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伏罗希洛夫知道工农红军目前的后备兵力有些紧张,华沙和利沃夫两大战场的损失都很大,急需要补充新兵,负责守卫白俄罗斯和斯摩棱斯克一带的预备队方面军也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目前不需要,”伏罗希洛夫想了想说,“我就首先在列宁格勒进行充分的动员,利用列宁格勒人民来保卫这座光荣的城市!”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04章 吓唬斯大林
“帝国元帅,我们的第18集团军推进到什么地方了?”
今天的统帅部会议室里面,希特勒难得先到了一步,赫斯曼走进来的时候,他就立即问起了列宁格勒方面的战事。
“领袖,党卫军第1师和俄国近卫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卢加市附近,距离卢加还是30公里。”赫斯曼回答,“卢加是列宁格勒的南大门,位于卢加河畔,在芬兰湾和伊尔门湖之间。一旦被我们夺取,我们就能向东北转向,进攻楚多沃,切断列宁格勒通往莫斯科的八月铁路线,从东面包围列宁格勒。这一目标,我估计在10天内就可以完成。”
列宁格勒是一座巨型城市,守军估计有几十万,可以动员的民兵估计也有几十万。想要攻占这样的城市,通常只有先实现包围。只有围困起来,才有可以一点点通过攻击消耗守军实力,最后才能夺取。
如果不能实现包围,情况就会变得和现在的华沙类似。苏联红军虽然已经攻占了一半以上的市区,但是由于守卫华沙的德军第6集团军总能源源不断得到增援。因此华沙战役变成了不断给苏联放血的拉锯战,打了近2个月,已经造成了近40万红军官兵阵亡、失踪或者重伤,另外还有近200万人堆积在华沙以东的波兰战场上,很有一点师老兵疲的意思。
所以德军如果不想在列宁格勒犯同样的错误,就应该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发动攻城战。
而要实现包围,首先就是切断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之间的联络。通过占领卢加、楚多沃、诺夫哥罗德等地就可以达成目标。由于从南面攻向列宁格勒的是德军的第18集团军,战斗力还是非常可观的,因此这一目标不难实现。
在成功切断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联络后,切断列宁格勒和北方的摩尔曼斯克、莫洛托夫斯克等地的联络就是完成合围的关键了。而这一目标,单靠芬兰的东南集团军、卡累利阿集团军显然是很难实现的。
“帝国元帅,现在苏联人有大举增兵列宁格勒的迹象吗?”希特勒问。
“没有,”赫斯曼摇摇头,“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情报。”
苏联的情报可不容易打听,贝利亚同志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可不是透明的。因此赫斯曼现在对苏军调动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只能通过空军侦察和从列宁格勒传出的点滴情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不过列宁格勒市内却在总动员,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很可能到了那里,担任一个名为西北方向总司令的职务。”赫斯曼说的消息是通过表面中立的瑞典驻列宁格勒总领事馆打听到的。
他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来,接着又说:“伏罗希洛夫发动了上百万人在列宁格勒市外围修建防御工事,还在召集大量民兵营……这些情况和我们之前预料的相差无几。
估计,斯大林还没有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方向上抽调大量军队去增援列宁格勒。”
“斯大林很可能不会从白俄罗斯调兵,”希特勒拧着眉毛说,“除非列宁格勒真的有被我们攻占的可能性……帝国元帅,我们有可能攻占那里吗?”
斯大林和红军最高统帅部也不是傻瓜,当然知道现在摆在白俄罗斯的预备队方面军是不能轻易调动的,否则突入波兰的西方面军就可能后路不保。
直接把西方面军从波兰前线撤回,不仅在政治上的负面影响太大——等于承认世界革命遭受重大挫折。而且在军事上的不利影响也很大,因为一旦苏联红军从波兰撤退,德国就能从东线抽调军队用于爱尔兰岛,而爱尔兰岛一旦被德国控制,英国本土就会彻底陷入被封锁的绝境,极有可能选择和德国妥协。
而英国一旦妥协,苏联就要面对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领土)的进攻了!
