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地主-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排在第一个抽签的是赵庄的赵老爷子,他手颤抖的伸向签筒。

    张超接过签子,看了一眼。

    “十三号签。”

    那边柯山笑着对赵老爷子道,“跟我来吧。”

    柯山带着赵老爷子找到十三号牛,一大堆牛里,一头灰色毛的牛,这头牛的角很长很弯。水牛的角也是牛的年龄标识,每长一岁,牛角上就多长一节。

    “恭喜老爷子,这是一头六岁的牛,你看这头多大,你看这肚子多大。”

    “这牛以后就是给我家养了?”

    “是的。”

    “哎哟,多好的牛啊。”赵老爷子感觉怎么都看不够了。

    这时,单家来的一人道,“这牛已经怀了崽了,明年夏天就会产。”

    水牛繁殖一般比黄牛要间隔长些,黄牛能一年一胎,水牛却往往是三年两胎,有的五年三胎。

    “三郎一片仁义,大家把牛领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喂养。”柯山说着解下牛绳,交到了赵老爷子手里。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零一章 上环(一百月票加更)

    闹哄哄的半天之后,每个佃户都抽了签,然后按号领到了自己的一大一小两头牛。

    接过牛绳的佃户们兴高彩烈,围着自己的牛不停的转来转去,好在水牛温驯,并不会突然撩蹄子或者用牛角顶人。

    只有那三头公水牛较凶,眼睛都是红的。这三头公牛兽医让人分开很远栓着,公水牛在一起就会打架,尤其是当这里还有一大群的母水牛的时候,更容易打架了。

    这个兽医是单家的奴仆,现在单雄信把他一家送给张超了。

    把人当礼物送,张超有些不太适应,可人都已经送来了,而且这还是张超很需要的兽医时,张超最后还是留下来了。张家的奴仆便又增加一家五口,张超这个地主是越来越像样了。

    兽医姓牛,叫牛得清,据说世代都是兽医。牛得清五十多岁,人长的有些瘦小,但据说医治牲畜的本事很强,不但会给牛马看病,还会相马看牛,他仅通过牛身上的那些旋,就能看出这头牛的性能。他还懂阉割,手艺很好。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只是还未娶亲。大儿子都三十了,还是光棍,但他跟老牛学兽医,尤其精通阉割。二儿子也二十多岁,则较精通给牛看病。女儿今年也十五岁了,也还没婚配。

    因为老牛是奴仆,他的儿女也都是奴仆,是不能跟良民婚配的,只能跟奴仆婚配。而且他们的奴隶身份,因此还属于单家的财产,婚配也是得由单家做主的。

    单雄信这些年一直在打仗,倒也忽略了牛家一家子了。

    牛得清爷三个一直在跟村民们讲如何照看牛,比如牛的哪些表现是生病了,又比如母牛发…情后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发情后得立即把牛牵到张家沟来配种等。

    他还给村民们发了一些药,都是他自己配的药,是用来治寄生虫的。牛身上会经常长牛虱,如果不处理,会吸牛的血,让牛瘦掉,这对于牛冬季过冬是很不利的。

    张超不停的接受着村民们的感谢,脸上肌肉都快笑僵了。

    “牛叔。”

    张超招呼牛得清,牛得清连忙拱手,“东家,不敢当不敢当,叫我老牛就好。”

    “是这样的,我看这水牛体型这么大,虽然温驯,可有些笨拙啊。你看大家有时甚至拉不动他,这样不利于耕种吧。”

    “少东家,牛嘛,肯定不如马灵敏。”

    “我以前听说,如果给牛鼻穿个孔,然后拴个鼻环,然后把绳子栓在上面。那么就能牵着牛鼻子走,到时牛会非常听话。轻轻一牵,牛就听话了。”

