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圈-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盟抓私盐,不怕盐愈匮而越腾贵?”

    方圆啧啧称奇,又好奇道,“钱景歹毒,睚眦必报,仙帅敢抓他我不奇,钱袋子再毒那得看跟谁比,倒是雍奴一野县,竟藏忠官良将?”

    “不是官军,时下北盟要为走私的做主啦。”

    盖准一晒,歪头想想,一摇头,“带队的似叫程普,打渔的?声名不彰,怕是无名之辈。”

    “走,进去吧。”

    方圆不在意的一晃脑袋,在大棚前停了停,迈步嘀咕一声就朝棚里走,“说是订货,怕不是逼捐吧。”

    ……

    木器场是一座座大棚组成的木工场,场内有制胶棚,裁板棚,刨木棚,磨削棚,辕棚,轮棚,车棚,机棚,工具棚,库棚等一个个棚子,与临轨的露天堆场。

    棚内堆场内放着不少水翁,裁板刨花削木的棚,刨花木削根本来不及清理,都是厚厚堆积在地上,很容易起火。

    且不少棚内堆有用于制漆与润滑的油料,一个静电就能燃。

    时下非但壶碗,桌椅板凳是木制,辎车等车辆,纺织机等机器,同样是木制的。

    李轩等人就在机棚内,一个开阔的撑棚内,地上散堆着不少的工具与木杆,木轮零件。

    棚子中间横放的木桌上,摆着乡民家最常见的纺专,缫车,单手摇纺车,小桌旁还有脚踏纺车,可腾出双手,用来上纱纺纱。

    桌旁还放着数千年不变的纺坠,后续纺车基本都是从最早的纺织工具纺坠改进而来。

    无一例外,包括横伞一样的立地纺车在内,皆为单杆单锭,一人摇一机纺一线成一轮。

    桌旁就是整台立在地上的缫机,纺机,多蹑织机了,“蹑”就是踏板,一踏板控制一根经线分组的“综”,综合起来,纺在一起,就成了布。纱布,麻布,绫布,绸布。

    纤维越细越坚韧,针脚越密,同等面积质量越轻越值钱。当有神人猜测虫子吐出来的粘痰或许可以试试,并真的这么做了,伟大的丝绸就出现了。

    还有就是丝印机,套印机了,与印刷术不同,不是盖戳,原理是先剪一张镂空雕花窗户纸,再把这张纸铺在一张未裁的纸上,拿毛刷一刷,底下那张纸就出来镂空图形了。

    一刷是单色单图案,几个不同的底板刷,就是套图套色。

    丝绸上不少的精美云纹图案,就是这么丝印套色出来的。

    自从看会了这个,李轩马上就会造套色“粮票”了。

    “钱袋子,钱袋子。”

    机棚内,李轩负手从一台台织机前走过,路过一台竖轮纺车时,随手拨弄了下纺轮,头也不回道,“都说你叫钱袋子,袋子深不见底呀。”

    身后亦步亦趋的矮胖子,面白无须,一脸讨喜,外罩麻衣,闻声就作揖:“仙帅明鉴,小人袋深不假却瘪,不见底只因有洞呀。”

    “我不用回头,就能看见你一脸谄笑,两手作揖。”李轩头也不回道。

    “…呃?”

    钱景唇角的谄笑一滞,立刻又是对背对他的李轩拱手而拜,满脸赞叹道,“仙帅能掐会算,小人真是佩服的肝脑涂地。”

    “你是个人才呀。”

    李轩扭身,郑重的拍了拍钱景宽阔又有弹性的肥肩,“我对着看不见我的人拍马屁的时候,也是动作到位的。甭管人眼睛看不看得见,可我知道,我的态度,人耳朵一定能听见。”

    钱景讪笑道:“小伎俩,不登大雅之堂,习惯成自然,习惯成自然。”

    “所以我说你是个人才呀。”

    李轩又拍了拍钱景,唏嘘道,“你都家财万贯了,还把自己放的这么低,难得呀。都这么深的袋子了,贷煮盐的苦哈哈仨核俩枣的,还劳你亲自收账去啊?”

