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地主-第6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提到从前,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常常是是青黄不接,一遇到天灾兵乱的,更难过了。可这十来年,日子顺风顺水,生活一天比一天的有干劲。

    “朝廷好啊,皇上更是仁善啊。这税也少了,役也没了,大兴工商,我们做些买卖也不怕了。只要按律纳税,没哪个瞧不起的。我现在,都还是洮州商会的会员。就是刺史,也都对我们挺客气的。”柯老爹当年只是个小小的村正,农闲时间,带着儿子徒弟去箍窑,挣点嚼补。

    可再怎么拼再怎么累,年年都是差不多,日子过的紧巴巴,一年到头都做不起一套新衣裳。

    可如今短短十来年时间,他老柯已经成了大财主不说,而且儿子都成了高官,自己一个地主老财,也能经常见到刺史县令,甚至成为刺史宴会上的座上宾呢。

    “三郎,有时想想,都觉得跟做梦一样,生怕一觉醒来,这梦也醒了。”柯老爹叹声道,“我们遇到了好皇帝啊,碰到了好时候。”

    李超在旁边点头。

    “嗯,当今确实贤明仁厚,体恤爱民。推行的新政,更是泽被天下。”

    朝廷开疆拓土,移民实边,过去没有多少田地的穷苦百姓,虽然离开了家乡,但也分到了新多田地,一家人只要能种的过来,两三百亩都不是问题。甚至如柯老爹他们,当初却了陇右,哪家没分个三五百亩的。

    这在中原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而后来朝廷废除了租庸调,改为两税,摊丁入亩,以钱代役摊入田亩,这更加是让百姓轻松了许多,尤其是朝廷的固定田赋,永不加赋诏令一下,百姓真的感动的哭。

    因此虽然许多百姓比过去的田地更多,但他们要交的田赋,却反而比过去的少。而没有了繁重的瑶役之后,大家的生活更轻松了许多。

    “以前啊,有力气也没用。家里就那么几亩地,想多佃几亩,还得求地主们开恩。好不容易佃下几亩地,结果租子也重的很。一家老小,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剩不下几粒粮。均田均田,一家子才均个几十亩地,可也一样得照一丁百亩这个额来纳的。”

    柯五在一边道,“是啊,过去也没有什么其它的挣钱地方,农闲的时候,上山打点猎物,或者去给别人家做点帮工什么的。有手艺的,还能去做个匠活,但工钱也少的可怜。”

    许多人有时都想不明白,才短短十来年时间,怎么日子翻天覆地了呢。过去大家也这么勤快干活,可却为何饭都吃不饱。如今,却日子越过越好。

    税赋减轻了,挣钱的机会也增多了。

    甚至大家的田地,是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也没有限制了。棉花价格高,就种棉花,药材收益好,就种药材,反正到了交两税的时候,都是直接折钱上缴。

    大家也不用每年去服劳役了,可以在农闲时做工。特别是不少家庭,现在一些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都开始进入工坊做工。工钱说是不高,但算下来,比种地强多了。甚至一人在工坊做工,都能抵的上过去一家人种地的。

    过过年难过,过年拉饥荒。

    现在则是年年有余,除非说家里遇到三灾两病,红白喜事这些,哪家一年下来不能存些钱。

    如柯老爹这样胆大的,更是早借了关系做起买卖,短短十来年时间,也已经成为一州排的上号的富豪了。

    “感觉现在真的是遍地都是黄金,伸手捡就有。”柯老爹叹道。

    老铁枪也是深有感慨,隋末之时,刀头舔血,吃的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断头饭,今天过了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活下来。

    而现在,他却已经是国公了,有了自己的封地,甚至有自己的城堡。

    几个老哥们说到后面,都说是遇到了明君,碰到了贤主。

    大唐好朝廷,今上是好皇帝。

    连李超都能感受到,大唐和李世民在如今百姓们心中是多么的受拥护爱戴。

    “希望陛下长命百岁,这样咱们的好日子也能一直过下去。”

    “皇上是万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对,万岁万岁。”

    大唐现在的百姓生活普遍提高了许多,当然也还远没达到人人过上小康生活的那种神话。柯老爹一家算是比较特殊的,但确实绝大多数的百姓,受惠于贞观新政,因为分到田地,尤其是移民分到了许多田地,兼之两税法减轻了负担,而工商兴盛,又给了百姓除种田收入外的其它大笔收入渠道。

    现在绝大多数的百姓都已经能吃饱饭,吃不饱饭的,只是极少数人,多是因为因病返贫这一类的。再有,就是还有不少比较偏僻的地方,虽然手里的田地比过去多了,但光种田,其实收入还是很低的,如果遇到点什么事情,可能就入不敷支要借债欠钱了。

    现在生活比较差的,是那些奴隶。

    大唐的奴隶群体还是很庞大的,大唐的百姓生活水平节节升高的同时,这不断扩大的奴隶阶层,却连自由都还没有。而如今大唐的奴隶数量相当庞大,多达千万人,他们生活工作在大唐的一座座农庄一座座矿山一种种工坊,甚至是在一个个的豪门大户之中。

