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灭明-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非得要搭建土台,将山地炮架去?也许可行,但费时费力,其实李自成秦大年还急,不拿下靖虏卫,数千人马每日的消耗,实在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且,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哪有时间陪戴君恩在此耗着?
李自成左思右想,对小旗官道:“不用在地面堆土块,只要挖出一个二三十度的斜坡,下面的地基依然是牢实的,再将底座的前端固定下来!”
“那属下去试试!”小旗官这次学乖了,并没有犟嘴。
“快去吧!”李自成点点头,却是向西面看了一眼,时间已经不早了,不知道今日能否拿下平滩堡。
小旗官跑去准备了,李自成却是将秦大年招过来,虎着脸道:“大年,不要太计较虚礼,对属下要温和一些,那个小旗官,技术还是不错的,这么短的时间,能吃透山地炮的性能,你若是不喜欢,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我让他去西宁担任山地炮的教官。”
“大都督教诲的是,是属下……”秦大年忙躬身行礼赔罪,既然大都督能看这个小旗官,说明他一定有过人之处,既然如此,怎能放他跑了?忙堆起笑脸道:“大都督,这个小旗官,还是留下吧……如果让他去了西宁,不知道内情的人,还以为属下不能容人……”
“哈哈,”李自成大笑,“我们还是先看看,这个小旗官,究竟有没有本事!”
第479章 将门之后
不久之后,堡子山下又传来“隆隆”的炮声,随即那小旗官却是向着李自成这边冲过来,“大都督,大人,成了……”
“成了?”秦大年大喜,抬脚迎了过去,“你是说,开花弹落在平滩堡内了?”
“还没有,”小旗官虽然摇着头,脸还是一片喜色,像是刚刚入了洞房,“大都督,大人,开花弹虽然没有落在堡内,但射程已是够了,只要调整好开花旦的落点……”
“那还不快去?”这么慢吞吞的,秦大年恨不得在他的屁股踢两脚,数日来一直压在他心的阴霾,总算可以丢掉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幸好,拿下平滩堡的,还是自己的属下,如果连一个小小的平滩堡都不能拔出,人可是丢大了,以后在兄弟部队面前,还有什么脸面?
天命军的七大千户,已经有五大主官升职为游击将军了,只有他和李绩还顶着千户的头衔,大都督这次,明显是给自己立功的机会,可不能辜负了大都督的一番心意。
没准,这次战争结束后,自己也可以升职也说说不定。
不过,他忽然吓出一身冷汗,这次拿出主意的,并不是小旗官,更不是自己,而是大都督!
不知道大都督心有什么想法?
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拿下平滩堡了。
秦大年忙向李自成拱拱手,“大都督,属下这去调兵,一旦出现机会,立即发动进攻,争取今日在平滩堡过夜!”
李自成笑道:“去吧,小心些,平滩堡内的明军,已是瓮之鳖,暂时不要强攻!”
“是,大都督!”秦大年大营一声,忙点起两个百户的枪手,随时准备山,抢占平滩堡。
李绩的心也是翻腾不已,如果换了自己……
大都督是如何想到的?他似乎没有时间操训火炮吧?难道大都督是得到天主的指示?
不过,他的心思很快被“隆隆”的炮声吸引了,从炮兵的欢呼声,他知道,开花弹一定是落在堡内。
看堡内的明军能支持多久了,平滩堡这么大,大不了将堡内犁过一遍……
顺利拿下平滩堡,已经没有了悬念,只是需要多少开花弹的问题。
李自成却是与身边的巴达西谈笑风生,这个蒙古察哈尔部的都尉,听不懂几句汉话,需要李自成的亲兵充当翻译。
不过,这不妨碍他能看得清战场的形式,天命军的炮火,几乎覆盖了整个平滩堡,火光冲天、烟雾弥漫,巨大的爆炸声,几乎掩盖了明军的惨呼……
这可是在山顶!
天命军的火炮怎的如此骇人?不要说孱弱的明军,是对蒙古人的骑兵……
当日在卡当城,天命军并没有使用这种火炮,否则蒙古人的伤亡恐怕还要加倍。
难怪大汗不再与天命军为敌,还要与天命军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甚至都改奉天主了。
真是天主的眷顾吗?
大汗英明!
巴达西在心赞叹着,一面有一搭没一搭与李自成闲聊着,无论他如何发问,大都督是不肯说出这种火炮的来龙去脉。
可惜了,如果蒙古人有了这种火炮,还会被皇太极撵得满天飞?
“大都督了,明军打出白旗了!”
亲兵的声音,打断了李自成的话,他抬眼向山顶一看,趁着火炮发射的间隙,堡内果然有一名士兵正拼命挥舞着白旗。
白旗迎风招展,揉碎了山顶的白烟白雾,
守军这投降了?李自成的心并没有多少喜悦,既然开花弹能发射至山顶,这样的结局,早在他的意料之,除非明军全部愿意殉城!
关键时刻,还是需要先进的火器,火器不是万能的,但它能摧毁敌人战斗的意志,加快胜利的速度!