    “嘿嘿。”

    被北盟查缴私盐的逮个正着,钱景也怪不好意思的,挠着胖脸傻乐:“小人就是风闻咱盟内要查外盐,才赶紧收账去呀,谁知道被仙帅收回来啦。”

    “合着你还怪我了?”

    李轩扯了下钱景的麻衣对襟,看着外衣内套着的驼绒丝绒金银箔丝绣锦缎,啧啧称奇,“先染后织,五色金帛套麻衣,你是有锦衣夜行的怪癖,还是藏的深呀。你去收账,船上放那么多钱干嘛?你船不错啊,二十三丈,我北盟都没那么大的船,你真是盟里人?”

    “我可四月就登记入盟了呀,会费可一期没赖过。”

    钱景一脸委屈,“我这不听仙帅正建燕歌呢嘛,想必用钱的地方多,特意助资而来的呀。”

    “是嘛?”李轩点头,“那怎么又跑到雍奴去了?”

    “顺路。”钱景一抬头,昂头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

    “朝北走,顺路到南边?”李轩惊讶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迷路了。”钱景眼神无辜。

    “唉,你呀。”

    李轩把钱景的对襟掖好,又拍了拍胖子的宽肩,“你是谁也不得罪,三山五岳有个寨子就送钱呀,到哪你都是自己人。行商兴贾不易,你的钱还是你的钱,会费没赖,我又怎会再逼捐,你拿回去就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四十二章 难道我们的感情破裂了?

    (全本小说网,。)

    钱景眼中拂过一抹感动,一拱手:“真心实意助捐。”

    “这笔钱不合适。”

    李轩一摆手,又是一晒,“也别弄这么感动的表情出来,多大的事啊,还真能感动你不成。”

    钱景嘻嘻一笑,对李轩竖起个大拇指:“李君当初说,日久见人心,望小人把北盟当做自家的商号,时下小人真是信了那么一点点。”

    “既信何必称小人。”

    李轩微笑道,“咱们是自己人,别弄的跟官民似的。你叫我李穷穷,我叫你钱多多,这不挺好?”

    “李…穷穷?”

    钱景的肥脸抖了抖,厚嘴唇牵出一抹苦笑,拱手道,“被李君封号,吾所幸也。”

    “对嘛,多多。”

    李轩开心的拍了拍钱多多的肥膀子,“咱盟内又不抑商,哪家不行贾事?咱就是个商盟呀,北方军就是为商业保驾护航的。不是为抓你,是在保护商业。

    外州盐过来,咱的成员熬盐成本竞争不过人家,就熬不下去。盐不熬了,卤工就没活了,铁锅就卖不出去了,割芦苇的乡泽庶人,背盐人,渔家,都要没了生计。

    坐地豪强贳贷进外州盐,把货一散贷一还,差额落袋,短平快,敢付高额利息,是贳贷的好对象。

    你贳贷予人周转,促进商业,各自又能得利,是好事,前提是不能损害盟内成员的利益。你每帮人进一斗外州盐,在幽州散掉,咱们的损失就要超过二十钱。”

    “啊?一斗二十钱?斛二百钱?”

    钱多多一愣,胖脸纠结,眼神透露出不信,想反驳却又憋住了。

    他暗忖,一斗外州私盐进价且不足二十文,怎么可能卖一斗就让北盟损失二十钱?皆言仙帅为人不靠谱,但于算学与殖产兴业一道极精,可这账算的也太离谱了。

    “我知道外州水陆来的私盐,斛价不足二百钱,海舶压舱盐包,石价更只有五十钱。”

    李轩对钱多多纠结的眼神不以为意,微笑道,“可你家能吃到50钱一石的盐么?”

