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止一次,而是自1919年到1923年,连续召开了五次会议。
1919年8月3日,就在赫斯曼和克洛伊的婚礼后第三天。第一次鲁尔蒙德军备会议就在“主教官邸”中一间很高,但是光线有些阴森,墙壁上挂满了宗教题材的油画的大屋子里召开了。
主持会议的是工业促进委员会的卡尔。豪斯霍费尔——今天的“军备会议”其实是工业促进委员会的一次全体会议。在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后,工业促进委员会就和魏玛共和国政府脱钩,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民间机构。
而且这个“民间机构”的活动,同样违反了《凡尔赛条约》,所以不方便在德国国内开会,干脆就把工业促进委员会的总部迁到了紧靠莱茵地区的荷兰。
另外,由于11月革命后德国国内的混乱局面,工业促进委员会的业务也中止了好几个月,直到1919年3月才恢复活动。
不过从3月到现在,这个委员会也没干成什么大事儿,除了促成了fk…bf联合体的诞生,就是在修改之前的《暗剑计划》,并且制定1920年的工作计划。
赫斯曼坐在卡尔。豪斯霍费尔的右首头一个位子上,军队的另一个代表施莱彻尔上校坐在他的对面。
在两人的身旁,分别坐着安东尼。福克和古斯塔夫。克虏伯。w公司的奥托。吉斯坦,本茨公司的理查德。本茨,莱茵金属公司的代表哈勒尔德等人。这些人都是赫斯曼的老相识,在过去的工业促进委员会会议上都曾经见过。
另外,著名的枪械生产商毛瑟公司,德国四大造船公司布莱梅威塞尔造船厂、基尔日耳曼尼亚造船厂、汉堡弗尔肯造船厂和但泽恺撒大帝造船厂,还有德国著名的化学品制造商巴斯夫公司和拜耳化学品公司,以及德国电气工业巨头西门子公司都派来了代表。
此外,还有德国海军派出代表,刚刚晋升海军上校的埃里希。雷德尔。
在座的所有人,包括赫斯曼的面前,此时都放着一份卡尔。豪斯霍费尔手写的保密协议。因为从现在开始,这个工业促进委员会就必须在尽可能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运作了。
所以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必须要签署保密协议。如果违反协议,那可就是不是法庭起诉那么简单了。
“这份协议,我们都要签字。”赫斯曼第一个拿起放在桌子上的钢笔,在协议上签了字。“因为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敌人所不能容忍,连政府当中有些人也会感到害怕的。如果你们也害怕,那么现在就请退出吧。”
并没有人退出,所有人都和赫斯曼一样签署了文件。两个工业促进委员会的秘书走进会议室,将每个人面前摆放的文件收走,同时又换上了一本《1920年的工作计划》。
当众人打开《工作计划》时,赫斯曼又说:“既然大家都同心协力,准备为我们的祖国的复兴奉献精力和财力。那么作为防卫军(现在德军的名字叫德国防卫军)的代表,我首先要向你们所有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给你们一个承诺:防卫军会尽一切力量帮助你们所代表的公司发展壮大!”
这也算是给人吃颗定心丸,不过如今的防卫军毕竟不是过去拥有国家的德国军队了。
“中校,我们恺撒大帝造船厂也能发展壮大吗?”对赫斯曼的话存疑的是恺撒大帝造船厂的总经理埃森贝格博士,他是个上了年纪的容克贵族,替德国海军造了一辈子船。
恺撒大帝造船厂是普鲁士邦的产业,也重要的海军工厂。但是现在但泽市虽然号称“自由”(那里的居民都是德意志人),但是外交和防务都由波兰控制。恺撒大帝造船厂内也出现了波兰政府的代表。
“可以迁往库尔兰,”赫斯曼说,“《1920年的工作计划》中已经提及了,里加港、温达瓦港和利耶帕亚港所有的国有造船、修船设施,全都由恺撒大帝造船厂接管。工业促进委员会将会提供贷款以支持该项目。”
里加港、温达瓦港和利耶帕亚港都是沙俄波罗的海舰队的军港,港内有许多原属于沙俄海军的造船、修船工厂。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拥有一个可以修理甘古特级战列舰(排水量23360吨)的大型船坞。
“我们希望恺撒大帝造船厂可以在1920年内完成搬迁,1921年开始恢复造船和修船业务,1923年或1924年内,你们要完成一艘标准排水量在7500吨左右的航空母舰的建造!”
