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地主-第7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李记在各地的钱庄分行,跟汉京一样,金库里多是空的。本来账面上有许多金银铜钱的,可现在却根本没多少。平时还能够维持,但现在一有百姓商人挤兑,马上就兑光了。”
纸钞无法兑换,这成了一个致命的危机。
本来只是李记出问题,现在连带着朝廷的银行和其它商人的钱庄,也都被挤兑了。
事实上,就算朝廷各地分行金库里有金有银,有准备金,可事实上,谁家的纸钞没超发?而且,大量的挤兑根本无法应对,就算朝廷确实是有钱的,可朝廷也无法调剂,一地又一地的分行被挤兑空了,然后恐慌的商人百姓往隔壁去。
于是如瘟疫一样,迅速的在蔓延,无法控制。
大量的工坊、商铺纷纷关门。
出大问题了。
“陛下,军心也有些不稳了。”
府兵是兵农合一,但禁军却是靠军饷吃饭和养家的。朝廷早就把官员和士兵的俸钱和薪水改成了付钞。
过去确实方便。
但现在,钞出问题了,纸钞已经贬值了一倍,一千钱纸钞现在只能兑五百铜钱,还兑不到。禁军们手里的纸钞都换不到粮食,养不了家了。
饭都吃不饱,谁还没怨言。
“从国库和内库里拿钱,先给官员和士兵们发俸发饷。如果不够,就拿绢和布折,再不够,就从粮仓里发粮抵扣。”
李世民也没了办法。
马上征战,他确实不惧任何人,可马下治天下已经够难了,更别说涉及经济这些。
此时,他只能把早已经退出大唐货币体系的绢、布再拿了出来,甚至把粮食也给拿出来顶上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40章 神仙打架
苏毗国,玉树城。
四月初的玉树城,依然大雪纷飞。高高的雪山脚下,寒风呼啸,雨夹着雪。
女王宫。
殿上,苏毗女王青鸾与数名苏毗大臣们聚集议事。
殿内生着炉子,很暖和。
但众人却争执的厉害,大家争执的正是该不该出兵。
许多人反对出兵,包括青鸾的母亲,原来东女国的女王。早在数年前,青鸾得到李超和大唐的支持,苏毗从吐蕃中分裂出来,并在大唐的支持下,联合青藏各部,屡次击败吐蕃人。
如今吐蕃虽然还在,但已经残败,退缩藏区,再无过去的凶悍。反倒是苏毗,联合各部,建立苏毗女国,过去数十个大小国家部族,如今都汇聚在苏毗女国之下。
连以前的东女国女王,现在都成了苏毗女国的大臣。
“大唐太强大了,我们如果起兵进攻大唐,会立即被灭掉的。”
“大唐惹不得!”
苏毗女国是得到大唐的支持才复国的,也是得到大唐的支持,才在吐蕃和吐谷浑之间立住了脚,并联合了各部,成为如今青藏地区三家中最强大的一国。
但苏毗依然是大唐的附属国,连藩属国都不算,大唐可以在苏毗驻军,可以修商路建驿站,甚至苏毗对外的外交和军事,大唐都能为苏毗作主。更别说,大唐对外用兵的时候,他们还有义务出兵协助。
而现在,女王青鸾,居然提出要出兵大唐?
“为了一个男人,值吗?”青鸾母亲汤滂氏问。
“她是我的男人,也是我女儿的父亲。”青鸾很直接的回答,“而且大家不要忘记,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能在这片高原上成为三家中的最强者,靠的是什么?是李超!”
“可大唐我们惹不起!”汤滂氏还是坚持道。
青鸾道,“我们并非是入侵大唐,也不是叛乱大唐。恰相反,如今大唐内乱,皇帝与太子开战,李超支持太子,还有许多贵族们也支持太子。在我们的北边,是鲁郡王程咬金,他已经站在了太子那边,他还邀请我们一起出兵。而在我们的东南,那边是南诏。现在程咬金的儿子程处默在那边影响很大,他也是李超的学生,他也劝说了南诏要起兵支持唐太子!”
“那是神仙打架,我们为何要插手呢?”汤滂氏依然道。
“因为胜利者会是唐太子!我们得站在胜利者的一边!”青鸾道。
······
燕北。
洛国公领。
老铁枪再次披甲。
手握着那支缠铁枪,他也无尽感慨。他很喜欢大唐,也敬佩皇帝李世民。
可最终他选择了起兵,与儿子李超一起。
“父亲可以大义灭亲。”十四岁的李超在一边道。
“我们现在是张家人,皇帝已经剥夺我们的赐姓,我们不再是李家人了。四郎,你要记住,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文远永远是我儿子,也是你兄长。”
张越却不以为然,“他只是你收养的义子,跟我们并没有血缘关系。”
老铁枪挥手巴掌,狠狠的扇在儿子的脸上。
五个血指印浮现。
张越被打懵了,自己父亲向来庞爱自己,从来不舍得打过自己一下。
这是第一次。
“那句话,我不想听到第二次。文远,永远都是你大哥。如果你再敢那样说,那老子就打断你的腿,没有你这个儿子。”
“爹,我才是你亲生儿子。”
老铁枪狠狠的瞪了儿子一眼,“张家没你这种怂货。”
“传我的领主令,召集所有的领地骑士,让他们把所有民兵都召集起来,带到城堡来。”老铁枪对家将道。
“拿出府库的钱粮,招募军士,打造军械。”
“报!”一名家丁进来。
“报告公爷,齐郡王派人前来。”
来的是秦敢。
他不单自己来了,还带来了一千名骑兵。这算是齐郡王秦琼领地的半数精锐了。
“这是?”