    “…呃。”钱多多被噎了一下,挠了挠头,似乎察觉到李轩说的损失应该就在这之间的差价里。

    “你贳贷坐地盐商,该知一石盐陆路背运,百里需付多少脚钱吧?”李轩问。

    “负盐论斛不论石。”钱多多没打磕绊,“二斛百里四五十钱吧,合一斛百里二十余钱。”

    “对呀,奸商嘛,栗与盐同等容器,石与斛差重近三倍,自然论斛不论石。”

    李轩笑了笑,“熬盐户出盐,石价不过二十钱。盐官课收,石价百钱。到了县城,石价300到800钱,斤价2到7钱。到了沿塞山区,盐斤价可过60钱,合8000钱一石。咱们的损失,不单在熬制贩售环节,也在贸易运输环节。”

    盐铁专卖的时代,盐的价格不是生活必需品价格,是“鸦片价格”。

    汉武帝时开始抑商,把商人与罪犯一起充军打仗,收回民间熬盐之权。设盐官,发盐户以熬盐盆,制盐,贩售,一律由国家垄断。

    一石盐从与栗米等价的二三十钱,陡然升至三百到八百钱。

    且盐铁专卖的官店只到县城,乡村与山区是没有卖盐点的。私盐主要贩卖的地方不是县城,就是县以外的广大乡村,偏僻的山区,部落。

    货郎盐贩子就用竹筒藏盐,走村串户的卖。查缴私盐的盐检一敲,空的实的彼此就有数了,就看走私盐的贩子懂不懂规矩了。

    于是,“敲竹杠”一词就出来了。

    由于私盐非法,鸦片产地价格,与市场价格,可以差一百倍出去。

    加上物流商品输送不畅,沿海沿河盐价就低。越是内陆,越是山区,盐价就越贵。

    一斛盐雇脚夫背一百里,还要付给二三十钱的脚费呢。大汉十三州,县乡山区的盐价,没有一样的,可以差一百倍出去。

    海舶空船时重心全在水面以上,很容易翻船,为了对抗倾覆,要装压舱石。这个“石”可以是石头,也可以是“石”包,就是附加值低的大宗货包,粮包,盐包,茶包。

    海舶一“石”包是双石,250汉斤一包,合两石多一点。多的十斤是损耗,不记账。

    由于水运损耗低,海舶载重大,江东一石20钱的私盐,载1000石用于压舱,到幽州卸下,以石价50钱出货,“压舱石”的利润就是30000钱。

    一汉石30公斤,1000石不过30吨。

    早期大汉船只皆以“丈”论,论的是长宽高。海贸发展后逐步就是论“斛”了,“斛”就是容积载重量,“料”就是“斛”“石”,锚的是“粳米”,一斛粳米之重为一石一料。

    盐的同容积重量比粮重,又不易霉腐,是更好的压舱石。

    北方两千斛的平底沙船,内水与近海贴岸航行都是没问题的。幽州东四郡与胶州半岛的物资转运,就是穿越渤海。

    而海舶海运过来的私盐成本,幽州的熬盐户是竞争不过的。

    哪怕本地熬盐户,一石私盐50钱。海运私盐一石80钱,幽州在地豪强,也只会接海盐。

    因为前者分散收购,陆路转运途中的损耗,付出的多余成本,每石就要超过30钱了。

    而接从海上过来的私盐,坐地大盐商,可以顺水路直接沿岸分销,整批进货,分散批发就行了,根本不参与零售。

    熬盐户终日烟熏火燎,每石盐才只赚几个辛苦钱,一石盐只卖20钱。海舶每石卖50钱,每石只赚毛利30钱。大盐商只卖150钱,每石只取毛利百钱。分销商每石只卖500钱,只取350钱的毛利。

    静脉收动脉放,再经过毛细血管辐射,层层分销,道道转手转运,到了县乡一级就是每石盐300到800钱了,直至山区一石盐8000钱。

    产地成本与最高零售价格,400倍。

    盐不值钱,与鸦片一样,值钱就值钱在“非法”。

    钱景听出来了,李轩的意思,就是他贳贷没问题,可贳贷给接外州盐的豪强,就非法了,损害了盟内成员的“幽州专卖”特权。

    钱景有点啼笑皆非,盟内的豪强卖的也是私盐。

    这什么意思?卖幽州的私盐就是好的,卖外州的私盐就是坏人?

    “李君之意?”