因此斯大林宁愿维持波兰战场这个大大的出血点,在华沙和德国人打消耗战。而200万处在战斗状态中的机械化红军,想要一口吃掉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背后还有数量庞大的预备队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方面军的总兵力之合很可能有四百多万,如果不能分散一下他们的兵力,想要击溃并且包围一大部是非常困难的。
而列宁格勒,似乎就是吸引这三个方面军兵力的最可能的方向。
“可能性当然有了,”赫斯曼淡淡地道,“如果我们不惜代价强攻,是能把列宁格勒打下来的,但那样会造成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击溃或歼灭苏联的西方面军。”
“那么我们怎么办?”希特勒皱起眉头。
“我们要给斯大林一记狠的,让他看到列宁格勒被包围的可能性。”
赫斯曼顿了顿,才往下说:“总参谋部计划动用欧洲联合舰队波罗的海分舰队和空降兵部队,在芬兰湾发动一场登陆和空降作战。”
“登陆和空降?”希特勒追问,“目标是哪里?”
在“蓝色3号方案”中,是有在芬兰湾某处进行登陆/机降作战的计划的,但是预先的地点有许多。
“喀琅施塔得。”赫斯曼说出了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地名。
“什么?喀琅施塔得?是那个……那个守在列宁格勒大门口的海军要塞?”
“对!就是那里!”赫斯曼说,“只要我们夺取了那里,斯大林就一定会相信我们的目标是列宁格勒了。”
喀琅施塔得海军要塞实际上就是列宁格勒的一部分了,一旦被德军突袭夺取,列宁格勒攻城战就算开始了。不过喀琅施塔得海军要塞理论上是整个列宁格勒市防御最严密的地方,从彼得大帝时代起,喀琅施塔得所在的科特林岛就被当成了俄罗斯海军的根本加以建设,不仅在科特林岛上有大量的海防炮台,在岛屿周边还有许多个建立在人工岛上的炮台——在芬兰湾填海造岛非常容易,只要在冰封季节把填海的材料拖到指定位置就行了。
另外,科特林岛还处在一个非常狭窄的海湾的底部,地形有点像个酒瓶,入口处只有20公里宽,完全被两岸的海岸炮兵封锁。所以入侵的舰队很难突入这个“酒瓶子”去攻占位于科特林岛上的喀琅施塔得要塞。
而且,现在的喀琅施塔得要塞仿佛也没有多少占领的价值。那里原本是苏联红海军波罗的海舰队的大本营,战略价值多少有点儿。可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舰艇,早在开战前就去了莫洛托夫斯克(北德文斯克)加入北方舰队了。
所以喀琅施塔得现在就是个空壳子,夺取了也没啥用处,也不可能以此为跳板去进攻列宁格勒市区。因为喀琅施塔得的港口设施都在科特林岛的东面靠近彼得高夫(属于列宁格勒市)和罗蒙诺索夫,布置在那两处的152mm榴弹炮都能封锁港口,让德军无法将大量的物资和军队运入喀琅施塔得。
最后,喀琅施塔得所在的海域到了冬季就会冰封,到时候列宁格勒的红军就能从冰面上反攻喀琅施塔得要塞。考虑到无法使用要塞的港口,只能利用滩头(在科特林岛的西面存在可以登陆的滩头)进行补给,因此德军即使夺占了要塞,也很难抵挡住苏联机械化部队的反攻。
因此攻占喀琅施塔得要塞的军事意义非常有限,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吓唬斯大林这个外行——连喀琅施塔得这样的坚固要塞德国人都打下来了,说明他们是铁了心要让奥丽加女皇在彼得格勒登基了。
“我们真的能夺取喀琅施塔得要塞?”希特勒仿佛对德意志开了挂的超人们信心不足。
“当然,”赫斯曼的语气异常肯定,“我们一定能夺取那里,因为我们拥有一种出其不意的攻击手段,是从日本人那里学来的。”
“日本人?”
