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永历四年-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此前陈文将所有的骑兵全部编进了南塘营,尹钺手中的骑兵少得可怜,无法与抚标营的骑兵在战场上争衡,对于这片情报遮蔽网背后的情况可谓两眼一抹黑。为保万全,尹钺只得命令东阳营的第四局越过球山在浦阳江畔扎营,以护卫侧翼的安全。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军的游骑活动频率在达到了一个巅峰后陡然下降,尹钺发现情形有些不对劲后,便率军北上,试图在这片走廊地带与抚标营决战。可是等他的前锋抵达安华镇左近后,才从乡民的口中得知,清军这些日子一直在准备船只,并且已于前一天的一早从那里出发,沿着浦阳江进入浦江县地界,试图从那里杀入义乌。
得知了抚标营已经行进在了绕过郑家坞镇的路上的情报,尹钺连忙向南回撤,可是还没等他回到出发地时,却传来了第四局在浦阳江畔被抚标营击溃的消息。
清军乘船溯流而上,而东阳营的三个局则在另一条路上急行军追赶。陈文估算了一下时日,不出意外清军用不了多久就会抵达义乌县城。
义乌县城只有城门却少见的没有城墙,由于无险可守,上一次李之芳就因为这个原因选择了撤防。可是对于陈文而言,义乌县乃是他这支明军的支持者的大本营,一旦义乌县城有失,那么很可能就会造成一系列不利于明军的连锁反应,尤其是当下他还在试图收复金华府的其他地区之时。
东阳营的三个局正在赶来的路上,不过按时间算来肯定会落后抚标营两到三天。此刻义乌县城还有两个步兵哨维持治安,奈何东阳营那一个局既然挡不住抚标营,那么这两个步兵哨自然也撑不了多长时间。
沉心定气片刻,陈文便下达了新的军令。李瑞鑫已经借助于南塘营的余威赶走了绍兴绿营,那么便让他立刻回防东阳县,保护驻扎在当地的老营的平安。
而此地的南塘营既然已经出发了,那么就不必赶回来,而且就算回来也绝对赶不及。眼下义乌营已经准备完毕,可是督标营和马进宝的残部虽说是新败,但是兵力还不少,陈文必须保证南线向清军施压,所以他便派出了义乌营的大部继续向府城进发,并且命令吴登科打出他的旗号攻城,借以蒙蔽清军。
手中还有义乌营的一个局,以及俞国望的鸟铳手,陈文召来了陈国宝,命令他率领南塘营属骑兵队大部配合吴登科进攻府城,而他则带着剩下的百余骑兵和手中除去留守孝顺镇保护伤员的部队外全部急行军回防义乌,并且抽调了佛堂镇上护卫水师的那两个步兵哨回援义乌为他率领的援军争取时间。
如此一来,义乌县城应该会有三个步兵哨,以及极少的守营士兵;陈文的援军大概有一个局的步兵和一百人的骑兵,就算加在一起也不到一千人,而他要面对的对手却是抚标营的两千大军。
实力悬殊,奈何也没有什么办法,如果让新败的南线清军重新在金华府城站稳脚跟的话,那么此前的牺牲就算是白费了,而他即便全师回援击溃了抚标营也势必会被清军拖死在这里。既然如此,不如放手一搏,毕竟东阳营还在路上,只要坚持到东阳营回师,一切还大有可为。
命令下达后,陈文便带队出发回援。与此同时,从浦江县绕过了重兵布防的郑家坞镇,抚标营凭借着优势兵力击溃了东阳营第四局后,便继续溯流而上。
浦阳江源于浦江县西部的山岭,原为独流入海的河流,明朝之后筑坝强行将其上游导入钱塘江。据说春秋之时,西施浣纱沉鱼便与此江有关,所以又叫作浣江,不过具体地点则是在绍兴的诸暨,而非金华的浦江县。
清军继续登船进发后,在召集了浦江县的守军协同行动的同时,于黄宅一带登岸南下,经乌山与桥头山之间的走廊地带南下义乌,而此刻已经抵达义乌县的后宅镇。