“郡王担心会有官军前来攻打,所以特命某带了领地的骑兵前来相助。”
“叔宝他?”老铁枪惊呼。
秦琼的领地也在燕北,但与老铁枪的领地隔了挺远。秦琼领地在张家口外,而老铁枪领地在新修的山海关外辽西。中间还隔着奚族地盘,好在这一次过来,倒也没有人拦阻。
秦琼派兵前来助守,这已经是表明态度了。
“想不到把叔宝也牵连进来了。”
“这是王爷自己的选择。”
老铁枪心头很沉重,皇帝与叔宝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如今他却背弃了皇帝。这个选择,肯定是非常艰难的。
“狼山北的苏将军也举兵了,还有平阳长公主殿下。”秦敢说了一个新消息。
老铁枪摇头苦笑。
“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今日这乱象。”
“我替文远谢过大家了。”
秦敢笑笑,“我们都只是支持太子。”
老铁枪也笑。
秦敢又道,“说来,程罗牛单诸位,也都是有血性的,倒是李绩,真让我瞧不起。这些年,每一次都是这样。”
老铁枪也知道李绩这次是南征主帅,对他自然也没什么好印象,“当年在瓦岗山上,你也应当知道的,李密摆下鸿门宴,突起发难,宴会上杀翟让,李绩不就向李密求饶吗?”
“算了,不说他了,人各有志。”
·······
扬州港、登州港、杭州港。
一座座大港,都接到了朝廷的最新旨意,禁止海船南下。
这个旨意一宣布,各港的海商们简直是怨声载道。船不能下南洋,那么跑南洋甚至跑泰西的商人,就无法做生意。
每耽误一天,损失都非常巨大。
同样的,各港口里,那些做外贸做运输做进口的那些商人,也坐不住了。
船不出海,他们这些人也一样要完蛋。
仅剩下往新罗往东瀛的那条航线,能有多少市场。
“这样下去,咱们全得完。”一名船商激动的道。
“我的船还是贷款买的,还没还清贷呢。”
“李记贷的吧,还个屁啊,李记钱庄都没了。”
有人道,“李记还在,只不过现在主人不是李家而已。现在是朝廷掌握了,你欠的贷,早晚还得还,还能少?”
“听说广州交州钦州那边一点也没受影响。”有船长道。
“我说,要不咱们跑吧。留在这里就是等死,咱们把船开去南边,继续跑我们的船,继续挣钱。”
“可市舶司查的严。”
“咱们一起活动,冲出港去。”
“可船上还有些军官呢。”这名船长说的是商船上指挥护卫们的军官,这些都是现役军人,数量虽不多,可人家是朝廷派在船上的人。
“想办法,拉着他们一起走,我相信,你们平时肯定没少喂他们,这个时候他们肯定也愿意去南边的。”
······
杭州,因为许多海船已经无法南下,于是乎大量的外贸订单也被临时取消,许多专做外贸的工坊,也突然就停产放假了。
那些丝厂,纺织厂等,一家接一家放假。没有了订单,做的多就亏的多,商人们只能暂时放假。
没事干放假,自然没有工钱的,工人们无所事事,人心惶惶。
挤兑风潮,自汉京一路蔓延过来。
杭州这座繁华商港,这种手工业大城,也越来越燥。
·······
一个夜晚。
杭州港,突然大批的商船擅自驶离港口,在茫茫的夜色下,往南航行。
市舶司接到报告,吓了一跳,连忙派出辑私船追击,可商船上居然放火箭。因为商船太多,辑私船反而吃了亏,被烧掉两条。
辑私队不敢再追,只得退回。
市舶司立即一面上报朝廷,一面求助水师。
可水师接到报告派船过来时,那些商船已经走了一夜了,甚至下半夜又跑了好几条船。水师只是象征性的出海转了一圈,就撤回去了。
·······
汉京。
依然还在戒严,好在朝廷紧急拿出了限购、票证,以及拿出绢、布、粮来兑换百姓手里的纸钞,总算在慢慢稳定局势。
不过户部尚书戴胄却晕倒了,请病在家不去上班了。
朝廷拿出来的是绢布粮钱这些真金白银的东西,而兑换回来的是百姓手里的纸钞,其中绝大多数还是李记发行的纸钞。
而最让戴胄心痛的还是李记的这些纸钞,真的是纸,他们吸引百姓的那些金银铜钱,大部分神秘的消失了。
这意味着,朝廷一直在拿真金白银换废纸。
而让戴胄直接晕倒的致命一击,则是他们收了许多宝钞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宝钞多的不像话。
戴胄怀疑有人在趁机用假钞,可怎么查,都没发现哪张兑换的宝钞是假的。
结果只有一个。
有人在印钞,用的是真的宝钞模板。印出来的确实是真钞,但这种钞是没有半点发行准备金的。
这种真钞防不胜防,完全没法防。
朝廷要是继续兑换回收宝钞,那结果可能就是他们的绢、布、粮、钱,被源源不断的套走了。
戴胄毫无应对之手,醒来后,干脆就请假不上班了,反正他是没法应对了。
接替他主持工作的是户部侍郎,那位也发现了那问题,也一样毫无应对办法,最后只能下达了停止兑换宝钞的命令。
可如此一来,汉京再次群情汹汹,民愤如潮了!
