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是明摆着吗?”山本五十六说,“根据三川君的报告,在2月8日夜晚的交锋中,两艘岛风级驱逐舰取得了最佳的战绩……击沉了至少1艘驱逐舰(平甲板型)和2艘美国重巡洋舰(其中一艘是万吨轻巡亚特兰大号),还重创了另外3艘。这样的战绩,难道还不说明问题吗?”
日本的“重雷装”轻巡和“重雷装”驱逐舰的确是比较扎手,前者一次可以齐射20枚93氧气鱼雷,后者一次可以齐射15枚93氧气鱼雷。
如果2艘“重雷轻巡”和2艘“重雷驱逐舰”一起出击,同时发动雷击的话,一次齐射就是70枚93鱼雷!
“可惜重雷舰还是少了一些,”永野修身说,“如果在建的岛风级可以马上完工就好了。”
“够了,”山本一笑,“不是还有夕云级、炎阳级、朝潮级和白露级吗?加上这些有8具发射管的驱逐舰,海军有50余艘‘重雷舰’可用。还怕打不了中途岛之战?”
“中途岛……还要打?”
山本五十六重重点头,“当然!中途岛就是套在美国海军脖子上的绞索……这一点是没错的,只要采取正确的重雷战术,我们一定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中途岛削弱美国舰队。”
……
“我的朋友,阿根廷需要什么?”
在美日双方的“太平洋终极决战”在夏威夷群岛拉开序幕的时候,赫斯曼和希特勒正在风景如画的贝希特斯加登,他们在这里享受难得的假日,同时也会见一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友人。
其中最重要的客人就是来自阿根廷的副总统兼陆军部长胡安。庇隆,还有那位不知道怎么就当上阿根廷“国母”(庇隆本人并不被看成阿根廷国父,但是他的妻子却被看成了国母)的漂亮女人艾薇塔。杜亚尔特——她现在还不是庇隆夫人,仅仅是庇隆上校的小女友。
有些出乎赫斯曼的预料,艾薇塔和希特勒居然非常投缘,两人仿佛有许多共同语言,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却通过翻译聊个没完。而且通过倾听他们的谈话,赫斯曼发现艾薇塔居然是个纳粹,她看过《我的奋斗》,读过希特勒所有的演说,对希特勒的主张极为赞同,认为希特勒真正代表了德国的劳动人民……
而庇隆这个“纳粹”却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在贝希特斯加登鹰巢的阳台上同赫斯曼谈得非常投缘,听到赫斯曼提出的问题,他收敛了脸上优雅而且显得高冷的笑容,用严肃的口气回答:“帝国元帅阁下,阿根廷需要的是一场战争!”
“战争?”赫斯曼看着庇隆,“和谁打?”
“巴西。”
庇隆的回答让赫斯曼有些意外,因为德国在二战前和巴西关系很好,巴西总统瓦加斯仿佛也是个纳粹法西斯。他在巴西执行的政策同德国、意大利类似。而且瓦加斯也没有明确拒绝德国,只是在骑墙观望。
“我们或许可以拉拢巴西。”赫斯曼说。
“不可能!”庇隆摇摇头,说:“帝国元帅,您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你们德国或许可以拉拢巴西,但是对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智利和玻利维亚而言,巴西就是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就如意大利为了富饶的埃及而和德国站在一起,我们五个说西班牙语的南美洲国家,也可以为了从巴西得到利益而和德国站在一起。所以您问我阿根廷需要什么,我的回答就是一场瓜分巴西的战争!只有这场战争,才能让五个分离了一百多年的兄弟重新团聚,才能催生出一个足以抗衡美国的南美洲强国。而且……我们南美洲,一直以来都有崇拜英雄的传统!”