    张超早发现,这个时代的牛并不穿鼻,牛跟马类似,是在牛头个弄个兜笼。

    是拉着牛头,而不是牵着牛鼻子。兜着牛头,有个坏处就是不太灵敏,有时根本拉不动。张超便想着给牛穿个鼻环。

    毕竟后世的牛都穿鼻环的,这就证明穿鼻环是有用的,既然如此,干嘛不用呢。

    张超以为唐朝人不知道给牛穿鼻环,结果牛得清的话却让他十分意外。按牛得清的话说,其实给牛穿环早就有之,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

    只是到了现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给牛穿环而已。

    “穿鼻环确实能更好的控制牛,不过牛一般在一岁到一岁半的时候穿环最合适,过了这个年龄就不好穿了。”

    张超摸了摸头,有点尴尬,还以为自己将开创历史呢,谁知道人家早就有穿环的历史了。

    “这些大牛不能穿了吗?”

    “穿是能穿的。”牛得清很肯定的说,这是一个全能的老兽医,他有过穿环的经验。

    张超想了想,觉得还是穿环好些。以后自己的牛若是要出售,这也可以算是一个卖点嘛。

    牛兽医也有心想在新东家前露上一手,当下便决定了,这些牛都穿鼻环。

    要给牛穿鼻环,倒也不难。

    首先,得先弄两几根大木桩钉在地上,搭一个简单的架子。这个架子,就跟斗牛场里牛出场前的那个栏架一样,很狭窄,刚好容纳牛站在里面。

    牛站在里面,两边都是木桩搭起的架子,它转不了身。然后还要拿绳子把牛的四只脚给绑在桩上。

    前面还会有一个木杠放下,把牛脖子卡住。

    这还不够,还得拿几根绳子,把两个牛角也栓住,和笼头的绳子一起,几个大汉一起拉住绳子,让牛头不能动。

    做完这一切,牛兽医叫来自己的两个儿子。

    “大牛二牛,过来把牛头抱住。”

    牛大牛二也不是头一回给牛扎鼻环了,两人熟练的抱住牛头,张超注意到,兄弟两把牛头抱住后,还特别让牛低下了头。

    “牛低了头,才能穿鼻。”

    老牛头从自己的工具箱里,拿出了一根大铁钎子,看样子打算就要扎。

    张超叫住了他。

    “先放火上烤一下。”

    牛得清想说自己都穿了那么多牛鼻子了还用你教,但话是东家说的,也只得让人弄来盆炭火,拿着铁钎子先烤了一遍。

    张超也凑在一边看热闹,待铁钎冷却后,牛得清一边抓着牛鼻子,一边跟他解释道,“牛穿鼻环,位置就是在牛鼻中隔的中间处,那里有块比绿豆大些的浅白色点,穿的时候要掌握准确。不能太上,也不能太下,穿的太上了,那里牛没什么感觉,役使不听使唤。但如果穿的太靠下了,牛鼻子拉不了几年,容易被拉豁了。”

    老牛一面说,一边左手提住了牛鼻子,右手握钎已经准确的扎了下去。

    一钎下去,牛鼻子鲜血不断涌出。

    一旁围观的村民们看的直叹气,许多人都没见过牛穿鼻子,看到牛出血,都心疼不已。特别是那牛的主人,都急的拍手跺脚的,恨不得把老牛给踢开。

    扎好洞后,老牛立即拿来一根绳子,先在一头打了个大结,然后用另一头穿过牛鼻子,最后又在那头也打了个硬结,这样两个大结就卡在牛鼻子两边。

    “牛鼻子过些天伤口就会自己好了,到时就可以换个木头的牛栓,或者直接用个铁制或铜制的圆环换上,再拴绳子就比较方便。”

    老牛看庄民们那心疼的模样,便道,“大家放心,牛穿鼻孔的地方其实伤不到牛,那里就跟人的耳垂一样,看是出了点血,实无大碍,过几天就好了。到时你们就能牵着牛鼻子走了,牛再犟,也得乖乖的听你们的话,指东,他就不能往西,指西,他不敢往东,都不用打它。”

