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千台?”马肯森大将皱皱眉头,“难道是一个苏联的坦克集团军?那他们没有进攻那个集体农庄。”
“没有。”胡贝中将回答。
“那他们想干什么?”马肯森大将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也许想要通过围困我们的部队吸引援兵,”胡贝中将想了想,又说,“也许苏联人故意暴露一些实力,想吸引我们的装甲部队北上决战。”
“那戈梅利以东呢?”马肯森问,“维京师也报告发现了苏联坦克部队,难道苏联人想要夹攻我们?”
“不大可能,”胡贝摇摇头,“两地相距一百多公里呢,苏联人就不怕被我们各个击破?他们的坦克集团军可不是我们的装甲集团军,实际上的战斗力顶多相当于一个装甲军,哪怕集中3…4个坦克集团军,也打不过我们的,所以不大能分兵。”
马肯森大将点点头,问:“那伦茨基中将准备的怎么样了?”
伦茨基中将是德国国防军第1骑兵师的师长,全名是阿诺。冯。伦茨基。
目前北上到莫吉廖夫州东部地区的3个骑兵师都统一归伦茨基指挥,其中也报告党卫军第17乌克兰骑兵师。而在得知苏军坦克部队包围了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后,伦茨基中将立即就开始调集部队,准备去解救被困的部队。
“已经集中了一个师级集群,包括2个骑兵团、1个由轮式突击炮和轮式坦克歼击车组成的团级集群和1个由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师派出的团级战斗群。”胡贝中将说:“另外,空军也做好了支援的准备,将会有100架以上的战斗机和相同数量的布雷盖攻击机去支援伦茨基中将的部队。”他顿了一下,“司令官,是否要取消救援计划?”
马肯森大将摇摇头,“没有关系,让伦茨基去吧,有空军的支援,我们的人不会吃大亏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70章 大决战—统统消灭(第四更)
由阿诺。冯。伦茨基中将指挥的合成战术集群虽然只有师级规模,但是因为拥有大量的美洲狮系列的装甲车/突击炮/坦克歼击车、4号坦克(属于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师)和“犀牛”坦克歼击车(同样属于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师)以及“赫斯曼管风琴”火箭炮车。
因此从空中俯瞰下去,可以见到一个声势相当浩大的行军队伍,几乎可以比得上一个苏联的坦克军。
“是一个军级坦克集群!”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员戈利科夫放下空军第11集团军送来的报告,轻轻吐了口气,对军事委员麦赫利斯和参谋长卡扎科夫中将说,“看来卢金同志的小计谋取得了成功。”
原来昨天晚上在13号集体农庄的乌克兰族德军听到的坦克和汽车马达声是卢金故意弄出来的,他让少量的坦克和汽车围着13号集体农庄转圈,听着仿佛有数量巨大的坦克和汽车开到似的。
“司令员同志,我想卢金同志的坦克第5集团军还可以继续吸引德军的装甲部队北上。”方面军参谋长卡扎科夫这时突然想到了一个诱敌北上的计划。“如果卢金同志能再吸引2个或3个德国装甲军,那么我们就有把握从戈梅利地区突破,一直推进到第聂伯河了。”
今天已经是5月8日了,从莫斯科和加里宁市开来的坦克第1和坦克第2集团军的大部戈梅利以东的克林齐地区,明天就可以完全到位并且展开。
根据计划,5月10日或11日,坦克第1和坦克第2集团军就要发起戈梅利…第聂伯河突击了。由5个坦克军和3个机械化军的强大突击力量,将会如潮水一样冲向占领了戈梅利的德军。
如果能在2个坦克集团军发起攻击前,将一部分德国装甲部队吸引到克利莫维奇以北的战场去,那么戈梅利…第聂伯河突击成功概率就很大了。
而苏军一旦控制了戈梅利和第聂伯河之间的地盘,德军南路装甲集群的后勤线就会部分被切断(全部切断也做不到,因为德军的中路装甲集群很快就会推进到莫吉廖夫州境内,到时候可以建立新的后勤线,但是这么一番折腾,德军的南路集群肯定会出现油料和补给不足的问题),这将有利于布良斯克方面军对德军南路集群展开进一步的打击。
不过承担诱敌任务的坦克第5集团军很有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比较3…4个德国装甲军的攻击力也不是闹着玩的。
“值得的!”麦赫利斯看见戈利科夫有些犹豫,就鼓励他说,“只要我们能够完成戈梅利…第聂伯河突击,哪怕牺牲坦克第5集团军也是值得的!”