李自成立即让炮手停止射击,既然明军已经投降了,不用浪费宝贵的开花弹了。
秦大年早让士兵开始登山,为免意外,两个百户的士兵,相互之间拉开有百步的距离。
巴达西惊愕得连下巴都吊了,这才多少时间……明军这投降了?不会是诈降吧……汉人的战斗方式,是与蒙古人不一样……
不过,他现在站在天命军的一方,明军投降了,总是好事。
李自成并没有在山下等待多久,秦大年的人已经将堡内的明军押过来了,他们并没有做无谓的抵抗,天命军登山的时候,他们直接扔下武器投降了。
这一次,天命军并没有伤亡。
“大都督,堡内的明军都在这儿,还剩四十三人!”
“堡内原有多少人?”李自成打量着面对的军官,实在太年轻了,最多与何小米差不多。
“回大都督,包括火兵,堡内原本有七十二人!”赵光瑞也是打量着李自成,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想要揉一揉,这才发现双手被缚。
但他的脑子是清醒的,这伙盗贼,不仅火器犀利,头领也是太年青了,自己也大不了几岁。
李自成看着他有些失落的目光,心不觉暗笑,不过,他打心眼里还是有些佩服这个年轻的明军将领,才七十二人,能阻挡秦大年整整一个千户的枪手!
不错,平滩堡占据着地形的绝对优势,但面对如此优势数量的对手,不但没吓到,还能完全将地形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个年轻人,的确不错。
大明的官,多半“不仕二姓”,不知道武将怎么样。
“你叫什么名字,现居何职?”
“小人叫赵光瑞,现居平滩堡操守官!”赵光瑞的脸,恢复他固有的平静。
赵光瑞?李自成没听说过,后世看过的历史小说虽多,也没记住这个人,不知道有什么背#景,操守官是什么的官职,他也不知道,不过,属下只有七十二名士兵,想来不会百户官大。
“家还有何人?你既然被俘,他们将以何为生?”李自成预备收复这个年轻的操守官,便打起了亲情牌。
赵光瑞却是吃了一惊,自己战败被俘,那是大势不在自己这一边,是被杀,也怨不得别人,可是,看对面的大都督,他为何要问候自己的家人?难道……
他瞬息间明白了,这是要招降自己!
如果投降了,可以保住性命,不过,赵光瑞拒绝了,自己是将门之后,怎可委身于贼?跟着盗贼有什么前途?早晚还不是让官兵给灭了……
想到此处,赵光瑞挺了挺腰板,沉声道:“小人父亲与伯父早亡于战场,家只有母亲!”
亡于战场?
李自成心一动,赵光瑞如此年轻,担当了平滩堡的操守官,或许是因为世袭的缘故,难道他是将门之后?
他让士兵给赵光瑞松了绑,道:“你的先人是谁?”
“先人已去,我不想在此亵渎他们的名讳,”赵光瑞已经打定主意不投降,他揉着有些发酸的双臂,正视着李自成,“我是绝不会投降的,你不用费心了,要杀便杀!”
“有志气!”李自成伸出拇指夸赞了一句,“你若是贪生怕死主动投降,本都督还未必看得。”
“你……”赵光瑞气呼呼的,也不知道李自成夸赞他什么,反正他不会领情,被盗贼的夸赞了,实在是一种侮辱。
李自成有心要降服赵光瑞,必须先破除他对天命军的蔑视,便道:“你的先人是谁,本都督不知道,若是为镇压陕西盗贼而亡,亦不过是朝廷的鹰犬、残害百姓的刽子手而已。”
“鹰犬?刽子手?”赵光瑞勃然而怒,用手指着李自成的鼻子,喝道:“陕西的盗贼,如你等着般,只会对抗官府、杀人越货,与强盗又有何异?”
何小米大怒,手按刀柄,抢出两步,“你不是好歹,大都督给你松绑,你却出言无状?”话未说完,刀身已经拔出一半。
“小米稍安勿躁!”李自成喝退何小米,脸也是一片祥和,“本都督切问你,你驻守平滩堡,但你可知,你平日吃的粮食,还有军饷、铠甲等,都是来源何处?”
“何处?自然是朝廷了!”赵光瑞见李自成神色平和,自己再要发怒,岂不是在盗贼面前落了下乘?遂也缓和了脸色。
“错,粮饷、军械等,表面是来源于朝廷,”李自成淡淡一笑,“可知知道,粮食是谁生产出来的?是朝廷的哪一个大佬,还是皇帝?”
“你……”赵光瑞的血气涌,脸憋得通红,但在李自成面前,他奋力按下怒火,“粮食自然是百姓生产的……”
“这对了,粮食是百姓生产的,饷银是百姓交纳的赋税,没有百姓,你们这些军人吃什么?”李自成的脸挂着淡淡的笑,如沐春风,“你驻扎平滩堡,可知陕西为何有许多盗贼?”
“听说是缺少粮食……”
李自成淡然道:“平日的光景,百姓生产的粮食,养活了士兵和朝的官员,士兵们保护百姓,官员管理国家,保证百姓乐得其所,倒也相得益彰。”
赵光瑞心咀嚼着李自成的每一句话,似乎有道理,又似乎不对。
百姓生产粮食养活士兵和官员,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但士兵保护百姓,官员保障国家的秩序,似乎没人说过,按照李自成的说法,士兵和官员也贡献了力量,他们得到百姓的粮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他究竟要说什么?