“航,航空母舰?”埃森贝格吃了一惊,“我们能造这种船?协约国方面……”
“不必担心协约国,”赫斯曼说,“波罗的联合公国并不是我国的领土……现在协约国已经承认了奥丽加女皇的地位。并且波罗的脱离俄国实现独立也有希望在1920年或1921年实现。到时候,这个国家将是隔绝布尔什维克主义传播的‘防疫带’的组成部分。”
波罗的共和国在另一个时空虽然没有出现,但并不是因为协约国的反对。实际上历史上的戈尔茨上将已经打下了拉脱维亚,还得到了英国的支持。但是这位上将贪心不足,又向爱沙尼亚进军,结果他的“铁师团”遭到爱沙尼亚和白俄联军的粉碎。连拉脱维亚都没有保住。
而在这个时空,因为赫斯曼的缘故,《库尔兰计划》制定的非常合理,考虑到了种种最困难的问题。所以现在已经到了难以撼动的地步。
而且,英国和法国又有求于库尔兰——现在要求他们出卖白俄,将来要求他们抵挡赤俄。要求那么多,自然要给库尔兰的德意志人一点甜头。
等到布尔什维克击败白俄之后,波罗的共和国就能在苏联和西方之间摇摆,到时候自由度就更大了。
赫斯曼接着说:“你们恺撒大帝船厂现在就开始设计吧。情报部门会给你们弄些外国在建和已经建成的航空母舰的资料,以供参考。另外,这艘航母是一艘验证舰、训练舰和广告舰……”
“广告舰?”
赫斯曼笑着点点头,“是的,所以不必考虑装甲,也不需要装备舰炮,适航性也不需要太好,不需要考虑北大西洋的风浪……但是航速不能低于25节,必需要有可以起降飞机的甲板和能够20架以上舰载机的机库。”
————
第四更奉上,求收藏,求推荐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9章 首先点开的技术树
“未来的顾客?”埃森贝格博士愣了又愣,“中校,我们要出售航空母舰?这恐怕不大容易吧?”
国际军火贸易从来都是讲政治的,如果是一战前的德意志帝国,当然是想卖什么就卖什么,别国管不着也不敢管。但是如今波罗的共和国自己造个7500吨的小航母恐怕已经是个大麻烦了,再要往外卖……谁敢买啊?
“我们不卖船,我们卖技术!”赫斯曼笑着解释,“博士,你们只管去造,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轻型航空母舰。福克先生领导的fk…bf联合体再拿出可以在这艘航空母舰上起降的飞机,包括舰载战斗机、舰载轰炸机和舰载鱼雷攻击机。这样我们就证明了德国技术的先进性,到时候就会有很大的合作项目了。”
赫斯曼说的事情,在1919年听着稍微有点新鲜,不过在21世纪的国际军火贸易和合作中太多见了。美帝和俄罗斯都喜欢玩这手,拿个图纸就满世界忽悠人,让别人出钱去和他们合作开发新式武器。实际上就是用别人的钱来攒自己的技术!
而赫斯曼现在也在打这样的主意!他知道历史上第三帝国的海军航空兵就是个大茶几,虽然开工了两条航空母舰,但是直到战败都没一艘可以投入使用。不仅航空母舰悲剧,连对舰攻击的飞机同样是堆大悲剧。
二战当中,德国空军在空战和对地轰炸、攻击中的本事可不算弱。但是一到海上德国人就抓瞎,别说打垮英国本土大舰队,就连英国地中海舰队都收拾不了……如果换日本联合舰队的航空兵去地中海,就算操不翻英国地中海舰队(这种可能性真的不大),也能打出个势均力敌吧?
而德国空军在海上作战中之所以那么不给力,除了戈胖子不重视之外,恐怕就是因为一战后长期受到《凡尔赛条约》的束缚,让德国根本无法进行海军航空兵技术的积累。
历史上,美国、日本、英国这样拥有比较强大的海军航空兵的国家,也不是一口吃成个胖子的。而是一步步积累,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海军航空兵部队的。
包括航空母舰、舰载飞机、舰载机飞行员、穿甲炸弹、机载鱼雷,以及各种对舰攻击和海上索敌的战术,都需要有个积累和完善的过程。
而纵观德国在二战中各个兵种的表现,最弱的肯定就是海军航空兵(作为兵种干脆没有)了。所以,本着缺啥就要补啥的思路,赫斯曼首先要点开的技术树就是海军航空兵了。
也不求一步到位建成庞大的航母编队,只求海航的技术可以一步步攀登别掉队。首先是搞一艘技术难度和投资都不大的训练用航空母舰。然后再想办法和意大利或苏联进行合作,进一步开发相关的技术。
“中校,那么这艘试验型航空母舰的费用……”埃森贝格博士看着手中的《工作计划》,问:“我如果没有记错,库尔兰防卫军目前还没有海军吧?”
库尔兰防卫军不仅没有海军,连独立的空军都没有,只有一个小小的陆军航空队。毕竟这个“小东德”现在还是个初立的农业国,经济还非常困难。
“库尔兰防卫军的确没有海军,建造这艘航母的经费由经济促进公司和工业委员会垫付。”
这艘“试验航母”没有装甲、没有武器,建造成本自然不会太高,有个一二百万金马克应该足够了。光是经济促进公司这两年倒卖俄国和匈牙利古董的收益,就能制造一艘了。
而有了这一艘船,赫斯曼就能去忽悠苏联和意大利来共同开发了……
“在建造航空母舰的同时,舰载机的研发也要跟上。”赫斯曼接着又说。在《1920年工作计划》中并没有提及舰载机的研发,但是却提出要成立一个附属于工业促进委员会的航空委员会。
“舰载机的研发,主要由航空委员会负责。”赫斯曼顿了一下,“但这个项目是海空合作的,航空委员会应该和恺撒大帝造船厂还有海军通力合作。雷德尔上校,您不如也加入航空委员会吧?”
