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特种战将-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机会,小分队立下奇功,已惊动所有人心,他不顾小分队的安危,反而支援戚振邦,自己怎能不抓住分化机会。

    小分队撤离必定受阻,他们的位置距离戚振邦上千米,彼此成为两个战场。

    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支援方向,不可能是战术战法,他也有出错的时候。

    一个放羊娃而已,竟然骑在自己头上,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真以自己是战神!

    徐才点头附和,大声说道:“她说得没错,你不能弃小分队不顾,别忘了,和尚与你义妹都在其中!”

    杨关斜睨二人,冷声说道:“闭嘴,谁再敢扰乱军心,老子就当枪决,你们可以试试看?”

    这时,二十六门迫击炮齐鸣,炮弹在戚振邦正前方两百米处爆炸,掀起无数鬼子尸体,炸出一堂彩。

    炮火延伸,小鬼子被炸得哭爹喊娘,在炮火中争相奔命,嚎叫声四起,反击力度锐减。

    反观戚振邦部,在没有火力压制的情况下展开射击,瞬间逆转战局,压着小鬼子打,逐步逼近。

    杨关严峻的面容一缓,猜想戚振邦一定会意自己的意图,展开冲锋歼灭战。

    唯有如此才能营救小分队,打破小鬼子分兵围剿的意图。

    显而易见,小鬼子重兵防御在外,被国党军吸引,距离炮阵地五百米以上,致使中部区域兵力空虚。

    原本鬼子的炮阵地上兵力雄厚,但皆被殉爆带入阴曹地府,剩下一些散兵游勇,小分队一定可以应付。

    唯独不能抵御鬼子的增援部队,而与戚振邦交锋的小鬼子距离炮阵地最近,最外围,乃是唯一合围小分队的兵源。

    毕竟鬼子的炮阵地爆炸持续,阻隔了其余方向的小鬼子,使其无法回援围剿。

    侧翼的小鬼子没有阻碍,但距离较远,这批小鬼子无法追上小分队。

    因此,杨关想出歼敌救援计划,打残小鬼子的外围部队,使其自保无力回援。

    而戚振邦脑瓜子灵活,发觉歼灭小鬼子的战机自然不会错过,率队发起冲锋。

    由于电台联络不上,杨关无法传信战略意图,只能靠戚振邦临机应变。

    不曾想这一举动带来连锁反应,杨关也被蒙在鼓里,暂且不提。

    这时,堡垒东南的小鬼子发起炮击,整个大队的兵力集体冲锋,掀起一股嚎叫声浪。

    杨关霍然观望,猜想小鬼子一定是忍不住了,在各方计划失利的情况下很压抑,或是接到总部的攻击命令。

    一千多小鬼子在炮火的掩护下冲锋,黑压压的一大片,放眼望不到边。

    这是不甘失败的报复,一定认为堡垒火力点受到重创,也是小鬼子睚眦必报的性格。

    殷珍看得心惊胆颤,试探性的提醒道:“堡垒损毁情况不明,你难道不用炮火支援?”

    先遣队是他的心头肉,堡垒也是消耗小鬼子的资本,一旦沦陷将前功尽弃,他会怎么办?

    杨关瞥了她一眼,淡漠的说道:“不用你操心,堡垒不是一块豆腐,一千小鬼子太少了,可惜了!”

    话中有话,勾起众人的猜疑,他是什么意思?

    堡垒不是豆腐可以理解,早已见证过堡垒的强悍,打得小鬼子毫无还手之力,这一点谁也不敢否认。

    然而,杨关一句千名小鬼子太少了,还可惜了,这令众人想入非非,难道堡垒还有杀手锏没有展示出来?

