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地主-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拍卖草场的钱够挖唐渠的钱吗?”褚遂良最后问道。
“够不够,这个要去算的。就算拍卖草场的钱不够,也没关系,灵州的资源很多,要筹钱的方式很多,比如可以直接找李记钱庄借款,也可以拿盐池的承包权、经营权拍卖。多开动下头脑,筹钱不难的。”
朝廷已经正式开始下令征收盐税,现在盐已经受管控。各地的盐池、盐井、盐滩等晒盐的盐户,要想继续晒盐,还得先登记,取得盐户资格。
然后他们经营的盐场,同样还得取得经营权、承包权,得交纳承包费,还得交纳经营的税费。他们产出的盐,不能再向以前一样,自由的买卖。而是必须得卖给官府,由官府收购。
盐户产盐,官府收盐。
然后盐商也得先取得经营盐业的资格,才能在官府手里买盐,商运、商销。买盐的时候,直接就得在盐上加征盐税。
这套盐务新政,都是李超上的折子,为朝廷开源的办法之一。
现在盐税还不高,一斗盐加价十文。如今的粮价还比较高,盐价原本和米价相当,都是斗米百文左右,一斗盐加税十文,相当于提价一成。但是整个盐业的各个渠道,都加强了管控。
朝廷还向盐户、盐商征收经营的商税,这里面又是一笔钱。朝廷因此多收了税收,但盐户、盐商也是把这些钱部份转移到盐价上面,盐价实际上是从斗盐一百文涨到了一百二十文,涨了两成。
盐开始受到管控,盐池自然也就是项官府手里的优质资源。
盐户到官府交钱取到采盐资格后,可是还得先交承包费才能拿到盐池的经营权的。
灵州就有盐池,盐州的盐池更多,把这些盐池拍卖承包,官府立即就能拿到不少的钱的。就算拍卖承包需要时间,那也还可以直接向李记钱庄借贷的,李记钱庄已经把钱庄开到了灵州,各县、城里都有了分号。李记实力雄厚,完全有能力借钱给官府。
官府掌握着那么多资源,怎么可能缺钱?
李超是没有时间,他现在的重心是要趁机去夺取后套平原,夺取河南地,要不然,有他在灵州,一个唐渠根本算不得什么。平原上挖一条大沟而已,又不是在
高山峻岭上修一条蜿蜒的长城。
这一刻,褚遂良觉得很惭愧,他以前对李超很不服气,认为李超名不符实。就算如今到了灵州,放下了姿态,心里也依然还是有一丝骄傲的。
可是着自己想了几天,都想不出结果的难题,在李超这里,三言两语轻飘飘的就给解决了。甚至,他一口气说了好几个极好的解决方法,那么的轻松简单。
这,就是差距。
李超不仅会站队,不仅会拍打打仗,他对于庶务也是一样的精通。
“多谢大帅指点!”褚遂良十分诚恳的对着李超拱手感谢。
心服口服!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84章 立碑
三天的行军。
李超率军到达乌堡。
那座黄土夯制的小堡已经空无一人,斥候入城搜查一遍,空空如也。
朔方牙兵入驻乌堡,李超的帅帐也安在了堡内。九个厢的大军,则散布在外安营。
牛见虎扛着一块石碑来到堡外,在涛涛的黄河水声中,把碑放下。
程处默、李感、尉迟宝琳三个一人扛了把铁锹,开始一锹一锹的挖土。一个坑很快的挖出。
“够了,请大帅来吧。”
堡中,李超坐在简陋的石头屋厅中,手支着下巴,在想着事情。大军已经进了乌堡,下一步,是否要继续北上丰州?
这一步踏出,可能就是大唐与东……突厥的彻底决裂。
他这一步是否踏出的太早?大唐现在是否有能力与东……突厥全面开战?是否应当再忍几年,收复了朔方七州见好就收?
历史上,大唐可是直到贞观初,才准备妥当,一举发动了灭突厥之战。那是在六七年后了,提前六七年发动这场战争,是否妥当?
如今是武德六年。
历史上,武德六年的时候突厥人南下入侵过,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刚当上皇帝,突厥人就打到了长安渭水北岸,最后逼迫李世民签订了渭水之盟。带着唐朝进贡的大唐钱帛金银,嚣张得意而去。
现在大唐已经拿下了朔方,收复了灵武,夺回了延绥,把关中北部长城一线拿回来了。可以说,已经不用担心突厥人再能随时的突入长安城下了。
如果是稳守一点,那么此时大唐应当是见好就收,重新派使者去见颉利,与他重新恢复和平。
待几年后,大唐休养生息,实力强大了,再来与突厥人决战。
可李世民并不想再等几年。
李超也不想再等几年。
大唐的宰相们,甚至都已经不想再等几年。
如今的这份和平,来之不易,却更加屈辱。大唐每年都得向颉利进贡,每年得送钱送粮,还得忍受他们时不时的南下袭扰劫掠。
这种任由突厥人骑在脖子上拉屎拉尿的状况,所有人都受够了。
以前大家没办法,可李超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灭了梁师都,就收复了朔方之后,大唐上下,腰都挺直了许多。
现在就拼,还是再等几年?
