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圈-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本小说网,。)
李轩是不愿意在有生之年,与中联储走向敌对的,那赢了就是输了。
他赢中联储,无论让北盟接管中联储,还是毁灭中联储,都代表北盟的信誉毁了,代表他的初心已改,不复当年,那他就输了。
中联储赢了他,他还是输。
所以,他要先发给自己一张能赢的牌,那就是一张他与金色的神龙,签订的鲜血契约。
一旦这条神龙,未来毁约,不按契约规定的条款上缴利润。他把这条初心已改,不复当年的龙宰了,就是他赢了。
他对打必输的仗,毫无兴趣。拿必输的牌要赢,就只有掀桌,那他个人与北盟这家赌场的信誉,就全完了。
可若有能赢的牌,还是可以坐着打,把该离座的清掉的。
这是一张谁毁约谁就必输的牌,北盟毁约,北盟输,赌场信誉毁于一旦。
中联储毁约,中联储输,会被瓦解。
这张牌只能现在发给自己,一旦龙孵出来了,那代表中联储里的坏蛋够多了。
而从坏蛋里孵化出的人渣,是绝对不会接受这张牌的,强发就会变成敌我,就会引发赢了就是输了的必输结果。
“缴些利钱也是该的。”
方圆左顾右盼,眼神闪躲,“万五之子钱税,朝廷也是收的嘛。我等再缴北盟一份,也是应当。”
“另予仙帅一份,更是应当。”
安邦连声点头,大方道,“李君之中联储,堪比常平仓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安氏义不容辞,不管族中如何,我二房当先投粮三十万石,实下库内即有粱米、黍米、豆豉、大麦、粟米,杂谷八万余斛,最迟年前缴齐。”
说着,大声问主座的邹靖,“邹校尉,一股千石粮,论石是吧?别管是何粮,我安氏先入300股。”
“我盖氏也入300股,我即可做主。”
盖准扬声接了一句,又扭头冲李轩一抱拳,憨笑道,“小人当报效仙帅之义举,为李君私人再加百股黄金股。”
“哎呀,跟我想到一起了。”
钱景一拍大腿,先对盖准竖起个大拇指晃了晃,扭头就冲李轩谄笑道,“小人家中没余粮,且报效仙帅值百股的财货?小人愿入中联储1000股。”
“哎呀。”
又是一声哎呀,安邦一脸惊奇的看着李轩,“我再报效仙帅百股,仙帅三百股,岂不就与我等持平了?”
“放肆。”
方圆一拍桌,怒瞪安邦一眼,生气道,“仙帅何等人物,我等岂能平?”
说着,肥脸上挤出来俩酒窝,举起个小爪,招财猫一样冲李轩竖了起来,“小人愿报效仙帅五十股的财货,另入中联储五百股的财帛,必为仙帅马首是瞻。”
方胖子看似最豪气,实际最小气,让同为大豪的苏双,张世平非常服气。
可鲜于银还是听的瞠目结舌,没想到幽州豪族家地窖这么深,果然不是欺行霸市的流氓可比,为人还这么豪爽,粮食都是十万石的送啊。
邹靖倒是含笑不语,他家也是士族,倒是不会对十万石粮的礼动容,只不过笑中嘲讽居多,方才他是看到了几个土财主,挤眉弄眼的对暗号了的。
至于为何嘲讽?幽州谷贱,边郡地广人稀却有大片屯田,特别是有为供应数十万边军建造的大粮库,储粮设施远比内陆州好。
大汉的粮食产地与大粮仓,不是在甘泉,河套,凉并幽等边郡,就是在太湖之滨的太仓,巴蜀的都江堰地区。
以粮产论都江堰地区亩产最高,还要远超江东,高产田亩产能到二三十斛。其次就是“良田”标准的十石田,水网纵横的荆襄九郡地区就分散着很多这类的小块肥地。
