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灭明-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自成知道,三国时代,许州称谓许昌,乃是曹魏政权的核心城市,不过,大明一统天下,许州的地位就大大降低了,他知道李信的心思,便道:“许州在开封至南阳、湖广官道的要冲,迟早是我们的,但不是现在。”

    李信的视线就转向西方,“大都督,郏县、宝丰、鲁山三城,我们要先拿下谁?属下好安排人手入城准备。”

    “过了许昌,我们就要离开官道了,”李自成喃喃地道:“李绩的第一团,将攻打郏县,刘宗敏的第二团攻打宝丰,一旦立稳脚跟,再一鼓作气拿下西面的鲁山。”

    “大都督,属下有个建议,”李信忙道:“第二团拿下宝丰县之后,鲁山县必有准备,再要攻城,虽然能拿下,但会增加难度,我们已经征召了一个千户的新兵,不如让他们去攻打鲁山,出其不意,同时攻打三城。”

    “新兵操训时日尚短,根本没有成军,几乎就和普通百姓差不多,”李自成道:“让他们去攻城,岂不是送死?”

    “战争是最好的操训方式,”李信不以为然,“短时间内,新兵不可能完成正常的操训,如果以战代练……”

    “以战代练?”李自成心中一动,这三座县城,都不是坚城,也不是战略要地,加上汉清局、礼乐司的协助,攻城的难度应该不会太大,可以一试,“李公子,这个千户的新兵,便交给你,再从第一团抽调一个千户的枪手,由你统一指挥,攻打最近的郏县,如何?”

    “属下领命!”李信大喜,加入天命军以来,总算有了统兵的机会,他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不但拿下郏县,还要抢在李绩、刘宗敏的前面,方才显得自己的本事。

    天命军兵分四路,李信部攻打郏县,李绩、刘宗敏各率两个千户的士兵,分别攻打宝丰、鲁山二县,李自成则带着剩余的士兵押运粮草,向西缓缓而行,做为三路大军的策应。

    郏县、宝丰、鲁山三县,从东北到西南,几乎呈“一”字排列,恰好阻绝了箕山与伏牛山之间的通途。

    三县均属于汝州,汝州几乎是夹在两片山脉之间的汝河河谷,东面是嵩山、箕山,西面则是绵绵不绝的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只有南北方向交通便利,如果占据了三县,就能从南面将汝州与南阳府完全隔绝。

    李自成并非要将汝州与南阳府分而治之,至少南阳府城尚在天命军的手中,占据了三县,汝州与南阳之间,便能连成一片,有利于谢君宝、马式乐、李治强在南阳府扩张地盘。

    谢君宝、马式乐他们毕竟是从朝廷反水过来的,与天命军接触的时间并不长,虽然有汉清局的人暗中监督,但人心隔肚皮,李自成并不完全相信他们。

    当初经过南阳的时候,为得到唐王府的钱粮,天命军必须攻打南阳府,但天命军以前在南阳府没有影响力,南阳又是一块飞地,李自成并没有打算长期占领,为了维护南阳地区稳定,让当地的百姓能正常生活下去,方才以天命都督府的名义,任命了文武官员。

    这是死马当活马医的事情,无论谢君宝、马式乐他们是否真正忠于天命都督府,只要南阳稳定,百姓能正常从事耕作,最低目标就已经达到了。

    谢君宝、马式乐、李治强这些官员们,如果不能及时与天命军联络,无法持续接受天命都督府的律法和理念,可能再次反水,归属朝廷,这也不是不得了的事,南阳总有再次收复的时候。

    对天命都督府来说,南阳是飞地,李自成在河南游移,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南阳,但他现在已经决定拿下汝州,南阳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与汝州连成一片,天命军完全有可能在河南内部“开花”,打下一片属地。