小报告之王的话是有道理的,只要能重创德军的南路集群,那么德国人的这一波猛攻就失败了至少三分之一。而在逼退了南路德军之后,布良斯克方面军还能运用于斯摩棱斯克。
如果斯摩棱斯克还没有陷落的话。这样就有很大的机会将斯摩棱斯克之战打成拉锯,那么苏联就能安然度过1943年了——根据苏联最高统帅部的估计,德国人为了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必须花几个月时间攒油。
所以只要粉碎了他们的一场大攻势,哪怕没有给德国造成致命的损失,他们在1943年内也不大可能再发动一场同样规模的进攻了。
而到了1944年,德国的东方盟友日本多半已经被美国人打垮了……
……
在克利莫维奇的13号集体农庄附近,卢金上将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前敌指挥部。
昨天晚上虽然没有几千辆坦克和汽车开过来,但是卢金在13号集体农庄周围的兵力还是增加了大半个坦克旅(第57坦克旅全部抵达)和2个突击炮营(su…122)以及1个摩托化步兵团(属于坦克第5军)。不过这点兵力对上一个德国“装甲军”那是完全不够瞧的,连一个装甲师大概都打不过。
所以109机械化旅的旅长切列米索夫上校在看到方面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以后,立即就对卢金上将说:“司令员同志,我们现在应该撤退,将敌人引向斯摩棱斯克州境内罗斯拉尔夫地区,在那里同敌人周旋。”
“不行,”卢金上将摇摇头,“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而要想到全局……如果我们从克利莫维奇撤退了,那么德国人即便会尾随到罗斯拉夫尔,也不会出动3…4个装甲军。因为我们一撤退,德国人就不会把我们当成什么主力对待了。这样到5月10日、11日的时候,坦克第1、第2集团军就很可能一头撞上德军南路装甲集群的主力。”
“可是眼前这个装甲军……恐怕我们对付不了啊!”切列米索夫上校有些心虚地说。
卢金的想法是对的,以坦克第5集团军的牺牲换取全局的优势——这很gc主义,但是苏联有《刑法典》58条啊!如果被纳粹抓住了,那可就是身败名裂,沦为女皇陛下忠实臣仆了。
“没有问题,”卢金摇了摇头,“我们能对付过去的……敌人最快下午才能开始进攻,我们只要扛过几个小时就到晚上了,到时候罗斯拉夫尔再从罗斯拉尔夫调集援兵。”
“在13号集体农庄附近和德国人决战吗?”
“不要,最好不要在这里打。”卢金还是摇头,“不过必须打出一点威风再后退,同时再用坦克歼击营和反坦克炮营在沿途设伏,狠狠打击纳粹的装甲部队!”
“那13号集体农庄里面的敌人呢?”切列米索夫上校说,“根据从农庄里面逃出来的人说,那些人都是乌克兰叛徒,有好几百。”
卢金冷笑了一声:“统统消灭!”
