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地主-第9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拿着三支金箭,还真的就以为自己真是个皇帝,真以为中原的那些人都在等着他回去。
他也不想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他父亲当年又怎么会被赶出来呢?
“英王、法王,眼下这节骨眼上,你们俩个得撑起大局,为我们孤儿寡母支撑啊。”
徐世绩和尉迟恭刚刚率兵狠狠的收拾了北美那些不安份的殷人部落,把几个部落连根拔起的屠了,又惩戒教训了几个部落,又逼迫着其余部落的酋长们将孩子送来金山为质。
因为李世民去世而引发的北美动荡,刚出点苗头就被他们狠狠的镇压了下去。本来,这一切顺利。
可直到上官仪率领着一百多条船的远征舰队抵达。
上官仪派人送来一封信,上面的落款是大华帝国旧金山道提督兼金山湾舰队司令官。
而给他们的抬头,却是写着大华帝国旧金山道美国公李弘、德国夫人武氏、英国公徐绩、法国公尉迟恭。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这几年北美大唐也训练起了一支舰队,不过说是舰队,但不如说是一支海岸警卫队,或者是商船队更合适些。
船不少,但都很少,更没有舰炮这种犀利装备。
上官仪大摇大摆的过来,轻轻松松的就把金山湾给封锁了。连国都港口金山港也一样被封堵,那一面面风帆,一支支高高的桅杆,甚至是那炮舰船舷炮窗都打开了,一门门黑洞洞的舰炮对准着他们。
以这些舰炮的射程,以它们的威力,可以轻松的轰击金山港,甚至能直接轰到皇宫来。
现在上官仪还在等着他们的回复。
那支远征舰队停在港湾口,用望远镜可以直接在王宫殿阁上看到舰船甲板上,那些水兵们在晒衣服钓鱼。
悠闲的不得了,哪里是来打仗的,简直是来度假的。
这姿态,让徐绩和尉迟恭都很恼火,太不把他们当回来了,赤果果的蔑视他们。
可气归气,却又无可奈何。
凭他们那些龟缩在港湾里的船只,是根本靠近不了上官仪的舰队的,更别说他们岸上的那点抛石机。
想当初他李绩在五岭大发神威,十万大军打入岭南,一路攻到广州城下的时候,上官仪还只是个毛头小崽子,如今居然已经带着一支远征舰队,兵临城下,把他封堵在港口了。
若是他手里也有一支像样的舰队,不,不需要有一支舰队,只要他手里也有一批如中原大港的岸防炮,绝对要让上官仪这个小兔崽子尝尝厉害。
可惜,他现在虽说和尉迟恭分掌着北美大唐的十万大军,可也就是用来吊打一下那些殷人部落们,在这地方,有一千骑马的轻骑兵,都已经堪称精锐部队。可要靠这些人去抵抗港口的那支远征舰队,别说他的舰炮扛不住。
就是他们从船上放下来个三五千的陆战师,北美唐军也一样顶不住。
他们唐军主要武器都是长矛,远程武器只有弓箭,甚至还有投石索、弹弓、标枪。重型武器,也就是一点抛石车了。
跟武装到牙齿,全身板甲,拿着锋利的横刀、陌刀,甚至是燧发式火绳枪,连步兵都能配双马的大华军队拼,他们拿什么拼,人家个个还背着几个手雷,甚至每一个连,还配有小钢炮。
一个连的火力,能够硬打他们一个营都有多。
形势比人强啊。
“想不到这个时候他们却来了。”李绩最后只得无奈的道了一句。