海军、空军泾渭分明是德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在二战中的通病。纳粹和法西斯的空军往往会限制海航,把所有的飞机都攥在手中,严重压制了海军航空兵的发展。反倒是没有独立空军的日本发展出了非常强大的海军航空兵。而赫斯曼现在想把雷德尔拉入航空委员会,目的就想提前培育一批海军的航空人才。
“什么?要我加入航空委员会?”皮肤被晒得黝黑,长相非常端正,看着就是个老派海军人物的雷德尔闻言一愣,“可是我不会开飞机啊!”
“实际上我也不会,”赫斯曼也准备当航空委员会的委员,他半开玩笑地说:“我们一起学吧,福克先生说开飞机很容易学的。”
安东尼。福克也道:“非常容易学,比开船容易多了。”
“是吗?”雷德尔说,“那么我就多找些海军军官来学开飞机吧。”
技多不压身啊,现在德国海军军官的失业问题比陆军还厉害!学开飞机,以后去航空公司谋个差事不也是一条出路?
“好的,”赫斯曼笑着回答,“这艘试验性航母上的舰载机飞行员和船员,就都由海军的人来担当吧。”
“好的,谢谢你啦。”雷德尔笑道,“你可是替我们解决了一些难题。”
这下至少有三四百个海军军官和士官能找到活干!赫斯曼心说:这些人以后会变成德国海军的航母派吧?
……
第一次鲁尔蒙德军备会议开了一整天,到天黑的时候才结束。重点讨论的问题,除了将恺撒大帝船厂迁往库尔兰,并且投资建造试验型航母空舰“里加”号,以及组建航空委员会之外,就是怎么保住一批从事军工的德国大公司不倒闭,办法不外乎往国外迁厂、提供低息贷款、转型生产民品等等。
赫斯曼也没有再发表什么意见——类似的事情,德国人在历史上就做得不错,并不需要赫斯曼去补充什么。至于和苏维埃俄国的合作,在1920年最多就是谈判和前期准备,大规模地开展估计要等到1921年以后。在赫斯曼的记忆中,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就是1921年开始实行的,那以后苏联的财政和经济才有了明显的改善,才有可能和德国展开大规模的合作。
————
第一更奉上,然后狂求一波收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0章 二十年代到来了
二十年代到来了,对开始品尝不平等条约压迫的德意志而言,这个十年绝对不容易度过。就在二十年代刚刚到来的1920年3月,德国就发生了一场令人震惊的军事政变——卡普…吕特维兹政变。这场政变是由国会议员卡普和柏林卫戍司令吕特维兹将军共同发动的,起因是魏玛共和国的国防部长诺斯克开始依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裁减军队。裁军裁到了吕特维茨控制的爱尔哈特旅头上,结果这位将军命令自己的军队开进柏林,赶跑了总统艾伯特和总理鲍尔,还任命国会议员卡普博士组建国民政府。
而比这场政变更加让人震惊的事情,则是粉碎政变的过程。德国防卫军的总参谋长汉斯。冯。塞克特上将居然在政变爆发前(爱尔哈特旅进入柏林,但没有赶走总统和总理时)告诉诺斯克国防部长:德军不打德军!
也就是说,总参谋部不会服从国服部的命令,调动军队去镇压爱尔哈特旅。但是政变最后还是失败了,不是因为德国军队改变了主义,而是因为社会民主党在柏林发动了总罢工!德国军队害怕柏林总罢工演变成全国性的****,最后让布尔什维克得利,只能选择了退让。全国各地的军队都表态支持魏玛共和国政府,卡普和吕特维兹只维持了短短四天就宣告解散。卡普和吕特维兹双双逃亡波罗的……
“伯爵,又被你说中了……真是没有想到,在一月流血事件后,柏林的工人居然还支持社会民主党。”
在总参谋长的办公室里,塞克特上将提到卡普政变失败时的口气有些沮丧,他显然是支持政变的。塞克特上将是个坚定的保皇党,同吕特维兹将军的差不多就是同党。政变失败后,他还命令赫斯曼安排卡普和吕特维兹逃往波罗的。而赫斯曼则亲自护送两人去了里加,现在刚刚返回柏林。
“上将阁下,工人们被短期的利益收买了,而且目前右pai工人政党还非常弱小,不足以和社会民主党抗衡。”
卡普…吕特维茨政变如果在1919年6月爆发,倒是很有可能暂时取得成功——直到协约国出手干预!但是这场政变发生在1920年3月,这就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协约国解除对德国的封锁之后,社会民主党不顾财政的承受能力,开始大派红包。在德国工业生产只有1913年的61%而且还必须支付大量战争赔款的情况下,开动印钞机去支持福利开销。
赫斯曼用好像是医生在谈论绝症病人还能存活多久的语气说:“现在的工业生产还在下降,税收收入仅占支出的37%,国内的黄金白银正在迅速流失。所以社会民主党的政策是无法长期取得成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