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灭明-第5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城一破,皇城就危险,直接在流寇的炮口下,不知道王承恩、李国桢、吴襄他们,能不能将内城夺回来。
想到城头上都是些饥饿了数月的歪瓜裂枣,朱由检心头生出一股寒意,指望他们将如狼似虎的流寇赶出内城,还不如指望着母猪能上树!
现在能指望的,恐怕只有曹化淳的勇卫营了,勇卫营是由精锐的太监组成,都是自己的近侍,忠心、勇气都不用怀疑,只可惜人数太少!
朱由检信步出了乾清宫,也不知道向何处去,略一沉思,决定去勖勤宫看看张嫣,人在绝望的时候,总想找自己最信任的人倾诉一番。
刚刚向左一拐,上了通往勖勤宫的大道,迎面碰上一个急匆匆行走的太监,太监低着头,险些撞进朱由检的怀中。
朱由检一脚将太监踢开,口中喝到:“你不去城头守卫,在此跑什么?”
太监见是朱由检,忙行了一礼,侧身让开路,随即匆匆跑开了,嘴里咕噜道:“皇城快要破了,还神气什么?还当自己是皇上……”
朱由检昂首阔步,向前迈了十余部,转过交泰殿,忽地看到王德化从御花园那边过来,他的身后,还有一名小太监,不觉奇道:“德化,你不在城头,回到宫里做甚……”觉得他身后的小太监有些眼熟,“你是……”
那小太监向前跨了两步,翻身跪拜于地,“奴才杜勋,叩见皇上!”
“杜勋?”朱由检想起来,不觉用手指着他的鼻子,“你不是在宣府降了流寇?你还有脸回来……”
王德化忙躬身道:“皇上息怒,奴才此番回来,是要……”迟疑片刻,终于一咬牙,道:“是要与皇上秘密会谈……”
(本章完)
第960章 连夜攻城
“秘密会谈?”朱由检凝眉怒视,“什么秘密会谈?与谁秘密会谈?”
王德化贴近朱由检,小声耳语几句。全本小说网;HTTPS://。m;
朱由检大怒,扬起右手,准备给王德化两个耳光,但内外城的炮声,卸去了他所有的力量,扬起的右手也是缓缓地垂下来,顺势与左手一起,交叠在在身后,“他要说什么?难道他会退出京师吗?”
“这种情形下,让他们退出京师,已经不可能了,”王德化表情凝重,小声道:“不瞒皇上,西直门已破,其余各个城门,也是岌岌可危,随时……”
“随时可破?”朱由检的神色倒是很淡定,或许他早就知道这样的结果,心中的承受能力比平日稍稍强些,从襄城伯李国桢催促他出城的那一刻,他的心中,或许就已经知道,京师城破,已经不可避免!
“皇上?”
朱由检一摆手,道:“德化,那就让首辅魏大人和兵书尚书张大人过来一趟吧!”
王德化心中一阵酸楚,到了这个时候,皇上还不能乾纲独断,还要指望着朝臣……他四处寻找,可能太监们都是上了城头,视线之内,一个也看不到,只好让宫女前去传诏。
杜勋随着朱由检和王德化回到乾清宫,这里他曾经十分熟悉和向往,然后故地重游,乾清宫对他,已经没有任何神圣之感了,用不了多久,这里便会易主。
趁着魏藻德、张缙彦尚未到达乾清宫,朱由检在东暖阁密会杜勋,询问李自成提出了什么要求。
杜勋微微躬着身,显得十分谦卑,“华夏皇帝说了,京师破城,在所难免,但天命军受之于天,皇上仁慈,不愿多造杀戮……”
朱由检心中没底,只希望听到李自成提出会谈的条件,听得杜勋如此啰嗦,遂将手一挥,喝到:“休要啰嗦,挑重点说!”