当初李世民起兵,大家都以为张超肯定会第一时间派兵来征讨,结果一晃多年过去,任李世民在北美东征西讨,甚至一度还搞了个西北远征回中原的长征,结果人家都没理一下。
现在李世民死了才一年,这远征军居然来了。
一来还就这么大阵势,一百多条船,战列舰就拥有好几艘,算下来,这支远征军起码得有两三万人。
真的是看的起他们啊。
李弘咬着牙冲李绩道,“太师,怕他们做什么,不过是百来条船,一二万人马。太师你当初可是号称兵神,太傅也号称武神,我们还有十万兵马,占据地利人和天时,怎么打,我们都赢。”
李绩微微一叹息。
“陛下,兵在精不再多,华军虽少,可不论训练还是装备,都远胜于我们。说句丧气话,上官仪是没想打,真要打,直接上来就攻,旧金山城挡不住十天。我们虽有十万之兵,可也分散各地,就算紧急征召,也起码得一两个月时间才能全召集起来,根本远水难解近渴。说句不客气的,我们现在是被人堵在家里了,危如累卵啊。”
武氏道,“太师不必理会他,他什么也不懂。如今生死存亡之际,还是由我们来决定。”
尉迟恭很佩服武氏的这份果决,这种时候,没有磨磨蹭蹭扭扭捏捏。
“以太后之见,我们该当如何?”尉迟恭反问。
武氏瞧了尉迟恭一眼,这位法王黑黑粗粗的,但绝不是什么粗人,胆大心细的大老黑,绝对不简单。
悠悠一叹。
“实不相瞒,哀家觉得上官仪送来的信写的挺好的。剖析的很清楚透彻,与中原开战,我们那是以卵击石,没有半点胜算。以前中原不理会我们,现在他们来了。”
“母后,你不能这样,先皇尸骨未寒,你们怎么就能在这讨论着降敌。”
武氏根本不理会李弘。
如果连生存都保存不了,又谈何其它。跟着李世民飘泊闯荡,武氏也不再是过去那个简单的武才人了。
“太后相信那信上所言?”李绩问。
“哀家相信,因为这信上写的是大华皇帝的话。我自小在灞上张家养大的,后来我还拜他为义父。再后来,我虽然入宫了,跟着陛下十几年,可我了解先皇,也更了解他。”
“我义父是什么人我很清楚,他的话值得相信。不说别的,仅说陛下起兵这几年,他都没派过一兵一卒来,就能说明一切了。”
李绩和尉迟恭都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武氏居然还是张超的义女,不过惊讶了一下也就释然了,毕竟武氏可是在张家长大的,张超养了武氏十几年,认她做了义女也很正常。
看到武氏态度坚决,其实李绩和尉迟恭心里反而松了口气。
没人愿意以卵击石。
“老臣等听从太后决断。”
武氏看了儿子一眼,然后发话。
“派人去见上官仪,就说我们愿意归附。”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武氏指着儿子李弘,“去的时候带上陛下一起。”
以儿子李弘为人质,这绝对是最大的诚意了,把北美大唐的皇帝都直接先送上了上官仪的船,上官仪还有什么可不信的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583章 懦夫
“蓝蓝的天空,碧绿的海水,白色的沙滩,温暖的夏风。我真喜欢上这个地方了!”
景色是如此的美丽,美的让人心旷神怡。
躺在甲板的躺椅上晒着太阳,感受着太阳的威力,虽然有点晒,但常年在海上的人,谁又怕这点太阳。
“提督,你说他们会投降吗?”
