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灭明-第6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年,银钱即可退出流通市场,但川南、川西,多是归化地区,纸币才刚刚发行,推行起来不太顺利。”

    郭世俊点头,他曾在四川省担任省长,四川纸币的使用情况,他甚至比李浩南还要熟悉。

    “华夏最终是要全国使用纸币,所以,臣按照皇上的旨意,最近一两年时间,主要在陕西、山西发行纸币,但因为大明宝钞的不良影响,现在还是发行中期,市场上纸币、银钱各占一半,陕西稍稍好些。”

    王聚奎忽地问道:“皇上,银钱使用了上千年,为何要改用纸币……”

    李自成笑道:“发行纸币的意义,早已探讨过,王爱卿就不要提出这样的问题了,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向全国推广使用纸币。”

    王聚奎忙拱手道:“臣遵旨!”

    “纸币的发行,要尽快推广至北京、南京,”李自成道:“朕今日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其实也与北京、南京有关,都是为工商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

    “华夏在保障农业稳定产出的基础上,以工商富国、富民,”李自成道:“朕根据华夏国内工业、商业发展状况,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工业板块,也可以看做三个工业最发达、最具潜力的地方:西宁…兰州工业板块;北京…天津工业板块、南京…松江…杭州工业板块!”

    “王爱卿做为工商部长,优先保障、促进这三个工业板块内工商业的发展,为工商业主提供一切便利,只要他们正常纳税,”李自成继续道:“为了保障三个工业板块内的货币流通,李爱卿尽快在这三个地区发行纸币,但要留给工商业主、百姓适应的时间,不可强推!”

    “臣遵旨!”

    “李爱卿最为辛苦了,”李自成看着李琬,笑道:“西宁…兰州板块,境内已经修筑了交通网,水泥大道通往每一府和大部分县城,暂时可以缓一缓,重点转向北京,修筑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交通网,以及北京至兰州、北京至南京、环太湖大道,将三个工业板块连接起来,促进贸易流通。”

    李琬忙道:“北京至兰州的大道,陕西境内已经完工,进入黄河沿岸,东面以北京为,已经到达真定,主要剩下山西境内,不过……”

    “不过什么……”

    “陕西与山西之间,隔着黄河,黄河太过宽阔……”

    “王爱卿的意思,无法在黄河上筑桥?”

    “正是!”李琬道:“路桥公司说,以前的法子,恐怕行不通……”

    李自成也有些头疼,这个时代,道路常常被大山大河所阻,大山还可以改道,但大河却是无法回避,如果走渡口,大道直达、快捷的功能就会大大弱化。

    怎么办?

    李自成忽地从都江堰工程上想到船闸,不禁大喜,“在枯水季节,在筑桥点上游修筑临时堤坝,半条河,让黄河水走另外半条河,等半座桥完工,再换另外半边……”

    “皇上圣明!”

    “技术上的事,可以去问问科技部的汤爱卿,”李自成提出的方案,实际上只是一种思路,具体施行,就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了,“北京至南京的大道,将来也可以用同样的法子修筑长江大桥。”

 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们

    午饭过后,李自成召见了大明的国丈、嘉定伯周奎,大明已经不存在了,嘉定伯的爵位,自然已经作古。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但周奎主动将大明的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主动交出来,算是华夏的有功之人。

    周奎等了这么久,方才得到李自成的召见,给李自成行了大礼,便惴惴不安地立在李自成面前,他想从李自成的脸上看出一些端倪,但李自成面沉似水,什么也看不出来。

    他暗自叹息一声,心中稍稍有些失望。

    “嘉定伯坐吧!”李自成向对面的座椅上指了指,脸上并没有笑意。

    “在皇上面前,哪有小人的座位……”

    “这是圣旨!”

    “小人遵旨!”周奎只得将半个屁股落在椅上,好似蹲马步,比站着还要难受。

    “嘉定伯……这是大明的爵位,大明不存在了,嘉定伯自然也不存在了,”李自成淡淡地道:“周爱卿虽然为华夏立了功,但功劳不足以封爵,暂且去汉清部任职,在北方司千户官黄小云手下做个副手。”

    “微臣多谢皇上!”周奎虽然对新的职务并不满意,但还是硬着头皮谢了恩,起身后,欲待告辞离开,却被李自成叫住,“长平公主与周世显有过婚约吧?”

    “长平公主?”周奎喃喃道:“好像有这么回事……”

    “那就好!”李自成似乎如释重负的样子。

    “皇上是让长平公主与周世显完婚?”周奎迟疑了一会,终是道:“皇上,微臣看着长平公主长大,虽然失去一臂,但模样儿十分可人,善诗文,性情温顺……华夏代替了大明,如果皇上娶了长平公主,必是一段佳话……”

    “君子不夺人所爱,”李自成淡然笑道:“长平公主既然有婚约在身,年岁又适宜,身子完全康复,朕自然让她早日完婚。”

    “微臣糊涂!”

    李自成摆摆手,道:“周世显现在交通部任职,朕会着人知会周世显,让他做好迎娶长平公主的准备,长平公主这边,已经没有什么长辈了,周爱卿做为外公,是她在这个世上的亲人,到时候就让长平公主从周府出嫁吧!”