后宅镇位于义乌县城北部,乃是浦江县出乌山与桥头山之间的走廊地带南下义乌的必经之所。抚标营在抵达后宅镇后,便以附逆为由大肆屠戮当地百姓,将劫掠的财货装箱,子女丁口缚于车后准备在结束战事后运到其他府县发卖。
不仅是后宅,自从进入义乌县的地界,沿途的村子尽遭屠戮焚毁,在清军撤离后随着烈焰升腾而起的浓烟仿佛是狼烟一般预示着清军即将到来的消息。
后宅与县城之间无险可守,如同糖衣已经被揭去的糖果一般只要触手便可将其纳入口中。清军行军速度很快,而孙钰等人在接到消息后也无力组织本地百姓撤退,只得在将王江的母亲、妻子,王翊的女儿和他的妻子以及出生不过数月的孩子,还有部分官吏及其家属送走后,留下来召集了一支数百人的义勇来配合守城明军。
西门外的军营已经被放弃,加守备衔留守义乌县城的明军军官将手中所有的步兵队分散布置于县城的各地,试图凭借鸳鸯阵在狭窄地形的优势来为援军拖延时间。
只不过,此刻清军距离义乌县城不过一日的路程,而陈文以及东阳营的两部分援军最快也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才能抵达,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凭借着这座没有城墙的县城在抚标营这样的绿营精锐面前支撑一天以上时间。
而这,对于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之中的守城明军而言,实在是一件难以达成的任务。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十六章 旧恨(三)
第二天中午,抢劫行军两不误的浙江巡抚标营率先抵达义乌县城的外围,稍作准备便开始进攻这座附逆的县城,以夺取围剿金华明军的第一功。
古代的城防战一般来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攻城的一方清除城外的据点和防御设施,攻守双方会围绕着这些据点和防御设施进行拉锯,进攻的一方为的是清除掉攻城时的阻碍,而守军则是为了以此最大程度的消耗对手的有生力量;然后则是残酷的登城战,攻城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过主要都是围绕着城墙和城门进行的;而最后才是对于守军而言谓之绝望边缘最后抵抗的巷战。
清军来势汹汹,义乌县城城外根本就没有来得及修建什么防御设施,而最重要的还是这座县城出了奇的只有城门而没有城墙。未有这能够给予城内军民莫大保护和安全感的城墙,义乌县城就基本上是不设防一般的存在,而这也是当初李之芳选择弃守此地的原因所在。
清军休整了片刻便大举便自北门方向发起进攻,只留下少部分军队看守辎重和此前取得的战利品,同时为大军殿后。
由于没有城墙,义乌县城一向是“四周以民舍为郛”,清军毫不费力的攻入县城的街市之中。可是自进入街市的范围后,来自于房顶、小巷、沿街的小楼,亦或是根本就不知道从那里来的暗箭便没有停息过。
只是在清军看来,守城明军连出城野战的念头都没有,显然是已经将兵力集中于南线战场,去应对督标营和马进宝的威胁了,只要拿下唯一可以作为堡垒进行守御的县衙,就可以宣告义乌被清军攻陷了。
抚标营披甲完全,明军战兵和义勇的这些暗箭大多也只能起到干扰的作用。不过由于清军兵力雄厚,便在继续向县衙大举进军的同时,也分出了部分兵力进行清剿,算是大肆屠戮前的开胃菜吧。
在不断的分兵中,抚标营的主力很快就抵达了义乌县衙。数个月前,这里还是满清在义乌的统治中心,而此刻,这里却是明军在义乌最为关键的守御要地。