庇隆现在同赫斯曼说的其实是大实话,现在南美洲的三个比较白的国家——阿根廷、智利、乌拉圭之间是存在一股向心力的,主要是一批有旅欧经历的军官和倾向纳粹、法西斯主义的政客看到一个团结的欧洲,于是也希望建立一个“白色南美联邦”。
而玻利维亚和巴拉圭这两个印欧混血为主的国家虽然“不白”,但是国内也有一批军官野心勃勃,想要跟着阿根廷、乌拉圭和智利去捞一票。
而这五个南美洲国家想要打劫的对象,就是南美洲的第一大国,说葡萄牙语的巴西!
“帝国元帅阁下,”庇隆说,“我知道你们一直在拉拢巴西,还愿意拿出很大的代价,但是我敢保证,这种拉拢不到美国败局已定时是不会奏效的,因为巴西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团结强大的南美洲的领袖……巴西是说葡萄牙语的!它和南美洲的其他国家,从来就不是一伙的。”
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而南美洲的其他国家,除了实际上还是欧洲殖民地的圭亚那之外,都是原来的西班牙殖民地。
一群说西班牙语的南美洲国家,怎么可能认一个说葡萄牙语的南美国家当老大?更不用说由巴西领头建立一个什么南美洲联盟或南美洲联邦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79章 打出一个南美联邦
“你们想怎么做?”
赫斯曼其实不大相信阿根廷、巴拉圭和智利三个南美洲白人国家真能团结起来变成一个联邦。但是巴西的确如庇隆所言,不大可能领导一帮说西班牙语的南美国家。
而巴西既然不可能领导南美,那么这个国家的统治精英就会倾向于维持现状而不是改变南美洲的现状。也就是说,巴西这个国家没有什么打仗的动力。
如果出动欧洲联合舰队去胁迫,当然也能让巴西屈服加入轴心国。不过巴西被迫加入,是不可能真心为德国卖命的。而巴西一旦入轴,德国就得保证巴西不被阿根廷、乌拉圭这些说西班牙语的南美国家侵犯。
这样的话,阿根廷、乌拉圭和智利这些国家入轴又有什么动力呢?就算他们被迫入了轴,也就是打打酱油而已。
“帝国元帅阁下,”庇隆说,“会有一场以瓜分巴西为目标的闪电战!阿根廷的军队已经做好了准备,在智利和乌拉圭也有我们的支持者。只要德国支持我们,三个国家马上就会团结起来,组成一个联盟,然后对巴西发动突然袭击。”
原来智利和阿根廷的军队都粉德,而乌拉圭军中也有庞大的亲纳粹势力,在43年12月份的时候,乌拉圭军中的纳粹分子还在阿根廷军队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政变,但是没有取得成功。不过只要德国和阿根廷联手,智利和乌拉圭肯定会很快落入亲纳粹的军官手中。
然后三个国家就会立即结盟去对付巴西,而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则是他们小兄弟,壮壮声势,顺便捞点儿巴西的内陆土地。
“会打很久吗?”赫斯曼问。
“不会,”庇隆显得有些激动,“阿根廷陆军和海军的参谋部已经反复计算过了,最快一个月我们就能让巴西屈服。”
“一个月?”赫斯曼沉吟着说,“巴西有几百万平方公里和四千多万人口吧?”
巴西的上一次人口统计是1940年,有4107。9万人,比阿根廷、智利、乌拉圭三国的人口总和还要多!
“但是巴西的精华在南部沿海地区。”庇隆告诉赫斯曼说,“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这两座大城市就是巴西的核心,只要拿下了那里,巴西就会投降……而要夺取这两座沿海大城市,关键是海军。只要海军能够速胜,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的联军就能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登陆,在巴西完全动员起来之前将之占领,然后迫使巴西政府投降并且割让部分领土。
其中巴西西部的一些土地会分给玻利维亚和巴拉圭,而巴西南部以德国裔、意大利裔为主的白人聚集的土地上,将会成立一个全新的国家。然后这个由德国移民和意大利移民支配的白人国家会和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一起组成一个白色的南美联邦。”
原来庇隆的设想是打出一个白色南美联邦——就是把南美洲南部,包括阿根廷、乌拉圭、智利和巴西南部的欧洲裔移民后裔聚居的区域通过一场战争团结起来,组成一个新兴的白人联邦国家。
这个想法,当然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只要庇隆这样的人物能够在对巴西的胜利中积累足够的声望,同时欧洲有给予有力的支持。
这样一个南美的白人联邦国家,至少可以在短期内存在……
赫斯曼反复斟酌了一番,然后又问庇隆说:“由欧洲联合舰队去解决巴西海军吗?”