    不过如今大唐百姓的这些好日子,也算是比较特殊,算是大唐强盛扩张下的享受到的红利。如果过上几十年百年,百姓手里之前免费分到手的这些土地,可能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流转兼并到极少数的人手里。

    大多数人,依然会成为失地农民,或者只保有少量土地,他们可能就成为大唐的工人阶层,再没有土地这种生存的根本。

    而过了初唐时的吏治清明时期,到了后来,吏治也肯定会越来越坏,百姓的负担肯定越来越重。

    如今社会资源是一个分配的过程,慢慢的,则会变成财富的再集中过程。

    当大唐有一天停止对外扩张,甚至开始丢失边疆领土,向内收缩,当大唐的人口数量再暴增许多,肯定又会有许许多多的新问题。

    不过现在,这确实是千百年来最好的时代。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191章 李世民

    夜。

    已深。

    承乾放下手里的笔,伸了个懒腰,总算是忙完了。一转身,却发现在一边陪伴着她的太子皇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睡着了。

    她蜷缩在软椅里,抱着膝,肩膀枕在自己的手臂上。

    乌黑的头发散落下来几绺,长而浓密的睫毛如同为眼睛拉上了窗。

    她睡的很安宁,如同一只小猫。

    承乾取下自己身上的大衣,为她盖上。

    当初那个跟着自己身后的小丫头,转眼间已经成了大姑娘,还成了自己的妻子。

    承乾微微一笑,忍不住低头吻了下去。

    嗯。

    两唇相触,他能感受到她的吐息,还有少女美妙的气味。

    他忍不住伸出舌头舔了舔,然后去撬开她的贝齿。

    他的手也忍不住伸了进去。

    “啪!”

    脸上火辣辣的疼。

    然后他被推开了。

    太子妃如同被惊醒的猫,充满戒备,甚至带着些愤怒。

    承乾摸着脸,十分无奈,还有点恼怒,但看到她眼里那紧张、害怕的神情,他又不由的怜惜。

    他轻轻一笑,“你醒了?”

    夏花娘手挡在胸前,面色羞红。

    好半天,才开口道,“我爹说了,在我满十五岁前,不行太子哥哥碰我。”

    承乾退后了几步,坐下。

    “老师还跟你说这个?”

    夏花点了点头,“我爹说了,我年纪还小,现在如果同房怀了孩子,生孩子可能会死。”

    “亲一下又不会怀孕。”承乾有些无语,这老师居然还跟太子妃说这个。

    “我知道。”夏花瞪着大眼睛,“可我怕你得寸进尺。”

    承乾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哎呦,这个师妹啊。

    不愧是灞上李家出来的,总有几分不一样。

    说来自己这个师妹,身世也不一般,母亲是清河崔氏,外祖父家是荥阳郑氏,而父亲是赵王是太师,新兴名门灞上李家,这样的出身,是不能简单的跟那些被人暗称为暴发户的军功新贵可比的。

    脸上还火辣辣的疼,承乾刚才的那点心思也没有了。

    不过他还是感觉很无奈,大婚之后,他到现在都还没能碰过师妹呢。

    难不成真要再等三年。

    “殿下若是······若是想要,我可以让我的侍女来服侍殿下。”夏花小声道。

    入宫之时,夏花带了不少身边人进来。其中就有八个美貌无比的佳人。这八个,就相当于夏花带进来的通房丫头了。

    十五岁之前,是不能同房的。

    “天色不早了,师妹,我们安歇吧。”

    “哦,那我回去了。”

    “留下来。”

    “不行。”

    “我不碰你。”

    “我们还没一起同床过呢,我只想搂着你睡,真的,我保证·····”

    过完年的夏花此时虚岁十三,其实也还只是个刚开始绽放的花蕾。出嫁前,男女生理卫生知道学习过不少,嫁妆里还有好几本彩色的画册呢。

    但知道是一回事,真到此时又觉得羞涩无比。

    承乾今年也才十八,不过却已经孩子都三个的父亲了,他四年前就不是初哥。见妻子害羞,笑着上前,拉起她的手。

    两人入了寝殿。

    “我还是回去了。”

    “师妹,我真的不会碰你,绝对不碰,我只想搂着你一起睡。”

    ······

    “师妹,我们搂紧点,今天有点冷。”

    ······

    “师妹,就一次!”