再次就是黄淮长等河系周边,内陆州的粮田,小亩石栗,大亩三石上下。
最差的就是幽并凉边州,包括凉州河套在内,大亩亩产皆两石上下,比都江堰地区的高产田能差出十倍去。
水利与气候对亩产的影响,比土壤肥力还要重。
像汉之龙首渠,就是循山坡旱地开暗渠,灌溉盐碱地,穿商颜山地下而过。无表水不惧蒸发,暗渠长十余里,灌溉盐碱地四万多公顷。把早先亩产不过石,甚或长不了作物的废地,变成了亩产十石的良田。
这种暗渠传至西域,就成了“坎儿井”,即便在干旱的戈壁,照样能种棉花,小麦,瓜果。
大汉像是龙首渠一类的暗渠,白渠,漕渠是不少的。运河就是更宽的渠,漕粮嘛,就是循灌溉的渠运粮。
但什么渠,都没有“都江堰”这个鬼地方邪性。
这个由秦决定兴建,蜀郡太守李冰父子负责督造的水利工程,与燕歌一样,借助了自然地理与古蜀国留下的改造基础,不筑坝,不大改,就是对自然地理小修。
嫌河深就扔点石头进去,嫌河窄就循着自然流径,拓宽一点。挡住河的山体,不炸不挪,而是削去一点。
就这么不大改,不筑坝,只把自然修一修,整个容,就达到了无坝引水的目的。这个诡异的水利工程建设思路,导致了都江堰是不用维护的,因为就是自然。
乡村的水渠都要维护,要清淤,要修补,而灌溉千万亩良田的都江堰超级水利工程,居然是不用维护的。
长城都塌多少回了,秦的砖长城,西汉的夯土长城,很多都塌陷,风蚀,大雨涝溃,被黄沙埋没了。都江堰可好,屁事没有,连维护都不用,一直好好的。
都江堰那个鬼地方太邪,又是个盆,搭在盆上一条湿毛巾,水还会被毛巾引下呢。由于自然水位落差,导致地上不涝,地下却始终很水润。
因为是盆,它就是个井,井外风再大,它古井不波,旱涝都保收。
因为旱涝是井外的事,它从来不涝不旱。
水大顺河自然走了,天上不下雨了,那不还有地下水么?
由此导致都江堰那个鬼地方,亩产居然能到三十石。这是3600汉斤,相当于现代亩产1800斤,而幽州才180斤。
这是在没有农药,化肥,高产粮种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都江堰那个地方很邪。
可大汉十三州,户数过百万,口数五百万以上的益州、豫州、扬州,荆州四州,就占据了大汉人口总量的四成三。除豫州外,其余三州皆在长江流域。
一个豫州,仅下辖的颍川,汝南二郡,沛国、鲁国、陈国,梁国四国,人口就过五百万。
而大汉三边,河套凉州,一个州人口才40多万,并州60多万,幽州最好,人口250万。
而三边随意一州,面积都是豫州五倍以上,屯垦面积也都远超青州、豫州、司隶、兖州,徐州等州,有大量屯田。
边地地广人稀,屯垦面积却不少,加上储粮设施较完备。
这就造成了大汉粮食亩产最差的就是边州,地太多不爱惜,非良田宁抛不种。可粮价最低的同样是边州,因为人均粮食产量最高,且粮价最稳定的还是边州。
凉州,并州,幽州边疆之粮,居然要诡异的反输司隶,支援中央。且幽州每年都要用来与青州,翼州换二到四亿铜钱,粮丰但钱荒,缺布糖盐女人等。
大汉的边疆区特点,就是除了兵,马,粮,地之外,啥都缺,连罪犯老婆都要进口。
但幽州是不缺粮不缺地的,饥民流民都知道北上边州求活。
且幽州钱价极贱,大宗粮食外卖价格,栗米,谷,大麦,才只有均三十钱。豆豉五十钱,黍米即黄米,三十八九钱。最好的小米粱米,不到六十钱。
中联储的股石计价就是栗谷,钱景等人大方的送李轩“一礼十万石”,实际不到300万钱。
