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圈-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岚大愕,急忙摆手,“用不得,时下尚不可用,锅炉无密封,悬挂未完善,走走停停,强用不毁名声么?”
“毁不了,哪来的完善?无甲时我藤条编甲且用得。”
李轩摆手,“我说的是矿业轨,一个矿坑分段几里轨,几个简易车头,加起来一千里,配合你的抽水翻车,正是最适合煤矿,铁矿的设备。
我们将你的翻车放平,只取蹬踏与传送结构,却将传送的构型从圆变成了带,改成了半自动传送带。用于粮食卷扬机与港口物料输送,效果非常好。只是要人一直踩踏,累得慌不说,且占用人力。”
说着,又是一指木轨道上简陋的蒸汽露天平板试验车头,“临河还能用水力驱动踏轮,内陆矿区就只能借助畜力,甚至就是把人当牲口用。若是蒸汽驱动转轮,转轮带动车轴的构型,能仅靠煤与水,那即便不做火车头,用于多煤的并州煤矿,用于采掘与表土输送,矿用轨道与动力车头,也是值得的。
时下车头简陋,就是个锅炉座在板车上,用蒸汽代替蹬踏推动翻车。可它的扩展余地是很大的,若不进入实用化,就很难用市场逼迫技术加速成长。没有大规模使用,轨道的宽度,车头的高度等一系列标准都没法定,不利于大批制造,降低成本,加速换代。
你放心吧,我们是先投资后收益而已。对火车的信心,我比你足,前期补贴矿业换装标准轨道,采购蒸汽车头,在所不惜。不加速车头的更新,我唐山铁厂出的铁料,打菜刀么?只有一铺就是数千里,一用就是数万吨的铁轨,才是我要的需求。”
“数万顿?”
毕岚迷糊了一下,“顿的重量吧?”
“对,我自己用的计量单位。”
李轩没注意顺口来了个吨,呵呵一笑,“一吨四千多汉斤吧。”
“…啊?”
毕岚愕然,惊呼道,“铺个马拉筷子轨,要用数万万斤钢铁?”
“时下是木轨,待你的车头跑的快了,拉的东西更重了,就用铁做轨嘛。”
李轩打趣道,“就叫‘毕’式蒸汽车头,回头我北盟的第一辆火车,就叫‘岚’号,妙毙了是吧?”
毕岚偷瞧了神采奕奕的李轩一眼,神情难过,扭捏道:“我改到多好,你能放我回去?”
“不用多好。”
李轩一眼睁一眼闭,伸出手用食指拇指一捏又打开少许,“就改好一点点就可以了。”
“一点就行?”毕岚狐疑的望着李轩。
“你放心吧,我从不坑自己人。”
李轩亲热的拍了毕岚肩膀一巴掌,“真就一点就行。”
毕岚闻声一愣,难过的一捂脸:“你一说你不坑人,我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瞧你说的什么话?”
李轩生气的一瞪眼,“长安都被西凉叛军占了,我都不难过,你难过个什么?”
“那长安又不是…”
毕岚刚要反讽长安又不是你的,却又突然愣住了。
若白波背后果真有北盟,那长安可不就是李轩的么?