    钱景心下惴惴,脸上却一副坚定之色,“往后哪家再接外盐,休想从……”

    “别误会。”

    李轩一笑,摆手打消了钱多多的忠诚,“商贾趋利有何不对,我既不愿你伤害盟内成员的利益,又怎会剥夺你赚钱的权利呢?

    你贳贷予谁,是你的自由。你若是盟里人,北盟不会干涉你的自由。相反,盟里会不惜一切代价保障你的自由。”

    顿了顿,真诚的看着钱多多,“你的问题,就是没有把自己当做北盟的主人,没有把我们当做自己人。你若不是我们,我们就不能拿对自己人的态度,来对你了。

    北盟可以接受你是个王八蛋,但前提你要是我们的王八蛋。如果你不是我们,你这个蛋再好,只要对我们不好,那就是坏蛋。

    你是怎么对付对你不好的坏蛋的,我们就怎么对你,不委屈吧?”

    钱景心下一抽,赶紧道:“仙帅明鉴,我就是盟里人,自己人呀。”

    “哦?”李轩感兴趣道,“这么肯定?你为什么是盟里人,自己人呀?”

    钱景奋声道:“因为我爱北盟,我爱您哪。”

    “我谢谢你啊。”

    李轩哈哈一笑,亲切的拍了拍钱景的肥肩,“我也爱你,北盟更爱你。所以,咱们盟里的章程啊,就有保障会员权利的条款。

    例如要是有人赖你的利钱呀,咱们这个联盟的武装力量,就会出动,就会用武力帮你收。

    就算天子欠你的钱不还呀,北方军也要向洛阳进军。有地方官想抓你呀,抄你家,我们就不让抓,就不让抄,我们就是这样爱你呀。”

    说着,笑吟吟的看着钱景,“你是怎么爱北盟,爱我的,也跟我说说呗。”

    “…呃。”钱景讪笑一声,拱手一低头,“钱某实在惭愧。”

    “多多啊,咱们都是为利,没什么好惭愧的。只有大利不取,取小利,才该惭愧。”

    李轩轻扶着钱景的手臂,细语温言,“本地盐利三分,外盐七分利,取七利多赚四分。若你是一个单枪匹马的商贾,取七没错。可若你是北盟的合伙人,取七就大错特错。

    本地有熬盐的,芦苇才是钱。割芦苇的乡民,运芦苇的渔家,才能挣到钱。本来没活的乡民,才能做卤工。盟内成员的熬盐铁锅,才有人买。赚到了熬盐的钱,这些乡民才有钱买盟内的布糖油粮。

    你若把钱贷给本地熬盐贩盐,贷给盟内的盐商,你得三分利,是比外盐的七分利少了四。可盟内的一个个成员,能得无数个三分利。

    北盟的实力,就能随着这一个又一个的三分利,不停增长。我们就能关联互补,相互提高。

    可你若取了外盐的七分利,芦苇还是无人问津的芦苇,赤贫的乡民还是赤贫的乡民。渔家还是打鱼,没有运芦苇的外快,就换不了更好的船。

    你这七分利,是在伤害其他合伙人三分利的情况下取得的。

    对北盟来讲,我们就亏了一个又一个的三分。

    我们这么爱你,你这么爱坑我们,难道我们的感情破裂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四十三章 我差一点就信了

    (全本小说网,。)

    “你的人身与财产,是北盟来保障的。”

    李轩面不改色,依然和风细雨,“坐地盐商之所以不敢赖你的账,郡官县吏之所以不敢动你,是你的身后站着我们。

    若你以伤害我们的利益,来肥己,你就是在利用我们。

    当盟内其他守规矩的成员,为了共同的发展而只取三分利,却受到了七分的损失。

    而不守规矩的人,却获利七分,还不受惩处,那规矩也就不复存在了。

    没了规矩,失了信义,那个站在你身后,保障你人身与财产的北盟,就会瓦解。

    为你保驾护航的我们都不在了,你是觉得郡官县吏不敢抄你的家,宰你个肥猪呢。还是你准备再投靠个新势力,再利用谁去?

    有合伙人不做,有团不抱。你老这么单枪匹马的跳来跳去,不怕一脚踩空呀?你一个人吃的再肥,一个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