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逐鹿传-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换官,表面上看是在重用那些汉人官员,其实是对他们不信任,不敢让他们继续在原处为官,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大失原辽国汉人官员之心,有些响应宋朝号召赴朝廷换官者,后来也都越境而逃,如赵公严、赵公伦、姚企望等人。

    授田,即将燕人的田地给常胜军,后来燕人回来,无田无产,不少富裕之人,沦为上街乞讨。

    盐法,则是指宋朝在燕山地区推行的经济方面的失败之举——李衍控制燕云的时候,燕云地区没有税收,盐一元两百斤,就是辽国后期,燕云地区的税收也不严重,一贯钱得盐一百二十斤,结果到了宋国控制燕云地区的时候,宋国的掌权者不考虑实际情况,在燕山地区大行和内地价格一样甚至更高的官盐制度,每斤盐二百五十文甚至二百八十文,让燕人吃不起盐。

    加上,自从宋国从李衍手上接过燕云之后,燕云地区,尤其是云地的汉人,一下子就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后来甚至易子而食。

    这让汉儿们既无限想念水泊梁山的统治,又恨死了宋国,认为宋国别说跟水泊梁山相比,就是跟金国相比,都不如。

    所以,金军一到,各地汉儿纷纷开城投降。

    金军占领代州后继续南下。

    几日后,金军便兵至忻州。

    忻州也是战略要地,自古便有“晋北锁钥”之称。

    忻州知府名叫贺权,也是一个软骨头,见金军势众,似不可抵挡,于是放弃抵抗,开门投降。

    完颜宗翰大喜,下令,兵不入城,皆在城外扎营休整。

    金军的下一个目标是石岭关。

    石岭关又称“白皮关”、“石岭镇”,位于太原北面,是云中通往太原的必经之地。

    此关,地势险峻,岭横东西,路纵南北,扼守着太原通往忻、代、云、朔之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面对金军长驱直入之咄咄攻势,张孝纯很焦急,他急切地谋求守此险关之人。

    这时,有人向张孝纯推荐冀景,说冀景可以守关。

    冀景征剿过田虎、王庆、方腊,第二次北伐收复燕京时他曾担任过选锋将官,富有实战经验。

    从履历上来看,冀景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张孝纯于是命冀景前往石岭关守关。

    可冀景却以兵力不足为由推辞不去。

    张孝纯无奈,只得命王宗尹统领官兵敢勇随冀景前往石岭关,同时又命归朝人耿守忠率八千义胜军助之。

    冀景见此,才不得不前往石岭关。

    不过,冀景对耿守忠很不信任,因为耿守忠是一名汉儿,是辽国降将,是义胜军的副帅。

    冀景因此令耿守忠担任选锋,走在大军最前面——他担心耿守忠偷袭他。

    耿守忠行至忻口,突然返回,对冀景说:“守忠所部尽是步军,若借得敢勇家军马,则金不能至关。”

    冀景于是下令,让敢勇军暂且借一部分军马给耿守忠。

    耿守忠却想要一半敢勇军,认为非如此,不能抵御金军。

    冀景感觉耿守忠行为异常,似乎有叛变之心,于是率领亲随人等弃关潜遁。

    耿守忠率军来到石岭关,果然败而献之。

    冀景闻听耿守忠叛变投敌,不敢回到太原,逃去了汾州。

    石岭关作为太原以北最后一道天然屏障与重要关口,就这样轻易丢失了,于是,金军如入无人之境,直至太原。

    完颜宗翰知道宋军的战斗力比较差,但没想到竟如此不堪一击。

    从此,完颜宗翰逐渐萌生了颠覆宋朝政权的想法。

    其实,在入侵之初,金军并没有两路大军会师东京,灭亡宋朝的战略计划,其作战目标只是占领燕山地区与山西之地,他们打出的旗号是以大河(黄河)为界,划河而治。

    当然,也不是说,宋国就没有仗节死难之臣。

    文有吏部员外郎傅察。

    武有武义郎奏差代州西路都巡检使李翼和折家的折可与。

    都是有气节之臣,与国仗节死难。

    前者,不顾完颜宗望威逼利诱,据不投降,据不跪拜完颜宗望,慷慨赴死。

    时人为其赋诗一首,题目叫“吏部员外郎傅公”:贪胡寒盟,兵忽逾塞。公持汉节,迓客于界。控弦琰来,草木震骇。胡雏桀傲,自矜强大。公誓不慴,有死无拜。杀身成仁,播美千载。