今天可能就五更了,家里断网了,无奈。谢谢大家花十块钱领的木子粉丝称号,非常感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241章 不见硝烟的战场
早朝后。
御书房。
宰辅齐聚,皇帝还特别传召户部尚书、侍郎,以及太府寺卿等前来。
气氛有些压抑。
“确定有大量‘假钞’流入?”李世民沉着脸问。
“陛下,还没有确切的证据,但却可以肯定,一定有大量宝钞在流入市场。这些宝钞,与真钞毫无二致,完全就是用真模版印刷的,纸张、油墨等都与真钞一致。所以臣等肯定,这些钞就是李记印钞厂印制的。”
“好狠的招数!”魏征一边道。
“可以甄别吗?”李世民问。
“陛下,那就是真钞啊。”戴胄无奈道。
李超的这一手,击中了朝廷最薄弱的地方。
“臣早就说过,不能让李家开钱庄,更不能让他们印刷宝钞,如今出事了。”有人在放马后炮。
当初谁又能想到如今呢。
若是正常情况下,李家敢乱印钞吗?乱印的结果,就是他们兑付不了,信用破产,然后李家钱庄倒闭。
这是李家更不愿意看到的书面。
可是现在,朝廷把李记钱庄给查封没收了,于是乎,李家很直接的掀了桌子。直接在中原各地投放大量的宝钞,让本就危险的宝钞信用,彻底破产。
“李超这样做,他自己怎么办,在岭南等地,宝钞不也一样得破产?”
“也许李超另有后招。”
“现在怎么办?”
不管李超是不是发动了自杀式的进攻手段,现在大家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
朝廷要如何面对呢?
魏征道,“臣以为当废除所有纸钞!”
李世民皱眉,这算什么办法。
废除宝钞,那百姓手里的宝钞怎么办?
就此做废,谁会肯。而要是换,那朝廷岂不成了冤大头。
“戴卿,你有什么办法?”
“宝钞得废除。”戴胄也没有办法了。
李世民摇头。
“不能废。”
“房相,你有什么好办法?”
房玄龄紧皱着眉头,“臣以为,眼下朝廷应当回收宝钞,宣布一个兑换周期,规定时间内让百姓把所有的宝钞兑换掉,过期之后,原有宝钞一律不得再使用。”
“朝廷哪来的这么多钱可兑?”有人问。
“我们用金券来兑换宝钞。”房玄龄说出了一个无奈的办法。
宝钞现在出了大量‘假钱,’朝廷银行发行的金券还没有,那就用金券换宝钞,避免出现更多的假钞流通。
魏征指出一个关键问题。
宝钞换成金券,虽然看似能够防假钞,可这些宝钞换成的金券,百姓换到手里后,也一样还是假钞。
因为这些宝钞换成的金券,其本身应当含有的铜钱,李记钱庄库里并没有。没有了准备金,这些钞就是假钞。
到时百姓宝钞换成金券,可银行也没那么多钱可兑。
本来金券能兑,只是调拔问题。可现在,就真的是无钱可兑了。
金券兑换不出金银和铜钱,那拿到市场去买东西,按现在的情况,只能五折甚至是四折,说不定还会贬值更多。
百姓们手里的钱,在蒸发。
这百姓如何不怨,这民心如何安抚?
没有人能回答魏征。
他们也看到这些问题,却一时没法解决。
“限令一周之内回收所有宝钞,换成金券,金券一贯换宝钞两贯。”
“银行暂停金券兑换金银铜钱。”
·······
会议结束。
魏征站在宫门前,回望巍巍皇宫,长声叹气。
“天下要大乱了!”
“天下乱矣!”
········
朝廷的诏令宣布。
汉京震动。
百姓们惊慌,愤怒,一面大声咒骂,一面把家里所有的钞都带上,然后去银行排队,去兑换成金券。
两贯宝钞,才能兑换一贯金券。
虽然朝廷不断的宣传说张超抢走了大家的钱,可百姓哪管那些,他们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