随着卢金上将的一声令下,13号集体农庄攻坚战就立即打响了。卢金投入的部队是2个突击炮营(有15辆能够开动的su…122)和隶属于坦克第5军的摩托化第18旅的358团(有约2400多人)。
其中属于2个突击炮营的15辆su…122突击炮在昨晚就被布署到了13号集体农庄附近的一片森林的边缘——因为失去了制空权,所以苏军在白天是比较被动的,不敢大明大方地把坦克/强击火炮这样的装备摆在空旷地带,只能将它们藏起来,就算要用也只能将它们布署在容易隐蔽的地段,最理想的就是树林周围。
此时苏联步兵团的编制还是非常充足的,毕竟这个时空的苏德战争在1942年才开始,而且苏联在战争第一年中的人员损失也没有历史上那么大。因而苏军普通步兵团和摩托化步兵团,都拥有2400人左右的编制——不过步兵师的人员编制数量还是比战前减少了约23%,这是因为师的直属机关和部队都大幅精简,师属炮兵和反坦克部队的人数也大为削减的缘故(红军整体的炮兵和反坦克部队的实力没有削减,只是组建了许多独立的部队)。
而苏联红军摩托化步兵第358团就是这样一个编制充足的步兵团,所以该团在5月8日下午一出现在第13号集体农庄附近的战场上,就给驻守农庄的乌克兰族德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
“4号突击炮!快隐蔽!”
同样在5月8日黄昏时分,索尔仁尼琴正在给军炮兵指挥部打电话呼叫炮火支援的时候,他的耳边再一次响起了颤抖的惊叫声。
未来的大作家和他的战友们现在还在卡廷森林战场上,这里已经变成了斯摩棱斯克战役中的一个焦点地区了。
负责指挥斯摩棱斯克保卫战的叶列莫夫上将已经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卡廷森林!
因为这片森林一旦失守,德军就会收紧对斯摩棱斯克的包围。虽然斯摩棱斯克市本身是个筑垒区域,防御能力很强。和210mm等级的重炮,就是现在正在攻击苏军阵地,被苏联人称为“4号突击炮”的“灰熊”突击炮,也是一件很难对付的攻坚利器。
它的那门150mm炮在抵近轰击时可以说是又狠又准。直角装甲的防御能力,而且还使用了防弹性能极佳的镍铬锰钼轧制钢。其正面防护能力甚至超过了虎式g型坦克,连苏联最强的反坦克利器su…85坦克歼击车都打不动“灰熊”突击炮。
而在这种情况下,守卫卡廷森林的红军第3集团军不得不依靠步兵的血肉之躯和红色铁拳(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的苏联版)进行抵抗,打得非常艰难,损失巨大。打到5月8日下午的时候,这个集团军只剩下了一个军的兵力,所拥有的机械化装备也消耗殆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71章 大决战—乌拉(第一更)
残酷的战斗如预期一样上演,“红色铁拳”、燃烧瓶和手榴弹如雨点般砸向“灰熊”突击炮,轻重火器也在拼命射击,但是除了两枚“红色铁拳”起到了作用,其余的武器对正面防护出色的“灰熊”无异于隔靴搔痒。那些刷着铁十字标记的大家伙毫不留情地冲到了苏军阵地前几十米的地方,用150mm大炮和3挺7。92mm的mg42机枪疯狂射击,将苏军的第一条战壕瞬间变成火海炼狱。而索尔仁尼琴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和第一条战壕相隔不到30米的一个经过精心伪装的炮兵观察哨内。
一个带着“红色铁拳”的反坦克小组已经沿着交通壕进入了索尔仁尼琴所在的掩体。他们的到来,意味着索尔仁尼琴和他的几个部下可以撤退了——这里很快就要被“灰熊”突击炮和4号坦克碾轧了,炮兵观察员不该继续留在这里送死或等待背叛(被俘)。
而对这几个扛着“红色铁拳”的小伙子而言,再过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将要发生的战斗,会是他们的最后一场战斗!然后……不是殉了gc主义事业,就是背叛伟大祖国——成为战俘!