“是的,他们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海军坦克战术。”赫斯曼说,“用潜水艇输送水陆两栖坦克进行奇袭,在瓦胡岛战役中,日本人就是用这种方法进行奇袭的。现在我们打算用这种方法偷袭喀琅施塔得,只要我们的水陆两栖坦克能够在科特林岛夺取一片滩头,空降兵部队就能迅速投入夺取岛屿的作战。”
原来用潜水艇运送坦克去偷袭的脑洞也被德国人学到手了,不过在登陆爱尔兰岛的战役中没有使用,因为专门进行开发的3号p型水陆两栖坦克在那时还没有生产出来。而且那时也没有几艘u艇完成了搭载坦克的改装,根本无法完成这种脑洞大开的偷袭任务。
但是德军总参谋部的精英们已经注意到了“潜艇+坦克”的奇妙组合,因此就有人提出了在蓝色计划中使用这种办法夺取喀琅施塔得要塞或者在列宁格勒海滩上面登陆的可能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705章 保卫列宁格勒…迷雾中的奇袭
1942年8月13日凌晨4点,科特林岛以西15海里处,一支规模不小的潜艇编队正在芬兰湾黎明的晨雾中悄悄前行。
汉斯。冯。帝森豪森中校站在一个月前才服役的崭新的9d1型潜水艇u195号的指挥塔里,心情十分兴奋,因为他终于等到了一个重要的作战任务。
由于大西洋上的海权易主,还在潜艇部队服务的u艇艇长们已经很少有作战任务了。封锁英国现在是战列舰、重巡洋舰、导弹巡洋舰和飞机的活儿了。潜水艇只能搞搞侦察,布个水雷,或是充当运输工具,将物资运往那些大型水面舰艇不方便前往的地区。
而帝森豪森少校这位曾经的王牌u艇艇长,万千德国少女心目中的偶像也不例外。从1942年4月开始,他就再没执行过一次破交作战任务。在一个月前,上面干脆把他原先指挥的用于大西洋破交的潜艇退役,然后给他换了艘“特种运输艇”u195号。
就在他以为自己在剩下的战争岁月中,就要充当一位运输队长的时候。他的“特种运输艇”u195号却划拨给了海军陆战队。而且他还得知这艘水上排水量1616吨,水下排水量1804吨的大型潜水艇将要运输的东西是坦克。
这是一艘能运送水陆两栖坦克去敌方滩头登陆的潜水艇!潜艇和坦克居然组合在了一起,真是匪夷所思的想法。
听陆战队第1水陆两栖突击营的坦克1连连长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上尉说,这种“天才想法”来源于日本海军,那是一支拥有坦克部队的海军!那些满脑子奇怪想法日本海军军人并没有把他们的坦克放在登陆舰上,而是用潜水艇运输坦克去发动奇袭,居然还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所以德国海军陆战队的高官们就决定效仿日本人的战术,也搞了几十艘大个头的潜水艇,进行改装后用来输送坦克和登陆部队。
同时,一种可以用于两栖登陆的3号坦克的“定制版”也被制造出来。这种坦克是在3号n型坦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进行了防水处理,加装了可拆卸浮筒和螺旋桨推进器,可以在水面上以5…6公里的时速推进。主炮也得以保留,使得这种坦克在对付步兵时拥有相当强悍的火力。
现在就有一台3号p型坦克和一辆s水陆两栖输送车被拴在了u195号的甲板上面。
s水陆两栖输送车也是一种脑洞大开的装备,它是一种将履带式牵引车和水上拖船合二为一的装备。长9米,宽3米,高3。15米,重15吨,车组成员4人。在水中,s可以以最高12。5公里的时速推进,在陆上的最高时速为40公里。