“不会吗?”上官仪微微一笑,接过亲卫递给他的酸梅汤。冰镇的酸梅汤味道很好,不过这个时候如果能来一杯冰啤酒就更好了,可惜眼下虽然舰队看似休假,但实际上却还是在战斗状态,外松内紧。
“真是美味的冰镇酸梅汤,真爽。”他告诉自己的将校们,不用担心不用着急。虽然在对面那个海湾里的小城中,有两位成名几十年的名将老帅,徐世绩和尉迟恭,但他相信用不着到那份上。
旧金山道提督兼金山湾舰队司令官。
刚来到这里,他就喜欢上了这里。
一名参谋建议不要给那些人机会,趁着眼下他们没准备好,立即炮击港口,然后抢夺码头登陆,让陆战师的人下船登陆,攻夺旧金山城。
人的名,树的影,李世民死了,可徐世绩和尉迟恭的大名可是鼎鼎的。
“提督,让我们上岸入城。”
尉迟循毓上前一步。
这位年轻的参谋官是讲武堂学员,还没毕业,这次随军前来算是实习。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他姓尉迟,他就是如今大华帝国鼎鼎有名的尉迟家族的子弟,皇帝得意门生尉迟宝琳的长子,今年才十六岁,却已经被授予少尉军衔。
他的祖父尉迟恭当年离开中原,随李世民来美洲,其郡王爵位由尉迟宝琳承袭,尉迟宝琳的国公爵位则由他年轻的儿子承袭。因此虽然尉迟循毓虽然才十六,可却是一个有着实封国公爵位的少尉,将门虎子。
他这次来,是由他那个担任朝鲜提督的郡王父亲提出的,目的还是希望这位尉迟家长孙,能够当面劝说尉迟恭回头,弃暗投明。不管尉迟宝琳如何得皇帝意,也不管尉迟循毓得到皇太子的赏识,被太子有意要招为女婿,有尉迟恭这个前家主当个叛臣,也总是个不好的事情。
若能劝说尉迟恭回头,尉迟家的地位更稳固,说不定还能再上层楼。毕竟尉迟恭的名头在那,这可是武神。
上官仪对这位小国公印象不错,他自己也还只是一个国公,百战立功得勋,可真算起来,他的封地还没这位小尉迟的大,也没人家好。但没办法,尉迟家可是开唐将门,尉迟恭、尉迟宝琳父子俩,一个在唐一个在华,那都是极得皇帝重用的。
尉迟恭以前是李世民的第一贴身保镖兼打手,而尉迟宝琳呢,跟大华皇帝那既算是友,又还是得意门生。
尉迟宝琳继承了尉迟恭的郡王爵位,把自己挣得的国公爵位和封地给了长子,而上官仪还是尉迟宝琳的后进师弟,论爵位封地自然是不如的。
不过这一路航行过来,小尉迟表现却很抢眼,没说过累没喊过辛苦,他有意安排很多辛苦的差事,比如夜晚执班等,都表现很好,他甚至还安排他去舱里跟水手们在一起,他也能应付的来。
一路航行过来,长达六个多月的时间,这可装不了。
他看的清清楚楚,不愧是将门子弟,也不愧是讲武堂里最年轻的一批优秀学员,这种优秀的品质,放到哪个部队里,都是要被重点培养,被争相抢夺的。
“别急,先等下城里的答复再说也不迟啊。”
上官仪还是有些担心,到时这小尉迟一去,就被老尉迟给扣下了,那岂不成了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吗?
这小尉迟可是很珍贵的,起码能抵的上一艘一级风帆战列舰,价值百万贯呢。要是把小尉迟弄丢了,还得开罪大华将门中的顶级家族尉迟家,他可不想得罪自己的尉迟师兄,何况,小尉迟还是太子的未来女婿,皇帝的孙女婿,这个责他担不起。
小尉迟还在争取。
“你有多少把握能够劝说下你祖父呢,你最后一次见你祖父的时候是多大?”
小尉迟想,最后一次见祖父的时候,那是复兴元年,那时大华都还没立国。转眼都十二年了,那个时候的自己才四岁,祖父走的时候,抱着他又搂又亲的依依不舍。
那时尉迟家的人,都以为祖父这一走就再回不来,谁曾想到,十二年过去,祖父还在美洲活的好好的,甚至都当上法国国王了。
“去钓会鱼,这里的鱼不少,也很肥,有些鱼可是中原海中没有的品种。”
上官仪还在等,也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这个世上,李世民这样的疯子毕竟只是少数。
徐世绩和尉迟恭绝不会是这样的疯子,他们有什么理由要对抗下去呢,没有了李世民在,他们归附朝廷,是最好的结局了。
这样做,对他们自己,对他们在中原的两个家族,也是大大的好事。
于是在傍晚时分,他觉得耐心有些减少的时候,终于有条船打着白旗过来了。
几名军官有些兴奋的准备拔剑,上官仪喊住他们。
“不过是一条小船而已,总共就那么三五个人,你们怕什么。如此兴师动众,也太丢人了。让他们上来,你们该干嘛干嘛,继续。!”