    “微臣遵旨!”

    李自成见周奎犹豫不决的样子的,隧道:“朕当年起兵,恨的不仅是崇祯,更是朝中的贪官污吏,崇祯能自绝于天下,朕倒有几分佩服,恨意已经消了,所以,朕不会伤害他的子女,包括三位皇子,只要他们不违反#华夏的律法,不做出自绝于世的糊涂事!”

    “皇上圣明!”周奎忙道:“皇上能善待崇祯帝子女,必为万世难寻之英明君主!”

    “周爱卿不必如此,”李自成心道,是否万世难寻,恐怕不在这些微末的事情上,“依周爱卿看,朕将如何安置崇祯帝的三位皇子?”

    “全凭皇上做主!”

    “滑头!”李自成笑骂着,道:“附耳过来!”

    周奎听得李自成的话,不禁万分吃惊,“皇上,此事由微臣来做……微臣虽是皇子的外公,却也是皇子的属下……”

    “周爱卿难道不明白吗?”李自成笑道:“只有为华夏开疆拓土,或是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有可能获得爵位的机会!”

    周奎这才明白,皇上是给他封爵的机会,不过,华夏的爵位,似乎太难了,哪像大明的爵位……可惜他已经没有可嫁的女儿,就算有,依皇上的性子,恐怕也不会给他封爵……

    他稍稍迟疑片刻,终于跪拜于帝,“微臣领旨谢恩!”

    “朕让你去汉清部北方司任职,就是让你熟悉将来的生活,”李自成淡淡笑道:“放心,到时候朕会派出人手协助你,北海舰队也会协助你们!”

    “微臣谢主隆恩!”

    “起身吧!”李自成补了一句:“田弘遇竟敢欺瞒于朕,全家发配辽东,即日动身!”

    周奎吓了一跳,刚才还对自己新的职务不甚满意,但比起同为国丈的田弘遇,已经是天上地上了,他似乎明白了皇上的心思……

    送走周奎,李自成原本想召见崇祯帝的三位皇子,想想又放弃了,只是着人去慈庆宫传旨,让三人多学习管理之法,还要熟悉华夏的律法。

    李自成独自坐在御书房,连奏章也懒得看,实际上华夏有政务院总理,普通的奏章一般不会送过来,除非是皇上点名要,或是最近发生的大事,特别是军事上的大事,才会送至御书房。

    十部部长处理各自的奏章,不能决定的交给政务院总理梁文成,梁文成不能决断,或者觉得事关重大,才会着人送到李自成的面前。

    但对李自成来说,除了自己交代下去的事情,其余的奏章都不值得批阅,抓大放小,将自己的时间解放出来,才能掌控大局。

    或许这样一来,会放纵总理权力增大,不过,无论是总理,还是各部的部长,皇上都有任免权,放出去的权力,随时可以收回来。

    只要将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文官们绝对翻不出浪花。

    李自成并不担心自己,开国皇帝比较强势,无论是政务院总理,还是各部部长,都不敢拉帮结派,他只是在摸索一套治国之法!

    不过,此刻他最为担心的,还是军事上的征伐。

    虎骑兵、狼骑兵被牵制在朔方,南海舰队在东南沿海、第三营在辽东,丝毫不敢松懈,都是处于战备状态,第四营、第八营、第九营在云贵征伐。

    三十多万大军处于战备和战斗状态,消耗的确太大,华夏刚刚立国,农业、商业尚在恢复阶段,工业刚刚起步,国家远远没有达到强盛的地步,这样的作战规模,的确有些穷兵黩武了。

    他端起茶水杯,向身后的龙椅上依靠,面上微微露出笑意。

    李自成明白,自己还是太急了,华夏的确要开疆拓土,恢复汉唐时代的土地,但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得一步步来!

    四处征战,必须让部分地方停下来,逐个解决问题。

    他在脑中将四处的状况仔细思索了一遍,最终觉得,只有南海舰队暂时可以和荷兰人维持平衡。

    辽东的第三营,绝对与满清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但要完全征服满清,又是最难的一件事,不出意外,华夏将与满清在辽东长期对峙。

    驻扎在朔方府的虎骑兵和狼骑兵,必须保持对蒙古人的高压态势,一旦虎骑兵与狼骑兵撤走,别说以朔方为中心的临河都督府,就是西面的河西都督府,恐怕也很难安生。

    蒙古人没有战略眼光,也不管华夏的军事实力,只要眼前占据优势,他们绝对会出动骑兵掠夺,他们向来都喜欢“打草谷”!

    漠南的蒙古人,已经各自为战,无法对华夏形成根本性的威胁,但任着他们来汉地掠夺,边疆便无法安宁,更别说发展工业了。

    华夏被满清牵制了巨大的力量,暂时无法腾出手来一劳永逸地解决蒙古人。

    还有云贵,快要半年了,二十万大军,尚未完全征服……

    云贵应该是突破口,当时在云贵留下二十万大军,就是想快速结束战斗,然而云贵并不是汉地,地形上的困难还在其次,关键是人口,当时的汉人数量太少!