    牛大牛二松开牛,那边拉着绳的几个村民也松开手。

    赵老爷子连忙带着几个儿子却解绑在桩上的牛腿,绳索都解开了,卡住牛脖的杠子也拉起,老爷子连忙拉着牛出来。

    大水牛舌头不停的去舔流血的鼻子,老爷子看的十分心疼。

    “这两天别去碰牛的鼻子,也不要碰那个绳结,还是用牛笼头的绳子牵牛。等过个七八天吧,到时就可以换牛环,不必再用牛笼头那么麻烦了。”

    “下一头。”老牛很是霸气的喊了一句。

    每头牛,老牛都只是扎一次,一扎就中,准确无误。

    张超看了会,便也没了兴趣,他过去看骡子了。

    老爹正带着一群村里府兵在那里看骡子呢,这些骡子都是马和驴的后代,但个子挺大,看着甚至有点滇马的感觉。

    “这骡子不错,个大耐力好。你看这蹄,腿又粗又直,好骡子。”老爹围着骡子左右打量,十分满意。

    以往他们出去打仗,不但得带自己的装备,每伙还得有一个帐篷等东西。而每队,又还要增添不少装备,缺骡少马,许多装备都得自己背着。行军十分疲惫,平时行军比打仗还累。

    朝廷的辎重车队,也只是运送粮草等,并不会帮他们运输这些府兵装备。

    这次朝廷让府兵们自备骡马,也是考虑到府兵们的装备越来越多,没有骡马行军太慢。一伙备骡六头。

    有条件,当然是一人一头骡。没条件,那就十人买六头。当然,这些骡子,出征的时候,是不允许骑乘的,是驮辎重的。若是想骑乘,你还得再自备一匹骑乘的,有钱的可以买马,没钱的买驴也行。

    大唐的卫府军就是如此神奇,各种装备几乎是自备,只有骑兵部队的战马、长矛、硬弓强弩、铠甲这些是朝廷提供。一般的装备,都得自备。

    有钱的,你骑马上战马,还有骡子帮驮装备,你就算是个小兵,甚至都可以自备铁甲。但如果你条件差点,你只能两条腿走路,甚至得自己背着装备。除了简单的刀枪,也不会有额外的装备。

    老爹自己就有战马,因为是军官,这战马算是必配。

    “骡子很好。”柯五如今也还是白鹿车骑府的伙长,“三郎,我们想再买点骡子,你看能行不?”

    “再买点?”

    “我们几个还想再一人买一头当坐骑。”柯山说道。

    张超笑笑,“要坐骑直接买马就是了。”

    “买马太贵了,还是买骡子就好,我看这骡子很好,给它钉上掌,也一样能骑。我们又不是骑兵也不是军官,弄个骡子也就是行军时代个步,又不驰骋冲锋,不用买马。”

    一匹好的战马得上百贯,但一头骡子才二三十贯钱。买匹马,柯山他们觉得太贵,但买匹骡子还是负担的起的。

    张超笑笑,也不再坚持。

    “那好,我给单叔送封信,让他再帮忙弄批骡子过来。”

    ps:推荐书,《回到古代做皇帝》、《我有皇帝分身》、《逍遥县令》、《赵云》、《带着成都回三国》,《大唐嗨皮牛爷》喜欢的兄弟们可以去看看哦!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02章 还良

    老牛会阉牛也会穿牛鼻,钉马掌也是手到擒来。

    给马钉马掌和给牛穿鼻环一样,早不是什么新鲜稀罕的事情。据老牛这个专家称,给马钉掌最早是从西域的胡人那里传过来的,早在北魏之时就已经传到了中原。

    不过一直到如今,给马钉掌一般还都是军中战马。普通百姓,还鲜有给马钉掌的。给骡子钉掌,那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但张超知道,钉掌的好处有很多。

    马骡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是一层大约一寸厚的坚硬角质,上面是活体角质。蹄子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损坏脱落。钉掌则能延缓马蹄的磨损,而且马掌不但能保护马蹄,还能使马蹄更坚实的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乘都很有利。