    李自成总督殿后的大军,一路西行,原本打算随着攻城的军队去正中间的宝丰县,但从行军地图上看到,在宝丰县的东部,有一座体量不大的山脉,叫做平顶山,这几乎就是汝州和汝水南部出口的唯一屏障,他立即改道,在平顶山北麓扎下大营,一面派出亲兵,打探三路大军的讯息。

    最先传回讯息的,竟然是攻打郏县的李信部,李信部只有一个千户的枪手,加上一个千户的新兵,战斗力应该最弱,但李信掌管着礼乐司,事先向城内派出不少士兵宣传天命军,并策反了城内的守军,加上郏县在三县的最西,行军距离最短,所以占了先机。

    让李自成几乎不敢相信的是,李信部拿下郏县城,并没有动用经验丰富的枪手,而是完全依靠新兵,虽然战斗并不激烈,但新兵能担当大任,让李自成对整个河南的局势便有了更乐观的看法。

    随后刘宗敏、李绩分别拿下鲁山、宝丰,第一步的军事行动以全面胜利而结束,李自成向北移动,将军队驻扎在宝丰县,大量的粮草,终于有了囤积之地。

    李信虽然留在郏县,却向宝丰派出传令兵,现在郏县的百姓十分欢迎天命军,询问李自成,要不要在郏县征兵。

    李自成与李绩商量后一致认为,郏县、宝丰、鲁山三县,都需要士兵驻守,如果让第四营的士兵留下来,虽然忠诚度更高,更让人放心,但如此一来,第四营的士兵非常分散,最多拿下汝州,也就没有继续前进的可能了。

    第四营是河南天命军的主力,一旦被限制在汝州,天命军也就很难在河南发展了。

    河南的天命军,现在不缺粮,因为在南阳得到大批钱粮,虽然转悠了一圈,尚有不少余粮,南阳城中除了拨给马式乐的军粮,暗中囤积了五十万石粮食。

    李绩也是主张征兵,将第四营完全解放出来,关键时刻,可以作为战斗的主力部队。

    李自成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征兵,既是扩大天命军的战斗力和影响力,也能解救部分饥民。

    他立即给李信、李绩、刘宗敏传令,分别在当地征兵,李信、刘宗敏征召两个千户,李绩征召三个千户,新增的士兵,只有粮饷,没有饷银,为了让士兵们没有后顾之忧,天命军在征兵的同时,将这些士兵的家眷一并接受过来,由天命军负责供养,如果士兵出现伤亡无法赡养家眷,天命军会代替士兵赡养他们的家眷,直至孩子成年。

    在大规模征兵过程中,三县的降兵优先,他们原先便是士兵,军纪、军律可能不太理想,但毕竟有一定的操训基础,比普通的百姓肯定强一些,可以缩短操训时间,李自成还告诉李绩他们,兵油子必须剔除,宁缺毋滥。

    新增加的士兵,从第四营的老兵中抽调从千户、从百户去担任千户官、百户官,其中千户官必须从第四营中抽调,百户官这可以酌情斟酌。

    这七个千户中,三县各留下一个千户的士兵守城,其余的四个千户,加上李信手中的那个千户,一共五个千户,组建独立团,李信出任团长,领千户衔,独立团直属大都督。

    李自成还在三县任命了县令等各类民政官,保障三县平稳,官员的选拔不拘一格,有原先的官员留任,有提拔的小吏,亦有一些士绅,根本没有出仕的经历,属于破格提拔。

    汝州虽然大旱,但靠近河流的地方,尚有不少可耕之地,李自成让新上任的官员们,立即在全线范围内均田,分配给有耕作能力的百姓。

    三县的土地上,百姓初步安定下来,但暗地里还是风起云涌,主要矛盾就是粮食不够,有幸加入天命军的壮丁,连家眷的温饱都解决了,但饥民太多了,天命军并没有发放足够的粮食。

    李自成带着亲兵,在三县之间穿梭,在军事高压之下,三县暂时平安无事,但缺粮这样的根本问题,一时却无法解决,饥民还是太多,这些丧失土地,又几乎没有任何存粮的百姓,已经成为三县明面上的隐患。