“不需要,”庇隆说,“我们的海军比巴西强大的多,我们有2艘标准排水量2。8万吨的里瓦达维亚级战列舰,智利则拥有1艘标准排水量2。8万吨的海军上将拉托雷级战列舰。而巴西只有2艘标准排水量不足2万吨的米纳斯吉拉斯级战列舰,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这个时代的南美洲国家其实还是蛮强大的,特别是智利和阿根廷这两号“南美欧洲国家”,不仅经济发达,人均收入不亚于欧洲,而且军事力量也很牛逼。
智利和阿根廷两国都拥有战列舰这样的“战略级”武器,而且他们的战列舰还不是那种摆摆样子的水货,而是可以达到一战先进水平的真家伙!
就是现在的欧洲联合舰队如果要出动战列舰去收拾它们,也必须动用俾斯麦这个级别的大家伙才有必胜的把握。
“但是你们没有航空母舰,也没有真正像样的空军。”赫斯曼说,“巴西和美国的关系密切,如果你们三国团结起来,并且加入我们一边,感到恐惧的巴西很有可能会接受美国的支援。”
庇隆点点头,“是的,这正是我们需要欧洲帮助的原因……”他顿了顿,斟酌着用词说:“不过阿根廷如果想成为真正的白色南美联邦的领袖,就必须显示出真正的实力。”
这话的潜台词就是不全靠“德爹”……至少看上去不能全都靠“爹”,要不阿根廷就当不成联邦的领袖,庇隆也当不上联邦的总统。
赫斯曼明白庇隆的想法——阿根廷要强大,靠自己那点地盘、资源、人口是不大够的,必须要把南美洲南部白人比较多的地盘集中起来组成联邦。
而要达成这个目的,阿根廷必须领袖南美,庇隆则必须拥有极高的声望。只有这样,一个地盘、人口和资源都足够的南美白人联邦才能出现。
而庇隆要成为伟大领袖,“德爹”就得多做些工作了。
“我们可以卖给你们一艘航空母舰、四艘防空驱逐舰。”赫斯曼说,“上面配上会说西班牙语的飞行员和军官、士官。这些人将暂时为你们服务,直到你们的人可以自己驾驶它们。
我们还会从蓝色师团和党卫军西班牙志愿兵中挑选一批有实战经验的官兵,让他们加入阿根廷陆军。
另外……我们还会派出一个军事顾问团,帮助你们指挥对巴西的战争。”
……
“这样能行吗?巴西那么大,真的能在一个月内打败?”送走了庇隆和他的小纳粹女朋友后,阿道夫。希特勒在鹰巢的会客厅里面和赫斯曼一边喝午茶,一边商量南美问题。
“我看是不行的,”赫斯曼品尝了一口艾薇塔送给希特勒的阿根廷咖啡,摇摇头说,“庇隆是看我们打仗不吃力,等他自己上场就知道了。
巴西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巴西不仅大,而且距离美国的控制区是接壤的,哪怕海路被封锁,美国人靠空运也能在巴西内陆维持几十万军队。”
赫斯曼当然知道历史上美国人曾经用空运补给柏林,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面,美国飞机飞了27。8万多架次,最多的时候一天就往西柏林运去1。2万吨补给,总共运去了232。6万吨各种物资!