    又有人赞曰:方贼之始至也,事出意表,莫不错愕失措,望风窜伏,公独雍容,不惮一死,以为忠义之倡,可不纪哉?

    后者,率军与敌血战死守崞县,后因汉儿崔忠叛变而失城,宁死不降。

    在崞县县城被金军攻陷的前一天,李翼就已经做好了以身殉国的思想准备,他以四事嘱其子李宗周说:“若城破,我不能苟活顺从金人。听说代州史安抚已突围,战役将官辛渐骂贼而自刎,此乃我辈楷模。我死以后,你要想办法回归乡里,将我之死诉于朝廷,使我死节不泯,则后世会说我乃有宋之忠臣,而你则为孝子矣。他日朝廷推恩,可让你伯父遗孤受之。你继母携重赀嫁给我刚刚几个月,我以国事为重,岂能顾恋她?我死后,你当侍奉她如同亲母。假设你们都不幸陷敌,你也不要背弃她。我死后,如果你能返回故里,则将我骨营葬于先垅,使得我死后能侍奉先人于九泉,死复何恨!”

    李翼和折可与被俘后,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多次派人对他二人好语相劝,可二人不仅不降,还大骂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

    李翼道:“我乃南朝臣子,因奸贼内应,致使城破被擒,杀则任杀,岂肯拜汝番狗耶?”

    翻译佩服李翼气节,婉转翻译给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想保全李翼一命。

    可李翼并不领情,道:“今不幸被番狗抢辱,我岂是苟生者!”

    折可与也大声说道:“我八十年世守之家,怎肯负国败坏家声,无知畜类,不若亟杀我!”

    金人恼怒李翼和折可与辱骂,一拥而上棒揍李翼和折可与,李翼的前额被棍棒击伤,折可与则被打坏了一只眼,可他们仍然骂个不停。

    完颜宗翰叹李翼和折可与守节,又派人谆谆告谕说:“汝等本皆合死,念汝等忠义,姑欲全贷,尚敢肆恶言骂,辱尊贵大人。”

    李翼回答说:“我辈若手有寸刃,当杀尔,岂特骂耶?”

    金人知道李翼和折可与最终是不会屈服的,于是用马车载着他们来到崞县城里,巡行示众。

    刚入城不久,走在大街上,李翼忽然看见了献城的汉儿崔忠,随即对崔忠大骂不已!

    崔忠羞愧地无言以对,掩面逃走。

    被害之时,李翼向看守的金兵提出一个请求:“冀少缓,倘得南面望拜,死无所恨!”

    金兵不答应。

    李翼于是转头朝南,大声呼道:“官家啊,官家啊,臣力弱,不能翦灭此贼,以报国恩!”,悲怆之声,至死方绝。

    ……

 第五百七十九章 尽忠报国(求订阅!)