钓鱼的继续钓鱼,晒太阳的继续晒太阳。
李思文踩着绳梯登上船,远远的就看到了上官仪,其实他跟上官仪还算相熟。过去还在中原的时候,那时还是大唐的天下。张超还不是皇帝,李绩家族跟张家关系还极好。
李思文还曾经是张家的未来女婿呢,因此他跟张超的学生上官仪自然关系不错。
只不过再见面,却是在这种情况下。
上官仪起身上前,笑着道,“思文兄,又见面了,一别十余载,安否?”
李思文摇头苦笑,“是啊,转眼居然十余载了,我是蹉跎虚度岁月,上官兄却已经是平步青云了。”
想当实,他李思文绝对要比上官仪混的好。上官仪一个破落家族出来的子弟,甚至一度还跑去当和尚,要不是后来考试的时候遇到张超刮目相看收为门生,又如何能跟他比。
想他徐家过去虽说不是什么士族,只是一个地方豪强,可毕竟他父亲后来归附李唐,那地位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尤其是带着李密余部和地盘归附,可远比秦琼尉迟恭这些人在李唐地位高的多。
只可惜一而再的站错了队,尤其是最后一次,张超起兵北伐,他父亲却率军南征。张超打到汉京的时候,他父亲李绩则打到了广州城下,军神和兵神不相高下,但结合却完全不同。
张超迫皇帝下台,他父亲最终也被放逐。
现在,人家上官仪都已经成为国公、提督兼舰队司令了,以后北美,起码是北美西海岸这片,基本上都是他说了算了。
两人坐下。
李思文看着这艘雄伟的战舰,感叹不已。若是当初父亲不是坚决要支持李世民,而是如秦琼他们一样,那么他李思文也没必要跟张超女儿退婚。
现在,他们李家肯定也是大华帝国的门阀豪门,他李思文更是皇帝的乘龙快婿,说不定此刻这个提督和司令的位置,就是他的了。
上官仪是那么的优雅,这舰队是如此的庞大。
离开中原久了,他甚至都快忘记家乡是什么样的了。
“思文兄,你是代表谁来的?”上官仪笑问。“是代表武氏,还是李弘,又或者你父亲?”
“我代表旧金山,是武后派我为使者,同时也代表我父亲前来。”
“哦,那来谈什么呢?”他说,“我希望能听到想听的。”
李思文试着挤出一丝笑容,“一定是你想听的,不过在之前,先让我为提督引见一个人。”
他招手,后面的三个人上前。
三人一人在前,两人在后。开始还以为他们三人都是李思文的随从,可此时却看出来,倒像是两人在押着一人。
“提督,这位是美国公李弘,伪唐皇帝李弘。”
上官仪看着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十分震惊。
李弘?他是李弘,唐太宗武皇帝李世民的儿子李弘,离开中原时还在襁褓之中的李弘?
“这是什么意思?”上官仪也没有料到,李思文会把这位带上来,他还这么年轻,也就十二岁吧今年。
“这是武后的意思,她说她是陛下的义女。当初太宗皇帝执意要起兵,她们也无法劝说阻止。如今太宗皇帝大行一年余,中原来人,她自然不会再逆抗天命。她让我带李弘来,就是想向提督表明归附的诚意,只要提督能够如信中所说的一样说到做到,那么我们也会按陛下希望的一样归附。”
“真是让人意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