“大帅,要立碑了,请你过去!”
崔琰的声音打断了李超的思绪,李超回头。
“哦,好的。”
李超起身,跟着崔琰来到堡外,那里已经有一大群将校围在了那里。
一片并不算高大的碑,也就三尺多高。
黑色的碑上,刻着两个大字,宁远。
宁远,这两个字象征着大家对于这里的美好寄托,希望这里能宁静致远。
“大帅!”
苏定方捧着一朵红绸过来,李超笑着接过,把红绸花绑在了碑上。
程处默几位衙内把碑石放入坑中,扶正。
李超拿起一把铲子,铲起一铲黄土,送入坑中。其余将领们也依次上来,一人添了一铲土。
李超站在黄河岸边,看着那块矗立的碑石,看着上面那两个由自己亲自选定的字。
宁远,宁远!
这一刻,李超心中主意已定。
不等了,不再等三年五年,就是现在,他要率兵北上,夺取后套平原,收复丰州。
“北上河套,收复丰州!”
苏定方听到李超喊出这句话后,也不由的豪情万丈,热血沸腾。
“北上河套,收复丰州!”
将校们都跟着高喊。
牙兵的都知兵马使、都指挥使,还有其它九厢的厢兵马使,军指挥使,营指挥、都都头。。。。。。
所有人都在呼喊,喊声汇成一片。
“北上,北上,北上!”
“收复河套。”
“夺回丰州。”
“把突厥人赶回漠北去,赶出阴山以南!”
“河套是我们的。”
“丰州是我们的。”
士兵们都很兴奋,收复丰州,这是件大功。那是赏赐,是田地、是战利品,有绢钱,是牛马赏赐。
“听说丰州有六百万亩耕地呢!”
“没错,六百万亩呢,都是水浇地,另外还有许多草场呢。那地方,比灵州还肥沃的多呢。你知道吗,听说黄河在那里,水面有六七里宽呢。那里水势缓,地势平,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比关中还好。”
六百万亩水浇地,把府兵们都震的一愣一愣的。
尤其是许多来自河南、山南东、山南西的府兵,他们来的晚。到达灵州的时候,灵州早就收复了。
因此他们都没机会在灵州分上田地。
看着早来的关中府兵,在那肥沃的灵州平原上,一人分到二十亩水浇地,三十亩草场十亩林地还有两亩宅基地,他们不知道多么的羡慕。
来的晚,只能分到盐夏延绥等诸州去,那边都是黄土高坡,可没有如灵州这样好的平原,更别说阡陌相连的平原水浇地了。
现在,听说北面的丰州居然有六百万亩的水浇地,这些人眼睛都红了。
打灵州没赶上,这回打丰州总算赶上了啊。
六百万亩水浇地啊,这里总共五万唐军。
有人扳着手指着算,“六百万亩水浇地,五万唐军,全分下来,就算给在灵州分过地的也再分一回,一人也能分十二亩地啊。”
十二亩地,水浇地一亩当那些山南来的士兵老家好几亩。十二亩水浇地,多幸福啊。
“蠢货,六百万亩地,五万人分,一人是一百二十亩。”
“一百二十亩?”
那个山南来的府兵被骂了蠢货,可一点也不介意。真的,他此时心里全被那一百二十亩几个字给填充满了。
一百二十亩水浇地啊,这么好的田这么多,能种的过来吗?
“其实也不可能分这么多的,六百万亩水浇地,不可能全分给我们。我估计一人分个三五十亩,倒有可能。”
“三五十亩也很多了啊。在俺们老家河…南,可分不着这么多地,我原来没点上府兵,家里五个丁呢,一丁才分了八亩地,全家十好几口人,才四十亩地呢。这还是现在大唐天下,在前隋的时候,我家还是十多口人,可一家只有二十亩地,每年都得给乡里地主佃种,才能挣饭吃,后来遇上征辽,又是加派粮,又是加役运粮,可苦了。挖运河、修东都,都去过。”
“丰州离中原就是太远了点,在这里分地,没灵州安全吧。”
“有啥不安全的,丰州其实挺好的。我跟你们说,丰州地利很好的,北面是阴山,那山可高大了,跟秦岭差不多吧。西面是狼山,跟灵州的那个贺兰山差不多。再往南是片大沙漠,有阴山、狼山和那个沙漠,就把北面的草原蛮子挡住了的。丰州南面又是黄河,黄河南面也有不少跟丰州一样的平原好地,再往南点,又是一大片沙漠。”
“那往东呢,东面就是前套啊,那边突厥人多。”
“后套跟前套虽然挨的近,但两个平原之间有山挡着,那有一座大山,叫牟那山,跟狼山一样很高大。因此前套后套之间,黄河相连外,陆地上也只有一个口子相通。只要咱们收复了丰州,再把这个口子一堵,丰州可就相当安全了。”
“哥你懂的真多。”
“其实我也是听我们校尉说的。”
“真想马上就出兵北上,打下丰州啊。”
“是啊,哥,你知道的这么多,你说咱们什么时候出兵丰州?”