    特别是对战马来说,有了蹄铁,各种地形都不惧,甚至还能防一些铁钉之类的东西。

    一付蹄铁并不贵,给马骡安上以后,能够大大延长马骡的使用寿命,是相当划算的。

    说白点,马蹄上的那层角度层就跟人的指甲一样的,是会不断生长的。正常情况下,马骡经常奔跑,蹄掌与地面摩擦,那层角质层就会不断的磨损,生长与磨损就会维持一个平衡。

    但是如果马骡成为骑乘或者役使使用,它驮物和背人等于打破了这个平衡,负载量增加,行走距离变长,那么他的这层角质层很容易磨损甚至劈开,这样马骡就成瘸子无法行走了。

    马骡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因此修马蹄订马掌,就等于给马骡穿上了一双鞋子,不用再担心磨损了,只要定期更换就好。

    就算以前不是每匹马骡都会钉马掌,可也需要定期修理马蹄。许多马骡主人,每天把马关进棚子前,都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马蹄反过来,给马蹄缝里清理干净,免的伤到马蹄。

    而钉马掌,能够更省事一些。

    老牛算是这方面的行家了,他告诉张超,钉马掌并不简单,得经验丰富之人。而且钉了马掌之后也不是一劳永逸,春初和秋末,都还得把马掌拔下来,用专用的刀具将把掌重新修剪,然后再重新订上,否则的话,马骡容易患蹄部的疾病。

    张超没料到这老牛如此多才多艺,当下非常高兴,这是捡到了一个宝啊。真是非常感谢单雄信,够意思。

    张家如今这么多牛马,若是没有一个专职的兽医,可是非常不方便的。

    “牛叔,以后每月你月粮粟米一石,牛大和牛二各五斗,牛小妹和牛嫂各三斗。”

    张超现在已经越来越习惯用这种打赏的手段拉拢人心了。

    牛得清一家如今都是张超的奴婢,就算张超不给他们工钱那也是正常,给工钱才有些不太正常。

    张超如今一下子拿出这么多工钱给他们,一家五口以后一月包吃包住外还能有三石粟米的月粮,有这笔粮食就能大大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大牛二牛也到结婚年纪了,老牛叔放心,回头我就帮他安排。”

    管家两女一儿,两个女儿大丫二丫也都差不多到婚嫁年龄了,若是到时他们之间能谈的来,张超不介意发个善心,给他们撮合一下,让大丫嫁大牛,二丫嫁二牛,牛小妹嫁栓子。嗯,奴婢与奴婢婚嫁,到时还是张家的人,以后生了孩子也是张家的家生子。

    张超的承诺,让老牛非常感动。他都老了,最关心记挂的就是两个儿子的事情了。老大都三十了,还没成亲,老二也二十多了,这事天天让他晚上睡不着。

    如今到了张家,新东家一开口就给了这样的承诺,还直接给他们一家一月三石粮的月钱,这在单家都没有过的好事。单家可是家大业大,奴仆数千。就冲少东家给的这个月钱,他就相信新东家说要给儿女介绍婚事的事情是靠谱的。

    “多谢少东家,老的无以为报,来生结草衔环为报。”老牛拉着两个儿子跪下。

    “不必这样,我张家待人向事宽仁。只要你们用心做事,不但每月有粮还会有赏,大牛他们的婚事也包在我身上。做的好了,我都会看在眼里,只要你们认认真真干,到时我还会给你们放免为部曲,甚至将来再放免为良,也不是不可能。”

    一番话,说的老牛小牛激动的眼睛发红。

    一入贱籍深似海,想要再还良那是有多么的艰难。可现在张超却直接说出了放免为良的话,虽然还有不少条件,但却有了希望。

    “等今天给牛穿完鼻,开始准备给马骡钉掌吧。”张超吩咐。

    给马钉掌还得有不少准备工作,要先打造一批蹄铁,打制马掌钉。这需要铁匠炉子,需要一些铁匠的工具。

    张超本打算去请个铁匠来,但老牛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