这种车船一体的装备,早在1935年时就开始研制,不过一直没有投入量产。直到德国海军陆战队成立,才算有了大买家。
而第一批接收s的部队,就是陆战队第1水陆两栖突击营。根据计划,这种奇怪的“车船”将会拖着自身动力不足的3号p型坦克向科特林岛的滩头开进。
同时,一个班的两栖突击队员也会搭乘在这种s水陆两栖输送车上面和3号p型坦克一块儿上岸。
此外,这些s水陆两栖输送车上都加装了高射机枪或反坦克炮。大口径机枪,而反坦克炮则是可拆卸的28mm锥膛炮。
“看得见喀琅施塔得要塞吗?”里宾特洛甫上尉的声音从指挥塔下方传来,然后就是一阵扶梯响动的声音,里宾特洛甫上尉已经爬了上来,挤到了帝森豪森少校的身边。
“怎么可能看得见喀琅施塔得?”帝森豪森少校笑着说,“要是能看见就糟糕了,我们能看得见要塞,那么苏联红军也能看见我们。”
里宾特洛甫上尉在拥挤的潜艇指挥塔顶部站稳身子,然后眼睛扫视了一圈,四周一片雾蒙蒙的,能见度只有几百米,的确是什么都看不到。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出发去登陆?”里宾特洛甫上尉眯着眼睛努力向前看着,还是什么都看不清。
“会有探照灯为我们引路的,苏联人自己的探照灯。”帝森豪森少校说,“再靠近些就会有了……虽然我们看不清科特林岛,但是航行的方向是不会错的。等到我们看见了他们的探照灯,你们就可以出发了。”
通过侦察,德国人已经知道了苏联海军在科特林岛上设置了许多探照灯用来照射岛屿南北的水道。实际上苏联人担心的不是德国人的登陆,而是德国潜艇偷偷摸摸潜入列宁格勒的港湾丢几颗水雷顺便再捎几个特务上岸搞破坏。
所以他们在科特林岛两边的水道上都拉了防潜网还布了水雷,在能见度不佳的时候还用探照灯不停照射水面。这些探照灯,现在就为前来偷袭的德国潜艇指明了方向。
“艇长,探照灯!前方11点钟方向。”这是u195号艇上的瞭望哨大声喊了起来。
帝森豪森和里边特洛甫两人连忙举起望远镜向前方11点钟方向看过去,发现一片雾蒙蒙中果然有一道闪光划过,然后又是另外一道。
很显然,这就是一架探照灯在不停扫过海面。
……
“同志们,打起精神,别让任何可疑的情况从我们眼皮底下溜过去。”
苏联红海军波罗的海舰队海军陆战第2旅侦察营的班长尼古拉。葛卢布科夫紧握了一下挎在脖子上的波波沙冲锋枪,然后大声对身后的同志们大喊了一句。在这个雾蒙蒙的清晨,他和他的同志们正在科特林岛西面的沙滩上进行例行巡逻。
这是一个让人有点打不起精神的任务,现在正是世界革命的高潮啊!
战无不胜的红军西方面军已经占领了华沙(占领华沙的消息在7月底就公布了),虽然德国纳粹狗急跳墙似的从波罗的海方向突入了苏联边境,妄图将早就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奥丽加女皇再一次扶上沙皇的宝座。但是他们的图谋最终将会破产,英雄的列宁格勒军民会狠狠教训这些胆敢入侵苏联的帝国主义分子和他们的白俄走狗。
而就在这个几百万红军指战员都在前线狠狠打击敌人为世界革命建功立业的时候,葛卢布科夫和他的同志们却在科特林岛的沙滩上散步……说是抓特务,但问题是哪里会有那么傻的特务跑到喀琅施塔得和列宁格勒来送死?
居住在喀琅施塔得市内的都是红海军军官家属和海军工厂的工人及家属,都是政治上最可靠的人,岂是区区特务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