义乌县衙在形制上与其他地方区别不大,坐北朝南的同时遵循着前朝后寝的封建礼制布局,县衙的高墙内部也不仅仅是审案的大堂和后面的内宅,仓库、幕厅、书斋以及大牢、捕厅、厨房之类的附属设施也一应俱全,所以占地面积比陈文早年看电视剧里的那种看起来很是单薄的县衙要大上很多。
为了防止守军逃窜,清军将县衙团团包围了起来,而负责指挥的军官则率领其中的主力部队绕过照壁和旌善、申明二亭,试图自大门处攻破县衙。
清军兵力雄厚,在发现县衙大门紧闭,且明军没有主动从高墙背后射箭的情况,便搬来了打造的梯子试图翻墙杀入县衙内部。奈何明军在县衙里集中了原本守卫西门外军营的部队以及部分义勇,梯子在墙边再明显不过,只要清军一露头,势必会遭到明军弓箭手的狙杀。
翻墙不成,清军便干脆调来了一门小型火炮,准备轰开县衙的大门。县衙的大门很是厚重,但是在火炮面前也如同纸一般被炮弹轰出了一个大洞,只是由于这门火炮实在不大,所以没有成功将门闩震碎,清军在重新装填后便继续射击。
第二炮过后,大门已经彻底洞开,大队的清军自正门涌入,可是等他们进入县衙的大门后才发现,不只是门后的大院,就连县衙的大堂也空无一人,地面上除了被扔得到处都是的银子、铜钱外,更多的则是杂乱的堆放着大量的已经泼洒过油料的布匹、木料、柴薪、纸张之类的引火之物。
明军的意图很明显,可是未带那些急于拾取银钱的清军做出反应,不知道从什么角落的地方射出了大量的火箭,将这些引火之物引燃,甚至有的更是直接射在了清军的身上。
县衙的烈焰突起,迅速将县衙的前半部分彻底点燃,进而开始向内部的各处蔓延开来。攻入县衙的清军慌不择路的向来时的正门方向逃去,奈何堆放的杂物过多,几乎每一瞬间都有清军被烈焰点燃身上的甲胄、军服,化作人形的火焰。身上的衣物被点燃的清军在挣脱衣物的过程中造成了更大的混乱,以至于更多的清军早逃亡的路上被烈焰焚身。而此时,明军的火箭却始终在进行射击。
比起清军,明军对于县衙内部布置可谓了如指掌,他们在暗处射出的冷箭不仅点燃了引火之物,也在不断的杀伤着冲入县衙的清军。只是县衙的火势一起便很难被扑灭,明军也只得赶在火势蔓延开来之前有组织的从那几个侧门中冲出,潜入县城的街巷之中。
县衙火光冲天,攻入其间的百余清军能够活着逃出来的不过数十人,其余的尽皆在那一片混乱之中殒身火海。
带队的那个游击莫名其妙的看着这一切,按道理守军会以县衙作为最后的防御要地,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守住此地,可是谁知道明军竟然会这样做。是绝望中的无奈之举,还是其中另有阴谋,那游击一时之间并不清楚,可是等守在侧门被杀散的清军逃回来后,他才明白这其中的问题所在。
清军按照常理去估算明军的防守方式,可是明军却根本不在乎这座一般来说最为重要的县衙。眼见着明军准备将全部的力量投入到巷战之中,清军只得在请示过主帅后分兵去镇压潜伏在县城各处施以暗箭的明军和义勇。
每当遭到明军暗箭的射击,清军便迅速的集结兵力冲入那些小巷和宅院之中,可是比起清军,如同县衙那般,守城明军和义勇大多是本地人士,对县城的了解即便是义乌县乡下的百姓都无法与之比拟,更何况是常年驻守杭州远道而来的抚标营了。
利用地形更为了解的优势,明军屡屡将清军引入到小巷之中,随即凭借着鸳鸯阵在狭窄地形中小规模战斗的优势不断的吃掉小股清军,与抚标营争夺义乌县城的控制权。
可是由于义乌县城本就不是很大,双方的兵力又相差良多,明军付出的伤亡虽然更少一些,但是长时间的消耗也完全吃不消。照这个速度下去,大规模的袭击能够撑到入夜时分便是极限了,若是援军还没有抵达,这些守军和义勇中大绝大多数人可能再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明军在县城的各处还在做着殊死抵抗,而清军的抚标营则在竭尽全力的将这些抵抗镇压下去,为配合督标营以及金衢严处四府绿营聚歼这股明军做准备。