    …

    太原古称晋阳,别称并州,也称龙城。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不过,此时的太原城已经不是晋阳古城——晋阳古城早在宋太平兴国四年,就被赵匡义下令烧了,据说是因为晋阳古城具有龙脉。

    晋阳古有唐国之称,唐朝实发祥于此,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便以“唐”为国号,并封晋阳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为“三都”、“三京”。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

    晋阳因此名声显赫于天下,民间纷纷传说这是一座“龙城”。

    因此,赵匡义在灭掉北汉之后就下令将晋阳古城焚毁了。

    三年后,出于防御契丹的需要,赵匡义又命潘美在晋阳故城东北三十里汾河对岸的唐明镇,修建新城池即太原城,但规模和形制比晋阳古城要小很多。

    童贯率宣抚司撤离了太原之后,河东路安抚使兼知太原府张孝纯与副都总管、河东宣抚司都统制、胜捷军总管王禀,一边组织城内军民准备迎战、一边派人出城联络附近诸州郡请他们出兵增援太原。

    十天后,完颜宗翰率西路金军突破石岭关,迅速抵达太原城下。

    自进入宋国境内以来,西路金军从没遇到过宋军的有效抵抗。

    但在太原城下,西路金军遭到了宋军的顽强阻击。

    首先前来增援太原的是河东名将孙翊。

    金军入侵之初,孙翊带兵出去跟金军决战的时候,汉儿打门投降。

    孙翊迫不得已只能辗转带领手下大军来到了太原。

    孙翊来到太原城下时,西路金军已经将太原城围上了。

    张孝纯站在城楼上向孙翊喊话说:“敌已在近,不敢开门,观察可尽忠报国!”

    孙翊回答说:“但恨兵少力乏!”,然后就带领两千将士杀入金军当中。

    孙翊手下的军队虽然不足两千,但士气很旺盛,作战也很勇猛。

    完颜宗翰登高观察战场形势,见孙翊军勇猛难当,遂决定用计取胜。

    完颜宗翰下令驱朔州百姓到太原城下,以示孙翊军。

    孙翊麾下多朔人,看到亲人被金军押上了战场,军心顿时大乱,接着便发生了军变。

    当时,孙翊正与金人激烈交战,忽被叛徒从背后所害。

    可惜一代名将,就这样惨死在了叛军的刀下!

    孙翊所率之兵,皆尽为金人所杀。

    前来太原增援的还有陕西军队,也就是大宋最精锐的西军——主要有府州知州折可求、鄜延路守将刘光世,另外还有职并军马使韩权、晋宁知县罗称等等。

    其中折可求与刘光世是主力,分别率领两万多人马,共计,宋军大约有四万多援兵。

    折可求是西北名将折克行之子,在与西夏的多年战争中,折克行爱护士兵,多次出奇制胜,战功甚多,所部被宋人尊称为“折家兵”。

    从唐初至北宋末年,数百年间,折氏家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

    杨家将佘太君的娘家,其实就是这个折家。

    宋朝河东路有三个州即府州、麟州、丰州,是民族杂居之地,其中以党项族为主。

    从赵匡胤时开始,宋朝便对该地区实行特殊政策,也就是因俗为治,任用当地土豪或少数民族酋领为知州或蕃官,加以羁縻,使其互相牵制,从而巩固边防安定秩序。

    后来,夏州李继迁反宋,其孙李元昊建立夏国脱离了大宋。

    宋朝接受了这个教训,对位于河东前沿地区的麟、府、丰三州调整统治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土豪势力的拉拢。

    但是,因麟、府、丰三州的具体情况所以不同,故策略也各有不同。

    丰州后来被西夏所陷,王氏便不再世袭,而麟州杨氏也只袭封了三代而已,唯独府州的折氏一直世袭军权。

    折家在此势同藩镇,这对于时刻提防着不要重蹈晚唐藩镇之祸的宋朝来说,的确是个例外。

    宋朝让折家世袭军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其在此长期抗击西夏。

    府州东濒黄河,西北临草原大漠,南瞰河西诸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折氏家族也的确不负朝廷重望,数代与西夏作战,前后达百余年,立下了累累战功,而西夏骑兵始终未能东逾黄河。

    正因为如此,西夏对折氏家族可谓是恨之入骨。

    (后来,折可求被毒死,西夏人趁折氏家族奔丧之机,侵入府州,然后对折氏家族赶尽杀绝,甚至挖尸掘坟,从这一点上也不难看出,折家,有多遭西夏人恨,进而也可以说明其家对宋朝的贡献有多大。)