现在美国人只需要拿出相当于西柏林空运十分之一的力量,就能每天输送1000吨以上的武器弹药和燃料去巴西。按照一个师一天作战消耗50吨弹药和燃料计算(食品可以在巴西当地获得),维持20个美国标准的师在巴西作战根本不费劲儿。
而且流经巴西北部的亚马逊河及其支流还有很强的通航能力,万吨巨轮可以从亚马逊河口直接开到巴西亚马逊州的首付马瑙斯,而3000吨的轮船则可以开到距离亚马逊河入海口3680公里的秘鲁的伊基托斯!
也就是说,除了耗费巨大的空运之外,美国还可以通过太平洋沿岸的秘鲁向巴西北部战场提供补给。
距离美国的控制区太近,大概也是巴西政府始终不愿意倒向德国的一个原因。因为以美国对巴西的渗透,一旦巴西倒向德国,巴西北部、西部多半会在美国的支持下闹起独立。到时候巴西联邦可就散架了……
“不过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赫斯曼接着对希特勒说,“我们可以在巴西北部打败几十万美军。而且控制巴西北部的亚马逊河入口地区是必须的……如果我们还想在美洲有所作为的话。”
亚马逊河口地区靠近圭亚那,那里有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贝伦,是亚马逊流域农产品输出的集散地。德军如果想要在美洲战场投入大军,就必须控制贝伦这个大港——这是一个可以作为欧洲联合舰队锚地的大港。
另外,在亚马逊河口地区以南,靠近非洲大陆和佛得角群岛最近的北里约格朗德州一带,也是德国必须控制的。只要德国能够在北里约格朗德州部署航空兵和舰队,就能同摆在佛得角的航空兵和舰队一起组成一道长度仅有2500公里左右的大西洋封锁线——这意味着部署在两地的岸基fw…190可以通过穿梭飞行的方式,为ju288提供全程护航。
赫斯曼在会谈的最后对希特勒说:“现在巴西总是拖延着不肯加入我们,而我们也不能无限期等待下去,因此我建议支持庇隆,对巴西开战。”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980章 撕裂的巴西
胡安。庇隆有一句名言:做墨索里尼做过的事情,但不犯墨索里尼犯过的错误。
在这个时空,他应该不会认为墨索里尼这位罗马新恺撒有什么错误了,这大约就是他下定决心要做南美墨索里尼,为此不惜和巴西开战的原因了。
而从这句历史上庇隆的名言,基本也能看出他的本质——他就是个南美墨索里尼,比南美传统的“考迪罗”首领要进步一点,知道关心一下劳动人民的生活,不过根本上还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
他后来之所以会变成南美希特勒,打起了“半红色”的旗帜,其实是因为他的妻子艾薇塔。庇隆,就是那位名扬天下的庇隆夫人。
庇隆是个很听老婆话的独裁者,他的许多社会改革方面的政策和路线都来自于第二任妻子,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艾薇塔。而他的第三任妻子伊莎贝拉干脆当上了阿根廷的副总统,还在庇隆死后成为了阿根廷总统……历史上,艾薇塔也差一点当上副总统,如果不是她在33岁就因为某种疾病而英年早逝的话,阿根廷的副总统和总统早晚是她的囊中之物。
不过艾薇塔能有这样的地位,也不是因为美色和庇隆毫无原则的提拔,她的确是个很有煽动性,也能够把自己变成阿根廷劳动人民代言人的女政治家。
从某种角度来说,庇隆是南美洲的墨索里尼,艾薇塔是南美洲的希特勒——她的路线和煽动能力都接近希特勒。除了他们二位,南美洲在这个时代还有一个类似于弗朗哥的人物,他就是现在的巴西总统热图里奥。瓦加斯。
瓦加斯和弗朗哥一样不是民选上台的,他是利用“尉官派”(阿根廷有上校政变,巴西有尉官起义)政变上台的。不过他本人并不是军阀——瓦加斯早年也当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