杜勋知道朱由检的心思,遂咳嗽一声,道:“华夏皇帝说了,他只有一个条件,希望皇上颁布退位诏书,禅让帝位……”
“退位诏书?禅让?”朱由检冷笑道:“李自成打得好算盘,他明明是流贼篡国,有了朕的退位诏书,他建立新朝,也就名正言顺了……”
杜勋不敢说话,垂首立在朱由检的面前,他知道朱由检的性子,朱由检需要时间来消化这身份上的巨大落差。
王德化却是从杜勋的话语中,听出一丝端倪,忙到:“你是说,只要皇上禅让帝位,就能保住性命,甚至封侯封王?”
朱由检瞪了王德化一眼,怒道:“大明江山没了,朕愧对列祖列宗,还要那性命做甚?”随即眼神便空洞起来,似乎是自言自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京师城破之时,朕唯有一死以谢列祖列宗……”
“皇上殉城的决心,奴才实在佩服得紧,便是华夏的皇帝,也是想到了,”杜勋向朱由检微一拱手,道:“华夏皇帝说了,只要皇帝退位禅让,他不但保住皇上的王侯之位,便是诸位皇子,也能得以保全,”顿了一顿,又道:“奴才的话虽然不中听,却是为皇上考虑,皇上思之,历来朝代更替,有多少皇帝、皇子可以保住性命?华夏皇帝并不嫉恨皇上,只要皇上同意,皇上和皇子,依然富贵之身……”
“你……”朱由检心中像是吃了苍蝇,却是无处发泄自己的怒火,杜勋说的不错,如果能保住自己和皇子的性命,的确的最好的结果了,否则一旦京师城破,以流寇的性子,皇室之人定被屠杀一空。
这样的故事,历史上发生了无数次。
无论李自成是真心还是假意,他都没得选择,关键是能不能守住京师。
不用别人提醒,朱由检明白中间的道理。
答应了李自成的要求,大明江山 是没了,皇子可以保住性命,如果拒绝了李自成,那只有鱼死网破一条路,要么守住京师,将李自成赶出京畿,大明或许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要么京师城破,自己和皇子,以及所有的皇室成员,都将被斩杀殆尽……
问题的关键,京师能守得住吗?
无论是王承恩、李国桢,还是面前的王德化,没有一个守城的主将,能坚信京师不失,他们所做一切,除了表达忠心,唯一的意义,就是延缓流寇入城的步伐!
朱由检看了杜勋一眼,道:“李自成打算如何安置朕和几位皇子?”
“华夏皇帝的意思,给皇上和诸位皇子们爵位,或者留在京师,或者京师之外的一块土地,”杜勋拱拱手,道:“如果是京师之外,不可能是苏杭这样的繁华之地,应该是一块化外之地,具体是何地,可以再行协商!”
“化外之地?”朱由检怒道:“难道朕要去化外之地?”
杜勋低眉顺目,心中却道:不过亡国之君,还神气什么?如果不是皇上仁慈,早被砍了脑袋,连皇子也不能幸免,断子绝孙……
王德化目视杜勋,忽地道:“杜勋,你是说,可能将皇上留在京师?”
朱由检知道王德化在提醒自己,可是京师有什么好,还不是在李自成的眼皮底下,跟坐牢似的,化外之地也不好,难道朕要和化外的野人生活在一起?如果能在一个富庶之地做一个富家翁……
朱由检这样想着,猛然醒悟过来,自己这是怎么了,难道已经接受了李自成的和谈条件?连江山都没了,还在乎什么化外之地?
可是,不接受又能如何,朝廷还有翻本的希望吗?京师一破,什么都没了……
正好魏藻德来了,但刚才寻找张缙彦的宫女过来回话,兵部、张府都找过了,没找到张缙彦的影子,不知道是否上了城头。
魏藻德来了也好,他是首辅,这些事情需要他拿主意!