“这个啊,估计没这么快的,据说要先在这里把宁远城建起来。”
“啊,还要建座城,那啥时才能北上打丰州啊。”
一群朔方的府兵们,现在心里全是丰州的六百万亩水浇地。灵州现在才一百来万亩水浇地,得挖一条七百里的大渠,才能再添一百万亩水浇地。而这丰州,居然已经有六百万亩水浇地了,想想就激动啊。
六百万亩,府兵们已经默默的从里面给自己分了三五十亩,当成了自家的永业田了。
府兵们议论纷纷。
立完碑后,李超聚将议事。
将校们也还热血未冷,纷纷要求立即进军。
李超道,“乌堡现在更名宁远城了,但这个堡还是太小太简陋。此地地理形势极佳,又是灵州的北大门。这次我们进军丰州,这里算是我们的前进基地,我希望这里进可攻退可守,还能成为我们的粮草转运基地。因此,还得花点时间扩建一下怀远城。”
五万兵出兵丰州,也还是比较冒险的,毕竟丰州那样的地形,太有利骑兵做战了。
李超在做最坏的打算,一旦丰州不顺,也能立即撤回灵州,要能守的住灵州。宁远城,非常重要。
现在的宁远城只是乌堡那个小堡,太小了。
李超希望把他扩建加大,增添防御设施。
“要不,让末将先率部北上,去收复丰州,大帅在此扩建宁远城?”一名厢兵马使道。
“别急躁,越是此时,我们越要稳。每一步踏出,我们都得三思后行。我们得为这五万将士负责,得为大唐负责。”
一旦这次行动失败了,可就不只是一次进攻失利而已。这可能还是大唐扭转对突厥不利形势最重要的一战,错失机会,那可能前期取得的优势尽失,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若这五万兵损失了,灵州空虚,灵州可能不保。盐夏延绥各州也可能危险,甚至关中都重新陷入突厥人的铁蹄威胁之中。
“派人给李思摩送封信,我希望李思摩能亲自来宁远,来这里会面。”
良久,李超做出一个决定。
“让李思摩来宁远?来这里做什么?”
“请他来喝杯茶而已,没别的。”
将校们面面相觑,让李思摩冒着极大的风险来远,真的只是为了喝杯茶?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48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第二更,求订阅!
丰州。
接到李超的手书,李思摩有些犹豫。
大唐皇帝对于他的归附,倒是表现的非常欢迎和有诚意。赐姓李,列属籍,加封和顺郡王,还封了右武侯大将军,并授了朔方节度副使,镇北都护府副都护。
他本突厥王族,可阿史那家族的人却老怀疑他不是突厥种。现在大唐李家天子,却把他当成老李家的人了。
对比一下,区别很大。
突厥的夹毕特勤,和大唐的和顺郡王,看起来还是大唐的郡王更显赫一些,尤其是还有另外几个显要职位呢。
只是李超现在要求他去宁远,这有些让人为难啊。
从他现在所在的磴口到乌堡,也就一百八十里路程。骑马去一天就能到,若是再乘船回,还能连夜赶回。
一天一夜,隐秘点,都能神不知鬼不觉。
可李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泥利,你说李超究竟是何意思?”
“特勤,他不是说要请你去喝茶吗?”
“喝茶?这个时候,我跑一百八十里去乌堡喝茶?亏李超也说的出口,这肯定只是个借口而已。我猜不出他究竟意欲何为啊。”
猜不出李超的真正用意,李思摩就不敢轻易前往。
“我倒觉得不会有什么陷阱,毕竟这唐皇都已经赐封你为和顺郡王了,我觉得他只是想要看看你的诚意。若是你不敢去,那他肯定认为你不是真归顺。”
“让我冒这么大风险去乌堡,就是为了看看我的诚意?这也太无聊了!”
“若我是李超,可不会认为这是无聊。他可是带着五万兵马到了乌堡,下一步就要来丰州的,万一你不是真降,这事可就大了。”
“你的意思,我还得走这一趟了?”
“一天就能往返,走一趟,能让李超放心的。”
李思摩扯了扯自己的金色胡须,大唐已经给出了很丰厚的赏赐待遇,现在到他给出诚意的时候了。
“乌堡看来确实得走一趟,但就这样空着手去,似乎并不太好。”
泥利望向李思摩,“那特勤打算带什么礼物去?”
“是啊,我带什么礼物去呢。”李思摩喃喃自语。
相距一百八十里外的宁远。
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在没有足够的把握之前,李超并不打算冒然进军北上。收复灵州是一回事,占据乌堡也一样,但如果越过乌堡,穿越了那一百八十里的沙漠地带,就算真正的踏入了东套平原。
这是完全不同的性质。
五万士兵,转换为了筑城工匠和民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