邹靖暗笑,几个财主一礼十万,且都要撑出一副豪奢模样,而李轩当初予他的一礼是多少?仅财货就一百六十余车,一万万钱。
送上亿财货之重礼,面都没露,提都不提。蔡和,王双戟等三千黄巾叛军,是被邹靖剿灭的,一百六十余车财货是战利品,仅此而已。
鲜于银就是在此战中,先敌发现,身先士卒,率雍奴义从为先锋,首破南逃之黄巾,阵斩王双戟,被邹靖叙功举荐,被刘虞征辟为骑都尉。
至于黄巾前营叛将蔡和?求降不纳,被缚之马后拖死……
邹靖时下也是暗叹,随北盟风生水起,刘备等人初时的寒酸自然瞒不过人。传的最邪乎是北盟初创,仅靠十金,十帛,百贯钱。
可上亿的财货,说送就送。一个风暴般疯传八方的神农大赛,一年赏金就是千金。光是这个豪气,虽明知北方军劫掠了半个广阳,幽州只起风闻,州府却少见弹章,边郡之军,更是无人愿动。
相比之下,劫掠了另外半个广阳的公孙,善财难舍,名声就差多了。传来传去,都传成广阳全是公孙劫的了。
“小仙直说罢。”
邹靖端起酒盏,把盏内残酒一饮而尽,一抹嘴道,“中联储之利,北盟究竟欲取几何?”
“两年内,一文不取。”
李轩伸手比划了个二,不是谈判,而是直接把契约中的上缴比例摆了出来,“第三年,上缴一成,第四年两成,其后每年上缴利润多一成,直至第十年的八成止。从此之后,中联储利润中的八成,上缴北盟,此为永例,屡世不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五七章 你小看了我的诚意
(全本小说网,。)
“八…八…”
愿予北盟再添份万五子钱税,已感觉是大出血了的方圆,听到要上缴八成利润,整个人都不好了,浑浑噩噩道,“盟内一石不投,净入八成。我等一群人,各个身家性命相投,共分余下两成?”
“恐怕分不了。”
李轩笑吟吟道,“这中联储粮仓要扩建,网点要扩大,伙计要发钱,不也得从剩余的那两成利润中出?总不好意思让盟内出钱吧?”
“我去。”钱景也傻了,蒙蒙楞楞道,“我没啥不好意思,我就想知道我图啥?”
“是啊。”
盖准一脸迷茫,“中联储再好,我落不着几个好啊。辛辛苦苦为北盟做嫁衣,还得赔上个闺女?”
“仙帅,生意不是这么做的吧。”
安邦首先从“上缴八成”的恍惚中清醒了过来,以为李轩是在开玩笑,是在漫天要价,马上就来了个就地还钱,“我安氏真心实意入股,别管缴不缴,缴多少,我二房的三百股既吐,就没收回来的道理。”
顿了顿,认真的看着李轩,“仙帅且拿出对自家人之诚意。”
“八成,就是对自家人的诚意。”
李轩抬手举了个八,比安邦更认真,“这不单是生意,还是合伙人资格认定的问题。是是否让你们真的具备合伙人实力与权力的问题。为了在贱商轻贾的当下,奠定未来商权与君权对等的权利,我要拿出我对商的诚意,八成就是商人要付出的诚意。权利与义务对等,才是长久的生意。”
“李君何意?”钱景略蒙楞。
“我的意思是,商人的身家性命,不是靠君王与武士的怜悯保障的,不是靠道德保障的。商人要学会自己保障自己,要能自己为自己做主,要具备与君权,军权,民权,议价的实力,或共同毁灭的能力。”
李轩手上大拇指与食指开着的八,没有合上,“这八成,是为了向时下的盟内,与未来的北盟上下,解释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们为什么有这个权力,为什么北盟的货币发行权,在一群商人手里?”