朱由检不愿意承担身后的骂名,便在一边喝茶,让魏藻德与杜勋会谈,王德化似乎充当两人之间的联络员,不时插上几句。
魏藻德对杜勋的提议,显然十分意外,他压根没想到,连南迁和太子去南都监国都无法顺利实施的朱由检,能留下杜勋在乾清宫暗中会谈。
或许城外的炮声,让朱由检改变了主意,让杜勋留在乾清宫,本身就能说明朱由检的态度,否则,以皇上的性子,还不将背叛朝廷的太监杜勋活剐了?
既然皇上已经同意了,还让我会谈个屁,难道是要我来为和谈背锅?
背锅已经十分过分,万一皇上是在考验自己呢?圣心难测,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皇上的真实意思。
难道皇上甘心退位?便是今日同意了,将来如果生出悔意……
魏藻德打定主意,无论如何,今日只能做个见证,拼着被皇上骂上几句,只要皇上不砍脑袋,就不能代皇上背锅……
朱由检实在没料到,魏藻德只是了解了杜勋的意思,根本没有讨价还价,完全就是一个传声筒的角色,还是泥菩萨首辅的性子。
他看着魏藻德心中就来气,早知如此,当日罢免陈演的时候,就该将魏藻德一同罢了,不知道为国分忧、为君分忧的人,如何能担当首辅?
生气归生气,这样的事情,与皇室休戚相关,与大明国运关系重大,魏藻德既然装聋作哑,朱由检必须拿主意了。
他原本还是不太情愿,毕竟是退位禅让这么丧自尊的事,但看了魏藻德一眼,心中更加来气,这些朝臣,比流贼更加可恨,流贼是明着要他的江山,而这些朝臣,都是表面上恭顺,实际上尽做些让人丧气的事,根本没想着“替朕分忧”!
大明江山就是败在这些人的手里。
朱由检看了眼魏藻德,决定将黑锅甩给他,“今事已急,卿可决之。”
魏藻德一听,坏了,皇上果然要我来背锅,他没有一丝犹豫,习惯性地向前上一跪,脑袋一低屁股一翘,趴在地上一言不发。
王德化睨了魏藻德的后背,给了鄙视的眼神。
朱由检气坏了,今日的坏心情,一个接着一个,流寇就算了,连自己人也是添堵,他一激动,让杜勋告诉李自成:“朕即定计,有旨禅位!”
这就是明确同意了李自成的主张,而且并没有提出自己的条件,杜勋大喜,他这一次出使,算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向朱由检叩了头告辞,喜滋滋地出宫了。
朱由检等到杜勋走了,方才觉得刚才过于草率,这么大的事,自己一个人就乾纲独断了,可是这回杜勋已经走远了,想反悔也没了机会,便将魏藻德当作出气筒,指着鼻子一通大骂,连龙椅都推到在地,幸亏王德化在旁劝说,魏藻德才灰溜溜地逃出乾清宫。
李自成接到杜勋传回的讯息,心中甚喜,朝代更迭,就一定要对前朝的皇上、宗室斩尽杀绝吗?一个失去百姓和百官支持的退位皇帝,根本翻不起风浪。
他的心中,已经在思索,如果朱由检父子不愿呆在京师,也不能让他们白白领取华夏的俸禄,须得让他们为华夏开疆拓土……
如果朱由检发出退位诏书,自己是该立即接受,及时在京师登基为帝,还是该推脱一番?
需要像曹丕篡汉那样,等着属下的臣子们劝进吗?似乎不必要,自己已经在西安建立华夏、登基为帝了……
李自成在西城外等了两个多时辰,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尚未接到朱由检的传位诏书,宫中一丝讯息也没传出来,心中大怒,他传令各营:连夜攻城,尽快拿下摇摇欲坠的京师!