    折可求率两万援兵,自府州涉黄河,经岢岚州,至天门关,发现有金兵在此据守,于是转道走松子岭,来到太原西南的交城驻扎。

    而刘光世领兵从鄜延出发,一路向东北方向的太原开进,在交城与折可求相会,分别驻防。

    刘光世在北伐攻取燕京之战中未能及时到达燕京城下接应郭药师,致使已先攻入燕京城内的宋军失援而大败,问责时受到降官的处分。

    后来,刘光世在平定河北起义军中立功,又升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

    在汾河北岸,宋军与金军展开大战。

    两军自早上战到日中,不分胜负,宋军各路军打得都很顽强,可以说是寸步不让。

    守到日中,金军的一支奇军突然自折可求部的后面杀出!

    形势随即大变。

    刘光世很快便望风而逃,折可求部溃败,罗称、韩权战死于阵中,河外兵将十丧七八。

    这场战役,宋军损失了一万多人,而金军在此以逸待劳,大获全胜,指挥这场战役的金军将领是完颜银术可和耶律余睹。

    此时,太原城内,居民仅有两万余人,士兵仅有王禀率领的胜捷军三千人以及一些厢军。

    胜捷军是童贯的亲军。

    童贯在离开太原之前,任命王禀为副都总管即副帅,并留下一部分胜捷军让王禀指挥,令他负责守卫太原。

    王禀是开封人,字正臣,出生于将门世家,其祖父和父亲皆为西军将领。

    平定田虎、王庆、方腊暴乱时,王禀担任步军统制,立有战功,后跟随童贯北伐,再后来擢升为河东宣抚司都统制,随童贯驻守太原。

    王禀天性豪爽胆大,又英勇善战,虽然手上只有三千人马,可每隔一两天,王禀便率领一队轻骑出城偷袭金军。

    王禀他们骑着战马,手握大刀,冲进金军营中,左右转战,杀敌百人左右,就退回来。

    可以说,太原城之所以能守卫那么长时间,有很大程度都是因为胆大的王禀,时不时的以攻代守。

    折可求、刘光世败走以后,大宋那边就再没有新的援军来了。

    张孝纯不禁有些动摇,认为两万多民、三千多兵抵挡不住六万善战的金军,进而动了投降的念头。

    因此,张孝纯召集诸监司开会商议,想要开城投降。

    王禀得知此事之后,立即率刀手五百人来到知府府衙拜谒张孝纯。

    王禀让刀手们列队于府衙门前。

    王禀大声问道:“汝等欲官否?”

    众人回答:“然!”

    王禀说:“为朝廷立功,则官可得!”

    王禀又问:“汝等欲赏否?”

    众人回答:“然!”

    王禀道:“为朝廷御敌,则赏可致!”

    王禀接着又道:“汝等既欲官,又欲赏,宜宣力尽心,以忠卫国。借如汝等辈流中有言降者,当如何?”

    众人举起大刀回答:“愿以此戮之!”

    王禀问:“如禀言降,当如何?”

    众人又举起大刀回答:“亦乞此戮之!”

    王禀又问:“宣抚与众监司言降,当如何?”

    众人又举起大刀回答:“亦乞此戮之!”

    张孝纯见状大惊,自此以后绝口不复言降事,而城中的兵权从此尽在王禀手中。

    为加强城防,弥补兵力不足,张孝纯与王禀下令,太原城内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全部编入守城之列。

    张孝纯与王禀决心与金军进行殊死拼杀,坚壁固守待援。

    张孝纯对城内军民说:“金人虽在城下,无能为害,太原自古雄藩,城坚粮足,加之兵勇,我非不欲出师,当俟金人粮尽气失,将骄兵惰,乃候援兵附近,内外相应,使胡骑匹马不归,上为朝廷报复,下保汝等血属,可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