看着几个表情严肃到了极点的红军敢死队员,索尔仁尼琴没有什么话可说,只是拿起了自己的背包和一支冲锋枪,又朝着早就收拾好了观瞄工具的手下招了下手,然后就低着头沿着交通壕向着一百多米外的另外一条堑壕走去了。
“磅啷……”
索尔仁尼琴才走到一半,一声巨响就从他身后传来,这是“红色铁拳”命中敌方坦克时发出的特有的声响。索尔仁尼琴回头向声音传来的地方望去,只看见位于他原先所在的掩体前方大约20米的一辆“4号突击炮”变成了一团火球,熊熊燃烧的大火照亮了一大片区域。
“快跑,快快快……”
索尔仁尼琴根本没有心思欢呼,而是扭头就跑,还招呼他的下属赶紧逃走。几个人才跑出十几米,炮弹爆炸的声音就接踵而来,热浪转瞬即至,索尔仁尼琴赶紧扑倒在了满是泥水和尸臭味儿的交通壕底部,也不敢停留,而是连滚带爬地前进,终于爬进了另外一条战壕。
获得了暂时的安全,索尔仁尼琴心中还没燃起一星半点的喜悦,就听见轰隆隆的马达声音传来了。他转身看去,只见他刚才所在的掩体已经坍塌,一台“4号突击炮”的履带正从上面碾轧而过。那种磅礴无比的反动气焰令战场上的红军战士们都不由心生畏惧——德国人到底有多少坦克和突击炮?怎么总也打不完呢?
而当车体正面和顶部的机枪迸射出橘黄色的火舌时,索尔仁尼琴心中已经满是恐惧和绝望:这样下去根本不行啊,德国人根本势不可挡!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一辆“4号突击炮”已经停稳在了距离苏军战壕不到80米的地方,可怕的近距离炮击马上就要开始了。索尔仁尼琴无力地坐在战壕地步,惊恐地看着天空,仿佛在等待炮弹从天而降。
就在这时,熟悉的口号声在他耳边响起:“布尔什维克党员,青年团员,跟我冲!”
“乌拉!乌拉……”不计其数的红军战士跃出了战壕,拿着步枪、冲锋枪、手榴弹、燃烧瓶和红色铁拳,仿佛潮水一样朝着德国人的装甲车辆涌去了。
……
“乌拉!乌拉!乌拉……”
帕夫柳琴科耳边又一次响起了让她万分惊恐的呼喊,这意味着苏联红军又一次攻入了第13号集体农庄!
红军的攻势从5月8日午后开始,先是用122mm炮和重迫击炮以及团属的76。2mm炮轰击,然后才是步兵冲锋。这样的攻势当然奈何不了在利沃夫和基辅打老了仗的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的官兵。
但这只是“开胃小菜”而已!
过了黄昏,当天色昏暗到无法让天空中的布雷盖攻击机和hs129攻击机的飞行员看清地面目标的时候,本来只是躲在树林里面用122mm炮提供火力支援的su…122上了第一线,引领着红军步兵发起了进攻。
用t…34坦克的底盘加上一门122mm的榴弹炮组装而来的su…122突击炮的装甲虽然不如德国人的“灰熊”突击炮,但是对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这样的部队而言却已经足够坚固了。
“美洲狮”装甲车的50mm大炮根本打不动它的正面,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把进攻的苏联红军挡在第13号集体农庄的生活区之外。只能将他们放进庄子,用残酷的巷战去对抗苏联人的su…122突击炮。
帕夫柳琴科现在正盘腿坐在一栋被炮弹炸毁了一半的房屋里面的一个新挖掘的土坑里——在房屋的底层(指最低一层,也可以是地下室)挖坑的战术是在基辅巷战中出现的,这个办法可以用来躲避火炮直射或是扔进屋子里的各种爆炸物。
也不能人人都往坑里面藏,帕夫柳琴科的助手季莫申科这个时候正在一处早就没有了窗的窗口向外张望——他的任务是保护狙击手,同时还要为狙击手发现目标。
现在已经是夜晚了,只能借着月光和不时闪起的照明弹进行观察。不过季莫申科还是很快看见了在su…122引领下,喊着“乌拉、乌拉”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