传言未必符实,却也未必空穴来风,白波贼袭取长安,有北方军暗中助阵的风声,洛阳城中,该听过的自然听过。
只不过就如王允拿出“证据”,都证明不了十常侍张让,其实是黄巾在天子身边的卧底一样。没证据的事,更没人拿到台面上说了。
可私底下,却是颇多议论。
感受到威胁的在野士人,更是号召要以反贼视北盟,即刻发天兵灭之。
这号手里没兵的瞎鼓噪,真正手里有兵的反不会理睬,驳斥谬论的更多。
洛阳皆知这股妖风,不在于真发兵幽州,而是意在为北盟定性,好为没收北方联盟在内陆的票号,粮站等做准备。
北盟突然夺取长安,未必不是对洛阳这股妖风的回应。
可奇怪的是,西凉叛军连续追溃从陈仓东撤的朝廷兵马后,向东直驱长安。白波贼稍作抵抗后,竟然很光棍儿的放弃了长安,全军撤回了渭水以北。
这非但令洛阳朝野上下一头雾水,也让关中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按说白波贼身后若有北盟钱粮与军械支撑,怎么被西凉叛军轻易夺取长安。除非北盟亦与西凉叛军有勾连。
可北方军明明正趁西凉叛军深陷关中,在掏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王国等一群叛贼的老巢啊。
绝非演戏,连韩遂闺女姑爷一家都让灭门了,这怎么会是有勾连?就是因为太诡异,竟是以前相信白波贼与北盟有勾连的人,就又都不信了。
毕竟北盟一向疯疯癫癫,加上北方军统帅又是个更疯的,幽州那鬼地界出人意料的破事,比比皆是,新闻又多,报纸上消息更是杂的不得了,谁也判断不了真真假假。
大批洛阳,关中与各地的使节分赴幽凉,就是当面探听虚实。
毕岚一路都只是其中之一,他只代表宦官派,而代表外戚的窦家更是常驻西征军大营。
窦家是光武皇帝时争天下的诸侯之一,是从军阀诸侯门第,华丽变身皇家外戚豪门的典型。这个华丽大变身,与司马懿家累世的司马将门,诡异变身士族门第,一样华丽无比。
北方军意在北进,机缘下才临时西征,可就跟大多近视的人,很难看到未来一样。
北方军与塞内乌丸诸胡,与塞外高句丽,扶余国打生打死,在辰韩釜山辟基地,登陆东瀛,在塞外设郡,在胶州半岛设立基地,一切战略部署,无人关心。
可就是李轩率军一个战术西进的动作,各方使者便纷至沓来,觉得这才是争天下。
北盟一露出要“争天下”的苗条,惹人警惕的同时,各方蠢蠢欲动者,自感怀才不遇的士人,也突然纷纷投效北盟,一个个塌上对,隆中对的,貌似忠良,实际全在激昂陈词,如何造反,割据,称王,夺取天下。
千言万语就汇聚成了一句话:“北盟欲夺取天下,没人才不行,我就是这样的人才,快给我官。”
“你不用奇怪,长安与我们有关,也无关。”
李轩见毕岚脸色阴晴不定,哈哈大笑,“我若欲造反,那要夺的就是天下,一个长安,得失不过沧海一粟。长安里没有天下,天下却有长安。”
说着,又是畅快的笑了起来,指着毕岚,“既然洛阳疯传我得长安不正的谣言,那我就是本不欲要长安,亦非要不可了。我还要让洛阳求着我要,你信不信?”(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二零章 文和欲取凉州太急
(全本小说网,。)
“我信不信都不重要。”
毕岚闻声脸色惊愕,又颓然的叹了口气,“你若真肯带兵上洛,路上的长安,本就是我等要送你的礼物。”
顿了顿,看神仙一样的盯着李轩打量半晌,又是一摇头,“你料中的不光是我等,确实是整个洛阳,无论大将军,外戚,或是我等,或是真就只能心甘情愿的把长安送到你手上。”
李轩一听此言,没忍住乐,又是哈哈大笑,大拇指朝自己身后的苑川河西面的金城方向一竖:“西凉叛军大小头目的老爹老娘,时下都是我在帮他们尽孝。哪个王八蛋敢打我,我就把哪个王八蛋的全家拉上城墙。
我就不信再遇上个只求分一杯羹的高祖,即便让我遇上了,我也不是项羽。董卓一家子都在我手上,老朋友敢跟我聊义气,我就让他全族随风而去,失去了凉州地基与家族,董卓都得变蒲公英,除了流窜别无他法,北宫伯玉,韩遂等一堆飘萍,又算什么?”