“刚才说的是正常的年景,若是遇灾害年份,百姓自己都是无粮可食,官府再要逼迫纳粮纳税,他们只能饿死了……”
第480章 为谁担心
“朝廷不是赈灾吗?”不知不觉之间,赵光瑞也变得忧国忧民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朝廷如果赈灾,还会出现这么多的灾民吗?”李自成面色一凜,道:“陕西连着数年大旱,百姓已经没有了隔夜粮,朝廷不但部赈灾,连税赋都不减……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百姓谁会冒着杀头的勾当,起来反叛朝廷?”
赵光瑞以前只想着建功立业,报效朝廷,哪怕是盗贼,只要为乱一方,是他的敌人,所以在平滩堡,才会与数千天命军死磕。
可是,今日这盗贼头领所说的话,似乎有几分道理。
百姓,这个一直养育了他,又被他完全忽略的群体,也是要活下去的呀!
不对,李自成的话,一定是危言耸听,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自己是军人,该为朝廷建功立业,百姓的事,与我何干?
“百姓作乱,固然可恨,可他们为什么作乱?”李自成的声音又起,“朝廷对付百姓的法子,是屠杀,如果百姓被杀光了,谁给我们生产粮食?他们虽然卑微,可也是人呀……”
赵光瑞的心“咯噔”一下,他是出生于将门,但出生于靖虏卫这样的军城,自小也有不少百姓玩伴,是平滩堡附近,百姓的境况他也较熟悉。
李自成的话,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陕西的盗贼,以及盗贼的来源——百姓,他们或许是自己的朋友……
自己要杀尽盗贼,报效朝廷,难道是错了?以前怎会没人和自己怎么说?
赵光瑞偷偷瞄了李自成,从他平静的脸,根本看不到虚伪,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李自成从赵光瑞的脸,早已洞悉了他的内心,知道他正在进行着剧烈的思想斗争,没准是一个嬗变!
他停住话头,好让赵光瑞的心继续发酵。
过了好一会,见天色已经逐渐暗下来,方道:“大事小事,都是熬不过肚皮,本都督已经饿了,咱们先吃饭吧,”担心赵光瑞内心的抗拒,又道:“放心,愿不愿归降,本都督任你自决!”
餐桌只有四五样菜肴,还是以蔬菜为主,荤菜只有一大盘红烧羊肉。
赵光瑞心道,这一定是做派,难道盗贼头领,都是这般寡食,四五人同桌,这么点菜肴?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只有巴达西抢着肉吃,李自成、秦大年、李绩都是着蔬菜啃着馒头,李绩还将馒头掰下一小块,用竹箸夹着沾了菜汤……
看他们吃得香甜的样子,赵光瑞有些怀疑刚才的判断了。
李自成咬下一小半馒头,却是将剩下的大半向赵光瑞扬了扬,“没有百姓的耕种,我们哪有这些白面馒头?”
赵光瑞的脑子,已经有些迷糊,但他还想听听李自成的话,“大都督,陕西的百姓,真个无粮可食?如果朝廷不征剿他们,又当如何?”
“如果朝廷不征剿他们,他们会像蝗虫一样,将整个北方,甚至整个大明,吞噬得干干净净,”李自成对盗贼亦无好感,百姓谋逆,起因大有可原,但积累道一定的程度,会被别有用心和权力欲望强烈的人所利用,“如果任其发展,大明将会被掏空,灭亡自在旦夕。”
赵光瑞停止咀嚼,瞪着一双晶亮的眸子,李自成的意思,还不是要朝廷征剿?这和自己的目标,不是一样吗?
“原本该是赈灾,可惜朝廷已经失去了机会,现在发展到数百万盗贼,即便想赈灾,也是有心无力,”李自成挟了颗马兰草丢进口,道:“然而,盗贼太多,征剿也不会有好结果,除非将百姓杀光了……百姓杀光了,谁给士兵、官员们种粮?”
“那大都督的意思……”赵光瑞吃了一惊,赈灾、剿灭都不行,难道要改朝换代了?
“改朝换代才是历史常态,”李自成悠悠叹口气,道:“自古以来,可有哪个朝代千秋万世?”
赵光瑞对以前的历史,也是知道大半,这样一想,李自成的话,还真有几分道理,历史的朝代,短的不过数十年,强大如汉唐,亦不过数百年!
想到大明要新的王朝取代,心实在不是滋味,他是吃着朝廷粮饷长大的,多少有一些依恋!
不过,赵光瑞是少年性子,他很快向往那个令人荡气回肠的时代,像三国那样,也许更展现他武双全的本事
“大都督,既然朝廷解决不了盗贼问题,那天下间有谁能做到?”
“现在做出预测,还有些过早!”李自成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啃了三个馒头,“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这样的道理,赵光瑞也曾在经书见过,可惜,这是乱世,现实是残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