    即便分配了耕地,一时半会也不会长出庄稼,而且三县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大量的土地根本无法耕种。

    这个时刻,李自成真正理解了张献忠、罗汝才他们为何热衷于充当流寇,流寇只管劫掠,不管生产,并不关心百姓的死活,饥民越多,他们倒是巴不得,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兵源。

    天命军不是流寇,而是秉承天主的旨意,来世间拯救受苦受难的百姓,只要在一个地方立脚,无论时间长短,无论多么困难,都不能不管百姓的死活。

    但看着各地大量嗷嗷待哺的饥民,李自成实在头痛,手中的二十万石粮食,无论如何也不够分配。

 第753章 后手

    虽然在郏县、宝丰、鲁山三县征召了七个千户的士兵,李自成还是被困在汝州的南部,困住他的不是明军的虎大威部,天命军离开开封府许州,进入汝州境内,已经不是虎大威的防区,他早就回开封去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困住李自成手脚的,乃是三县的灾民。

    郏县、宝丰、鲁山三县,原本不是干旱的重灾区,但朝廷为了剿匪和对付关外的鞑子,不仅没有赈灾,还在三县加赋,大量百姓破产,少数百姓虽然勉强吃饱肚子,但存粮肯定难以坚持到夏粮收获季节。

    河南饥民无数,李自成实在无法解救他们,但天命军已经常驻在郏县、宝丰、鲁山三县,这三县的百姓,天命军必须解救他们!

    李自成手中还有二十万石粮食,但要养活的人也是十分庞大。

    李绩的第四营有万余士兵,自己亲兵有千余人,在河南一共征召了八个千户的士兵,现在士兵总数超过两万,加上新兵的家眷,总数达到五六万。

    如果仅仅养活士兵和他们的家眷,粮食勉强能维持一年,关键是三县还有很多饥民,总不能因为他们没有加入天命军,就任由他们活活饿死,再说,百姓饿殍遍地,天命军也就无法有效管理三县了,甚至在三县的范围内,有出现新的流寇的可能。

    不行,必须要解救三县所有的百姓!

    李自成先定下基调,然后便是紧急行动,百姓可以挨饿,但不能饿死,至少要吃个半饱。

    李自成首先着人将三四万新兵的家眷,送至商南县富水驿一带,如果富水驿无法全部容纳,再向其它地方安置,这些家眷不需要太多的粮食,只要带上干粮,保证路途供应便可,到达商南之后,当地储存了不少粗粮,虽然口味差些,总不会饿死人。

    随同这些士兵家眷一同赶往商南县,还有李自成的一封亲笔信,在这份亲笔信中,李自成告诉商南知县吴庚序,尽快将这些百姓安置下去,给他们分发耕地,只要渡过年头岁尾,等到夏粮收割,这部分人将彻底摆脱饥饿。

    最大的群体,还是留在三县的百姓,李自成充分利用三县的驻军,采用铁腕政策加上礼乐司的温情宣传,将三县的土地全部征收过来,由新的县衙重新分配

    旱灾依然严重,但汝水、沙水及其支流所经过的地区,土地依然可耕,这些地方的百姓,每丁可以分到五亩土地,优先安置在本地有住房的百姓,土地出现剩余后,又接纳了许多外地的百姓,直到土地全部分配完毕。

    这些百姓,暂时不需要缴纳农业税,属于自耕、自收、自用,等到旱情减轻或是消失,再重新分配土地,那时官府也会征税。

    百姓缺乏粮食、种子,都由天命军供给,但现在还不是最关键的时刻,等到百姓真正断粮,天命军才会供给口粮,人均每日半斤,等到耕种的时候,再分发种子,免得百姓将种子吃了。