    杨关吊人胃口,众人张嘴无言,眼巴巴的观摩战局,期待杀手锏登场的震撼。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92章先遣诱敌

    紫灵犬显神勇,滚地雷震三军。

    鬼子的炮阵地殉爆,爆炸连环,滚地雷惊天动地,震得三军魂不守舍。

    战场瞬息万变,鬼子接连失利,士气大跌,不甘失败,悍然发起反击,殊死复仇。

    小鬼子丧失重火力,已失去往昔的獠牙,国党军群情激昂,战意升腾,迎刃而上,对小鬼子展开冲锋。

    致使一场小规模的战斗演变为大决战,痛打落水狗的反击战。

    然而,双山沙堡垒东南坡,小鬼子也发起了总攻,一千多小鬼子嚎叫冲锋,声浪冲天,气势汹汹。

    相对来说,堡垒接连遭受重炮轰炸,损伤情况不明,火力点是否存在也是未知之数。

    在这种情况下小鬼子发起总攻,堡垒形势危急,令众人揪心,看得心惊肉跳。

    而身为主帅的杨关无动于衷,反而抛出一句小鬼子太少、可惜了的话语,这令众人疑惑不解。

    几个意思?难道堡垒预备了后手?

    亦或是暗藏了重火力底牌,如若不然杨关绝对不会无的放矢,令众人很期待。

    这时,小鬼子冲锋到堡垒底层火力点一百米处,没有遇到阻击,令鬼子兵胆魄雄壮,冲锋声浪骤增一倍。

    一百米,极速冲锋不过十秒的距离,太近了,为什么堡垒火力点没有反应?

    这种现象明显说不通,诡异,令人揪起心神,开始怀疑杨关的自信。

    因为小鬼子集体冲锋,一千多人,而不是几百人,一旦被小鬼子靠近、火力猛烈也挡不住冲锋,所以众人怀疑杨关自信的话语。

    上过战场的人心知肚明,人数众多是冲锋的优势,冲在前面的人挡子弹,后面的士兵无碍、会借机越过死亡线。

    无论火力猛烈的程度有多高,弹幕缝隙避免不了。

    小鬼子数量众多,一旦让他们接近堡垒再展开火力,也无法阻挡小鬼子的冲锋脚步,当幸存者冲到射击孔,堡垒也就失去了威力。

    堡垒危在旦夕,这是所有见证者的心声。

    小鬼子进入八十米射程,堡垒火力点静悄悄,怎么回事?

    难道堡垒的火力点已被鬼子的炮火重创,无力反击了吗?

    这不可能,杨关在一旁泰然自若,双目像看一批死人蹦哒一般,不屑一顾。

    众人左顾右盼,焦虑不安,但观察杨关的神情自若,众人焦灼的心神稍缓。

    不过,众人依旧不放心,小鬼子的冲锋速度太快了,已经进入五十米射程。

    然而,堡垒火力点死寂一片,了无生气,就好像不存在,完全瘫痪了一般,难道他们不知道小鬼子的数量太多吗?

    小鬼子转瞬即到,这个时候还不开火,他们是在找死,愚昧……

    徐才看不下去,大声提醒道:“大少爷,你下命令打吧,再不打就来不及了,你想让先遣队全军覆没吗?”

    妄自尊大,也不看看小鬼子的数量,这不是几十上百人,而是一个加强大队的兵力,一千多人啊!

    一旦小鬼子冲到堡垒火力点,就算火力再猛也挡不住,小鬼子用人堆也会淹没火力点。

    这是什么人啊?

    值此存亡时刻他还玩深沉,打了几个胜仗就以为他自己了不起,自不量力是取死之道啊!

    徐才一开口,殷珍强压的怒火瞬间爆发,大声娇吼道:“先遣队不是你的心头肉吗?难道你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送死,你安得什么心啊?”

    岂有此理,自己不懂军事也知道危险,他难道不知道吗?

    这是草菅人命,把士兵的性命当做儿戏,不配做什么狗屁教官,自以为是。

    齐远航神色焦虑,紧皱眉头,手脚无措,严肃的提醒道:“杨上校,他们说得有道理,你现在下命令还来得急,你不会是想放任小鬼子冲过底层火力点吧?”

    虽然不懂陆军战法,但是一千多小鬼子集体冲锋,在半里长的缓坡地带,只需一处火力点被攻破,整个堡垒也将荡然无存。

    毕竟堡垒空间连片,一处失守,小鬼子必然会钻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再说鬼子炮火轰炸了几个小时,堡垒火力点不可能完好无损,火力点减少,战斗力必定下降。

    因此,在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刻应该提前阻击小鬼子,否则必定失守。

    杨关巡视三人,不可置否,眨巴眨巴眼,似笑非笑,戏谑说道:“为什么不能放小鬼子冲过底层防线?我看行,你们觉得呢?”