长安实际是贾诩让的,利用北盟授予的全权,暗中或是做下了让李轩怀疑,却是没证据的事。
例如北方军被迫西进,就是“战略出现空隙”,可这个空隙是怎么出现的?西凉叛军与朝廷兵马,两方为何都选了对自己最正确,可对北盟来讲最错的两个决定?
知道张温,皇甫嵩等人放弃陈仓,回身取长安,对于北盟是错。知道西凉叛军若乘胜追击入京兆,对于北盟是错。
知道这两个无比正确的军事选择,对北盟来讲却是大错特错的人,就是贾诩。
而贾诩之所以被委以全权,坐镇关中,就是为了阻止张温,皇甫嵩等人放弃陈仓,回扑长安。
因为那必败,即便西凉叛军不追击,只要渭水以北的北方军南进支队出手,朝廷西路军也会全军覆没。
只要张温部一离陈仓,生死就不由自主了,只取决于暗中窥伺在旁的猎食者。
哪怕贾诩实话实话,通过第三方警告一下张温等人,张温,皇甫嵩等人敢把自家性命,寄希望于北方军的仁慈么?
可是没有,张温等人非但轻离陈仓,且弃之果决,迅速,事发反常。
西凉军追击的时机把握更果决,非但上来就深信张温等是真撤,当日即猛攻陈仓,且攻城的同时,就已分兵追击东撤官军。
这个情报掌握之准确,要说贾诩没同时站在两边身后,同时操纵两边做出了“最正确”的军事选择,那就事反出妖了。
李轩最初有三成猜测,洛阳的李安叛变了,估计是被贾诩暗中策反,或者说是忽悠了。
西征军集结的同时,李轩就让北方军军事情报局,对李安实施秘密抓捕,由从来不在人前现身的军情局局长张龙,亲自带队,必要时可击毙驻洛警卫旗。
事态的发展证明了李轩的猜测,李安似早有预料,根本就不在洛阳,居然早已被“土匪绑票”,提前就制造好了事发时的不在场证明。
贾诩是有全权的,权中就包含一旦百乐门关陇地区负责人不尽责,不配合,或不能理事的情况下,接管当地情报组织,包括更换任命各级主管。
好巧的是,关陇地区的头目,在惊闻大头目在洛阳被土匪绑走,立刻展开了营救。有离开辖区,亲赴司隶的。有利用职权,调动不该调动的力量,活动的。
这批或是与李安一样“自污”,或是不知情,或是盲动的人,全被铁面无私的贾诩,干净利落的全部免职,发回幽州。
清洗过后,留下的反而都是职业特务,只知听令,没有立场。
适合干政治的特务,与最不职业的情绪动物,被贾诩一刀切,全部清洗掉了。
于是,关中地区的情报来源,被贾诩临时屏蔽了起来。
这让关陇地区一下变成了迷雾,情报本来就有滞后性,若是连情报支持都没了,那李轩就丧失了对关中局势的推演依据。
除了军事情报局的专业军事与外交情报外,欠缺底层变量支撑,判断不出来了。
在迷雾一片的情况下,他只能信任贾诩的情报通传,根据贾诩的情报做出选择与布置,开始抽调兵力,重心转向西南,准备随时干涉关中危机。
可他越想越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所以才让军事情报局,立刻对李安实施秘密抓捕。
待一证明李安“不知情”,李轩就恍然大悟了,妈的,被贾诩操纵了。
贾诩利用他的信任,坑了他一把,打了他个时间差,让他在箭在弦上的时候,才来得及考虑发不发的问题。
李轩只能什么都不知道,既不知道李安叛变了,也不知道自己被坑了,只是在进入安定后,交给了张绣一个任务,去武威姑臧。
以西凉贼在关中被贾诩所骗,传信欲诛贾氏一族的名义,把贾诩合家老少,护送至西征军大营。
张绣以为李轩对好朋友的保护不遗余力,被这种义气深深感动,毫不留情的把不愿轻离故土,仍滞留在姑臧的贾诩近族,强行护送回了西征军大营。
李轩不是防备贾诩,只是告诉在关中的贾诩,你再背地里给我瞎倒腾,我让你一帮亲戚天天五花肉吃顶,一片青菜都不放。
可西凉确实就是贾诩“操纵”着取的,关中也确实被贾诩拆散了,成为了个“川”字。
左一竖是陈仓至西凉东部武都郡叛军,中一竖是三辅扶风,武功,美阳一带被打溃笼城死守的官军,最右一横是长安。
贾诩一个以退为进,一把长安让出来,就致使西凉叛军发生了分裂,将叛军不多的机动兵力,一大半又陷进了长安,动弹不得。
“雍凉”与“关陇”一样,都是一词两地,三辅之地又叫“雍州”,雍凉指的就是凉州东部与三辅京兆西的雍州地域。
马腾等三辅雍州地区的关中叛将,就非要长安。
因为马腾等关中叛将的家,扶风茂陵等地,时下都被张温,皇甫嵩等人占着呢,他们怎么可能会跟着西凉叛军中的羌氐主力,退回青海?