    李自成忽地发现了关键:云贵地区不是军事上的问题,而是管理上的问题!

    二十万大军征伐云贵,足够将云贵犁一遍,关键是战后的管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管理,征服的土地,极有可能再次发生动乱,李绩传回的军报中,就曾说到夷人在后方捣乱,当时未曾在意……

    他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刚刚回到北京不过数日,或许又要远征了……

    ……………………………………………………………………………………

    宋权去天津府走马上任的时候,天津城不过是原先的卫城,虽然城墙高大、厚实,但城内相对荒凉,人口不到八万,与北京府的百万人口相比,显得十分萧条。

    宋权虽然得了知府的实缺,却是唉声叹气,现在的天津府,甚至比不上一个大县!

    不过,有百姓发现,似乎一夜之间,天津城内出现了两个厂子,永久自行车厂、天津一神香水厂!城南的市坊,还出现了一个面阔四间的天津顺丰,足足相当于原先的四间铺子!

    很快,在城外的东北方向,西堤头挂出水泥厂的匾额。

    这些厂子和商行,都在城内招工,这才引起百姓的主意。

    宋权也是发现不对劲,便带着府城的衙役前去拜访,没想到却是碰得狗血喷头:土地、房产都是通过合法手续购买的,房契、地契都在,有保人为证,厂子本身并没有违法,华夏不是鼓励工商业发展吗?

    既有理有据,又不卑躬屈膝!

    宋权有些吃惊,谁的讯息如此灵通,比他这个知府上任还早……他情知这些人来头不小,并不敢直接刁难,只能暗中调查,看看这些人是否偷税了,如果抓住这些的把柄,他一定会揪出幕后的人……

    就算揪出幕后之人,他一个小小的知府,又能如何?

    宋权哀声叹气,却也只能打道回府,他告诫府中的税务官,“给我盯紧了这些厂子,本府就不信了,有着极深的背#景,这些人会依律纳税?”

 第1069章 官方喉舌

    长平公主朱媺娖与周世显的婚礼,安排在正月二十六,因为周世显在交通部任职,李自成特意交代交通部长李琬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全本小说网,HTTPS://。)

    大明已经灭亡,朱媺娖已经丧失了公主的头衔,成为普通的百姓,交通部长参加她的婚礼,无论是冲着她,还是冲着周世显的面子,对她来说,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她原本以为像父皇所说的那样,李自成会百般凌辱自己,但李自成一直将来养在宫里,还让太医给她治好了伤,平日不但没有惊扰,还让她嫁给原先的驸马周世显!

    朱媺娖忽然觉得,她似乎不恨李自成了,朝代更替,原本就是历史规律,新朝的皇帝,能容得下前朝的公主,还如此优待她,典籍中似乎没有记载过。

    如果父皇当时没有逼死母后,李自成会凌辱母后吗?

    朱媺娖坐在新床边缘,头上盖着大红色的盖头,外面什么也看不到,新房里不断传来脚步声,不知道大脚们在忙些什么。

    她无心关注这些大脚们,新婚之夜,却是特别想着母后。

    如果父皇没有逼死母后,母后会来参加婚礼吗?

    袁贵妃求死不成,被新朝捕获,一直住在后宫,还有皇爷爷泰昌帝的懿妃傅氏、康妃李氏,她们都是住在宫中,就在自己的身边,从来没有被人侵犯过。

    她以前与这些前朝的妃子们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混淆了时空:这究竟的大明的后宫,还是华夏的后宫?

    朱媺娖越来越坚信,如果没有为皇家守节而终,李自成绝对不会凌辱母后!

    父皇,你错误帝估计了大明的形势,以致没有听从母后和大臣们的劝慰——迁都南京,你更错误了估计了李自成的为人!

    李自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听说天命军进入京师的时候,对京师的百姓秋毫无犯,城内的商铺,一日之后就恢复的运行。

    连相公都在华夏的交通部任职!

    李自成是真命天子吗?

    朱媺娖的嘴角隐隐露出一丝微笑,听说李自成的后宫有不少妃子,他或许顾不上袁贵妃她们,袁贵妃或许年纪大了,但自己正是豆蔻年华……

    他为什么没有侵犯自己?难道他是嫌弃自己缺少一条左臂吗?

    朱媺娖忽地“呸呸”两声,脸面早已羞红一片,难道自己稀罕做他的妃子吗?明明是仇人,国仇家恨……

    御书房中的李自成,正捧着一份奏章,脸上并没有笑意,一副凝眉思索的样子。

    他忽地打个喷嚏,“咦,谁在说朕坏话?”

    随身伺候的窦美仪吓了一跳,“皇上……”

    李自成斜着眼,看着窦美仪,“如果没有人在背后说朕的坏话,朕为何打喷嚏?”

    “或许皇上受凉了……奴婢去传太医……”

    “太医?”李自成道:“这么晚了,朕并没有生病,就不用传太医了。”

    “啊……奴婢想起来了,”窦美仪小心地道:“晚膳之后,奴婢看到静妃和怡妃在说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