    ······

    “殿下,我要死了。”

    “师妹,放心,才一次,不会那么容易怀上的。而且怀上了,也不会死。”

    夏花被太子骗了,梨花带雨哭的正伤心。

    承乾轻声细语,甜言蜜语的哄着。

    “我以后再也不相信殿下的话了,还说会很舒服,痛死了。”

    “第一次是这样的,以后就会很舒服了。”

    “再也不要了。”

    ·······

    北宫,长乐殿。

    夜已深沉,李世民却还没有睡。

    皇帝披散的头发中,已经有了丝丝银发。

    夜半三更,整天皇宫都在沉睡。

    寂静的宫城,如同一只巨兽。

    李世民还在翻看着道德经。

    最近皇帝迷上了黄老学说,黄老曾是汉时大受刘家欢迎。这个学说也是汉初的统治思想,那个时候还没有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汉初的统治思想还是黄老思想。

    所谓黄老,就是尊上古的黄道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

    黄老道家以道家思想为主,发展黄帝、老子的道家思想,但又兼采阴阳、法、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了自己的一家之言。

    其特点,就是无为而治、中庸之道。

    如果再说简单点,就是休养生息。

    前汉初年的黄老之术,确实让汉初迅速的恢复国力,有了文景之治,这才有了后来的汉武强盛。

    可李世民近来读书,除了读道德经外,其它书也是读的,其中司马迁的史记和李超的资治通鉴他更是读了多遍。

    在读李超的资治通鉴中关于汉武帝这一段时,他看到李超写汉武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这让他印象深刻。

    李世民最崇拜的两个皇帝,就是秦皇和汉武。

    但这两位皇帝的结局却大不相同,秦始皇一统天下,却二世而亡。汉武帝用兵数十年,到晚年不得不下罪已诏,但汉却依然延续下去了。

    这是为什么?

    李超在这一段里写道,臣超曰:天下信未尝无士也!武帝好四夷之功,而勇锐轻死之士充满朝廷,辟土广地,无不如意。及后息民重农,而赵过之俦教民耕耘,民亦被其利。此一君之身趣好殊别,而士辄应之,诚使武帝兼三王之量以兴商、周之治,其无三代之臣乎!

    反正李超的意思是汉武搞扩张的时候,好像满朝都是亡命徒。而开始搞内政民生时,又出现大量的经济能手。这就奇怪了,汉武帝想干什么,就有人配合他干什么,这是不是说明当时前汉人才济济,君主能力强悍?

    李超后面说如果汉武帝对自己要求高点,那就能成为三皇五帝了。

    这本书里,李超也是很佩服汉武这个皇帝的,说汉武有三大优点,一是聪明有决断,二是善于用人,三是执法公正无私。

    因此李超在书里最后总结汉武帝时说,汉武帝虽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大兴土木,外事四夷,信仰神怪,巡游无度,让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和秦始皇差不多,要是秦始皇干这些事情,早就亡国了。但汉武帝比秦始皇还能折腾,不但没亡国,反而还让汉在他以后更强盛了。

    汉武以改革著称,不断推陈出新,差不多把整个天下都重新修了一遍。但在李超看来,汉武帝的所有折腾,都是有章法的,有依据的。

    灭匈奴,有雪耻白登的旗号,有复九世之仇的春秋大义。

    开疆拓土,这也是商周天子的最主要功绩,对于不服王道的就要征伐,这是功。

    削弱割据,搞推恩令,也是在律法之内搞的,并不废除刘邦定下的刘氏封王制度。

    而通过盐铁专卖,收入大增。通过检举富人的违法行为等,这些也都是在律法允许之内的。

    所以李超的总结就是,汉武帝虽然会折腾,但他是一个会利用儒家和法家思想,给自己的欲望戴上镣铐,还玩的很好的人。

    正因为有这些优点,再加上一些细节,比如虚心纳谏、执法公平、会托孤等,因此就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了。

    历史上,前朝的杨广也跟汉武一样的想法,可最终杨广却把自己折腾的亡国了。

    为什么呢?

    前有秦始皇,后有杨广,为什么他们不能如汉武一样呢?

    李世民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着这个问题。

    大唐如今强盛无匹,甚至可以说远超秦汉,已经达到了自三代以来的一个高峰。李世民已经开始在为如何让大唐保持这种势头,如何维持李唐王朝的传续思虑了。

    为什么汉武帝能成功,杨广就亡国?

    汉武帝后,到汉昭帝汉宣帝的时候,看起来,汉朝达到了极盛,但是却盛极而衰,这又是为何?

    平衡!

    李世民思虑许久,得出的结论就是平衡。

    汉武帝的行事之法,就是各种削弱、各种制衡,每次折腾的天翻地覆,但都保持了一个平衡。

    而在后来昭帝宣帝时,平衡却打破了,匈奴彻底伤了元气,后党彻底做大了,老权贵彻底没了指望,官僚彻底板结了,百姓也渐渐没有恐惧也没有希望了。

    汉武帝的改革为什么能成功?

    他是如何一步步掌握大权的?

    是从上林苑的骑兵训练开始,是从团结一批出身卑下的死党开始的。

    汉武帝明察秋毫、及其果断,又有主见,这才让他的改革能坚定不摇的推动下去,才能毫不动摇的信任自己的手下,才能最终成功。

    大唐帝国的明天该何去何从?

    杨广的改革失败了,国亡了。自己的新政现在看似成功,可是否已经埋下了隐患?

    谁又是这个隐患?

    是大唐的异姓封侯们,还是李超?又或者是那些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的新兴工商阶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