两个时辰后,失去了耐心的清军开始点燃出现抵抗的地区的民房,试图以此将抵抗者逼到宽敞的地段消灭。
片刻之后,一支只有百余人的骑兵出现在了北门外清军的侧后,在为首的那员身穿山文铠,胯下一匹雪白骏马的明军主将的带领下,向抚标营的殿后部队发起了冲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十七章 旧恨(四)
经过了大半个下午的拉锯战,义乌县城的北部已经被清军彻底肃清,不仅仅是明军和义勇,包括没有选择离开的百姓也彻底沦为了一具具残破的尸骸。
起初,明军还能凭借鸳鸯阵和对于地形的了解与清军不断的争夺一条条较为重要的街巷,可是随着兵员损失的逐步增加,守城明军也渐渐的放弃了这种争夺,而是转为节节抵抗。可是即便如此,进攻义乌的清军抚标营还是凭借着兵力的绝对优势一点儿一点儿的将守城明军压向县城的南面,直到将明军彻底压垮或是占领县城。
作为加守备衔留守义乌县城的守军主将,局总刘成斜倚在墙边,重重的喘着粗气。刘成是台州人,最早在南塘营第四鸳鸯阵杀手队充当队长,乃是安有福、丁克己、石大牛等人的老长官,也就是安有福口中的那个“刘队头”。
南塘营的第一批队长,也是眼下陈文麾下最为资深的那批中级军官中的一员,凭借着一次又一次的机智武勇的表现,此次扩军中刘成不仅得到了局总的差遣,更是被陈文任命为义乌守备负责在大战期间留守义乌县城。
负责看守后路的将领一般都是主帅最为信任的,刘成不识字,但少时也听说书先生这样说过。感怀于陈文的信任,刘成兢兢业业的带着手中的两个新兵哨和留守西门大营的守备部队维持着县城的治安,并配合留守义乌的金华知府孙钰组织民夫为各线的明军押运军需。
可是看着曾经的同僚和老部下们纷纷奔赴各线战场,而他却被留在了后方负责维持治安,刘成对于这项工作从心底里还是有些轻微的反感之情。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过去了,谁知道抚标营竟然绕过了重兵集结于郑家坞镇的东阳营,意图夺取明军的后路和军需基地。
清军来势汹汹,而且兵力雄厚,而他手中却只有两个新兵哨和极少的营地留守部队,需要防守的却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县城。即便有孙钰临时组织了一批义勇以供差遣,但是敌众吾寡的局面依然得不到丝毫的改变。
回忆着这一年来陈文和那几位南塘营的高级军官讲述过的兵法和作战经验,刘成很快就意识到清军会以县衙作为主攻地点,于是乎他便说服孙钰利用县衙给清军设下了一个陷阱。
冲天火光中,攻入县衙的清军损伤定然不会少,带领着部队与清军反复争夺县城中的大街小巷,可是即便凭籍鸳鸯阵在狭窄地形中的威力和对地形更为熟悉,处于兵力严重劣势的守军也无法将清军驱逐出去,甚至此刻已经无法再去争夺那些被清军占领的街巷,唯有尽力守住所剩无几的地盘,为援军争取时间。可是按照此前的估算,援军最快也要到明天才能抵达,而他手中所剩无几的兵力却怕是连今天傍晚都未必能够支撑到了。
刚刚击退了一支清军的进攻,按照清军此前的作战方式,很快就会有更多的清军前来镇压。身边的士卒已经损失过半,而更多的将士则已经被清军分割于义乌县城南城的各个街巷之中,很难再如此前般互相策应。
随着短暂的休息,激烈战斗对于肌肉的影响已经渐渐消退,可是那几道伤口的疼痛在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