第961章 后宫的疯狂
朱由检此时正在乾清宫,他也是有苦说不出,原本让兵部尚书张缙彦再和李自成谈谈,看看能不能为自己,为皇子们争取最大的利益,但派出的宫女,硬是没找到张缙彦,圣旨便无法传出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加上对退位禅让的事,心中生出后悔,也就放弃这样的打算。
但朱由检深知,如果不能满足李自成的条件,天命军一定会破城,自己死不足惜,皇子们也会随着遭殃。
苦思之后,他决定拯救皇子们。
朱由检立即让宫女传了口谕,召集三位皇子和两位公主入宫,还陪着他们用了晚膳。
但晚膳的时候,太监王廉急急闯进乾清宫,告诉朱由检,流贼猛攻各座城门,有数座城门告急。
朱由检一口将杯中的御酒饮掉,长叹道:“流寇如此下作,可是苦了百姓了!”他挥手让王廉下去。
或许已经下定了决心,朱由检再没了恐慌,连平日的狐疑、优柔寡断也是不见了,他的脸上,是罕见的坚毅。
见皇子和公主们已经用过了晚膳,他起身拉着朱慈烺、朱慈炯和朱慈照的手,将三人的右手叠在一起,用自己的大手握住,平静地道:“走吧,离开乾清宫,找你们的外公,他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们脱身,脱身之后,隐姓埋名藏于民间,过普通人的日子,千万不要想着报仇……”
“父皇!”太子朱慈烺已经十六岁,他早就明白,这一次的晚膳,或许是父子间最后一次晚膳,现在就是生死永别的时间了,他用另外一只手紧紧抓住朱由检的龙袍,道:“孩儿已经长大了,孩儿要陪着父皇,孩儿永远与父皇在一起!”
“傻瓜!”朱由检抽开手,抚摸着朱慈烺的面庞,“父皇的大明的皇帝,大明江山没了,朕只能殉城,朕要是贪生怕死丢下京师,将来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这一刻,他完全是一个慈父,“烺儿不仅要保护好自己,如果有可能,还要保护好弟弟们!”
朱慈烺使劲点着头,眼中是深深的仇恨。
朱由检看着差不多和自己一样高的朱慈烺,淡淡笑道:“烺儿忘记父皇的话了?心中不要有仇恨,更不要想着复仇、复国,朝代更替,本就是历史发展规律,你们能生存下去,就是万幸了,”他的目光,在三兄弟的脸上一一扫过,道:“你们只要活下去,朱氏的香火就不会断,清明、冬至,也可以祭祀列祖列宗……”
虽然朱由检说话轻柔,脸上一直含着笑,但三兄弟都明白,从今以后,自己将不再是令人敬畏的皇子,而父皇,很可能……
年龄最小的朱慈照,竟然哭出了声音,朱由检摸了摸他的脑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照儿还小,但你的外公会照顾你,以后要听外公的话!”
朱慈照“嗯”了一声,脸上犹自挂着泪珠。
定王朱慈炯已经十三岁,国家剧变似乎让他学会了许多,看到朱慈照脸上的泪珠,悄悄用去抹去,“照弟不哭,我们都要听从父皇的命令,好好地活下去!”
朱由检的脸上这才漾起笑意,他再一次握住三兄弟的手,然后将三人交给早就在在等候的太监。
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都是皇后周玉凤所生,由一名太监将他们送给周皇后的父亲周奎,而永王朱慈照的生母,是已经故去的贵妃田秀英,将随着另一名太监去见他的外公田宏遇。
京中此时十分混乱,只让一名太监送皇子们,显然有些危险,但朱由检实在顾不上了,绝大部分太监都在城头抗敌,普通的人手,包括侍卫,他又信不过!
三位皇子向朱由检行了跪拜之礼,方才随着太监们出去。
朱由检看着三位皇子离开了宫门,脸上的柔情忽地不见了,犹豫了片刻,还是带着两位公主去了东侧的昭仁殿。
昭仁殿内烛光闪烁,一名小太监立在门内,看到朱由检过来,忙起身行礼,朱由检摆摆手,让他离去。
朱由检的目光,在长平公主朱媺娖和年幼的昭仁公主脸上不断切换,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到底有些舍不得。
长平公主朱媺娖已经十六岁,与太子朱慈烺同年,已经许配了都尉周显,如果不是流寇攻打京师,或许早该出嫁了……
他长叹一声,又看看年仅六岁的昭仁公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