的“海狼”就是德国海军最新也是最强大的21型潜艇。如果它浮出水面任人观赏的话,任何一个对潜艇有所了解的海军军人,单凭其外表也能看出它的不凡了。

    它拥有显得格外紧凑的流线型躯体,格外修长,就像一把能劈开海浪的利舰。弧形线条的指挥塔看上去极具现代气息。圆滑且狭窄的潜艇甲板上也没有常见的甲板炮和高射机枪,看上去整洁大方……如果要让制造或使用潜艇的大行家来看,单是没有甲板炮和高射机枪这样的设计,就能觉察出这艘体型优美的潜艇有多么不凡了。

    甲板炮和高射机枪对于寻常的潜艇而言并不是多余的,而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因为现在世界上除了21型u艇之外,所有的潜艇都只是能在水下以几节的低速持续航行几十海里而已。所以它们在海上航行时,绝大部分时间是浮在水面上的,只是在进入战斗或规避攻击时才会下潜。因此在水面浮航时用来自卫的甲板炮和高射机枪就是不可或缺的武器了。

    但是21型u艇偏偏没有甲板炮和高射机枪,这说明它是一款所有潜艇兵都梦寐以求的,可以真正潜在水下巡逻和作战的潜艇!

    这艘潜艇的水下航速和航程都是空前的,水下的最大航速高达17。2节,已经超过了大部分舰体的巡航速度。而它的大容量蓄电池能保障它以4节的速度潜航360海,或者以12…14节连续航行10小时。

    这意味着21型u艇完全可以在水下以较高的航速巡逻一整个白天,到晚上再浮出水面充电。所以甲板炮和高射机枪就成为了可以取消的武器装备了。

    而这型可以在水下高射航行的u艇的攻击力同样也是相当惊人的!

    “果然是一艘依阿华级啊!”u…2511艇的艇长阿尔贝特。施内少校的眼珠子贴在潜望镜上,很快就发现了正在进入运河的“威斯康星”号战列舰。

    “可惜太远了,我们的鱼雷打不着它。”一旁的大副卡尔。施伦堡说。

    “这已经是第4艘了,另外还有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