    经过天命军和三县官府的通力合作,大约七成的百姓得到妥善安置,人心初步安定下来,但还有将近三成的人口,无法及时安置。

    这些人口中,除了比较富裕的士绅和商户,至少还有七八万人,其中超过一半的百姓已经断炊,挣扎在死亡线上,完全依靠天命军拯救,天命军如果放弃他们,大部分人将活活饿死,或者沦为真正的流寇。

    李自成将库存在宝丰县的军粮调拨过去,在城外设置了赈灾点,解决了百姓眼前的困难,但这样一来,天命军自身的军粮,也会异常紧张。

    四五万百姓,以每人每日半斤粮食计算,每日至少需要二百石粮食,李自成手中的二十万石粮食,即使不供养军队,用不了多久,也会被消耗一空。

    而且这部分粮食,还要接济已经安置的那些百姓,去商州的新兵家眷,也带走了不少粮食,士兵们要打仗、操训,实际上粮食消耗比平日更大……

    现在距离夏粮成熟,至少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无论如何节俭,都无法支撑下去。

    百姓们每日坐吃山空,即使明年的夏粮获得丰收,也不能白白养着他们。

    这一段时间,李自成一直愁眉不展,这四五万百姓,可以送到川南、川西,四川倒是不差粮食,但距离太远,远水难解近渴!

    李自成迟迟不愿南下陕西,就是因为陕西灾民太多,实在没有足够的粮食安置,现在的河南,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局。

    百姓们必须救,但他们必须做些什么,不能白白养着他们,否则会增加他们依赖的心里,人力资源也是浪费。

    现在的汝州,自然不可能大规模修筑道路,在朝廷眼皮底下,谁知道是否会出现反复?如果朝廷派出重兵,这一片地方,极有可能重新回归朝廷!

    李自成最后将这些士兵分做三拨,其中近一半的百姓,也就是三四万人口,安置在鲁山县西部的外方山东麓和郏县东部箕山的西麓,这些地方不仅有河流,还有半坡的耕地,无法种植水稻、小麦,但种植粗粮完全有可能,土豆、红薯、玉米这类谷物,不但产量极高,对淡水的要求极低,只要萌发阶段不缺水,基本就能正常生长,即便出现减产的情形,也会比小麦的产量高得多。

    天命军向这部分百姓供应粮食,但他们必须自己开垦耕地,为明年的春耕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百姓们虽然贫困,但手中的农具尚在,只要官府适当引导,应该可以开垦出足够的耕地。

    第二部分万余人,由天命军押送,安置在南面的南阳府,南阳府地势低,水源丰富,几乎没有受到旱灾,百姓贫困,乃是因为官府加重赋税的缘故,天命军来到南阳府之后,已经采取了“轻赋”的政策,百姓们生活开始好转,安置万余百姓,问题应该不大。

    最后剩下的士兵,只能送往四川了,建昌府正在大规模修筑官道,主干道结束后,还要修筑依托主干道的二级大道,沿着各种道路,又能开发出不少耕地。

    建昌府的汉化工作正在进行着,正需要增加汉人的数量,河南的饥民去了建昌府,对百姓、官府都是有利的事,百姓虽然要长途迁徙,但可以得到耕地,以及养活他们的粮食;对官府来说,汉人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当地的汉化,而且汉人壮丁的增加,可以提高当地的生产力,只要撑过这一年,明年就可以对这些百姓征税。

    如果是正常年景,让大量的百姓背井离乡,恐怕十分困难,汉人“根”的意识很强,如果不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他们宁可受穷,也不愿背井离乡。

    要安置三县的百姓,最关键的便是粮食,李自成手中只有二十万石粮食,显然撑不了多长时间,他一面向驻扎商州的第七营传讯,让宋文着人送来粗粮和种子,一面开启了南阳府城中的仓库,从库存的粮食中,先运过来十万石救急。

    李自成将郏县、宝丰、鲁山三县的百姓基本安置到位,已经是十二月份了,刚刚安置的百姓,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