想抢一把就走,担心老家的是北宫伯玉,李文侯等湟中一带的羌氐部族大头目。
就不想走,反而铁了心的要打长安,想要赶紧洗罪受招安的是马腾等关中地方豪强为主的叛军头目。
韩遂,边章等是出身金城附近,靠近湟中,却与羌氐不是一路,相爱相杀,本就是被裹挟着造的反,既想回凉州称王称霸,也想就近打长安,搏招安。
一欲走,一欲留,一个左右摇摆,三方联手大破官军之后,被暗中的贾诩稍一挑动,就是个简单的让长安,导致三方同样的一个目标实现后,由于出现了新的岔路,目标不再一致,从而立刻由分歧,导致火并。
这就叫政治分歧用军事手段解决,部落风格。
都是为了造反集团的利益,只是由于岔路不同,就先内斗。同样的贾诩在北盟同样下克上,同样不听话,却屁事没有。
这就是帝国与部落的区别。
北方军将佐无令打燕歌,打塞外,都叫下克上。可前者才叫造反,后者叫擅起边衅,功过要看结果,因为后者针对的是外部,是第三方。
黄巾一杆旗下,虽然互不统属,却从不互相残杀,凉州一帮人,连这个概念都没有。
三方的共同领袖,“合众元帅”王国第一个被杀,方并其部的北宫伯玉,立刻被韩遂火并击杀,李文侯与马腾共击坏规矩的韩遂,又杀边章。
边章被杀,韩遂败退之后,李文侯与马腾分赃不均,又在长安城中火并。马腾拉拢关中义军共剿羌氐胡骑,李文侯不敌,败退出长安。
十余万叛军一个火并,减员一大半,部众星散,余五万又分成了两半。
一部是溃退回武都郡,却被堵在凉州东门外,火并完又合成一股的李文侯与韩遂。
此部叛军西面是占据了东部凉州的北方军,东有扶风武功,美阳一带闭城修整的张温,皇甫嵩,董卓官军,进退不得。
一部是占据了长安周边,西有扶风张温,皇甫嵩,董卓部,东有洛阳的马腾部,同样进退不得。
张温与皇甫嵩一部,董卓一部,两部官军被持续追溃打崩,同样减员一大半,余三万兵马,还没东西两边的叛军多,粮食还要靠扶风本地豪族接济,也是进退不得。
原西凉叛军十余万,镇压的官军十余万,短短时日,关中局势大变,叛军余六万,分东西两部,官军仅余三万。
官匪两方,在拉锯了三年,三十万大军烟消云散之后,还是谁也奈何不了谁,时下全陷在了关中,动弹不得。
其中,官军与马腾部的粮草,还要靠中联储接济。而韩遂非但没怪女儿女婿一家被杀之事,且与李文侯一起,正在频频派使至关羽部与西征军大营,商讨投效事宜。
那长安与关中在绕了一圈,死了二十万人之后,是谁的?
还是属于始终站在圈外的北盟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