说着,环顾方圆,钱景,安邦,盖准等人,沉声问,“因为你们钱多?因为你们地广?因为你们利润大?所以,你们就该有这一权力?那北盟为何不直接接管你们赚大钱的权利?为什么不把中联储置于人民的管理中?”
“人民?”
邹靖冷哼了一声,嘲讽道,“你是人民,还是我是人民?谁是人民?小仙何不把大汉找来,让我看看。”
钱景与方圆闻声却沉默了下来,他俩不是破虏校尉,是商贾,自与邹靖观感不同,意识到了这里面的问题。
“任何答案都无法解释这一问题,能解释这一问题的只有利益与效率。”
李轩没搭理邹靖,而是对钱景等人道,“只有当君王,官僚,武士,农民,工匠,市民,一干人等都做不到。只有你们,能用二成利捍卫中联储,捍卫北盟货币的坚实信誉,只有你们能做到。
只有当中联储与北盟的利益一致,只有当替换掉你们,除掉你们,把中联储从你们手中夺走,会伤害北盟上下所有人的利益。只有你们让北盟不敢承受这一代价,你们才算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
你们要的不是利润,而是把你们这群人的专业素养,持续的朝上提升。是把你们这个圈子封闭起来,让即便是培养一个金融学徒,都高到普通人难以承受的代价。你们要的是不可替代性,不是二与八的利润分成。
对印钞的来讲,捍卫的是对印钞机的支配权,不是争印出来的纸。对金钱主人来讲,金钱是支配世界的工具。
我是给你们一个成长为金钱主人的机会,把你们从被金钱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等你们成为了金钱的主人,自然就明白了钱不是用来赚的,是用来印的。
这个机会,需要你们用八成的诚意来换。”
“诚意。”钱景喃喃自语。
方圆眉头紧皱,沉声道:“我等的诚意,是数十万石看得见,摸得着的粮,李君的诚意,仅是一个为何收八成的解释?”
“你小看了我的诚意。”
李轩笑眯眯道,“北盟要立君士农工商五德,为立农德,一个神农大赛且付千金之赏,立商又怎会仅凭一个承诺?这八成的义务中,就有你们的权利,那就是税权。”
“税权?”安邦与盖准闻声皆一愣,“算缗钱?包赋包税?”
算缗是大汉财产与交易税,又称“算缗钱”。
这是汉武帝对商人,手工业,干高利贷的,与驾车行船的征的税种。课税对象就是商品或资产,1缗就是1贯,财产商品估价1缗或2缗就征缴1算,1算为120钱。
商人财产2缗征缴1算,120钱财产税。手工业4缗1算,一车1算,商人车2算,五丈以上船每艘1算。
爱国税,不缴还鼓励相互揭发,揭发赏罚没一半。
强制人爱国的汉武帝之后,前汉就一路衰下来了,没谁再认识后来的皇帝了,武帝驾崩不过百年,西汉灭亡。
刘秀复立汉后,包税制替代了把国都爱灭了的强征,恢复了皇权不下县的文景之时,县以下由豪强,三老等乡官庄头,代收税赋,摊派徭役。
这又造成了士族门阀与地方豪族的壮大。
历史就是一个循环,算缗钱废了,又收。屯田政策灭了,又起。包税制取消了,又来。
善法恶法,因人因时不同,同样的一个观山海的专卖制度,管仲用就国富民丰,换了桑弘羊等大汉的财相,猛一用效果极好,横征暴敛,当然国库充盈。
然后,一头栽进国敝民穷的死亡螺旋,喝海水一样,越扩大专卖越是百业凋敝,改都改不出来,直至财政崩溃。
“我说的不是税种,而是税权。”
李轩看着钱景,笑道,“我们既然自诩我们不是万般皆下品的独术,是吕不韦,范蠡,管仲,鲍叔牙,子贡等虽商人亦可拜相的共和,那我们就要说到做到啊。既然北盟是以抵押税权的方式,从中联储借出的货币,那税权的监督与行使,自然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