    戏弄人,不,杨关不会在这种场合说笑,同时也要维护铁血的一面,不拘言笑才显得贴切。

    再说他原本孤僻,常年与犬羊为伍,生来就寡言少语,身在战场就更不会开玩笑。

    杨关可以无视徐才与殷珍,没必要对他们解释,但不能无视、也不能抹杀齐远航的赤诚抗战之心。

    无论怎么说,齐远航也是出自关心,担忧先遣队的安危,忍不住小鬼子重兵压境而刻意提醒。

    好心必有好报,杨关有意点拨,紧张之余讨论战况也是一种锻炼,心性磨砺。

    一语惊人,三人惊瞪六目,直楞楞的凝视杨关,泛起共同的心声,他在玩火自焚?

    齐远航的心性沉稳,及时反应过来,焦急的问道:“为什么?堡垒有什么样的火力可以在不被小鬼子摧毁的情况下歼灭他们?”

    战术火力上纲上线,他一针见血直指要害,火力歼敌是根本。

    一千多小鬼子不是小数目,你杨关把小鬼子放进三道火力点之中,小鬼子不炸碎堡垒才活见鬼了。

    即使堡垒是钢铁打造,一个炸药包炸不开,十个炸药包够不够?

    钢铁堡垒已不在上秘密,但放小鬼子进入三道防线,若是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小鬼子,后果是引火烧身。

    杨关点头肯定齐远航的分析,不做解释,抛出一句题外话:“先遣队持续战斗,弹药极度匮乏,你们看,小鬼子慷慨解囊送上门来,我若是不收下、也太对不起小鬼子的一片诚意。”

    殷珍忍无可忍,大声喝斥:“你混蛋,先遣队会葬送在你手里……”

    徐才大声附和道:“你心大炸肝,玩火自焚,你等着后悔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293章先遣后手

    鬼子冲锋如蝗,战神不慌不忙。

    殷珍不懂军事,不了解堡垒中的内情,不善于观察战场变化,误解杨关在情理之中。

    徐才出身大家族,阔少爷,留洋海外不学无术,脑瓜子灵活,亦是不懂战场法则。

    心直口快,但他善于以话套话,衡量轻重自保。

    海外归来,他的全家被小鬼子迫害,因而热血报仇,乔装卧底,参与战斗,击毙小鬼子上百人,够本了。

    见惯了血腥,人体残骸,再经一大笔金钱诱惑,他的心态再次回到原点,渴望自由,美人在怀,大手挥霍的潇洒岁月。

    只可惜战火延绵全世界,水路不通,他无法脱身远离国土。

    杨关知道徐才心中所想,没有离开是迫于无奈,在徐才心里觉得跟着战神最安全。

    面对先遣队覆灭之危,徐才感到恐慌,杨关一旦失去先遣队就是失去爪子的老虎,这令他感到危机。

    齐远航是海军学员,不懂陆战,但学过战术战法,在杨关极度镇定的解说下、他意识到堡垒必有后手。

    在他心里、杨关连战连捷,奇谋不断,洞察秋毫,当之无愧的战神。

    因此,他强压下浮躁心态观摩战场,试图看出端倪,不过看得一头雾水,始终抓不住战场精髓。

    这时,小鬼子已冲入堡垒底层三十米射程,堡垒任然没有动静,仿若不存在,只是一座废墟山峰。

    杨关察言观色,提醒解说道:“小鬼子很狡猾,冲在前面的是鬼子兵而不是工兵爆破手,堡垒不惧手雷。”

    鬼子军官很狡猾,也许是吸取了教训,不敢派遣工兵上前,而是安置在冲锋部队中间。

    这样做的目的更有杀伤力,利用前排的鬼子兵挡子弹,做掩体,以便工兵顺利爆破堡垒的射击孔。

    因为工兵在前冲锋,一旦遭遇弹幕扫射,炸药包会发生殉爆,有碍部队冲锋,所以集群冲锋一般没有工兵参与。

    按常理来说,工兵应该排在最前面,携带炸药包摧毁重火力,为部队冲锋扫除障碍。

    部队冲锋是在一定安全的前提下发起,负责会造成重大伤亡,这是指挥员的禁忌。

    不过堡垒的火力点密集,鬼子工兵无法靠近,小鬼子屡试不爽损失惨重,显然是害怕了。

    因此,小鬼子变换了招数,利用鬼子兵冲锋铺路,工兵随后跟进,既能起到掩护作用,也不失杀伤力。

    齐远航在杨关的解说下明悟,发觉鬼子工兵躲在中间,而且紧跟在鬼子兵身后,很诡异的冲锋方式。

    不过越是这样堡垒就更危险,这个道理杨关不可能不知道,唯一的解释是堡垒有后手?

    小鬼子散兵式冲锋,即使堡垒火力点没有损伤,在火力全开下也无法歼灭小鬼子的冲锋。

    一旦鬼子工兵接近堡垒火力点就全完了,这也是鬼子军官的目的,抱着决一战之心发起冲锋。

    这时,冲锋在前的小鬼子已越过底层封锁线,但没有发现堡垒火力点,这令众人迷惑不解。

    杨关不理会众人迷惑的目光,大声命令道:“传令开战,歼灭所有的小鬼子,收缴后勤物资。”

    一名先遣队员伤兵应声“是”,右手早已准备好的手电“滴答滴答”响起,光束明灭不定。

    如此同时,严亮在堡垒中发觉开战的信号,早已憋得气喘吁吁的他大声喊话:“打,狠狠的打,拉响壕沟的引线,打!”

    一声令下,先遣队员霍然而动,三道堡垒火力点同时开火,弹幕骤然间笼罩了整个山坡,“哒哒哒”声响彻云霄。

    小鬼子在弹幕中望风而倒,如割麦子一样,一排排的载到于地,掀起死亡交响曲。

    刹那间哀鸿遍野,血肉横飞,小鬼子陷入绞肉机之中,死伤不计其数。

    如此同时,冲锋在最后面的小鬼子遍体一颤,只觉得脚底下发虚,随即骤然下沉,跌入深壕之中。

    深壕,乃是先遣队挖掘的一道屏障,远在底层火力点一百米之外,深十米,宽十五米。

    山峰缓坡多为岁月风化的山石堆垒,经年累月的积累。

    因此,先遣队员挖掘壕沟并不难,而且利用木桩顶起一层一米厚的表层,就像建楼房架模板一样。

    挖掘成功之后预埋炸药,精准计算设在关键木桩上,一旦引爆便全面坍塌,土方会坠落在预定区域。

    而关键处支立废枪,刺刀向上,此时,一大批小鬼子被刺刀洞穿了身体。

    致使战场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大地坍塌,数百名小鬼子骤然失踪,跌入深壕,生死不知。

    侥幸没有跌落的小鬼子吓得灵魂出窍,怪叫连连,引起一阵恐慌。

    于是乎,前面的小鬼子在弹幕中挣扎,后面的鬼子兵丧失了战斗力,而中间的鬼子工兵与炸药包一起殉葬。

    整个大队的小鬼子前后恐慌,死伤惨重,哀嚎声遍野。

    而冲锋队形中间发生连环爆炸,弹片横飞,纵横八方,掀起一股死亡浪潮。

    致使一千多小鬼子溃不成军,几乎丧失了反击能力,接连死于非命。

    怎么会这样?

    屠杀,这是一场预谋的屠杀,太可怕了!殷珍惊呆了,前一刻的担忧一扫而空。

    徐才看得喉结涌动,干咽,生疼,不敢置信的瞅着人间地狱,这是真的吗?

    那可是一千多个小鬼子,在短短二十秒的时间内死光光,太血腥,太残暴了!

    杨关不是人,也不是战神,他就是小鬼子口中的魔鬼,一定是!徐才在心里叨咕。

    “哎!”齐远航叹息,战斗很解气,可以告慰无数英烈,他觉得应该这样杀鬼子,继续说道:“杨上校,跟着你杀鬼子解气,但不过瘾啊!”

    屠杀小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